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水剂对玉米生长和土壤养分转化供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刘世亮 寇太记 +2 位作者 介晓磊 李有田 谭金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砂薄土壤中施用保水剂对作物的生长性状及生物量和施入保水剂后对土壤养分转化与供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株高,增加总叶面积,增加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变土壤的固、液、气相比,...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砂薄土壤中施用保水剂对作物的生长性状及生物量和施入保水剂后对土壤养分转化与供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株高,增加总叶面积,增加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变土壤的固、液、气相比,使之更趋于合理同时保水剂的施用使得土壤有效水贮量增加,在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砂薄土壤 养分转化
下载PDF
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过程中养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陈广银 王德汉 项钱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47-1353,共7页
以落叶、蘑菇渣和鸡粪为原料,在长45.5 cm、直径31.0 cm的圆柱形堆肥仓内,采用间歇式强制通风方式,进行为期44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未灭菌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和灭菌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2个处理,研究蘑菇渣中的微生物对落叶堆肥过程... 以落叶、蘑菇渣和鸡粪为原料,在长45.5 cm、直径31.0 cm的圆柱形堆肥仓内,采用间歇式强制通风方式,进行为期44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未灭菌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和灭菌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2个处理,研究蘑菇渣中的微生物对落叶堆肥过程中养分变化的影响以及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通风量为0.20 m3.h-1、通风时间为20 min.h-1的条件下,处理一(添加高温灭菌的蘑菇渣)和处理二(添加未高温灭菌的蘑菇渣)在堆肥11 h后分别达到52.0℃和52.5℃的高温,并且分别保持50℃以上达77 h和72 h;添加未经高温灭菌的蘑菇渣可以加快落叶中有机质的降解,降低堆肥C/N,提高钾的积累,加快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度,表现为在堆肥结束时,处理二的筛过率较处理一高7.84%;蘑菇渣对落叶堆肥过程温度、水分、总氮、总磷、挥发性固体、pH、NH4+-N和NO3--N的影响不大。因此,添加未灭菌的蘑菇渣对落叶堆肥有促进作用,但对堆肥过程中的养分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 蘑菇渣 堆肥 养分变化
下载PDF
酸雨对土壤营养元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太忠 戚鹏 +1 位作者 张扬 李景印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针对近年来北方一些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并导致部分月份出现酸雨,及酸雨对主要营养元素产生影响的实际情况,通过模拟pH=5.6的酸雨的淋溶实验,对土壤营养元素迁移转化规律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硝态氮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 针对近年来北方一些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并导致部分月份出现酸雨,及酸雨对主要营养元素产生影响的实际情况,通过模拟pH=5.6的酸雨的淋溶实验,对土壤营养元素迁移转化规律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硝态氮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对酸雨不敏感;拟合出在土壤表层(<5 cm)、10 cm、20 cm、30 cm的不同深度,硝态氮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规律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土壤 营养元素 淋溶实验 PH 质量分数
下载PDF
未消化城市污泥与稻草堆肥过程中的养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桥 吴启堂 +1 位作者 黄焕忠 周立祥 《农业环境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9-492,共4页
采用静态强制通气堆和人工机械翻堆两种试验方式对城市污泥进行堆肥处理,对堆肥过程中养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全量P和全量K含量呈线性上升,氮由于以氨气形式挥发损失,全氮含量的上升幅度较小。有效磷含量在堆肥... 采用静态强制通气堆和人工机械翻堆两种试验方式对城市污泥进行堆肥处理,对堆肥过程中养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全量P和全量K含量呈线性上升,氮由于以氨气形式挥发损失,全氮含量的上升幅度较小。有效磷含量在堆肥前期上升,后期则下降;速效钾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水溶性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氮和水溶性全磷、正磷酸盐形态磷、水溶性有机磷的含量在堆肥初期上升,但后期下降。污泥稻草堆肥的时间以50d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消化污泥 稻草 堆肥 养分转化 污水处理 污泥农用
下载PDF
地上-地下生物协同调控与养分高效利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沈仁芳 孙波 +1 位作者 施卫明 赵学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6期566-574,共9页
提高养分利用率是协调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核心问题。地下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功能多样,包括植物根系、微生物和动物等。地下生物直接参与了养分的活化、转化、吸收和运输等过程,是地上植物生产力和养分利用率的重要驱动者。文章概... 提高养分利用率是协调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核心问题。地下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功能多样,包括植物根系、微生物和动物等。地下生物直接参与了养分的活化、转化、吸收和运输等过程,是地上植物生产力和养分利用率的重要驱动者。文章概括性地介绍了(1)土壤-根系-微生物对话的信号基础与养分转化,(2)土壤微生物组成多样性与养分转化,(3)根系与植物高效吸收养分,以及(4)微生物与根系高效摄取土壤养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来应该加强研究土壤生物功能和区域分异规律、微生物介导的土壤养分转化过程与养分高效利用之间的关系、养分高效型作物的根系特征、生物制剂的研发等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机理的探明,地下生物"黑箱"将逐步被破解,有望研发出靶标明确、切实可行的地上-地下生物协同调控技术,实现养分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效率 根系 微生物 土壤养分转化 协同调控
原文传递
粉煤灰和猪粪好氧混合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荣华 张广杰 +1 位作者 秦睿 张增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05,142,共7页
以猪粪为堆肥原材料,以玉米秸秆粉为调理剂,并添加干质量分数为0、2.5%、5.0%、7.5%和10%的粉煤灰进行90 d好氧堆肥,研究不同用量粉煤灰对猪粪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粉煤灰能提高堆体的pH值,但在后期对电导率(EC)的... 以猪粪为堆肥原材料,以玉米秸秆粉为调理剂,并添加干质量分数为0、2.5%、5.0%、7.5%和10%的粉煤灰进行90 d好氧堆肥,研究不同用量粉煤灰对猪粪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粉煤灰能提高堆体的pH值,但在后期对电导率(EC)的增加有一定的抑制;碳氮比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总氮(TN)则相反;当粉煤灰质量分数达10%时,在60d后堆体TN明显降低;添加粉煤灰对NH4+-N无明显影响,而所有添加粉煤灰均会抑制堆肥中NO3-N的生成,且与粉煤灰用量呈正相关;添加粉煤灰对总磷(TP)和总钾(TK)的影响不大,但会抑制雪里蕻根部的生长。结合发芽率试验结果可以认为,90 d的试验中所添加的粉煤灰对猪粪堆肥的腐熟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猪粪 好氧 堆肥 养分转化
下载PDF
发酵床养猪垫料的养分转化与植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陆扬 吴淑杭 +4 位作者 周德平 薛惠琴 李荣杰 陈谊 夏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09-1412,共4页
发酵床养殖技术也被称为原位堆肥技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控制畜场粪便排放与污染的生态养殖模式。本研究检测了发酵床的水分、温度和pH值变化以及在连续饲养两批猪后垫料中碳、氮和磷的组成与含量变化情况及其对植物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 发酵床养殖技术也被称为原位堆肥技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控制畜场粪便排放与污染的生态养殖模式。本研究检测了发酵床的水分、温度和pH值变化以及在连续饲养两批猪后垫料中碳、氮和磷的组成与含量变化情况及其对植物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发酵床使用期间水分为58%-61%,垫料内部温度维持在40-55℃;在连续饲养两批猪后,垫料的pH值升高至8.16,氮、磷含量显著提高,铵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显著升高,C/N比由养猪前的84∶1下降至31∶1,N/P比由2.8∶1下降至1.26∶1;垫料中的总铜浓度由7mg·kg^-1升高至89mg·kg^-1。以白菜种子作发芽试验考察废弃垫料的植物毒性,其相对发芽率为86.67%,相对根长为132.95%,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为115.23%,说明饲养了两批肥猪的发酵床垫料无植物毒性作用,对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作为有机肥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养猪系统 垫料 养分转化 植物毒性 发芽指数
下载PDF
添加生物炭对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晓东 邢泽炳 +2 位作者 何远灵 张瑞卿 谷晓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1-146,共6页
为研究不同柠条生物炭添加量对鸡粪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影响,以鸡粪和小麦秸秆粉为堆肥原材料,并添加质量分数为0%、3%、6%、9%、12%和15%的柠条生物炭进行好氧堆肥,并在堆肥第0、3、8、19、26、33和40 d取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表明,... 为研究不同柠条生物炭添加量对鸡粪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影响,以鸡粪和小麦秸秆粉为堆肥原材料,并添加质量分数为0%、3%、6%、9%、12%和15%的柠条生物炭进行好氧堆肥,并在堆肥第0、3、8、19、26、33和40 d取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添加柠条生物炭可以缩短堆肥升温期1~2 d,延长堆肥高温期的停留天数2~4 d,增加堆体的保水能力;而且有利于堆肥高温期氨气的吸附,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堆肥质量。堆肥结束后,添加柠条生物炭可以使全氮质量分数提高5.59%~27.38%;无论是否添加生物炭,随着堆肥进行,各处理的全磷、全钾均迅速增加。在鸡粪麦秆堆肥中添加柠条生物炭可以加快堆肥进程,减少氨气的挥发损失。柠条生物炭是一种有效的堆肥添加剂,且适宜的柠条生物炭添加比例在9%~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生物炭 鸡粪 好氧堆肥 养分转化
下载PDF
连作对大蒜土壤养分、微生物结构和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奉国 马龙传 +3 位作者 孔勇 孔磊 李冠喜 周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7,共7页
为探讨引起大蒜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研究了连作0年(对照)、5年和10年的大蒜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大蒜产量降低,与对照相比,连作5年和10年的大蒜产量分别下降了31.1%和40.8%。大蒜... 为探讨引起大蒜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研究了连作0年(对照)、5年和10年的大蒜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大蒜产量降低,与对照相比,连作5年和10年的大蒜产量分别下降了31.1%和40.8%。大蒜连作使土壤p H升高,土壤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及有机质的含量降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降低,而真菌数量升高;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说明长期连作影响土壤中物质和养分的转化。综上所述,长期连作使大蒜产量降低,p H升高,酶活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结构发生改变。建议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性质,改良土壤中微生物的酶活性和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连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 养分转化
原文传递
石灰预处理对树叶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广银 王德汉 +3 位作者 吴艳 刘承昊 项钱彬 李俊飞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树叶干质量的0%、1.00%、2.50%和4.00%的石灰预处理树叶,24h后分别将预处理后的树叶与鸡粪联合堆肥,研究不同用量石灰预处理树叶对树叶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影响。试验在自制的堆肥反应器内进行,采用间歇式强制通风的方式,进行为期59... 以树叶干质量的0%、1.00%、2.50%和4.00%的石灰预处理树叶,24h后分别将预处理后的树叶与鸡粪联合堆肥,研究不同用量石灰预处理树叶对树叶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影响。试验在自制的堆肥反应器内进行,采用间歇式强制通风的方式,进行为期59d的堆肥试验。结果表明:石灰预处理树叶24h可以有效的降低树叶中的有机质质量分数,以4.00%的石灰预处理的树叶其有机质降幅达6.00%;石灰预处理24h后,各处理pH相差不大;EC的变化与pH相似;预处理前后,各处理总氮、总磷和总钾的质量分数相差不大。用石灰预处理后的树叶堆肥有利于堆肥有机质的降解,尤以2.50%石灰预处理的效果最好;有利于堆肥w(C)/w(N)的降低,其降低幅度与石灰用量成正比;有利于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且氮素损失与石灰使用量呈反比;有利于堆肥NH4+-N质量分数的降低;提高堆肥终产品NO3--N的质量分数,其质量分数与石灰用量呈正比;有利于堆肥中钾的浓缩;对堆肥的pH、EC、w(NH4+-N)/w(NO3--N)和总磷的影响不大。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后认为,以4.00%石灰预处理的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预处理 树叶堆肥 养分转化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林间伐宽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石亮 王凯 +5 位作者 张日升 尤国春 孙继军 孙海红 刘建华 姚宏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03-3210,共8页
为确定樟子松人工林最佳间伐宽度,设置不同带状间伐宽度(5、9、13和17 m),分析间伐6年后各间伐带的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量,应用典范对应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评价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宽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 为确定樟子松人工林最佳间伐宽度,设置不同带状间伐宽度(5、9、13和17 m),分析间伐6年后各间伐带的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量,应用典范对应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评价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宽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蔗糖酶、脲酶及微生物量碳、氮、磷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呈增加趋势;与未间伐对照样地相比,间伐宽度9 m和13 m样地显著提升了各土壤养分因子浓度(P<0.05);有效磷、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与其他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较高;各样地土壤养分因子综合得分顺序为间伐宽度13 m>9 m>17 m>5 m>CK;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适宜的间伐宽度为9~13 m,土壤磷是影响其林分改造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土壤养分 林分改造 科尔沁沙地
原文传递
冻融作用对高寒草地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杜子银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4-1061,共8页
冻融作用是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常见的土壤随温度变化反复冻结-融解的自然现象,频繁的冻融过程将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对于脆弱且敏感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而言,冻融作用将可能更为复杂地影响其土壤生态环境及... 冻融作用是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常见的土壤随温度变化反复冻结-融解的自然现象,频繁的冻融过程将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对于脆弱且敏感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而言,冻融作用将可能更为复杂地影响其土壤生态环境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冻融过程对高寒草地土壤物理结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主要养分转化以及植被生长等方面的作用特征,指出冻融过程及其格局变化将导致草地土壤养分迁移转化和植被生产力的复杂和差异性响应,进而可能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及高寒区生态环境产生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建议未来研究应当立足于土壤冻融过程的复杂性及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重视区域尺度长期定位监测及技术创新,优化冻融作用下土壤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内容,加强关于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冻土区土壤冻融格局时空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理论研究,明确土壤冻融格局变化对不同类型冻土区和草地土壤剖面生化特性及其植被生理生态效应等的影响。重点关注冻融格局和多年冻土退化下植被生态系统演替及服务功能变化状况,探索减少冻融期土壤养分流失的优化条件和技术措施,这对于指导制定高寒区生态安全调控策略,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土壤特性 养分转化 植被生长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草地根际过程对养分循环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源 张德罡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182,共11页
了解根际土壤养分碳、氮和磷的转化和循环利用是解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性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的根本问题。草地根际过程能够反映土壤碳、氮和磷等养分的周转速率,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竞争和捕获,维持根际微环境中各组分... 了解根际土壤养分碳、氮和磷的转化和循环利用是解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性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的根本问题。草地根际过程能够反映土壤碳、氮和磷等养分的周转速率,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竞争和捕获,维持根际微环境中各组分的养分平衡,同时与作物相比,草地土壤中养分元素碳、氮和磷的耦合性更强。因此,根际微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在维持养分转化和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量文献报道,调控根际微环境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关键物质-根际分泌物,同时根际分泌物也是介导根际微生物和根际酶活性的关键物质。当草地环境发生改变时,该区域的根际分泌物、根际酶活性和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从而导致该区域土壤养分的供应量和有效性发生改变,最终影响草地生产力和养分的有效利用效率。因此,深入探究草地根际过程对养分循环的调控机理,对于揭示草地植物与微生物间养分物质的分配利用和养分收益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根际分泌物、根际酶和根际微生物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和互作机理,总结草地根际过程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并对草学领域未来在根际微域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 根际 根际分泌物 根际酶 根际微生物 养分转化
下载PDF
不同配比有机基质养分转化与甜瓜生长发育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建明 王忠红 邹志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1,共5页
以厚皮甜瓜“优选早蜜”为材料,研究了牛粪和麦秸混合腐熟物与沙化土不同体积配比基质中有机肥养分转化及其与甜瓜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甜瓜生长过程中有机肥养分转化百分率为氮素呈线性上升、磷素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钾素为先... 以厚皮甜瓜“优选早蜜”为材料,研究了牛粪和麦秸混合腐熟物与沙化土不同体积配比基质中有机肥养分转化及其与甜瓜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甜瓜生长过程中有机肥养分转化百分率为氮素呈线性上升、磷素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钾素为先降低后急剧上升的变化规律,其中磷、钾元素随着基质中有机肥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基质中速效氮的变化规律为先增高后降低,速效磷、钾则一直呈下降趋势;总氮、磷、钾和有机质均呈下降趋势,但均随基质中有机肥含量的增高而增大。甜瓜植株高度、茎粗、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等在甜瓜生长发育前期均随着基质中有机肥含量的增高而降低,但在中后期则随着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从满足甜瓜生长过程中营养需求的角度综合考虑,以混合腐熟物与沙化土体积1∶1配比最佳,其次为0.75∶1,0.5∶1和0.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沙化土 有机肥 养分转化 有机基质 甜瓜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热带森林土壤氮转化及损失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亚兵 毛晋花 +5 位作者 王聪 王森浩 李安迪 朱怡静 莫江明 张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39-3354,共16页
土壤氮转化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控着土壤可利用氮的含量,决定了土壤氮素的存留状况。大气氮沉降增加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氮和磷作为影响植物生长最主要的矿质元素,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氮磷养分输入... 土壤氮转化过程是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控着土壤可利用氮的含量,决定了土壤氮素的存留状况。大气氮沉降增加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氮和磷作为影响植物生长最主要的矿质元素,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氮磷养分输入的变化已经成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截至目前,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关于氮磷输入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转化影响的研究,但仍缺乏对该问题的统一结论和整体认知,这在相对"氮富集"、"磷限制"的热带森林尤为突出。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热带森林土壤氮转化和氮损失对氮磷养分添加响应的研究结果,以期概述该问题的普遍规律并揭示其潜在机理。目前的研究趋于认为,长期氮输入使热带森林土壤氮转化过程加速,进而提高了土壤有效氮含量以及增强生态系统氮损失(通过气态排放和液态淋溶);磷添加则趋向于刺激植物-土壤之间的养分循环,降低热带森林土壤氮素损失速率,从而有利于土壤氮素的存留;氮磷同时添加对热带森林土壤氮转化过程可能不存在交互作用。在氮磷添加下,土壤环境条件、土壤有机质、凋落物性质、微生物群落组成等的变化可能是造成热带森林土壤氮转化速率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的潜在机理。同时,结合已有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添加 森林土壤 热带森林 氮转化
原文传递
考虑光盐交互作用的湖泊富营养化数学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彦 窦明 +1 位作者 李桂秋 孟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12-4322,共11页
基于水体光学原理,确定了光照衰减系数与透明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基于质量守恒原理,描述了氮磷营养盐与藻类之间的转化关系;耦合光因子和盐因子对藻类生长的驱动机制,建立了考虑光盐交互作用的富营养化数学模型.结合2015年4~7月在眉湖... 基于水体光学原理,确定了光照衰减系数与透明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基于质量守恒原理,描述了氮磷营养盐与藻类之间的转化关系;耦合光因子和盐因子对藻类生长的驱动机制,建立了考虑光盐交互作用的富营养化数学模型.结合2015年4~7月在眉湖开展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与验证.通过正交设计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光盐条件变化对藻类生长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建立的富营养化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不同光盐条件下藻类的生长趋势;低光照强度下营养盐浓度增加对藻类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营养盐浓度增加相同的倍数时TP浓度变化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作用要比TN浓度变化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作用大;整体上藻类的生长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高于营养盐,受到总磷的影响高于总氮,在设置的情境中光照强度、TP和TN浓度分别为89.6klx、0.168mg/L和2.72mg/L时最利于藻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模型 水体光学 营养盐转化 交互作用
下载PDF
长江流域稻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转换过程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卫军 王克林 +4 位作者 王凯荣 谢小立 刘鑫 王勤学 渡边正孝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32,共8页
田间模拟施肥进步和灌溉模式的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施肥制度和水分管理模式显著地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转化过程和生产效益.单施N的产量效应为4.5 kg/kg,而NP或NPK配施养分总的产量效应分别为8.8 kg/kg和8.... 田间模拟施肥进步和灌溉模式的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施肥制度和水分管理模式显著地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转化过程和生产效益.单施N的产量效应为4.5 kg/kg,而NP或NPK配施养分总的产量效应分别为8.8 kg/kg和8.0 kg/kg;有机物料循环的增产率为56.8%,在有机物料循环的基础上配施NPK化肥最大的增产率可达到80.1%;化肥应用的进步可使水稻产量增长62.5%或通过施肥实现的水稻产量中由于化肥应用所占的贡献份额为38.4%,有机无机肥配合水稻产量增长80.1%,或通过施肥达到的产量中有机无机肥配合所占的份额为44.4%.本区双季稻年灌溉需水量为5838 m3/hn2,年变异C.V=8.3%.晚稻灌溉占全年的71%,7-9月是灌溉需水高峰期,占全年灌溉量的68%.生产灌溉效率(灌溉水量与产量之比):生物量3.67 kg/m3,精谷量1.48 kg/m3.常规管理田间水分分配为:蒸散占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它环境耗水(维持)占1/5.耕灌雨养管理翻耕整地和田间渗漏比例过高.不同灌溉处理试验表明:双季稻生产的灌溉,以早稻保持水层灌溉,晚稻按需配额灌溉的模式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生态系统 水分 养分 转化过程
下载PDF
藏象学说视野下营卫系统的总体构建
18
作者 张伟 李国臣 黄美松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844-848,共5页
营卫系统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部分,前者是指血脉、经脉形成的网状通道系统;后者是指玄府—络脉体系,即血络、络脉及其临近的玄府、皮腠,涵盖四肢百骸之微观系统,包括细小微结构和非结构化通道。从气血的生成、运行和转化全过程来看,脏腑... 营卫系统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部分,前者是指血脉、经脉形成的网状通道系统;后者是指玄府—络脉体系,即血络、络脉及其临近的玄府、皮腠,涵盖四肢百骸之微观系统,包括细小微结构和非结构化通道。从气血的生成、运行和转化全过程来看,脏腑、经络和营卫这三个部分,一脉相承,既有结构特征,也蕴含功能特色。营卫系统也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营卫系统具有时空开阖性,神机互用是营卫系统与外界进行能量与信息的正常交感;营卫是气化的主要场所,三焦仅是气化的重要场所而不是全部。营卫失调包括气血亏虚不荣、气机郁滞不通、气化开阖不利三个层次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卫 经络 气化 时空 系统 气血 精气神 体用合一
下载PDF
潮滩“干湿过程”模式下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微观实验模拟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敏 侯立军 +3 位作者 许世远 欧冬妮 余婕 黄明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9-175,共7页
关键词 干湿过程 营养盐 迁移与转化模式 实验模拟 潮滩 长江口
下载PDF
森林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筛选
20
作者 冯路遥 赵江源 +6 位作者 施竹凤 莫艳芳 杨童雨 申云鑫 何飞飞 李铭刚 杨佩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307,共14页
【目的】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根际土壤发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功能菌株,探究其开发应用潜力。【方法】采集无量山地区25个区域植物的根际土壤,采用选择培养基,分离鉴定磷酸盐溶解、固氮、溶锌和拮抗等活性菌株,进一步测定菌株... 【目的】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根际土壤发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功能菌株,探究其开发应用潜力。【方法】采集无量山地区25个区域植物的根际土壤,采用选择培养基,分离鉴定磷酸盐溶解、固氮、溶锌和拮抗等活性菌株,进一步测定菌株分泌铁载体、ACC脱氨酶和吲哚乙酸等生物活性,并验证促番茄种子发芽和生长效果。【结果】分离鉴定得到解磷菌70株,固氮菌27株,解钾菌8株,拮抗镰刀菌的菌株51株。其中,YIM B08401和YIM B08402形态学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测序,鉴定为白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alba)和青岛假单胞菌(Pseudomonas qingdaonensis),两个菌株均具有磷酸盐溶解、固氮、溶锌和分泌铁载体的活性,最大可溶性磷含量为(455.63±59.65)mg/L和(878.95±64.78)mg/L;两株菌的促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接近,施加稀释10倍、10^(2)倍和10^(3)倍的发酵上清液后,发芽率都维持在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和49%,施加菌株发酵液的处理组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的长度都有显著增加。盆栽实验证明,两株菌株促生效果最明显的处理组在地上部长度、鲜重、干重、茎粗、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方面的数据都显著优于对照组,YIM B08401的上述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了89%、495%、268%、62%、53%、385%和469%,YIM B08402的上述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了118%、528%、477%、55%、37%、413%和747%。此外,菌株YIM B08401还具有拮抗病原菌和分泌ACC脱氨酶活性,YIM B08402则还具有分泌吲哚乙酸的活性。【结论】无量山森林根际土壤蕴含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功能菌株,白色伯克霍尔德氏菌(B. alba, YIM B08401)和青岛假单胞菌(P. qingdaonensis, YIM B08402)具备开发为新型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森林根际土壤 可培养微生物 白色伯克霍尔德氏菌 青岛假单胞菌 养分转化 拮抗活性 生物肥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