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版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家庭肠外营养指南解读
1
作者 于媛 刘淼 丛明华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450-460,共11页
长期无法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不足会导致患者产生营养不良,需进行肠外营养治疗。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可在专业营养支持小组的指导下,在家中实施家庭肠外营养治疗,以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避免长期住院,节省医疗费用,提高生... 长期无法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不足会导致患者产生营养不良,需进行肠外营养治疗。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可在专业营养支持小组的指导下,在家中实施家庭肠外营养治疗,以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避免长期住院,节省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2023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发布了最新版家庭肠外营养指南,该指南以之前发表的指南为基础,提供了最新的证据和专家意见,并将建议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使其更加直观。该指南提出了对家庭肠外营养适应证、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包括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输液港)和输液泵、静脉管路维护、营养制剂、监测和管理等方面的71条推荐建议,对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肠外营养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重新归类整理推荐意见,以期增进理解,提高该指南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肠外营养 居家营养 指南 解读 输液港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 营养制剂
下载PDF
药食同源物质组方对急性寒冷暴露雌性大鼠HPO轴及HPA轴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金璐 董维雲 +4 位作者 边祥雨 杨丹凤 李曦 郭长江 高蔚娜 《军事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7期521-526,共6页
目的 观察药食同源物质组方对急性寒冷暴露雌性SD大鼠HPO轴、HPA轴功能及棕色脂肪产热的影响。方法 4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C)、寒冷暴露1组(CE-1)、寒冷暴露2组(CE-2)、药食同源物质组方1组(N-1)... 目的 观察药食同源物质组方对急性寒冷暴露雌性SD大鼠HPO轴、HPA轴功能及棕色脂肪产热的影响。方法 4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C)、寒冷暴露1组(CE-1)、寒冷暴露2组(CE-2)、药食同源物质组方1组(N-1)、药食同源物质组方2组(N-2),每组8只。5组均饲养于常温动物房,自由摄食和饮水。C组、CE-1、CE-2组每日灌胃2 ml蒸馏水,N组每日灌胃2 ml药食同源物质组方。(1)生存实验:灌胃14 d后,将CE-1组、N-1组动物置于-15℃进行冷暴露,直至所有实验动物死亡,记录死亡时间。(2)急性冷暴露实验:灌胃14 d后,将CE-2组、N-2组动物置于-15℃冷暴露4 h,出舱后立即测定肛温;处死,取血清、子宫、卵巢、棕色脂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去甲肾上腺素(NE)等血清激素水平以及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UCP1)等产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等检测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解偶联蛋白(UCP1)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药食同源物质组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急性寒冷暴露雌性SD大鼠的生存时间,并能够显著提升其核心温度(P<0.05)。急性寒冷暴露显著上调大鼠卵巢中FSHR蛋白表达,下调LHR蛋白表达,并降低血清中FSH、LH水平(P<0.05);药食同源物质组方能够下调寒冷暴露大鼠卵巢FSHR蛋白表达,上调LHR蛋白表达,提升血清中FSH水平(P<0.05)。在急性寒冷暴露条件下,CRH、EPI、N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药食同源物质组方能够提升血清激素变化。急性寒冷暴露下调棕色脂肪中PGC-1α、UCP1蛋白表达(P<0.05),药食同源物质组方可使上述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药食同源物质组方可提高急性寒冷暴露动物的核心温度,改善HPO轴及HPA轴相关激素的水平,调节子宫、卵巢内HPO轴相关受体的表达,并通过促进产热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物质组方 寒冷应激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棕色脂肪
原文传递
不同营养制剂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智民 李录 +5 位作者 孙玉发 李刚 陈寅 孙胜杰 吴志勇 焦顺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255-3260,共6页
目的:观察三种营养制剂对接受化疗的肺癌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谱的影响,为抗癌辅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多中心随机纳入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的48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患者,设立3个实验组(化疗同时分别服用... 目的:观察三种营养制剂对接受化疗的肺癌及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谱的影响,为抗癌辅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多中心随机纳入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的48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患者,设立3个实验组(化疗同时分别服用覆参片、覆花片、破壁灵芝孢子粉)和1个空白对照组(单纯化疗)。动态监测患者外周血27种细胞因子基线筛选期(第-14至0天)和治疗评估期(第42±7天)的变化,并进行治疗期间体力评分(ECOG)和安全性的评价。结果:480例癌症患者中具有完整临床动态监测数据资料患者共计119例,均衡分布于四组。治疗评估期以单纯化疗组的细胞因子浓度为对比参照,覆参片组白介素(IL)-1ra(P=0.023)、IL-9(P=0.015)、IL-12(P=0.024)、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P=0.03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P=0.025)升高;覆花片组IL-4(P=0.005)、IL-5(P=0.009)、IL-7(P=0.026)、IL-10(P=0.026)、IL-12(P=0.038)、IL-15(P=0.014)、G-CSF(P=0.007)升高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P=0.012)降低;破壁灵芝孢子粉组IL-2(P<0.001)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的ECOG评分与不良事件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种营养制剂分别与化疗联合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来起到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效果,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营养制剂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我院营养药物管理和营养支持药学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全军 徐嵘 +5 位作者 刘媛 杨莉 张剑萍 张正筠 邵小平 郭澄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3-5,88,共4页
营养支持治疗在近30年内得到快速发展,但因不少医护人员对营养制剂的使用原则及其方法认识不足,导致肠内外营养制剂的安全、合理用药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基于营养制剂使用调查结果,成立营养药物管理小组,从营养制剂管理、评价和合理使用... 营养支持治疗在近30年内得到快速发展,但因不少医护人员对营养制剂的使用原则及其方法认识不足,导致肠内外营养制剂的安全、合理用药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基于营养制剂使用调查结果,成立营养药物管理小组,从营养制剂管理、评价和合理使用培训,营养制剂使用会诊、用药提示和处方审核,营养制剂调剂与临床使用,营养制剂使用监测分析、点评、反馈和临床药学服务,营养药学研究转化服务这5个方面开展营养支持治疗的药学服务和研究转化,弱化营养支持治疗分类,强化营养制剂使用合理性的管理,不仅促进了临床营养药学学科的发展,而且保证了营养制剂使用规范并提升了营养支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制剂 临床药学 药事管理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术后营养制剂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
5
作者 缪璟榕 丰攀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术后营养制剂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分析术后营养制剂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设定目标值,制定对策;对策实施之后,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术后营养制...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术后营养制剂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分析术后营养制剂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设定目标值,制定对策;对策实施之后,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术后营养制剂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5.4%降低到改善后的26.7%,目标达标率98.3%;进步率51.8%,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以及和谐度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术后营养制剂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加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营养制剂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复合型营养制剂联合膳食指导应用于T2DM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敬谦 邓珊珊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0期6-9,14,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型营养制剂联合膳食指导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2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51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膳食指导干预,观察组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合型营养制剂... 目的探讨复合型营养制剂联合膳食指导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2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51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膳食指导干预,观察组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合型营养制剂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体格指标、血糖水平以及脂代谢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MI、WC以及W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BMI、WC、WHR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PG、2 hPG和HbA1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FPG、2 hPG和HbA1c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TC、TG、LDL-C以及H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TC、TG、LDL-C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型营养制剂联合膳食指导应用于T2DM患者,可更好地调节脂代谢,改善血糖水平,进而可更好地进行血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复合型营养制剂 膳食指导 血糖水平
下载PDF
透明质酸多糖增稠适用于吞咽困难的肠内营养制剂及其流变学性质 被引量:10
7
作者 位元元 张洪斌 +1 位作者 马爱勤 高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5,共6页
胶体增稠的食物流体黏度是吞咽困难饮食护理中的关键参数。这类流体需有较高的黏度和较强的非牛顿流体行为。本研究采用流变学方法表征了透明质酸多糖对含豌豆蛋白和大豆油的营养制剂的增稠效果,研究了增稠营养制剂的流动性质、黏弹性... 胶体增稠的食物流体黏度是吞咽困难饮食护理中的关键参数。这类流体需有较高的黏度和较强的非牛顿流体行为。本研究采用流变学方法表征了透明质酸多糖对含豌豆蛋白和大豆油的营养制剂的增稠效果,研究了增稠营养制剂的流动性质、黏弹性和黏度的剪切时间依赖性。结果表明:未经增稠的营养制剂是表观黏度很低(仅约为0.010 Pa·s)的牛顿流体,不能满足安全吞咽的要求;而透明质酸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当透明质酸质量分数为0.5%时,营养制剂的初始黏度可达8 Pa·s,增稠后营养制剂具有方便可调节的表观黏度、剪切变稀性质以及良好的黏弹性,流变学性质能满足安全吞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多糖 增稠 营养制剂 吞咽困难 流变学
下载PDF
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景晶晶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1年第5期24-27,共4页
为探讨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术后24h内均通过肠内营养泵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使用含有膳食纤维的肠内... 为探讨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术后24h内均通过肠内营养泵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使用含有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剂,对照组使用不含有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剂,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营养指标水平,以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显示,1)肠道屏障功能指标:2组患者术后血清D-乳酸(D-LA)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D-LA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二胺氧化酶(DAO)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术后血清DAO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炎症因子:观察组患者术后WBC、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IL-6、TNF-α和PCT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WBC、CRP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术后WBC、CRP、IL-6、TNF-α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营养指标: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ALB、PA水平均术前明显升高(P<0.05),而TRF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间术后ALB、PA和TRF水平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5)术后并发症:2组创口感染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术后给予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 膳食纤维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制剂 应用
原文传递
阿替普酶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制剂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王晶晶 葛春霞 +2 位作者 孙青 姜新娣 陈小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697-700,704,共5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制剂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阿替普酶溶栓后...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制剂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阿替普酶溶栓后给予早期常规自制鼻饲流质饮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阿替普酶溶栓后给予早期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营养状况[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神经损伤标志细胞因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颅内出血率和住院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7%(41/49)vs. 65.3%(3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水平(t=12.593,P<0.001)、ALB水平(t=4.583,P<0.001)、TP水平(t=4.497,P<0.001)、BDNF水平(t=4.619,P<0.01)和GOS评分(t=4.342,P<0.001)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t=5.371,P<0.001)、NSE水平(t=4.342,P<0.001)和S100β水平(t=6.015,P<0.001)低于对照组,加强监护病房停留时间(t=4.358,P<0.001)、住院时间(t=6.509,P<0.001)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无症状性脑出血,观察组无患者出现无症状性脑出血,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两组患者颅内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制剂对于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的疗效良好,还有助于促进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质量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营养制剂 急性脑梗死 肠内营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海地区34家医院2011-2013年营养制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剑萍 杨全军 +2 位作者 宗黎琼 章萍 郭澄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051-4054,共4页
目的:为临床营养制剂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上海地区17家三甲综合医院、3家三甲专科医院、14家二级综合医院2011-2013年肠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品种和处方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营养制剂的使用以住院患者为主,2011-2013年门... 目的:为临床营养制剂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上海地区17家三甲综合医院、3家三甲专科医院、14家二级综合医院2011-2013年肠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品种和处方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营养制剂的使用以住院患者为主,2011-2013年门急诊营养制剂总金额占医院营养制剂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8.14%、8.77%和8.89%。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主要是肠外营养,处方金额前10位品种中仅3种肠内营养制剂。门急诊患者虽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处方金额前10位品种中有7种肠内营养制剂,但丙氨酰谷氨酰胺等肠外营养制剂品种的处方金额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肠内营养制剂。结论:肠外营养是目前营养支持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住院患者中;门急诊患者的肠外营养制剂处方金额快速上升值得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营养制剂 处方金额 药物利用 上海地区
原文传递
八珍汤加减结合口服营养制剂治疗气血亏虚型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营养状态、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赵美蓉 张梦娜 逄艳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93-95,共3页
目的:在气血亏虚型晚期胃癌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采取八珍汤加减结合口服营养制剂疗法,研究观察此种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况、精神状态两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1年多时间内(2020年1月―2021年2月... 目的:在气血亏虚型晚期胃癌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采取八珍汤加减结合口服营养制剂疗法,研究观察此种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况、精神状态两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1年多时间内(2020年1月―2021年2月)所治疗的气血亏虚型晚期胃癌患者(样本观察数量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口服营养制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八珍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其中主要涉及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n,PA)、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这3项指标水平]与精神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Alb、PA、TP、SAS评分、SDS评分等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lb、PA、TP等指标水平更高,SAS评分、SDS评分更低(P <0.05)。结论:对气血亏虚型晚期胃癌患者使用八珍汤加减结合口服营养制剂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营养状态与精神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亏虚证 晚期胃癌 八珍汤 营养制剂 疗效
下载PDF
恶性肠梗阻营养制剂的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洁 姚颖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371-374,共4页
晚期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肠梗阻(MBO)的发生率为5%~43%。MBO的常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治疗、支架置入、胃肠减压及中医治疗。但是,由于消化道梗阻的存在,大多数MBO患者无法进食或仅能进食少量食物,尽早予以营养治疗,对于... 晚期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肠梗阻(MBO)的发生率为5%~43%。MBO的常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治疗、支架置入、胃肠减压及中医治疗。但是,由于消化道梗阻的存在,大多数MBO患者无法进食或仅能进食少量食物,尽早予以营养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非常重要。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尽量采用肠内营养。营养不良治疗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满足患者能量需求、蛋白质需求、液体量目标需求及微量营养素需要量。营养治疗主要采用第四阶梯部分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PEN+PPN)或第五阶梯全肠外营养(TPN)。本文就患者可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肠外营养制剂类型进行分别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肠梗阻 营养制剂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制剂恒温与加温输注对重症脑损伤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芳 杨倩倩 +6 位作者 孙蕊 高岚 苗凤茹 张晓梅 霍春暖 邓秋霞 王宇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7期971-976,共6页
目的 :通过对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恒温与加温输注,观察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患者输注肠内营养制剂是否加温提供更好的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为防止区域性差异分别选择中国华北、东北、华南等地的5家... 目的 :通过对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恒温与加温输注,观察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患者输注肠内营养制剂是否加温提供更好的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为防止区域性差异分别选择中国华北、东北、华南等地的5家医院,经鼻胃管给予营养支持的患者234例,入院后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恒温组与加温组,其中恒温组117例,加温组117例,加温组使用带有加热功能的肠内营养泵,温度设定在37~40℃。恒温组ICU病室内温度保持在(24.0±1.5)℃,观察两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7日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中便秘发生最多为62例次(26.5%),加温组21例次(17.9%),恒温组41例次(3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潴留共发生为51例次(21.8%),加温组发生19例次(16.2%),恒温组32例次(27.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泻共发生50例次(21.4%),其中加温组41例次(35.0%),恒温组9例次(7.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胀6例次(2.6%),呕吐2例次(0.9%),消化道出血0例次,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症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损伤 肠内营养制剂 恒温输注 加温输注 胃肠道并发症
下载PDF
我国肠内营养制剂临床应用进展与评价 被引量:30
14
作者 吴园涛 孙恢礼 +1 位作者 蔡冰娜 孙小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10期724-727,共4页
目的:评价我国商品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应用状况,供临床和科研参考。方法:从产地、剂型、组成特点、营养成分来源、能量分布、评价参数等角度对比评价我国上市商品肠内营养制剂。结果:我国商品肠内营养制剂从营养成分组成、能量分布、药... 目的:评价我国商品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应用状况,供临床和科研参考。方法:从产地、剂型、组成特点、营养成分来源、能量分布、评价参数等角度对比评价我国上市商品肠内营养制剂。结果:我国商品肠内营养制剂从营养成分组成、能量分布、药品参数等角度均与国外相应产品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结论:我国上市的肠内营养制剂产品还是以国外产品为主导,国内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需要不断加强临床肠内营养制剂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制剂 评价 评价参数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免疫增强型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晓曼 冯雷 +3 位作者 童金莲 胡晓颖 寇晨 魏彦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2245-2248,共4页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型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8)、对照组(n=68),对照组患者...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型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8)、对照组(n=68),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研究组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干预,对比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T细胞亚群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10 d后各项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GB)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各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0 d后两组CD3^(+)、CD4^(+)、CD4^(+)/CD8^(+)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相比,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均更好,且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制剂 老年 重症肺炎 营养状态 肠黏膜屏障功能 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复合型营养制剂在糖尿病中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段云卉 贾凯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研究复合型营养制剂在糖尿病中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门诊接受诊治的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开展为期3个月的膳食指导,观察组在膳食指导的基础上... 目的研究复合型营养制剂在糖尿病中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门诊接受诊治的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开展为期3个月的膳食指导,观察组在膳食指导的基础上接受糖尿病复合型营养制剂的补充。对比两组患者营养干预前及营养干预后3个月体重、体质指数(BMI)、去脂体重、腰围、血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FMN)以及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营养干预前两组患者体重、BMI、去脂体重、腰围、血糖代谢指标FBG、2hPBG、HbA1C、FMN、血脂代谢指标TG、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体重、BMI、腰围、血糖代谢指标FBG、2hPBG、HbA1C、FMN水平、血脂代谢指标TG、TC、HDL-C、LDL-C水平均低于营养干预前,去脂体重高于营养干预前(P<0.05);营养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体重、BMI、腰围、血糖代谢指标FBG、2hPBG、HbA1C、FMN水平、血脂代谢指标TG、TC、HDL-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去脂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复合型营养制剂可有效控制患者体重,明显改善患者血糖代谢和血脂代谢,促进患者机体血糖紊乱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营养制剂 糖尿病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不同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婕 王昆鹏 +2 位作者 王广 周路琦 闫丽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制剂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CNKI、VIP、CBM、万方医学网及Pub Med数据库。检索自各数据库建立开始至2016年5月发表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不同肠内营养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共187个。双人按... 目的:系统评价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制剂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CNKI、VIP、CBM、万方医学网及Pub Med数据库。检索自各数据库建立开始至2016年5月发表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不同肠内营养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共187个。双人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严格筛选,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数据录入Rev Man 5.3软件中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9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能够升高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ALB)(MD合并=5.63,95%CI为4.06~7.20,Z=7.03,P<0.000 01)、全血血红蛋白(MD_(合并)=12.27,95%CI为4.62~19.91,Z=3.14,P=0.002)值,增长体重值(MD_(合并)=7.19,95%CI为3.42~10.96,Z=3.74,P=0.000 2),降低腹泻发生率(RR合并=0.46,95%CI为0.33~0.66,Z=4.29,P<0.000 1)和死亡率(RR合并=0.50,95%CI为0.34~0.73);Z=3.56,P=0.000 4]。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总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_(合并)=0.61,95%CI为-0.13~1.35,Z=1.61,P=0.11)。结论:目前的研究证据支持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在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增加体重、降低腹泻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方面比混合流食效果更好。但由于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较高,数量较少,上述结论仍需更多多中心、低偏倚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肠内营养制剂 混合流食 白蛋白 荟萃分析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辅助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贾润萍 姚芳芳 +2 位作者 张倩 蒋丽君 何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评价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辅助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人群的治疗效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0 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再将100 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人。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合理饮食,... 目的:评价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辅助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人群的治疗效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0 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再将100 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人。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合理饮食,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除此之外,实验组额外每日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行辅助营养治疗,疗程两周。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测临床指标,评价病人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116.72 ± 18.02)g/L vs (107.38 ± 18.19)g/L]、白蛋白[(36.91 ± 5.54)g/L vs (34.31 ± 5.90)g/L]、前白蛋白[(116.02 ± 55.56)mg/L vs (92.16 ± 56.5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实验组空腹血糖相较于对照组下降[(5.15 ± 1.03)mmol/L vs (6.2±2.8)mmol/L, P < 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辅助使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营养治疗可显著改善病人肝功能,营养状况及空腹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 营养治疗
下载PDF
乳清蛋白联合肠内营养制剂对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力的影响及安全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解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乳清蛋白联合肠内营养制剂对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试验组给予乳... 目的探讨乳清蛋白联合肠内营养制剂对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试验组给予乳清蛋白联合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营养指标(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清蛋白联合肠内营养制剂可改善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其免疫力,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乳清蛋白 肠内营养制剂 营养指标 免疫力
原文传递
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如意 昝建宝 +1 位作者 何承龙 苗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23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应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SEEN)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住院的6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组33例(A组)和早期肠内营... 目的研究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应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SEEN)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住院的6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组33例(A组)和早期肠内营养组34例(B组)。A组给予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淋巴细胞(CD3+、CD4+)、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胃肠道不耐受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PAB、ALB、CD3+、CD4+、PCT、WBC、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A组PCT、WBC、CRP、TNF-α、IL-6均低于B组,而CD3+、CD4+、PAB、ALB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1天,A组PCT、WBC、CRP、TNF-α、IL-6均低于B组,而CD3+、CD4+、PAB、ALB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胃肠道不耐受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P<0.05)。结论对MSAP患者行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有助于降低胃肠道不耐受的发生率,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减少住院的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制剂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