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etnamese final stop consonants/p, t, k/described in terms of formant transition slopes
1
作者 Viet Son Nguyen Eric Castelli Rene Carre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0年第7期39-50,共12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both bursts and formant transitions serve as separate cues to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of initial stop consonants. In Vietnamese, final voiceless stop consonants/p, t, k/are unreleased (i.e., p... It is well known that both bursts and formant transitions serve as separate cues to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of initial stop consonants. In Vietnamese, final voiceless stop consonants/p, t, k/are unreleased (i.e., produced without an audible burst). Thi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se final stop consonants and to comp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 with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initial stop consonants. As unreleased final consonants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studie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Vowel-Consonant (VC) and Consonant-Vowel-Consonant (CVC) productions in terms of the transition duration, the starting formant transition values and the slopes of the VC transitions. Measurements have shown that in the same preceding vowel contexts, the 3 final stop consonants/p, t, k/are always clearly differentiated by at least one of the 3 slopes of Fl, F2 or F3. In perception tests, synthesized consonant C in the context/a/-C are recognized as/p/, or/t/, or/k/when the slopes of the/a/-C transition ofF2 and F3 are varied. It means that slopes of the VC transition are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hat allows Vietnamese distinguishing the 3 final voiceless stop consonant/p, t, k/in Vietnamese language. These final stop consonants can also be differentiated in the locus equation space. The study also pointes out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final consonants on either long vowels or short vowels. The results explain why Vietnamese can not pronounce the short vowels in iso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al consonant voiceless obstruents VIETNAMESE
下载PDF
《交泰韵》古全浊声母清化方式研究
2
作者 段亚广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1,共11页
明代韵书《交泰韵》中古浊音声母已经清化。通过统计分析《交泰韵》阳类塞音塞擦音小韵的读音,同时结合韵书凡例的内容和反切,我们认为:中古浊塞音浊塞擦音仄声字在17世纪前后汴洛一带方言中读不送气音。吕坤为满足韵书设计的需要而制... 明代韵书《交泰韵》中古浊音声母已经清化。通过统计分析《交泰韵》阳类塞音塞擦音小韵的读音,同时结合韵书凡例的内容和反切,我们认为:中古浊塞音浊塞擦音仄声字在17世纪前后汴洛一带方言中读不送气音。吕坤为满足韵书设计的需要而制定的各种调和语音的方法,一方面说明了吕坤尊重语言事实的朴素思想,另一方面也说明旧的音韵理论已不能充分解释语言的发展变化。《交泰韵》古全浊声母清化的方式是“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韵》 浊音清化 汴洛方言 不送气
下载PDF
几组全浊上声字未变去声探因 被引量:4
3
作者 田范芬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1,共3页
《广韵》中的全浊上声字,在普通话中有一部分没有变去声,成为“浊上归去”这条规律的例外。其实这些“规律例外”字的读音也有它们的规律,它们或是今音有不同于《广韵》全浊上声标音的其他来源,或是形声字的读音受声符读音或同声符其他... 《广韵》中的全浊上声字,在普通话中有一部分没有变去声,成为“浊上归去”这条规律的例外。其实这些“规律例外”字的读音也有它们的规律,它们或是今音有不同于《广韵》全浊上声标音的其他来源,或是形声字的读音受声符读音或同声符其他字音影响而保持不变,或是人们误解了这些字的反切标音,或者因为与相关字有通用、假借或字义交叉、包含而导致读音被同化。本文考察了四组没有变去声的全浊上声字,力求寻求这些字未变去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全浊上声字 汉语语音 “浊上归去” 形声字 读音 声符 反切标音
下载PDF
湘方言全浊入声的清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田范芬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中古全浊入声在湘方言绝大多数点已清化,全浊塞音、塞擦音在有的地方(如安化)多读送气清音,有的地方(如长沙)则多读不送气音。文章结合现代方言和历史文献记载,考察了湘方言全浊入声的演变,认为湘方言全浊入声较舒声先清化,且塞音、塞... 中古全浊入声在湘方言绝大多数点已清化,全浊塞音、塞擦音在有的地方(如安化)多读送气清音,有的地方(如长沙)则多读不送气音。文章结合现代方言和历史文献记载,考察了湘方言全浊入声的演变,认为湘方言全浊入声较舒声先清化,且塞音、塞擦音清化后本读送气音,不送气读音是后起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方言 全浊清化 入声 送气 不送气 塞音 塞擦音
下载PDF
从三堂街话中古全浊声母字读音看喻母的来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赛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中古声母中的全浊音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全部变读为相应的清音声母。其规律是,原全浊塞音与塞擦音平声字归同部位的次清音、仄声字归同部位的全清音、擦音多清化为同类清音。这一规律在浊音发生清化的方言中大都适用,但在湘方言三堂街... 中古声母中的全浊音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全部变读为相应的清音声母。其规律是,原全浊塞音与塞擦音平声字归同部位的次清音、仄声字归同部位的全清音、擦音多清化为同类清音。这一规律在浊音发生清化的方言中大都适用,但在湘方言三堂街话中,中古全浊声母多读为零声母。这与浊音清化的规律不符,也与湘方言其他地方读音相异。这是声母受主元音或介音的影响,或同化或异化的结果。这一特殊音读现象有助于我们重新探讨中古喻母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堂街话 全浊音 零声母
下载PDF
湘西泸溪乡话浊音声母的发音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俐萍 胡方 李爱军 《中国语音学报》 2016年第1期23-31,共9页
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从发声类型的角度,对泸溪乡话的浊辅音进行声学分析,揭示出泸溪乡话浊音声母的几种发声态,并比较了泸溪乡话与老湘语的异同。
关键词 泸溪乡话 浊音 发声态
原文传递
善金二师密咒全浊声母考
7
作者 余柯君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8,共10页
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是唐代密宗的开创者,他们在中土弘法传教,留下了数量巨大、可供梵汉对音研究的梵汉密咒。前贤对不空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善、金二师相关的研究尚属空白。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善、金二师的对音材料,进而探讨二师全浊声... 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是唐代密宗的开创者,他们在中土弘法传教,留下了数量巨大、可供梵汉对音研究的梵汉密咒。前贤对不空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善、金二师相关的研究尚属空白。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善、金二师的对音材料,进而探讨二师全浊声母的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无畏 金刚智 密咒 全浊声母 梵汉对音
原文传递
中国EFL学习者阻塞音前元音时长研究
8
作者 张晓东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20-124,共5页
英语母语者通过改变阻塞音前元音的时长,来区别清阻塞音和浊阻塞音。通过测量不同英语学习程度的中国EFL学习者阻塞音前元音的发音时长,结果表明,中国EFL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都是通过增加浊阻塞音前元音时长和减少清阻塞音前元音时长来... 英语母语者通过改变阻塞音前元音的时长,来区别清阻塞音和浊阻塞音。通过测量不同英语学习程度的中国EFL学习者阻塞音前元音的发音时长,结果表明,中国EFL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都是通过增加浊阻塞音前元音时长和减少清阻塞音前元音时长来区别英语清阻塞音和浊阻塞音,中国EFL学习者对不同阻塞音前元音时长的把握随着英语学习程度和专业性的提高而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音区分 元音时长 中国EFL学习者
下载PDF
唐五代西北方音全浊清化程度再探讨——四种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
9
作者 黎新第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7-352,共16页
依据四种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借助两类材料三个层面的类比,可以确信:五代时期的汉语西北方音虽然尚未完成全浊清化,但也已经行逾半途。两类材料分别显示全浊清化已经处于完成状态与正在进行状态。三个层面的类比是:已经完成状态与正... 依据四种敦煌写本别字异文所见,借助两类材料三个层面的类比,可以确信:五代时期的汉语西北方音虽然尚未完成全浊清化,但也已经行逾半途。两类材料分别显示全浊清化已经处于完成状态与正在进行状态。三个层面的类比是:已经完成状态与正在进行状态的类比;处于不同演变阶段的浊擦音字清化程度的类比;几种敦煌写本材料所见全浊清化状态的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别字异文 唐五代西北方音 全浊清化
下载PDF
景颇语边音*l的塞音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饶敏 向柏霖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景颇语存在*l塞音化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景颇语与藏语的四个同源词,发现景颇语*l的塞音化现象属于条件音变,目前至少可以验证*l在*s、*m和*n三个辅音后会发生塞音化,而在塞音之后不会发生塞音化。在*l发生塞音化现象后还会出现增音现象,... 景颇语存在*l塞音化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景颇语与藏语的四个同源词,发现景颇语*l的塞音化现象属于条件音变,目前至少可以验证*l在*s、*m和*n三个辅音后会发生塞音化,而在塞音之后不会发生塞音化。在*l发生塞音化现象后还会出现增音现象,从而形成*Cl->*Cd->*C?-d->C?.t-的演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语 边音 塞音化 构拟
原文传递
试说书母的塞音来源
11
作者 张富海 《语言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371-377,409,共8页
文章认为,中古书母有多个上古来源,除了清鼻流音以外,根据谐声,尚有少量的软腭塞音和齿龈塞音的来源。塞音演变为擦音书母,属于不规则音变。
关键词 上古音 书母 塞音 谐声
原文传递
漳州闽南方言塞音韵尾的语境敏感性及其诱发的语音效应
12
作者 黄艺珊 《中国语音学报》 2023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本文重点探讨了漳州闽南话塞音韵尾的动态性及其诱发的语音效应。从音系学上看,该方言有三个塞音韵尾(/p,t,k/)可以用来区分词义,以及将音节和声调分为舒声类和促声类。从音位配列上看,相对于声调和韵核的位置,它们的分布呈现出不对称... 本文重点探讨了漳州闽南话塞音韵尾的动态性及其诱发的语音效应。从音系学上看,该方言有三个塞音韵尾(/p,t,k/)可以用来区分词义,以及将音节和声调分为舒声类和促声类。从音位配列上看,相对于声调和韵核的位置,它们的分布呈现出不对称性。这三个塞音尾只能出现在八个声调中的两个促(入)声调和七个口元音中的高元音和低元音两类。但它们的存在也可以限制某些元音在音节形成中的出现:非高非低元音在该方言中不能跟塞音尾组合构成音节;后元音/u/和/ɔ/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塞音尾之后,即两者呈现互补分布。从语音学上看,通过对21位漳州本地发音人的声学模式考察发现,塞音尾的语音实现对它们所出现的语境具有高度敏感性:在语流(词/词组/短语)末尾的位置,这三个塞音韵尾往往没有语音实现,但在非语流(词/词组/短语)末尾的位置,它们的语音实现能够得到证实。无论塞音韵尾在语音上是否实现,它们都会对同音节的音段(元音音质)和超音音段(声调,时长,发声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和动态化的语音表现。具体表现在:当在语流末尾没有语音实现时,相应音节时长变长,音高曲线被抑制,高元音双元音化,以及韵腹喉化呈现嘎裂的发声态。相反,当塞音尾在非语流末尾有语音实现时,音节时长严重缩短,音高曲线被抬高,高元音单音节化,相应的韵腹则呈现假声的发声态。这项实证研究展示了不同语音维度在实际语流中的敏感性和相互影响及作用。其发现直接填补了该方言的研究空白,拓宽了我们对闽南方言语音的认识,并对中国境内汉语方言以及亚洲声调语言的语音类型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音韵尾 语境敏感性 语音效应 漳州 闽南方言
原文传递
湘乡翻江镇方言奉母字今读[k‘]声母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军凤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5,共3页
湖南湘乡翻江镇方言中奉母读[k‘]声母,这种读音在现代汉语方言比较少见。本文对这种语音现象作了比较详尽的描写。由于翻江方言的古匣母字也系统地读成软腭爆发音声母,本文认为翻江方言奉母读成软腭音可能是受了匣母的影响。
关键词 湘乡方言 奉母 匣母 软腭爆发音 软腭擦音
原文传递
朝鲜语塞擦音的语音实验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婷 于辉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语音和音系学家对朝鲜语阻塞音的探讨多集中在塞音和擦音上,却很少涉及到塞擦音。我们通过采取语音实验的手段,以国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语为研究对象,集中考察了双音节前字和后字首音位置的塞擦音。通过对松音/ts/、紧音/ts... 语音和音系学家对朝鲜语阻塞音的探讨多集中在塞音和擦音上,却很少涉及到塞擦音。我们通过采取语音实验的手段,以国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语为研究对象,集中考察了双音节前字和后字首音位置的塞擦音。通过对松音/ts/、紧音/ts^*/和送气音,ts‘/三套辅音的浊音起始时间、后接元音基频和后字位置闭塞段的测量、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参量可以成功地区分处于音节不同位置的三套塞擦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语 塞擦音 浊音起始时间 基频 闭塞段
下载PDF
对五代宋初时几项语音特征地域分布的再探讨——兼议《尔雅音图》音系基础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新第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5-74,共10页
不仅是-m>-n和-p、-t、-k>-■,也包括全浊清化,在五代宋初时期的北方语音中都已在积极进行。但在当时的蜀地语音材料中,至今还只见到前两项音变,虽然-m>-n似乎表现得更加积极。重新考察分析《音图》的有关音注,所见前述三项音... 不仅是-m>-n和-p、-t、-k>-■,也包括全浊清化,在五代宋初时期的北方语音中都已在积极进行。但在当时的蜀地语音材料中,至今还只见到前两项音变,虽然-m>-n似乎表现得更加积极。重新考察分析《音图》的有关音注,所见前述三项音变同样都处于积极进行状态,与五代宋初时期的北方语音一致。以此,断言《音图》音系基础只能是当时蜀地成都音,还值得进一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音图》 音系基础 -m>-n -p、-t、-k>-■ 全浊清化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承红 杨卫萍 沈云峰 《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现状。方法 :对 10 4例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10 4例 COPD患者中有 6 3例病原菌阳性 ,在 6 3例中 ,院内感染 2 1例 ,院外感染 42例。院内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现状。方法 :对 10 4例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10 4例 COPD患者中有 6 3例病原菌阳性 ,在 6 3例中 ,院内感染 2 1例 ,院外感染 42例。院内感染者在发病前均使用了抗生素 ,占 10 0 % ,而院外感染者使用抗生素率为 5 4.8% ,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感染组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6 6 .7%、83.3% ) ,其中院内感染以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 ;院外感染则以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感染为多。院内感染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院外感染者 (2 3.8%、2 .4% )。结论 :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 ,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感染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而院内感染者病情重、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原菌 下呼吸道感染 COPD
下载PDF
An OT Analysis of Nasal-obstruent Clusters in English
17
作者 ZHENG Jizheng Jeroen van de Weijer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7,共16页
This paper argues in favor of an Optimality Theory(OT)constraint hierarchy governing the phonotactics of nasal+obstruent clusters in English.The paper shows that in careful speech English has a strong tendency favorin... This paper argues in favor of an Optimality Theory(OT)constraint hierarchy governing the phonotactics of nasal+obstruent clusters in English.The paper shows that in careful speech English has a strong tendency favoring voiceless obstruents after nasals both in medial and coda positions,and retains a contrast between voiced and voiceless obstruents,as supported by statistical data.Thus the paper proposes that,in English,the Optimality constraint IDENT-IO(ObsVce)dominates*NO.We also show that in English voiced coronal stops are retained post-nasally,whereas voiced peripheral(labial and velar)stops are deleted(or,rather,not permitted).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markedness constraint VOICED-CODA ranks between MAX-COR and MAX-PER,and the constraints IDENT-IO(ObsVce)and*VOICED-CODA work in tandem to result in the deletion of peripheral voiced stops.It shows that the same constraint hierarchy also applies to nasal+non-stop obstruent clusters,i.e.clusters with fricatives and affricates,both medially and in final position.Finally,It is pointed out that as language is changing,this is reflected in a changing constraint hierarchy as well.If*VOICEDCODA and*NO become higher ranked,this would cause either devoicing or deletion of voiced obstruents in the coda,or it would cause obstruents after nasals to become voiced.Both processes are found in faster,informal speech styles and may reflect change in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阅读知识 学习方法 阅读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