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卜辞“龟”地与武丁时期的王室田猎区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絜 田秋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4,共19页
宾组卜辞《合集》10198中的田猎地"■",当读作"龟",其地与《诗经》、《左传》等先秦文献所记载之"龟蒙"、"龟阴之田"有关,位于泰山东南方的汶水上游西岸地带(今山东泰安市境)。商王武丁曾在龟... 宾组卜辞《合集》10198中的田猎地"■",当读作"龟",其地与《诗经》、《左传》等先秦文献所记载之"龟蒙"、"龟阴之田"有关,位于泰山东南方的汶水上游西岸地带(今山东泰安市境)。商王武丁曾在龟地大行围猎,收获颇丰。宾组、历组等早期卜辞所记录的武丁时期的田猎地点近六十个,其中44个为确凿无疑的东土地名,均位于今泰山周边,几占总量的八成。武丁时期的王室田猎区显然与商末乙辛时期基本一致,"泰山田猎区"应该就是殷商时期比较固定的王室围猎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 卜辞 商王室 田猎区
原文传递
卜辞京、鸿地望与先秦齐鲁交通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0,共7页
今《合集》36567拼接有误,当依照董作宾、曾毅公之旧说重新调整。其中的"京"字旧隶定为"亳",似误。而卜辞所记商王行进地的先后顺序为商、京、鸿、彻。其中京地殆即山东平阴、肥城一带的京兹;鸿当读作"红&quo... 今《合集》36567拼接有误,当依照董作宾、曾毅公之旧说重新调整。其中的"京"字旧隶定为"亳",似误。而卜辞所记商王行进地的先后顺序为商、京、鸿、彻。其中京地殆即山东平阴、肥城一带的京兹;鸿当读作"红",即《春秋经》昭公八年"蒐于红"之"红",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北;彻或在汶水与淄水的上游,也即山东原山附近。故商王行进的具体路线即是从今山东宁阳附近的鄣地出发,北上至京,进而东向到达泰安红地,又东北向至于彻,抵达淄水流域上游一带。此路线的钩稽,对商周齐鲁交通的研究或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商周地理 交通路线 鸿
下载PDF
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 被引量:14
3
作者 蒋玉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30,138,共14页
殷墟卜辞数见用在作乱方国名称前的一字,旧无确释。根据细致的字形比对,该字可确认为"屯",主要用为蠢动之"蠢"。西周金文从"戈"断"屯"之字亦应读为"蠢"。甲金文"屯盂方"&q... 殷墟卜辞数见用在作乱方国名称前的一字,旧无确释。根据细致的字形比对,该字可确认为"屯",主要用为蠢动之"蠢"。西周金文从"戈"断"屯"之字亦应读为"蠢"。甲金文"屯盂方""蠢淮夷"等例同古书"蠢尔蛮荆",亦可与清华简"春(蠢)邦"对读。传抄古文"蠢"作从"戈/"、"春"声等形体,实即金文写法之流变。以上诸形的释出,有助于解决相关问题,包括"屯"字本义、有关古书脱简和句读理解、有关青铜器铭文的释读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金文 考释 新证
原文传递
卜辞燎祭的演变 被引量:12
4
作者 焦智勤 《殷都学刊》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殷墟卜辞中,燎为祭名。从新发现的甲骨文材料中,在殷墟晚期卜辞出现了“燎示”的辞例,说明燎与沉埋之典,是随时而有所改革,所祭对象亦有所不同。但在庙祭中,燎祭一直延续到商末。燎祭之典后被周族人所承袭并有所增益。
关键词 甲骨卜辞 燎祭 燎示
下载PDF
从卜辞看洹北商城一号宫殿的性质 被引量:9
5
作者 高江涛 谢肃 《中原文物》 2004年第5期20-25,共6页
将卜辞中有关宗庙的祭祀活动和祭祀场所资料与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的祭祀遗存相对照,内涵基本相合,从而证明洹北商城一号宫殿为商王的宗庙。
关键词 卜辞 宗庙祭祀 洹北商城一号宫殿 商王 历史文化
原文传递
甲骨文“(酉彡)”字新释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立新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2,106,共4页
"(酉彡)",是商代卜辞中最为常见的字之一,但对于此字的释诂,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本文认为,甲骨文"(酉彡)"字既非罗振玉所说的意为尝酌的酒祭,亦与郭沫若所说的乃积薪燔柴之槱祭无涉,而是"鼓缶"、&qu... "(酉彡)",是商代卜辞中最为常见的字之一,但对于此字的释诂,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本文认为,甲骨文"(酉彡)"字既非罗振玉所说的意为尝酌的酒祭,亦与郭沫若所说的乃积薪燔柴之槱祭无涉,而是"鼓缶"、"击缶"古俗之写照,考"(酉彡)"字造字本意,"酉"即陶质酒器,"彡"乃敲击酒器所发出的声音之标符,"(酉彡)"正是鼓缶为乐的会意字,在甲骨文中被专用作以音乐祭祀的祭名,乃"彡"字的繁文,即后世之"肜"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酉彡)祭 击缶 音乐 祭祀
原文传递
殷墟小屯南地甲骨中的截锯卜旬卜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风华 《殷都学刊》 2008年第4期7-13,共7页
殷墟小屯村南出土的截锯卜旬卜骨共有35例,从其行款、钻凿形态等方面看,其与村南的无一、无二类卜辞更接近,从其左、右肩胛骨上的字形、书风看,也与康丁时代的无一类、无二类卜辞一致。
关键词 殷墟 小屯 村南 截锯卜骨 卜辞
下载PDF
滕州所出妊爵在商周地理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7-73,共7页
周初妊爵记载的是曹姓邾国与东土嬴姓之族通婚事宜,当时的邾地应该在今山东邹城一带。西周之邾与殷墟卜辞邾地所指无别,这也为商周东土地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系联参照。据此可进一步证明,卜辞所见如■舟、■、栎与■诸地,当悉数坐落于... 周初妊爵记载的是曹姓邾国与东土嬴姓之族通婚事宜,当时的邾地应该在今山东邹城一带。西周之邾与殷墟卜辞邾地所指无别,这也为商周东土地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系联参照。据此可进一步证明,卜辞所见如■舟、■、栎与■诸地,当悉数坐落于泰山周边,其中■、栎、舟及■,可分别与《春秋》经传中的禚(济南长清)、乐(济南历城)、舟(山东东平、平阴间)、御(汶水下游地带)诸地相对应。而■地方位的确定,则又能为陕西宝鸡纸坊头墓葬所出的■犬甗等器物的来历及其历史背景提供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爵 金文 卜辞 商周地理
下载PDF
花东子卜辞所见(它攵)祭材料的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军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9,共6页
祭祀在殷商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花东子卜辞中记载(它攵)祭的共43版,71条。卜辞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攵)祭的用牲种类及数量;致祭的对象;(它攵)祭的时间;(它攵)祭的地点或祭所;(它攵)祭与其他祭仪及用牲法之间... 祭祀在殷商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花东子卜辞中记载(它攵)祭的共43版,71条。卜辞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攵)祭的用牲种类及数量;致祭的对象;(它攵)祭的时间;(它攵)祭的地点或祭所;(它攵)祭与其他祭仪及用牲法之间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东子卜辞 放祭 殷商 甲骨文
原文传递
图像图像文字——卜辞与铭文的图像学考察
10
作者 韩丛耀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第2期135-151,共17页
习近平主席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说过"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 习近平主席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说过"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我们知道,文字是文明形成的标志,更是文明传承的载体。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文字具有社会约定性;作为文明的载体,文字使信息能够保存和远传,使思想得以交流和积累。汉字携带着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超越了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的层面,其形体结构本身自成为一个与历史进程、社会状况、思想观念有着深层联系的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汉字从最初的入于图像到后来的出于图像、符号及其组合,保留和继承了图像的魔力,它是往古来今的密钥,能触碰出从前、幻化出未来。其中图像文字既葆有现实物象的痕迹性内容,又兼具人们精神世界的象征性特点,同时它又成为人们相似性书写的符号。该文在图像学视野下重点考察卜辞与铭文中的图像文字,并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食色祀戎等图像文字作一番图说和像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铭文 图像 文字 甲骨文
下载PDF
试说商末征人方路线中的几个未释地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絜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4,130,共12页
十祀征人方路线的复原,是殷墟卜辞地名与晚商地理空间构架工作的核心基础,目前还存在一些未经释读或尚未找到文献依据的待考地名,如沘、蝍、綘三地就比较典型。经由研究可知,沘可读费,即《左传》僖公元年季友之费邑,在今临沂费县北;蝍... 十祀征人方路线的复原,是殷墟卜辞地名与晚商地理空间构架工作的核心基础,目前还存在一些未经释读或尚未找到文献依据的待考地名,如沘、蝍、綘三地就比较典型。经由研究可知,沘可读费,即《左传》僖公元年季友之费邑,在今临沂费县北;蝍即《春秋》庄公九年鲁齐会盟地蔇,在今临沂兰陵境内;綘即《左传》文公十二年误刻为“郕邽”的郕国“封”邑,其地在今泰安、新泰一带。由此说明商纣东征曾涉足鲁南南端。这一沿浚河西岸从鲁中直抵鲁南的交通线路,与花园庄东地甲骨所记载的南路交通线基本契合。尤须强调的是,从事卜辞地理研究,具体地名的地望考证要以相关地名组群的方位判断为前提。传统的单一地名“文献比勘法”,对晚商政治地理空间复原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商 卜辞 征人方路线 地理研究方法 地名组群
原文传递
释“辛”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乾 《平原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84-85,共2页
此文对甲骨文“辛”字,不同意郭沫若的解释,认为不是黥刀,而是用以剖劈巨木的工具。有新(薪)、析、辟、辨等字可证。引申为刑、法等义,如“大辟”的辟,“辜磔”的辜,也都与剖劈之义有关。比释为黥刀来引申字义更顺理成章。
关键词 甲骨文 “辛” “新” “辟” “辜”
下载PDF
甲骨文中的自然崇拜与上古神话 被引量:1
13
作者 聂广桥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40-42,共3页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记载了上古祖先在强大自然前的崇拜。这种自然崇拜反映了上古祖先心中对那种客观不存在的力量的幻想,这就是我们后代所谓的"神"。这些自然崇拜的过程也成为中国神话传说的源头。
关键词 甲骨文 自然崇拜 神话
下载PDF
甲骨文“降”和“陟”语义语法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章应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全面梳理了甲骨文“降”和“陟”的语义和用法 ,粗略显示了甲骨文一对反义词的发展演变 。
关键词 甲骨文 "陟"字 "降"字 语义 用法 语法
下载PDF
甲骨文中商代的“帝”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毓周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1期46-55,共10页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相当数量的卜辞和'帝'相关,根据甲骨文中的卜辞记载可以看出,商代的帝是一个居于上天主管自然变化的最高神祇,他也可以降临人间左右商王及其国家和商族的兴亡,护佑商族和商王,并与商王的先公、先王和先妣...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相当数量的卜辞和'帝'相关,根据甲骨文中的卜辞记载可以看出,商代的帝是一个居于上天主管自然变化的最高神祇,他也可以降临人间左右商王及其国家和商族的兴亡,护佑商族和商王,并与商王的先公、先王和先妣具有相类似的性质,可以和他们生活在上天共同的世界里,由他们宾配,是商族本族特有的神祇,可能是商族无法追溯世系的祖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商族 祖灵
原文传递
从卜辞看商朝的农耕技术
16
作者 李海群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1179-1184,共6页
文章主要通过卜辞、文献记载以及部分考古资料来详细阐释商朝的农耕技术。由之可看出商代的农耕技术相对于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有了较大改进,青铜农具首次出现。商朝采用的是精耕细作的锄耕方式,将耕田分成许多步骤,首先是开... 文章主要通过卜辞、文献记载以及部分考古资料来详细阐释商朝的农耕技术。由之可看出商代的农耕技术相对于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有了较大改进,青铜农具首次出现。商朝采用的是精耕细作的锄耕方式,将耕田分成许多步骤,首先是开垦荒地,然后是大规模的备耕,耕田,播种。在播种后,采用了精细的田间管理,诸如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最后是收获和加工步骤。这基本奠定了中国后世的农耕方式,是农业技术的较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 卜辞 考古
下载PDF
无名组卜辞的书法风格和行款布局
17
作者 刘风华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1期78-87,共10页
本文考察殷墟村南系列甲骨中无名组中历无、无一、无二、无三、无黄等各亚类的字形特征和书写风格;无名组卜辞的行款布局有如下特征:很少有迫近骨顶的卜辞,很少骨面、骨扇、背面卜辞,署辞仅标干支且刻写在卜骨背面;无名组卜辞主要契刻... 本文考察殷墟村南系列甲骨中无名组中历无、无一、无二、无三、无黄等各亚类的字形特征和书写风格;无名组卜辞的行款布局有如下特征:很少有迫近骨顶的卜辞,很少骨面、骨扇、背面卜辞,署辞仅标干支且刻写在卜骨背面;无名组卜辞主要契刻在骨条上,相邻卜辞之间通常具有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无名组 卜辞 书写风格 行款 布局
原文传递
殷商卜辞中的“言体”面貌及其文体学意义
18
作者 王书才 李佳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殷商卜辞中的言体是口语化的文体形式,在此特以甲骨卜辞中的"祝""告""令""呼"等词语为文献依据,论述言体模式在殷商时代体现出的中国古代传统文体理念,以及这种言体模式是如何负载殷商时代的... 殷商卜辞中的言体是口语化的文体形式,在此特以甲骨卜辞中的"祝""告""令""呼"等词语为文献依据,论述言体模式在殷商时代体现出的中国古代传统文体理念,以及这种言体模式是如何负载殷商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时代 甲骨卜辞 “言体” 面貌 文体学意义
下载PDF
武丁卜辞与洹北商城一号、二号宗庙基址复原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恩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一号和二号基址位于洹北商城的"内城"中心。其形制布局与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宗庙基址基本相同,都有多房间的主体建筑"大室",而且还有程度不同的祭祀遗存。因此,一号和二号基址的性质不是宫殿而是宗庙。本文进一步证... 一号和二号基址位于洹北商城的"内城"中心。其形制布局与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宗庙基址基本相同,都有多房间的主体建筑"大室",而且还有程度不同的祭祀遗存。因此,一号和二号基址的性质不是宫殿而是宗庙。本文进一步证明一号基址有9个房间的主体建筑"大室"内所奉祀的神主,应是自大乙(成汤)至祖丁的九位直系先王,即武丁卜辞的"九示"。二号基址有4个房间的主体建筑的"大室"内所奉祀的神主应是阳甲、盘庚、小辛、小乙等武丁的"四父",也称"四示"的宗庙。根据一号基址"大室"东西两侧通道对一号基址的打破关系,证明一号宗庙是盘庚时期始建的,二号宗庙是武丁时期续建的。洹北商城即"盘庚迁殷"的都城"殷",年代下限为武丁早期。证明盘庚和武丁时代不仅没有始祖居中、昭穆分列左右的昭穆制度,也没有五庙、六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洹北商城 宗庙 武丁卜辞 九示 四父 盘庚迁殷
原文传递
“伯或征邵”与晚商沚族——兼论卜辞地名地理研究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絜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9,108,共17页
殷墟花园庄东地所出子卜辞,所记载的地名体系以两条交通路线为核心,第一条交通线中所涉及的商、■、卲、觞、剟和索诸地,基本属于商末征人方的经由地,可见花东卜辞所牵涉的地理范围是在今山东境内,其中自然包括"伯或征卲"这... 殷墟花园庄东地所出子卜辞,所记载的地名体系以两条交通路线为核心,第一条交通线中所涉及的商、■、卲、觞、剟和索诸地,基本属于商末征人方的经由地,可见花东卜辞所牵涉的地理范围是在今山东境内,其中自然包括"伯或征卲"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卲"。"伯或征卲"也即是武丁王卜辞中的"沚或征召",经考证可知,召地在今山东莱芜一带,而沚族则盘踞在鲁中柴汶与嬴汶之间,也即今泰安、新泰与莱芜交界地带。"沚或征召"事件,显然是武丁时期实施于东土的"以夷制夷"政策的一个折射。沚地范围的卡定,则为殷商早期■、土二方之乱的重新梳理与商代民族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地理依据。武丁王卜辞地名系统、花东子卜辞地名系统及商末王卜辞地名系统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叠现象,此于晚商政治地理的勾画复原以及商代古史的重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此外,卜辞地理的研究,亦有助于甲骨疑难文字的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花东卜辞 地理 民族 古史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