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淀粉油田化学品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桂云 李俊英 刘丹凤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51-54,共4页
综述了改性淀粉油田化学品近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改性淀粉可作钻井液处理剂 ,原油破乳剂 ,水泥浆添加剂和堵水调剖剂等。
关键词 改性淀粉 钻井液处理剂 油田 石油 原油破乳剂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污油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浩见 杜君 +3 位作者 铁磊磊 王春林 李翔 王浩颐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16-19,共4页
为解决海上稠油油田现场污油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以苯酚胺醛树脂作为起始剂,形成一系列不同环氧丙烷/环氧乙烷(PO/EO)嵌段比例的苯酚胺醛二嵌段聚醚,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方式进行合成产物表征,测定苯酚胺醛聚醚的黏弹性,并对... 为解决海上稠油油田现场污油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以苯酚胺醛树脂作为起始剂,形成一系列不同环氧丙烷/环氧乙烷(PO/EO)嵌段比例的苯酚胺醛二嵌段聚醚,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方式进行合成产物表征,测定苯酚胺醛聚醚的黏弹性,并对合成破乳剂进行现场瓶试和中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PO/EO嵌段比例为1.5∶1的苯酚胺醛二嵌段聚醚瓶试效果较好,现场加量为200 mg/L时,能有效降低污油和外输原油含水率,每年节约水处理费用约100万元人民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污染处理 苯酚胺醛树脂 苯酚胺醛聚醚 污油破乳剂
下载PDF
原油破乳机理研究与破乳剂的发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牟建海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2年第4期26-28,30,共4页
本文概述了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破乳机理以及破乳剂的发展现状、性能与破乳效果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并对破乳机理和破乳剂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原油 破乳机理 研究 破乳剂 发展 综述 稳定性
下载PDF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研究 Ⅱ.原油成分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明远 顾惕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580-586,共7页
原血成分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细微固体颗粒,在油水界面上相互作用是原油乳状液其有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简单的方法将原油中众多的物质分成两大类,并根椐它们单独时或混合后对癸烷/水乳状液稳定性作用的特征,将其分别称为原油乳化... 原血成分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细微固体颗粒,在油水界面上相互作用是原油乳状液其有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简单的方法将原油中众多的物质分成两大类,并根椐它们单独时或混合后对癸烷/水乳状液稳定性作用的特征,将其分别称为原油乳化剂和原油破乳剂。试验表明,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含的这两大类物质的多少和相对比例,其相对重要性可由界面张力定性地反映出来;并且由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大小可以定性地评估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乳状液 稳定性 乳化剂 破乳剂
下载PDF
用于高含水注聚采出液的KYYC系列破乳剂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伟福 史爱娜 +3 位作者 王海军 朱建华 刘显武 赵成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5-237,257,共4页
大港油田各注聚合物区采出液含水 >90 % ,游离水含油 >1.0× 10 4mg/L ,含水原油乳化严重 ,难破乳脱水。采用常规破乳剂处理羊三木采出液时 ,原油含水降至 0 .8%~ 1.2 % ,但脱出水含油高达 1.0× 10 4mg/L左右。通过对A... 大港油田各注聚合物区采出液含水 >90 % ,游离水含油 >1.0× 10 4mg/L ,含水原油乳化严重 ,难破乳脱水。采用常规破乳剂处理羊三木采出液时 ,原油含水降至 0 .8%~ 1.2 % ,但脱出水含油高达 1.0× 10 4mg/L左右。通过对AE型三嵌段聚醚的改进 ,在末端EO链段上接—OH基团 ,增加EO链段长度 ,增大聚醚分子量 ,得到了适用于羊三木采出液的水溶性破乳剂KYYC 4 ,通过类似改进得到了适用于西二联采出液的水溶性破乳剂KYYC 2。在羊三木中心站用KYYC 4替换原用破乳剂JN 0 1H ,在来液中加入 2 5mg/L ,使沿流程各处污水含油大幅度下降 ,压滤、沉降后外排污水含油由 >4 0 0mg/L降至 <5 0mg/L ,一般为 2 0~ 35mg/L ;经热化学脱水、两次沉降的外输净化原油含水 <2 .0 %。在西二联 ,来液经脱气、沉降 ,分离出的污水经旋流器、过滤器处理后外排 ,含油高达 2 0 0mg/L ;在来液中加入KYYC 2 5 0mg/L后 ,沿流程各处污水含油均显著下降 ,沉降罐出口略高于 2 0 0mg/L ,旋流器出口~ 85mg/L ,过滤后外排水含油 2 0~ 30mg/L。图 2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污水除油剂 水溶性破乳剂 三嵌段聚醚 高含水采出液 聚合物驱油藏 原油脱水 大港油田
下载PDF
新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淑华 郭睿 +2 位作者 乔宇 王安琪 窦尹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9-1013,共5页
以异丙醇为溶剂、氯铂酸为催化剂,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HMS)、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醋酸酯(AEPC)与含氢硅油经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原料中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反... 以异丙醇为溶剂、氯铂酸为催化剂,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HMS)、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醋酸酯(AEPC)与含氢硅油经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原料中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含氢硅油中活性氢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摩尔比1∶1.20,n(HMS)∶n(AEPC)=1∶1,催化剂用量(基于反应物的总质量)30μg/g,溶剂用量(基于反应物的总质量)3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活性氢转化率达到93.5%。通过FTIR和1H NMR方法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破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对原油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硅油 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甲基醚 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醋酸酯 聚硅氧烷 原油破乳剂
下载PDF
新型四元共聚物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政生 樊星 +2 位作者 陈静 谢云峰 焦喜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5-1169,共5页
以聚醚多元醇(L64)、马来酸酐(M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酸聚醚酯(Ester-L64)。采用正交实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了考察,适宜的合成条件为:m(L64)∶m(MA)=1∶2、w(对甲苯磺酸)=1.8%(基于反应物总质量)、合成温度150℃、反应时... 以聚醚多元醇(L64)、马来酸酐(M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酸聚醚酯(Ester-L64)。采用正交实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了考察,适宜的合成条件为:m(L64)∶m(MA)=1∶2、w(对甲苯磺酸)=1.8%(基于反应物总质量)、合成温度150℃、反应时间8 h。Ester-L64、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MAA)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经自由基溶液聚合得到带疏水侧链的梳状结构的四元共聚物聚醚酯(DEMU-L64)破乳剂,考察了合成DEMU-L64的反应条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m(MMA)∶m(Ester-L64)=1∶3.0、m(St)∶m(Ester-L64)=1∶15、m(MAA)∶m(Ester-L64)=1∶35、w(BPO)=1.8%(基于单体总质量)、聚合温度130℃、反应时间6 h。采用FTIR和GPC方法分别对DEMU-L64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在适宜条件下合成的DEMU-L64对原油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醚 原油破乳剂 马来酸聚醚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四元共聚物
下载PDF
胜利桩西油田原油破乳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贾耀勤 舒勇 +1 位作者 郭子江 刘闻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9-331,共3页
针对胜利桩西油田原油特性,采用三组分复配法研制了水溶性破乳剂PR9618,在桩西油田使用,提高了化学破乳效果,节省了生产费用。
关键词 原油 脱水 破乳剂 油田 胜利桩西油田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反相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雪 滕厚开 +3 位作者 靳晓霞 徐俊英 李志元 单正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4,共4页
以二乙烯三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2.0G聚酰胺-胺,用自制季铵化试剂QT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末端带正电荷的改性聚酰胺-胺季铵盐反相破乳剂Q-PAMAM,并对其进行了红外色谱表征。利用瓶试法对Q-PAMAM进行了破乳性能评价,结果显示,Q-PAMAM与... 以二乙烯三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2.0G聚酰胺-胺,用自制季铵化试剂QT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末端带正电荷的改性聚酰胺-胺季铵盐反相破乳剂Q-PAMAM,并对其进行了红外色谱表征。利用瓶试法对Q-PAMAM进行了破乳性能评价,结果显示,Q-PAMAM与破乳剂协同使用时,当用量分别为133、200 mg/L时,在破乳温度85℃,破乳时间60 min条件下,对超稠原油的脱水率达到96.6%,且油水界面紧、齐,乳化层厚度仅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聚酰胺-胺 改性 季铵化 原油破乳
下载PDF
聚合物型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破乳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欢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1-55,共5页
聚合物型原油破乳剂是利用1种或2种以上的烷氧基化剂与1种乙烯基单体反应而合成的原油脱水剂.本文介绍了聚合物型原油破乳剂的合成机理,探讨了烷氧基化剂和乙烯基单体的选择过程以及二者的配比;探讨了游离基引发剂、溶剂的选择方法和破... 聚合物型原油破乳剂是利用1种或2种以上的烷氧基化剂与1种乙烯基单体反应而合成的原油脱水剂.本文介绍了聚合物型原油破乳剂的合成机理,探讨了烷氧基化剂和乙烯基单体的选择过程以及二者的配比;探讨了游离基引发剂、溶剂的选择方法和破乳剂的筛选过程,优选了合成工艺路线.合成出了适合辽河油田的XA 205,XA 206型破乳剂,以及适合胜利油田原油的Q 85型破乳剂.破乳试验表明,这类破乳剂的破乳能力强,破乳速度快,药用量低,对原油的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破乳性能 原油脱水 辽河油田 胜利油田 聚合物 优选 乙烯基单体 烷氧基化 合成工艺路线
下载PDF
高含水稠油脱水用的水溶性破乳剂PR-23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峰 盖汝山 +2 位作者 陈景华 魏国晟 刘雪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破乳剂 P R23 是针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的高含水稠油研制的一种水溶性高分子破乳剂,对该区稠油具有脱水速度快、出水量大、油水界面齐、污水含油率低的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剂的研制、性能和在92 号联合站进行现场试验的结果。
关键词 原油 破乳剂 脱水 稠油 PR-23 水溶性
下载PDF
功能性高效原油破乳剂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志明 李新松 +2 位作者 邵利 王国力 周月华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共4页
以二嵌段或多嵌段聚醚为原料 ,在催化剂作用下 ,与马来酐反应 ,引入双键基团 ,然后 ,利用所得酯化产物的双亲特性 ,在水溶性引发剂存在下与丙烯酸酯进行无皂乳液聚合 ,形成最后产物。实验考察了酯化温度、共聚单体量、加料速率和方式等... 以二嵌段或多嵌段聚醚为原料 ,在催化剂作用下 ,与马来酐反应 ,引入双键基团 ,然后 ,利用所得酯化产物的双亲特性 ,在水溶性引发剂存在下与丙烯酸酯进行无皂乳液聚合 ,形成最后产物。实验考察了酯化温度、共聚单体量、加料速率和方式等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得到的破乳剂具有用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 原油破乳剂 聚醚 马来酐 丙烯酸酯
下载PDF
丙烯酸改性腰果酚聚醚稠油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睿 马丽娟 +2 位作者 闫育蒙 徐康 张晓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84-1492,共9页
以腰果酚聚氧乙烯醚(BGF-10)和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腰果酚聚醚酯(BGFAA)。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合成BGFA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温度127℃、反应时间5... 以腰果酚聚氧乙烯醚(BGF-10)和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腰果酚聚醚酯(BGFAA)。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合成BGFA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温度127℃、反应时间5.2 h、n(AA)∶n(BGF-10)=1.6∶1.0、阻聚剂用量0.6%(以BGF-10与AA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催化剂用量5%时,酯化率达到93.23%。BGFAA结构经FTIR、1HNMR进行了确证。将自制BGFAA和AA引发聚合制备了一种聚合物稠油破乳剂,以脱水率和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指标研究了其对陈庄稠油W/O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结果表明,当破乳温度为60℃、破乳时间为2.5 h、破乳剂用量500 mg/L时,脱水率达到86.8%,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1.05。与两种商用破乳剂相比,制备的破乳剂具有脱水率高、脱出水质清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破乳剂 酯化反应 丙烯酸腰果酚聚醚酯 响应面分析法 油田化学品
下载PDF
一种高效原油破乳剂的组成结构剖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静 靳玲 李瑞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5,112,共4页
报道了用仪器分析法剖析美国冠军公司所产高效原油破乳剂DM476的组成、结构的结果。该剂强亲油弱亲水,用亚甲基蓝法检测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将脱除溶剂和低分子杂质的该剂溶于氯仿,在色谱柱上用极性递增的有机溶剂淋洗,分离为占比例... 报道了用仪器分析法剖析美国冠军公司所产高效原油破乳剂DM476的组成、结构的结果。该剂强亲油弱亲水,用亚甲基蓝法检测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将脱除溶剂和低分子杂质的该剂溶于氯仿,在色谱柱上用极性递增的有机溶剂淋洗,分离为占比例较大、极性较大的主组分和占比例较小、极性较小的次组分。对主组分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分析,对次组分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分析,判定主组分为叔丁基酚醛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的磺酸酯,含有很少量聚环氧乙烷,次组分为烷基(叔丁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量小。图6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组成 化学结构 仪器分析 油溶性 复配化学剂
下载PDF
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二蒙 郭睿 +2 位作者 解传梅 王敏 刘龙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94-897,902,共5页
以甲基封端聚醚、自制低含氢硅油和丙烯酸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酯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下合成了一种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 以甲基封端聚醚、自制低含氢硅油和丙烯酸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酯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下合成了一种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7 h,n(Si—H)∶n(CC)=1.0∶1.2,催化剂用量占总反应物的质量分数为40μg/g,反应转化率达到92.86%。性能测试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破乳剂对稠油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破乳剂 含氢硅油 壬基酚聚醚酯 硅氢加成 聚硅氧烷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下载PDF
原油破乳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温阳阳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0年第1期132-133,共2页
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的广泛应用,对于石油的生产和加工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石油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原油乳状液进行破乳脱水是其中重要的步骤,随着石油各种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石油资源的广泛应用,导致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的广泛应用,对于石油的生产和加工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石油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原油乳状液进行破乳脱水是其中重要的步骤,随着石油各种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石油资源的广泛应用,导致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逐渐增强,使原油破乳脱水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因此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地进行深入探究,并且研发出最适合于生产需要的破乳剂,促进石油生产和加工工作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研究应用 发展
下载PDF
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磊 葛圣松 王建明 《化工时刊》 CAS 2008年第2期40-42,共3页
在国内外对破乳剂研究的基础上,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原料,以乳化剂OP-10为溶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用乳液合成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原油破乳剂。通过对破... 在国内外对破乳剂研究的基础上,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原料,以乳化剂OP-10为溶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用乳液合成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原油破乳剂。通过对破乳剂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说明,单体的最佳质量比为MMA∶MAA∶BA∶AA=7.5∶1.0∶22.5∶1.5,总量为32.5 g,乳化剂用量为2.0 g,引发剂用量为0.3 g,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破乳剂与现场使用的破乳剂相比,破乳效果好,脱水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破乳剂 合成
下载PDF
油田原油破乳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鑫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1年第3期24-25,共2页
原油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因而其开采备受社会所瞩目。原油在天然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会与水形成稳定的乳化液,这对于原油的提炼开采构成一定的影响,乳状液稳定性越强,破乳难度越大,原油开采提炼难度越大。由此各种原油乳状液破乳技... 原油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因而其开采备受社会所瞩目。原油在天然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会与水形成稳定的乳化液,这对于原油的提炼开采构成一定的影响,乳状液稳定性越强,破乳难度越大,原油开采提炼难度越大。由此各种原油乳状液破乳技术不断被研究开发并投入到实践应用。对此,从原油破乳剂的作用机理、影响乳状液稳定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原油破乳剂的主要类型、应用特定和研究进展现状进行阐述,归纳总结当前原油破乳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采油 作用机理 乳化液
下载PDF
原油蒸馏装置的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荣熙 张林 梁劲翌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7年第4期57-60,64,共5页
简述近年来原油蒸馏装置的腐蚀基本情况。阐述了延长原油在电脱盐罐中的停留时间,使用新型水、油溶性破孔剂,用有机胺中和剂替代注氨水,减压塔填料材质由"304"升级为"316L"等新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腐蚀 脱盐罐 原油破乳剂 有机胺中和剂 填料
下载PDF
梳型原油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淑华 郭睿 +2 位作者 刘彬 白万乔 张慧月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1-1263,1268,共4页
以含氢硅油、烯丙基聚醚酯(AEPC)、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作用下制备出多支链的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通过探讨AEPC、MAA、MMA的摩尔配比对延安原油脱水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原料最佳摩尔配比为3∶2... 以含氢硅油、烯丙基聚醚酯(AEPC)、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作用下制备出多支链的梳型聚硅氧烷原油破乳剂。通过探讨AEPC、MAA、MMA的摩尔配比对延安原油脱水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原料最佳摩尔配比为3∶2∶2。将所制破乳剂与多乙烯多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TA-1031)按质量比8∶2复配进行破乳实验,在总加量为100 mg/L,脱水温度为60℃时,脱水率达到9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硅油 烯丙基聚醚酯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 梳型原油破乳剂 脱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