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国土空间治理的逻辑及进路 被引量:8
1
作者 汪彬 《开放导报》 2021年第6期90-96,共7页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完善空间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从战略层面回答了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的目标和路径,是推进国土...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完善空间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从战略层面回答了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的目标和路径,是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构建和推动区域经济优化布局的基本遵循和重要依据。“十四五”时期,要按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战略目标要求,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挥优势化地区空间集聚效应,推动空间治理与宏观经济治理有效衔接,提高政策治理效能;建立空间利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空间治理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构建空间治理的全方位要素支撑体系,形成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治理 优化布局
下载PDF
元器件布局对机箱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自清 吴柯锐 +2 位作者 郭永生 雷宏东 杨娇 《山西电子技术》 2017年第5期26-27,36,共3页
针对某型电子机箱的故障,利用SolidworksFlow Simulation对其进行了热分析,得到了机箱内部的温度分布,明确了故障原因为器件温度过高。通过对元器件布局的优化,并重新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机箱内部器件的温度分布明显改善,并且该电子机... 针对某型电子机箱的故障,利用SolidworksFlow Simulation对其进行了热分析,得到了机箱内部的温度分布,明确了故障原因为器件温度过高。通过对元器件布局的优化,并重新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机箱内部器件的温度分布明显改善,并且该电子机箱内部器件经重新布局后,未出现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电子机箱 布局优化 FLOW SIMULATION
下载PDF
土地资源禀赋度与农业产业布局研究——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佳君 李茜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66-170,共5页
为活化土地资源要素,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着眼于土地利用与农业产业散点式布局及协调性低等问题,基于2018年山西省朔州市土地利用及统计年鉴数据,以朔州市6个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法,构建土地数量结构、土... 为活化土地资源要素,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着眼于土地利用与农业产业散点式布局及协调性低等问题,基于2018年山西省朔州市土地利用及统计年鉴数据,以朔州市6个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法,构建土地数量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质量效益3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对朔州市各县区土地资源禀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朔州市各县区土地资源禀赋度表现为山阴县>应县>朔城区>右玉县>怀仁市>平鲁区。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禀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业产值以及农业从业人口数,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朔州市6个县区划分为充分利用-提效创新、适度调整-规模增收和集中开发-特色种养3类农业产业布局区域,通过分区规划指引农业产业发展。在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的同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精细谋划农业产业优化布局,为寻求农业高质量发展途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禀赋度 土地利用 农业产业 优化布局 朔州市
下载PDF
河保偏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修编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正军 《山西焦煤科技》 2014年第8期53-56,共4页
针对河保偏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权设置方案修编过程中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矿权设置方案合理调整国家规划范围、科学划分探采矿权区块等具体修编工作进行实践总结,并对已设的探采矿权范围重叠及边角夹缝空白区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山西... 针对河保偏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权设置方案修编过程中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矿权设置方案合理调整国家规划范围、科学划分探采矿权区块等具体修编工作进行实践总结,并对已设的探采矿权范围重叠及边角夹缝空白区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山西其它类似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修编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有利于加快推进山西省其它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修编工作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保偏矿区 煤炭国家规划矿区 矿业权设置方案 修编 优化布局
下载PDF
基于目标输沙量的黄河中游区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
5
作者 高海东 马玲玲 易琦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29,共6页
针对黄河中游河口镇至潼关区域,根据地貌、气候和地形差异,将其划分为20个基本水土保持单元。基于基本水土保持单元,设计了18种不同梯田强度、林地范围和植被覆盖度组合的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情景,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河潼... 针对黄河中游河口镇至潼关区域,根据地貌、气候和地形差异,将其划分为20个基本水土保持单元。基于基本水土保持单元,设计了18种不同梯田强度、林地范围和植被覆盖度组合的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情景,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河潼区域不同情景的坡面土壤侵蚀模数。提出了参考淤地坝系的确定方法,计算了潼关水文站在1亿t、3亿t和5亿t输沙量目标的河潼区域参考淤地坝系数量,确定了3种输沙量目标的河潼区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情景。基于植被恢复潜力、梯田需求、淤地坝建设潜力和输沙量现状,提出了河潼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区域 基本水土保持单元 水土保持措施 优化布局
下载PDF
iGPS测量场精度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杜福洲 陈哲涵 唐晓青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37-1745,共9页
为了支持iGPS测量系统在航空、航天、船舶等大型复杂产品装配过程中的布局优化和系统选型,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对其测量精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iGPS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构建了其计算机仿真模型;根据其布局形式的特点,提出了iGP... 为了支持iGPS测量系统在航空、航天、船舶等大型复杂产品装配过程中的布局优化和系统选型,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对其测量精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iGPS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构建了其计算机仿真模型;根据其布局形式的特点,提出了iGPS测量单元与测量网络的概念;给出了一种iGPS测量场精度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对测量单元和测量网络的测量场精度与发射器布局及目标点空间位置间的量化关系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发射器间距为20m时,iGPS测量场的测量精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波动范围在0.01mm内,在水平方向上测量精度呈线性变化,最高测量精度为0.12mm,出现在测量场的中心,最低测量精度为0.25mm,出现在测量场的边界处。在iGPS测量场精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度约束的测量方案评估方法及其实施步骤,为iGPS测量系统的选型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PS 测量系统精度分析 单元测量场 网络测量场 测量方案评估 iGPS布局优化
原文传递
探索城市旧工业区改造的和谐之路——西安纺织城改造规划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庆华 雷会霞 陈晓键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0,86,共5页
以西安纺织城为案例,对城市旧工业区中的产业调整、空间资源优化、社会保障与稳定、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生态与文化环境提升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在对西安纺织城改造复兴提出整体思路的同时,阐述了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寻求旧工业区改造和... 以西安纺织城为案例,对城市旧工业区中的产业调整、空间资源优化、社会保障与稳定、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生态与文化环境提升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在对西安纺织城改造复兴提出整体思路的同时,阐述了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寻求旧工业区改造和谐途径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纺织业 产业结构 空间优化
下载PDF
汽车乘员舱安全性与舒适性多学科设计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铁柱 李光耀 +1 位作者 顾纪超 董立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5,共8页
概念设计阶段汽车乘员舱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是关键任务,两者具有耦合效应,将多学科设计优化运用到乘员舱的设计中实现两个学科的并行设计。针对某款车的乘员舱布置,在该车100%正面碰撞试验基础上,通过乘员损伤分析软件建立该车的正面... 概念设计阶段汽车乘员舱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是关键任务,两者具有耦合效应,将多学科设计优化运用到乘员舱的设计中实现两个学科的并行设计。针对某款车的乘员舱布置,在该车100%正面碰撞试验基础上,通过乘员损伤分析软件建立该车的正面碰撞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用于评估其安全性;同时也基于关节强度的概念建立乘员舒适性模型。将多学科设计优化运用到乘员舱的设计中,避免了传统设计方法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单独优化,实现了两个学科的并行设计,缩短了开发周期,最大化了乘员舱的整体性能。为提高计算效率,通过试验设计构建乘员约束系统的Kriging近似模型用于代替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好地满足乘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在乘员舱布置方面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 乘员舱布置 乘员约束系统 舒适性
下载PDF
爆破作用对地下金属矿山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波 李悦 +1 位作者 单宏兰 穆太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461-3467,共7页
为分析爆破作用对地下金属矿山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截取夏甸金矿具有代表性的VII–2矿体剖面,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现场爆破作用下的围岩应变进行监测;同时,利用现场取得的爆破地震波,结合夏甸金矿的实际开采状况,对爆破作用下围岩的稳定... 为分析爆破作用对地下金属矿山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截取夏甸金矿具有代表性的VII–2矿体剖面,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现场爆破作用下的围岩应变进行监测;同时,利用现场取得的爆破地震波,结合夏甸金矿的实际开采状况,对爆破作用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依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围岩监测点的布置位置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能够有效地监测到爆破作用造成的围岩微应变,利用光纤光栅进行矿山围岩稳定性监测是可行的。爆破作用对自身巷道的影响最大,巷道近区围岩的应力和安全系数变化较大,但对相邻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小。依据爆破前后巷道的位移、应力、加速度和速度变化规律,在布设传感器监测点时将规律点和关键点相结合,定期监测和长期监测相结合,并适当增设补充点,能够对巷道监测关键点的布置进行有效优化,提高监测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性 爆破振动 监测点位置优化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化学学科优化布局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薇 张海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5,共7页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基金改革试点工作[1,2].2020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全面开展优化学科布局的工作,促进构建"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的学科布局"[3].地球化学学科...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基金改革试点工作[1,2].2020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全面开展优化学科布局的工作,促进构建"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的学科布局"[3].地球化学学科积极落实自然科学基金委战略布局,以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为指导,依托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顶层设计框架,开展学科布局优化研究.在广大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形成了申请代码设置方案,经过深入讨论和多次修订,最终通过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布局 顶层设计 优化布局 布局优化 战略布局 逻辑结构 专家咨询委员会
原文传递
无定向点优化布局的多边交会测量精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邹进贵 杨丁亮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58-1765,共8页
多边交会系统利于提高激光跟踪仪坐标测量精度,但测量精度易受测站布局和系统参数标定精度的影响。引入球心拟合的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法,避免传统系统参数标定精度受定向点分布的影响,根据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模型推导出多边交会的... 多边交会系统利于提高激光跟踪仪坐标测量精度,但测量精度易受测站布局和系统参数标定精度的影响。引入球心拟合的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法,避免传统系统参数标定精度受定向点分布的影响,根据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模型推导出多边交会的最佳测站布局——直角正三棱锥,从而保证多边交会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5 m范围内,球心拟合的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中误差为0.006 4 mm,最佳测站布局下多边交会的点位中误差为0.005 mm。经标准尺长度测量验证和四面体标准器坐标测量验证,优化后多边交会的长度测量中误差为0.003 6 mm,坐标测量中误差为0.005 3 mm。在无定向点系统参数标定和直角三棱锥布局下,激光跟踪仪多边交会能够实现微米级三维坐标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向点参数标定 测站布局优化 多边交会测量 激光跟踪仪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连续型设备布置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宜美 黄小荣 《工业工程》 2007年第6期131-134,共4页
针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连续型设备布置问题,分析设备面积不等、形状固定及总空间限制等因素,提出分行布置的方案和数学模型来最小化物料搬运成本,用遗传算法对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连续设备布置 遗传算法 启发性算子 设备布置优化
下载PDF
利用GASA混合算法对离散生产系统车间设施布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海 佟立哲 李彦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5,共3页
这里通过分析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特性,将两种算法去粕取精,引出GASA混合算法。建立以生产车间布置为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应用GASA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并采用VB语言编写车间布置优化程序。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利用GASA混合算法... 这里通过分析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特性,将两种算法去粕取精,引出GASA混合算法。建立以生产车间布置为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应用GASA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并采用VB语言编写车间布置优化程序。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利用GASA混合算法对离散生产系统车间进行优化布置,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搬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工程 车间布置优化 智能算法 混合算法
下载PDF
大型露天矿山铲-车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星明 杨东杰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6,共3页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导了铲-车优化配置的一般数学模型,并以一露天矿山为例,研究了该优化配置模型的影响因素。算例表明该模型正确有效,可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矿山的铲、车选型与配置,验证实际矿山铲-车配置是否达到优化。
关键词 露天矿山 优化配置 电动挖掘机 生产成本 生产工艺 配合问题 技术基础 物质条件 矿山生产 产品质量
原文传递
城乡融合发展导向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徐州市铜山区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嫚莉 雍新琴 +1 位作者 李鑫 周鑫鑫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有利于推进国土空间治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而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具有战略指导作用。该文以徐州市铜山区为例,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导向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的理论框架及...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有利于推进国土空间治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而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具有战略指导作用。该文以徐州市铜山区为例,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导向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的理论框架及作用路径,据此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运用空间最大化覆盖模型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总体适宜度评价值在25.66~79.83之间,适宜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特征,非常适宜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24%,主要分布在徐州市中心附近,不适宜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5.81%,主要分布在铜山区北部和东部;铜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后共节约用地310.63 hm 2,且居民点用地集聚度与适宜性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导向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的关键是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村庄规划与农村土地整治等提供方法支持与借鉴,以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为抓手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农村居民点 空间布局优化 最大化覆盖模型 铜山区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体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自动化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义华 樊玺炫 +2 位作者 李芳娟 张鹏 薛红艳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9期76-80,85,共6页
为保证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能力,设计基于数字孪生体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实时和历史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轨道交通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并通过网络模块传送至数字孪生模块。利用数字孪生映射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构... 为保证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能力,设计基于数字孪生体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实时和历史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轨道交通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并通过网络模块传送至数字孪生模块。利用数字孪生映射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构建轨道交通线网数字孪生体模型。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布局控制模型,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优化和自动化控制。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网络的传输负载率和平均延时百分比最大值分别为7.44%和4.11%;数据融合后协方差的结果均在0.10以下;该模型能够有效构建数字孪生体模型,控制轨道线网的分布平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体 智慧城市 轨道交通线网 自动化控制 线网布局优化 传输协议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的无人机精细化自主巡检航迹布设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玮 杨智玲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提出基于改进PSO的无人机精细化自主巡检航迹布设优化。结合波束法测量地面像控点坐标,通过结构矩阵描述平面误差细化值,完成像控点的布设。采用改进PSO算法计算航迹子路径的变更代价,得到新的路径点,由此实现无人机精细化自主巡检航迹... 提出基于改进PSO的无人机精细化自主巡检航迹布设优化。结合波束法测量地面像控点坐标,通过结构矩阵描述平面误差细化值,完成像控点的布设。采用改进PSO算法计算航迹子路径的变更代价,得到新的路径点,由此实现无人机精细化自主巡检航迹布设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无人机精细化自主巡检航迹布设时间仅为39.4 min,说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无人机精细化自主巡检航迹布设效率,精细化自主巡检航迹布设优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 无人机 精细化自主巡检 航迹布设优化
下载PDF
华丰煤矿冲击矿压分析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德飞 张庆林 +1 位作者 赵卫东 李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11-117,共7页
为了明确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是否具备冲击地压有效防治能力,冲击地压治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华丰煤矿4、6、11煤层冲击倾向性和冲击危险性进行鉴定与评价,冲击地压防治区域与局部监测系统的总分监测分析,预测预报采掘工作面... 为了明确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是否具备冲击地压有效防治能力,冲击地压治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华丰煤矿4、6、11煤层冲击倾向性和冲击危险性进行鉴定与评价,冲击地压防治区域与局部监测系统的总分监测分析,预测预报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冲措施,阐明了华丰煤矿冲击地压治理坚持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的原则,华丰煤矿优化开拓布局,开采四煤层前先开采六煤层,降低四煤层工作面的应力,采用"负煤柱""零煤柱"巷道布置方式,解决工作面巷道掘进期间的应力集中,通过分析实验室试验得出的煤样应变—应力曲线,数值模拟得出的工作面煤体围岩的应力转移和调整过程会随开挖活动的剧烈程度而变化,且具有累积效应,多次开挖之间相互影响,下一次开挖的围岩应力环境取决于本次开挖后的应力调整及能量集聚释放的程度的规律及工作面生产期间现场实践结果的结合,对采掘布局进行了优化,明确了矿井开拓巷道与永久硐室布置在岩层中的安全性,及矿井最大采煤采深,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安全距离的选择。根据矿井采煤工作面个数、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确定矿井的防冲安全生产能力,为相似条件的矿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冲击危险性评价 矿压防治 采掘布局优化
下载PDF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及关键施工技术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强 张达生 +2 位作者 黄磊 娄泽方 石博文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223-2228,共6页
以某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住宅为技术背景,针对设计过程中主体结构平面优化、结构拆分、装配率计算、节点连接构造、施工过程中钢筋灌浆套筒施工控制措施等均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总结;为避免预制墙板现场安装过程中钢筋碰撞问题,设计... 以某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住宅为技术背景,针对设计过程中主体结构平面优化、结构拆分、装配率计算、节点连接构造、施工过程中钢筋灌浆套筒施工控制措施等均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总结;为避免预制墙板现场安装过程中钢筋碰撞问题,设计提出取消在其端部设置暗柱的常规做法,其相应部位按普通外墙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相关方法与思路可为类似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优化 装配率 构件拆分 钢筋碰撞 灌浆套筒 施工控制
下载PDF
基于室内三维模型的超宽带基站布网优化算法研究
20
作者 刘巍峰 程瑶 +2 位作者 鲍亚川 徐彦田 李玉星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针对室内环境复杂,UWB基站布设效率低和定位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真实三维场景的UWB基站几何网型优化算法,将三维场景划分为3 m×3 m×1 m立体格网,格网点组成基站布设向量空间,定位区域格网点的PDOP值作为目... 针对室内环境复杂,UWB基站布设效率低和定位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真实三维场景的UWB基站几何网型优化算法,将三维场景划分为3 m×3 m×1 m立体格网,格网点组成基站布设向量空间,定位区域格网点的PDOP值作为目标函数,并通过海伦公式剔除基站的病态网型,实现UWB基站布设网形的快速优化。为了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在某实验楼进行实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相比于经验网形中矩形网形和菱形网形,其平均PDOP值分别提升了5.70%和6.06%,平均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46.34%和3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室内三维模型 布网优化 基站布设 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