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的复杂网络聚类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曾成 孙雅倩 +1 位作者 徐玉珠 张达敏 《通信技术》 2015年第8期875-879,共5页
网络簇结构是复杂网络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拓扑属性之一,具有同簇节点相互连接密集、异簇节点相互连接稀疏的特点。网络簇结构挖掘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针对不同类型的大规模复杂网络,提出了很... 网络簇结构是复杂网络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拓扑属性之一,具有同簇节点相互连接密集、异簇节点相互连接稀疏的特点。网络簇结构挖掘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针对不同类型的大规模复杂网络,提出了很多寻找网络簇结构的算法。综述了近年来最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基于优化的复杂网络聚类算法,从算法思想、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网络聚类 网络簇结构 基于优化
下载PDF
A new collision avoidance model for pedestrian dynamics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千龄 陈姚 +2 位作者 董海荣 周敏 宁滨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53-462,共10页
The pedestrians can only avoid collisions passively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 during simulations using the social force model, which may lead to unnatural behavior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ptimization-based model fo... The pedestrians can only avoid collisions passively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 during simulations using the social force model, which may lead to unnatural behavior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ptimization-based model for the avoidance of collisions, where the social repulsive force is removed in favor of a search for the quickest path to destination in the pedestrian's vision field. In this way, the behaviors of pedestrians are governed by changing their desired walking direction and desired speed. By combining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pedestrian movement, such as positions of the exit and obstacles and velocities of the neighbors, the choice of desired velocity has been rendered to a discret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refore,it is the self-driven force that leads pedestrians to a free path rather than the repulsive force, which means the pedestrians can actively avoid collisions. The new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fundamental diagram and actual dat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individual avoidance trajectories and crowd avoidance behaviors demonstrate the reason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estrian dynamics social force model collision avoidance optimization-based method
下载PDF
An Enhanced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for Global Optimization-Based Mesh Smoothing 被引量:1
3
作者 Kang Zhao Yabang Ma +2 位作者 You Wang Xin Yin Yufei Guo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0年第11期2509-2518,共10页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global optimization-based mesh smoothing, an enhanced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Numerical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global optimization-based mesh smoothing, an enhanced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Numerical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in the global smoothing. We also presented a physically-based interpretation to explain why the method works better than the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d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H Mesh Smoothing Global Mesh Smoothing optimization-based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下载PDF
Traffic flow of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 at lane drop on two-lane highway: An optimization-based control algorithm versus a heuristic rules-based algorithm
4
作者 刘华清 姜锐 +1 位作者 田钧方 朱凯旋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80-391,共12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raffic flow of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 at lane drop on two-lane highway. We evaluate and compare performance of an optimization-based control algorithm(OCA) with that of a heuristic 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raffic flow of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 at lane drop on two-lane highway. We evaluate and compare performance of an optimization-based control algorithm(OCA) with that of a heuristic rules-based algorithm(HRA). In the OCA, the average speed of each vehicle is maximized. In the HRA, virtual vehicle and restriction of the command acceleration caused by the virtual vehicle are introduced. It is found that(i) capacity under the HRA(denoted as C_(H)) is smaller than capacity under the OCA;(ii) the travel delay is always smaller under the OCA, but driving is always much more comfortable under the HRA;(iii) when the inflow rate is smaller than C_(H), the HRA outperforms the OCA with respect to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the monetary cost;(iv) when the inflow rate is larger than C_(H), the HRA initially performs better with respect to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the monetary cost, but the OCA would become better after certain time.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speed profile of traffic flow are presented, which explains the reason underlying 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 The study is expected to help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flow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s) lane drop optimization-based control algorithm Heuristic rules-based algorithm
下载PDF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综述 被引量:28
5
作者 谢海明 黄勇 +1 位作者 王静 田光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9,共9页
双能源驱动与机电复合制动是多种形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共性基础,灵活的能量来源形式与流动方向凸显了整车能量管理的必要性。针对3种典型形式的动力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的工作模式及相应的能量流动方式,归纳出能量管理的核心... 双能源驱动与机电复合制动是多种形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共性基础,灵活的能量来源形式与流动方向凸显了整车能量管理的必要性。针对3种典型形式的动力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的工作模式及相应的能量流动方式,归纳出能量管理的核心问题;基于能量分配的实际控制量是否由求解优化模型的结果给出的问题,将现有控制策略分为规则型控制和最优化控制两大类,并对大多数策略研究的主要工作进行回顾,对比分析其优化效果与算法复杂度;对部分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计算以检验其性能。以此为基础,提炼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的共性难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能量管理 动力系统结构 规则型控制 最优化控制
下载PDF
基于Isight的3-UPS-S并联机器人机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4
6
作者 崔国华 周海栋 +1 位作者 王南 张海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1-266,共6页
综合考虑并联机器人机构工作空间、灵巧度、承载能力、刚度等多方面性能要求,以3-UPS-S型并联机构为例,基于Isight集成Matlab、Pro/E、ANSYS等软件,构建多目标优化设计基本流程,进行并联机构多目标尺度综合,建立一种并联机构多目标优化... 综合考虑并联机器人机构工作空间、灵巧度、承载能力、刚度等多方面性能要求,以3-UPS-S型并联机构为例,基于Isight集成Matlab、Pro/E、ANSYS等软件,构建多目标优化设计基本流程,进行并联机构多目标尺度综合,建立一种并联机构多目标优化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集成各领域工程软件进行组合试验设计与多目标优化,实现自动计算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指标、自动三维模型建立及有限元分析等步骤,得到Pareto图及Pareto前沿,决策者可根据优化信息选取合适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尺度综合 多目标优化 Isight集成
下载PDF
基于KELM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风电齿轮箱故障诊断 被引量:24
7
作者 龙霞飞 杨苹 +2 位作者 郭红霞 赵卓立 赵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32-139,共8页
为提高风电齿轮箱的运行效率,降低风电场的运行维护成本,结合时域统计特征分析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优化核极限学习机(GWO-KELM)的风电齿轮箱状态监测新方法。首先,计算原始振动信号不同的时域统计特征参数,并采... 为提高风电齿轮箱的运行效率,降低风电场的运行维护成本,结合时域统计特征分析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优化核极限学习机(GWO-KELM)的风电齿轮箱状态监测新方法。首先,计算原始振动信号不同的时域统计特征参数,并采用并行叠加的方式对特征级和数据级进行信息融合以得到融合数据集。其次,利用融合数据集,建立了基于GWO-KELM的故障分类识别模型。最后,运用所提方法对QPZZ-Ⅱ旋转机械振动试验台齿轮箱实测数据进行状态监测,实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最佳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监测 风电齿轮箱 灰狼优化核极限学习机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下载PDF
改进鲸鱼算法在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谢建群 刘怡俊 李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73-77,130,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方法对负载序列高频分量预测精度不高和泛化能力弱的缺点,提出一种混合小波包变换和正余混沌双弦鲸鱼优化(CSCWOA)算法优化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MLP)的短期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方法。通过小波包变换对负载... 为了解决传统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方法对负载序列高频分量预测精度不高和泛化能力弱的缺点,提出一种混合小波包变换和正余混沌双弦鲸鱼优化(CSCWOA)算法优化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MLP)的短期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方法。通过小波包变换对负载序列进行多频段预处理分解,然后采用CSCWOA算法优化的MLP神经网络,对单支重构所得的负载子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叠加各子序列的预测值来获取实际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掌握负载序列各频段冲击毛刺的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 正余混沌双弦鲸鱼优化算法 小波包变换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RO-SBM的Hilbert-Huang变换端点效应抑制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方琨 王渝 +1 位作者 马利兵 王向周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9-324,344-345,共6页
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由于信号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过程中所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分析了现有数据延拓方式的利弊,并在基于斜率(slope based method,简称SBM)方法以及改进方法(improved slope base... 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由于信号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过程中所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分析了现有数据延拓方式的利弊,并在基于斜率(slope based method,简称SBM)方法以及改进方法(improved slope based method,简称ISB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斜率再优化(reoptimization slope based method,简称RO-SBM)方法用于信号序列的极值点延拓,然后对延拓后的数据进行EMD分解,得到相应的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分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相比镜像延拓以及ISBM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抑制EMD中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升HHT方法的信号分析性能。通过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的HHT方法准确分离出了某转子系统的局部碰摩径向振动信号中所包含的故障特征分量,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端点效应 经验模态分解 Hilbert—Huang变换 RO—SBM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倪如尧 刘金玲 许思传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针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CHEV)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从基于规则和基于优化这两个角度将控制策略进行了横向分类,再将规则型和优化型控制策略做了纵向梳理。具体介绍了模糊控... 针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CHEV)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从基于规则和基于优化这两个角度将控制策略进行了横向分类,再将规则型和优化型控制策略做了纵向梳理。具体介绍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动态规划、庞特里亚金极值原理与等效消耗最小原理等的具体应用。分析比较了不同优化算法的优劣势,并对之后控制策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优化算法 规则型控制策略 优化型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分子动理论的楼宇负荷用电调度优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贾艳芳 易灵芝 李胜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9-1555,共7页
针对智能用电环境下保证用电经济性、舒适性以及电网侧稳定性目标的楼宇多用户日负荷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分子动理论的智能楼宇负荷用电调度优化策略。首先根据楼宇用户中不同负荷特征,对楼宇用电负荷进行分类,搭建楼宇多用户... 针对智能用电环境下保证用电经济性、舒适性以及电网侧稳定性目标的楼宇多用户日负荷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分子动理论的智能楼宇负荷用电调度优化策略。首先根据楼宇用户中不同负荷特征,对楼宇用电负荷进行分类,搭建楼宇多用户负荷用电调度模型;其次,针对该模型对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改进,引入基于按维审查的模糊拥挤判定思想得到最优解集可供选择,提高种群多样性和分布性,然后将其用于楼宇多用户负荷调度模型中进行多目标优化;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实验及对比分析可知,所提优化策略能较好地实现楼宇用户用电经济性和舒适性目标,同时达到平抑电网侧波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分子动理论优化算法 自动需求响应 智能用电 负荷调度
下载PDF
高精度地表覆盖数据优化分割的土地利用分类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晓霞 宁晓刚 +1 位作者 王浩 张翰超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149,共10页
针对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特征易混淆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海量、人工提取费时费力等问题,该文以北京二号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高精度地表覆盖数据优化分割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无地表覆盖数据辅助分类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运用朴素贝... 针对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特征易混淆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海量、人工提取费时费力等问题,该文以北京二号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高精度地表覆盖数据优化分割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无地表覆盖数据辅助分类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运用朴素贝叶斯、CART决策树、随机森林和K最邻近分类器,开展武功县土地利用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1)与无地表覆盖数据辅助分类方法相比,高精度地表覆盖数据优化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精度方面有较大的提升,其分类总体精度提高18.73%,Kappa系数提高0.21;(2)随机森林对于土地类型多样的影像对象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获得较高的总体精度(95.3%)和Kappa系数(0.94)。研究表明一种利用高精度地表覆盖数据优化影像分割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类 高精度地表覆盖数据优化分割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随机森林
原文传递
倾转旋翼机飞控系统的变精度粗糙集-OMELM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晓 王新民 +1 位作者 黄誉 王晓燕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3-440,共8页
结合变精度粗糙集(VPRS)和优化极限学习机(OMELM)诊断算法的优点,将变精度粗糙集引入OMELM中,提出变精度粗糙集-OMELM故障诊断方法,用于诊断倾转旋翼机过渡模式下飞控系统的故障.首先根据采集的倾转旋翼机多故障输出信号的数据特点,提... 结合变精度粗糙集(VPRS)和优化极限学习机(OMELM)诊断算法的优点,将变精度粗糙集引入OMELM中,提出变精度粗糙集-OMELM故障诊断方法,用于诊断倾转旋翼机过渡模式下飞控系统的故障.首先根据采集的倾转旋翼机多故障输出信号的数据特点,提出一种属性约简算法,定义了一种新的变精度粗熵;然后从信息论互信息增量的角度定义属性重要性,构造OMELM分类器并对约简后的属性特征进行故障多分类;最后以XV-15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平均辨识率高、诊断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故障诊断 优化极限学习机 变精度粗糙集 互信息
原文传递
差分进化混合粒子群算法求解项目调度问题 被引量:8
14
作者 倪霖 段超 贾春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86-1289,共4页
针对求解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RCPSP),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DE)的混合粒子群算法(PSODE)。通过在PSO种群和DE种群之间建立一种信息交流机制,使信息能够在两个种群中传递,以避免个体因错误的信息判断而陷入局部最优点。采用标准测试函数... 针对求解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RCPSP),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DE)的混合粒子群算法(PSODE)。通过在PSO种群和DE种群之间建立一种信息交流机制,使信息能够在两个种群中传递,以避免个体因错误的信息判断而陷入局部最优点。采用标准测试函数和具体算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PSODE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RCPS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混合粒子群算法 粒子群算法 差分进化算法 项目调度
下载PDF
风-光-储和需求响应协同的虚拟电厂日前经济调度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苟凯杰 吕鸣阳 +3 位作者 高悦 陈衡 张国强 雷兢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目前可再生能源直接并入电网仍然面临稳定性和经济性问题,经过虚拟电厂整合可以缓解对电网的影响。以系统整合后最终运行成本达到最小作为目标,进行新能源出力和负荷在未来24 h的预测,计及电网侧在不同时间内的电价变化情况,采用反向学... 目前可再生能源直接并入电网仍然面临稳定性和经济性问题,经过虚拟电厂整合可以缓解对电网的影响。以系统整合后最终运行成本达到最小作为目标,进行新能源出力和负荷在未来24 h的预测,计及电网侧在不同时间内的电价变化情况,采用反向学习的混沌映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风-光-储能和需求响应不同组合搭配的5种调度方案进行探讨,与原始粒子群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跳出局部最优解而找到全局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风-光-储和需求响应都参与供电相比风-光-储供电可以将运行成本降低4.47%,用户舒适度提高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风-光-储 需求响应 经济调度 反向学习的混沌映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线性学科标准化方法的效果优化及其对科研评价结果的影响——以39所“985工程”大学论文质量排名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志辉 程莹 刘念才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312,共13页
为了使论文的被引次数跨学科可比需要用学科标准化方法消除论文被引次数指标上的学科差异。在评价论文集合层面的标准化表现时,线性标准化方法的线性变换特征使其比非线性方法更合适。在已有线性学科标准化方法中虽然比均值法应用最为... 为了使论文的被引次数跨学科可比需要用学科标准化方法消除论文被引次数指标上的学科差异。在评价论文集合层面的标准化表现时,线性标准化方法的线性变换特征使其比非线性方法更合适。在已有线性学科标准化方法中虽然比均值法应用最为广泛,但近期关于标准化方法标准化效果的研究显示,比均值法的效果显著但并不理想。意识到比均值法只是一般线性方法Y=kx+b的特例,为了寻找效果更理想的线性标准化方法,本研究从线性方法的一般形式Y=kx+b和学科标准化的理想目标——不同学科标准化的引文分布近似同分布出发建立了求解更有效的线性标准化方法的最优化模型并导出了基于最优化模型的线性标准化方法。标准化效果的比较显示,基于不加权优化模型的线性标准化方法的效果沿引文分布失衡,基于加权优化模型的缩放法Y=kx相对于比均值法有微弱的优势而仿射法Y=kx+b显著优于比均值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39所“985工程”大学为样本实证了比均值法和基于加权优化模型的线性标准化方法下大学论文质量排名的变异情况,考察了基于加权优化模型的线性标准化方法在标准化效果上的优势对实际科研评价结果的影响,相关结论为实际科研评价中标准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差异 学科标准化 引文分布 比均值法 基于最优化的线性标准化方法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含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传递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国田 尚会威 +2 位作者 谭瑞虹 许翔虎 潘伟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48-3154,共7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的获取土壤养分含量,但不同类型土壤间养分含量校正模型的普适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提高有机质含量光谱校正模型在多类型土壤之间的普适性和农田在线检测有机质含量速度,利用美国M107B区6...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的获取土壤养分含量,但不同类型土壤间养分含量校正模型的普适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提高有机质含量光谱校正模型在多类型土壤之间的普适性和农田在线检测有机质含量速度,利用美国M107B区66个样品建立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粒子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LSSVM)校正模型,预测M107B区的23个验证集样品的决定系数R^(2)=0.859,相对分析误差RPD=2.660;将M107B区89个土壤样品作为校正集建模后对N116B区20个验证集样品的有机质含量预测,预测R^(2)=0.562,预测RPD=0.952,模型的预测R^(2)和预测RPD分别降低34.6%和64.2%,表明M107B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直接用于N116B区时,预测精度显著降低;将N116B区部分土壤样品加入到M107B区样品集后重新建模,并预测N116B区20个验证集样品的有机质含量,当加入的N116B区土壤样品数量达到35以上,预测R^(2)>0.80,预测RPD>2.0;加入到校正集的N116B区土壤样品数量从0增加到50,模型预测R^(2)从0.562增加到0.811,预测RPD从0.952增加到2.274,精度逐渐提高。结果表明,在M107B区校正模型中加入N116B区部分土壤样品建模,能够有效提高M107B区土壤校正模型对N116B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精度;加入的N116B区土壤样品数量达到50以上,模型预测性能趋于稳定,预测精度达到实用要求,成功将M107B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校正模型传递给N116B区土壤;优先选择与M107B区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或光谱曲线差异较大的N116B区土壤样品参与建模,可有效避免模型传递时模型性能出现突变。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M107B区土壤的有机质校正模型对N116B区土壤的预测精度,为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时检测提供一种新的经济可行的模型传递方法,为提高多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检测模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精细农业 土壤有机质 粒子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模型传递
下载PDF
加热炉基于CO控制的燃烧优化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立华 谭德宽 王兵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3年第3期1-5,共4页
随着国内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加热炉节能减排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从燃烧控制的角度介绍了基于CO控制的燃烧优化技术的技术原理,分析了当前基于O2的燃烧控制技术的不足,并以延迟焦化加热炉的实际应用为例,展示了此技术在实际生产中... 随着国内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加热炉节能减排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从燃烧控制的角度介绍了基于CO控制的燃烧优化技术的技术原理,分析了当前基于O2的燃烧控制技术的不足,并以延迟焦化加热炉的实际应用为例,展示了此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节能减排、安全运行和精细操作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控制燃烧优化技术 理论配比燃烧 CO控制 燃烧优化
下载PDF
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irror Selection 被引量:5
19
作者 LI Jingnan LE Meilo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0年第S01期115-123,共9页
Since traditional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have slow convergence speed,low accuracy and are easy to fall into local optimal solutions,an 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irror selection(WOA-MS)is p... Since traditional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have slow convergence speed,low accuracy and are easy to fall into local optimal solutions,an 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irror selection(WOA-MS)is proposed. Specific improvements includes:(1)An adaptive nonlinear inertia weight based on Branin function was introduced to balance global search and local mining.(2) A mirror sel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individual quality and speed up the convergence. By optimizing several test functions and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other three algorithms,this study verifies that WOA-MS has an excellent optimiza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ertia weight mirror selection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
下载PDF
云自适应混合细菌觅食优化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翔 刘升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6,121,共7页
针对传统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存储量大、收敛速度慢且难以解决高维问题等缺点,通过细菌的适应度值将细菌种群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分别采用不同的搜索步长生成策略,由X条件云发生器自适应调整一般层次中细菌搜索步长,并引入粒子群算法思... 针对传统细菌觅食优化算法存储量大、收敛速度慢且难以解决高维问题等缺点,通过细菌的适应度值将细菌种群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分别采用不同的搜索步长生成策略,由X条件云发生器自适应调整一般层次中细菌搜索步长,并引入粒子群算法思想进行细菌位置更新,提出了云自适应混合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由于云模型云滴具有随机性和稳定倾向性特点,提高了算法的灵活性;粒子群算法的引入提高了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典型函数优化实验表明,与基本细菌觅食算法、自适应细菌觅食算法以及YSPSO相比,云自适应混合细菌觅食算法更有利于解决高维问题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觅食优化算法 云模型 搜索步长 粒子群算法 云自适应混合细菌觅食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