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新文学研究增殖及其路径选择 |
王兆胜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9
|
|
2
|
上世纪20年代旧文化生态背景下的旧市民电影——以1929年出品的《儿子英雄》为例 |
袁庆丰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2
|
|
3
|
合作储存与文献剔旧的甄别标准及交互机制研究 |
方向明
赵伯兴
张海霞
|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4
|
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剔旧工作 |
王庆华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7 |
6
|
|
5
|
《古文辞类纂》评选辞赋发微 |
汪祚民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6
|
清初岭南禅史研究与佛教文献整理 |
杨权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江苏之思:百年中国文学的另一种路径——1883—1980年江苏文学思潮与批评的素描 |
杨洪承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1
|
|
8
|
张恨水小说对“新”“旧”文学的整合 |
储慧静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9
|
更好地保存、保护古旧文献资料 |
张宁梅
|
《重庆图情研究》
|
2007 |
0 |
|
10
|
新旧文学的交锋——关于《蕙的风》的错位论争 |
张勇
|
《阅江学刊》
|
2010 |
0 |
|
11
|
鸟瞰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旧体诗发展 |
周军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2
|
1920年代旧派都市言情小说对传统模式的变异 |
王进庄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旧体文学亟待研究 |
袁进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9
|
|
14
|
再论贝奥武甫其人 |
王继辉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5
|
清末民初中国古文献外流概述 |
冯方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5 |
4
|
|
16
|
古罗斯文学的品性 |
兰钦
田洪敏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7
|
百年中国文学中的当代文学研究 |
古远清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18
|
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叙事结构分析——以格雷马斯矩阵理论为介质 |
张志忠
|
《齐鲁学刊》
CSSCI
|
2023 |
2
|
|
19
|
论清末民国社、刊共生型旧体文学团体 |
刘雨佳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20
|
藏文古文献《拔协》中的存在动词 |
龙从军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