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营高铁线路平纵断面线形评估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石德斌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0,共4页
研究目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由于地面不均匀沉降、周边施工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线路轨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变形,如平面移位、纵断面凹凸变形等。铁路工务部门在轨道实测检查和动态检测的基础上,需要对线路进行维修... 研究目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由于地面不均匀沉降、周边施工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线路轨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变形,如平面移位、纵断面凹凸变形等。铁路工务部门在轨道实测检查和动态检测的基础上,需要对线路进行维修,对于区域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轨道变形有可能不能恢复到设计的平纵断面位置,需要对轨道的平纵断面进行优化和评估,以满足行车安全和舒适的要求。研究结论:(1)一定尺度的轨道的不均匀变形可以通过平纵断面的线形优化进行再设计;(2)轨道变形的平纵断面优化设计宜在对轨道现状进行全面测量,综合考虑安全性、舒适度等技术经济指标最优的前提下进行;(3)优化选用的线路关键技术参数和指标应满足运营高铁静态养护维修要求,优化后的平纵断面应进行动态仿真检算;(4)本研究成果在不均匀地面沉降区的无砟轨道高铁运营的轨道养护维修中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高铁 线形 评估 拟合
下载PDF
运营高铁无砟轨道桥梁顶升平移纠偏技术研究——以京沪高铁秦淮河特大桥桥梁偏移整治工程为例
2
作者 陈侃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9期239-245,共7页
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受周边环境变化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部分高铁桥梁地段出现了超出扣件系统可调范围的横向偏移,严重影响了线路平顺性及列车安全运行。在分析已有纠偏技术基础上,基于摩擦阻荷原理,通过利用竖向千斤顶摩擦力平... 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受周边环境变化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部分高铁桥梁地段出现了超出扣件系统可调范围的横向偏移,严重影响了线路平顺性及列车安全运行。在分析已有纠偏技术基础上,基于摩擦阻荷原理,通过利用竖向千斤顶摩擦力平衡水平千斤顶顶推反力,建立无砟轨道桥梁顶升平移纠偏模型及联动装置,提出一种无须单独布设反力装置的新型纠偏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实测数据表明:天窗点施工期间导致的轨道结构次生应力及层间相对位移远小于日间列车运行及温度变化对轨道结构的影响;通过顶升平移纠偏后,桥梁及轨道结构状态稳定,线路线形调整量在2 mm范围内,采用普通扣件调整即可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纠偏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高铁 无砟轨道桥梁 平移纠偏模型 关键施工工艺 监测数据 纠偏效果
下载PDF
运营高铁箱梁顶升平移纠偏关键技术研究
3
作者 赵玉元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2期48-54,共7页
【目的】受周边环境变化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部分高铁桥梁地段出现较大横向偏移,研究如何快速恢复线路平顺性及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方法】在分析已有纠偏技术基础上,基于摩擦阻荷原理,通过竖向千斤顶摩擦力平衡水平千斤顶顶推反... 【目的】受周边环境变化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部分高铁桥梁地段出现较大横向偏移,研究如何快速恢复线路平顺性及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方法】在分析已有纠偏技术基础上,基于摩擦阻荷原理,通过竖向千斤顶摩擦力平衡水平千斤顶顶推反力,提出一种不用单独布设水平向反力装置的新型纠偏技术,构建相应理论模型,寻找关键技术参数,以现场典型工程案例进行验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箱梁顶升高度和平移量增加,轨道结构附加应力逐渐增大,建议最大顶升高度和单次平移量为10 mm,单个“天窗点”累计平移量控制在20 mm内;纠偏施工导致轨道板和底座板附加应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17~0.73 MPa和-1.03~1.65 MPa,不影响轨道结构正常使用和列车安全运行。【结论】纠偏施工后桥梁及轨道结构状态稳定,线路线形平顺,采用普通扣件调整即可恢复常速运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高铁 顶升平移纠偏 纠偏理论模型 关键控制参数 工程应用
下载PDF
新建高速公路上跨运营高铁隧道结构安全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先正平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40,148,共8页
在新建高速公路上跨运营高速铁路隧道的施工中,线路的交叉必然会引起既有隧道结构的受力改变,从而影响铁路隧道的运营安全。基于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上跨交叉段,采用MIDAS GTS/NX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高速公路荷载... 在新建高速公路上跨运营高速铁路隧道的施工中,线路的交叉必然会引起既有隧道结构的受力改变,从而影响铁路隧道的运营安全。基于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上跨交叉段,采用MIDAS GTS/NX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高速公路荷载施加前后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受力和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荷载施加后,既有隧道应力增加和结构安全系数降低的幅度较小,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能影响很小,隧道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高速公路 上跨 运营高速铁路隧道 隧道结构 数值模拟 结构安全
下载PDF
350 km/h及以下运营高铁接触网整锚段更换整体吊弦施工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兵杨 《铁道建筑技术》 2021年第3期160-165,共6页
结合成渝客专由300 km/h提速至350 km/h改造项目,其全线299.805 km要整锚段更换整体吊弦,国内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针对改造施工都必须在夜间天窗点内进行,且整体吊弦更换和张力加载必须整锚段同步进行,施工结束后接触网参数还必须达到... 结合成渝客专由300 km/h提速至350 km/h改造项目,其全线299.805 km要整锚段更换整体吊弦,国内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针对改造施工都必须在夜间天窗点内进行,且整体吊弦更换和张力加载必须整锚段同步进行,施工结束后接触网参数还必须达到高铁正常开通运营的要求;通过优化施工组织,采取流水化作业,实现1组人员在1个天窗点内(6 h)完成1个甚至2个锚段(每个锚段长1.4 km)整体吊弦的更换,实现天窗点工效的最大化;通过精确测量、准确计算,在接触线增加张力的情况下确保整体吊弦一次安装到位,保证整体吊弦整锚段更换后接触网参数满足300 km/h正常运营速度,每晚夜间天窗点结束开通后无需限速运行,不影响高铁运输效率,并最终达到全部更换完毕后提速至350 km/h开通运营要求;其成功经验可为今后类似运营高铁提速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高铁 接触网 整锚段 更换 整体吊弦
下载PDF
公跨营运高铁立交桥异物侵限监测系统重难点分析
6
作者 陈荣超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32-36,66,共6页
依托于国道234线郑州境内国道310以南段(荥阳乔楼至崔庙段)改建工程上跨郑西高铁立交工程,主要对干线公路上跨营运高铁立交工程的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设计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该工程为郑州局管辖范围内首次上跨运营高铁立交... 依托于国道234线郑州境内国道310以南段(荥阳乔楼至崔庙段)改建工程上跨郑西高铁立交工程,主要对干线公路上跨营运高铁立交工程的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设计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该工程为郑州局管辖范围内首次上跨运营高铁立交桥的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设计,可以为今后河南乃至全国同类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营运高铁 安全监控单元 轨道电路
下载PDF
运营高铁线路平面控制网复测更新指标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京强 张献州 +2 位作者 陈旭升 蒋英豪 谭社会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1年第2期75-78,共4页
基于现有的运营高铁线路平面控制网(route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CPⅡ)复测成果更新的双限差法,针对坐标较差与相邻点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超限严重不匹配的情况,提出改进多限差综合分析判定法进行CPⅡ网复测成果的更新综合分析... 基于现有的运营高铁线路平面控制网(route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CPⅡ)复测成果更新的双限差法,针对坐标较差与相邻点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超限严重不匹配的情况,提出改进多限差综合分析判定法进行CPⅡ网复测成果的更新综合分析。结合秩亏自由网平差及尺度变化参数对改进多限差综合分析判定法再分析进行验证,在成果更新上比双限差法更为科学合理,可为运营高铁精测网复测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高铁 复测成果更新 改进多限差法 相对精度 横向偏差
原文传递
聚合物混凝土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宽窄接缝混凝土修复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世煜 陈占 +1 位作者 崔国庆 何新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3,共3页
由于受高温天气的影响,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宽窄接缝混凝土的裂缝、破损病害发生频率较高,为此研制了满足运营高速铁路宽窄接缝修复施工要求的聚合物混凝土材料,成功应用于京沪高铁德禹特大桥宽窄接缝病害整治工程,并从工程概... 由于受高温天气的影响,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宽窄接缝混凝土的裂缝、破损病害发生频率较高,为此研制了满足运营高速铁路宽窄接缝修复施工要求的聚合物混凝土材料,成功应用于京沪高铁德禹特大桥宽窄接缝病害整治工程,并从工程概况、施工工艺、修复材料、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宽窄接缝混凝土伤损修复施工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铁路 宽窄接缝 聚合物混凝土
下载PDF
近接运营高铁信号关键技术方案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曾科智 《铁道通信信号》 2022年第5期26-30,共5页
结合工程案例,对近接运营高铁接轨站的出站信号机及股道轨道区段设计方案、无线闭塞中心RBC控制方案、调度集中系统调度区划方案、接轨处道岔控制方案,以及并行线路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设计方案等进行分析、比选和总结,可为类似工程设... 结合工程案例,对近接运营高铁接轨站的出站信号机及股道轨道区段设计方案、无线闭塞中心RBC控制方案、调度集中系统调度区划方案、接轨处道岔控制方案,以及并行线路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设计方案等进行分析、比选和总结,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接运营高铁 无线闭塞中心 调度集中系统 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 道岔控制
下载PDF
邻近运营高铁路基设计的几点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荣喜 《铁道建筑技术》 2021年第6期55-58,共4页
伴随高速铁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建设项目遇到邻近运营高铁路基设计及施工问题。高速铁路运营对路基变形要求非常高,邻近其设计、施工存在较大困难及风险。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加宽、普速铁路复线工程等进行调研,同时结合连镇高铁引入运... 伴随高速铁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建设项目遇到邻近运营高铁路基设计及施工问题。高速铁路运营对路基变形要求非常高,邻近其设计、施工存在较大困难及风险。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加宽、普速铁路复线工程等进行调研,同时结合连镇高铁引入运营沪宁高铁镇江站工程课题研究结果,提出几种邻近运营高铁路基设计方案,并进行多方案对比分析,给出一些邻近运营高铁路基设计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运营高铁 路基设计 变形控制 方案对比
下载PDF
运营高铁GNSS网复测起算基准兼容性分析及更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旭升 张献州 +3 位作者 罗超 王胜 夏晨翕 李京强 《测绘工程》 CSCD 2020年第3期27-32,38,共7页
以某运营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采用GNSS方式观测的CPⅡ控制网数据为例,利用几种不同的兼容性分析方法分别对该网起算点进行兼容性分析,对于检验出的不兼容起算点,选择采用同精度内插法对其坐标进行更新处理,再作为起算基准使用,从而既保证... 以某运营高速铁路精测网复测采用GNSS方式观测的CPⅡ控制网数据为例,利用几种不同的兼容性分析方法分别对该网起算点进行兼容性分析,对于检验出的不兼容起算点,选择采用同精度内插法对其坐标进行更新处理,再作为起算基准使用,从而既保证了GNSS网成果的可靠性,也保证运营高铁精测网原复测成果的可对比性、可分析性,此方法对运营高铁GNSS网复测数据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高铁 GNSS网 起算点 兼容性分析 不兼容起算点处理方法
下载PDF
滨海软土地区近接运营高铁顶进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俊娥 《铁道建筑技术》 2014年第6期14-17,28,共5页
软弱地质条件下紧临运营高铁顶进立交桥施工,对线路、桥梁、路基引起的沉降以及差异沉降风险大,安全要求非常高。以天津市武清区翠亨路下穿京津城际及京沪铁路立交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试验分析,介绍止水... 软弱地质条件下紧临运营高铁顶进立交桥施工,对线路、桥梁、路基引起的沉降以及差异沉降风险大,安全要求非常高。以天津市武清区翠亨路下穿京津城际及京沪铁路立交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试验分析,介绍止水帷幕和基坑开挖等施工工艺要点,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高铁 框桥顶进 止水帷幕 监测
下载PDF
邻近高速铁路营业线基坑分坑施工变形控制
13
作者 李晓龙 廖炜炼 +3 位作者 肖飞 陈鹤 狄宏规 何舒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226,233,共5页
[目的]城市中某些基坑由于用地资源紧张且邻近铁路营业线布置,对基坑施工和铁路运营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为合理预测和控制基坑和邻近高速铁路路基的变形,需对基坑施工进行变形控制研究。[方法]以上海某邻近高速铁路路基的明挖段基坑为... [目的]城市中某些基坑由于用地资源紧张且邻近铁路营业线布置,对基坑施工和铁路运营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为合理预测和控制基坑和邻近高速铁路路基的变形,需对基坑施工进行变形控制研究。[方法]以上海某邻近高速铁路路基的明挖段基坑为依托,基于Plaxis 3D软件,分析不同基坑分坑长度对围护结构和邻近高速铁路路基的影响,并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分坑开挖对基坑自身和邻近高速铁路路基的变形控制效果。[结果及结论]基坑分坑开挖能够有效减小基坑围护结构以及既有高速铁路路基的变形;分坑长度越短,基坑和既有高速铁路路基的变形越小,基坑分隔墙所形成的坑角效应对围护结构变形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坑长度为30 m的条件下,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和高速铁路路基竖向变形均未超过规范限值,但路基水平变形超出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分坑施工 变形控制 高速铁路营业线
下载PDF
浅埋顶管群下穿运营高铁施工地表变形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房军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9期177-181,共5页
为了研究下穿运营高铁顶管群施工过程中的地表变形情况,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研究下穿运营高铁顶管施工案例中的地表变形规律,并通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地表沉降控制措施。研究表明:顶管施工过程中,3倍管径范围内地表变形受... 为了研究下穿运营高铁顶管群施工过程中的地表变形情况,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研究下穿运营高铁顶管施工案例中的地表变形规律,并通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地表沉降控制措施。研究表明:顶管施工过程中,3倍管径范围内地表变形受施工影响较明显,最大变形点发生在顶进断面顶管轴线位置,当距管轴线距离大于3倍管径时,地表沉降量逐渐收敛于零;横向沉降趋势呈“U”形分布,沉降量随着距顶进面距离增大而整体减小,但变形量分布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天窗施工期间,列车开通运行24 h后地表产生明显变形,列车运行48 h后地表变形基本趋于稳定。受管-土相互作用影响,地表沉降理论计算结果较数值模拟结果略小,建议复杂地层条件下微型顶管土压力计算优先选用太沙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高铁 地表变形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微型钢顶管
下载PDF
高速铁路营业线通信机房改造方案
15
作者 赵泽宇 程景奇 马立虎 《铁道通信信号》 2018年第11期60-63,共4页
以京津城际铁路列控系统技术改造工程为出发点,介绍改造背景,对高速铁路营业线通信机房改造中的基站改造、电源倒接、防灾机房设备倒接方案等进行了描述,为后续的高铁营业线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京津城际铁路 高铁营业线改造 机房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