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的意义与重点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林 柏兆海 +3 位作者 王选 曹玉博 马文奇 张福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6-416,共11页
中国由于农牧分离和不合理的养分管理方式导致了农田硝酸盐淋失、水体富营养化、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研究中国"土壤-作物-畜牧业"生产系统(即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通过优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保持养分... 中国由于农牧分离和不合理的养分管理方式导致了农田硝酸盐淋失、水体富营养化、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研究中国"土壤-作物-畜牧业"生产系统(即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通过优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保持养分合理流动与循环,减少各个环节的养分环境排放,提高系统利用率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可为"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面源污染阻控"等国家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投入、利用率和环境排放等特征、国内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重点。目前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是过渡依赖化肥养分投入提高粮食和饲料产量,进而支持集约化畜牧业发展;而农牧分离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农牧系统养分流动效率低,环境排放高;都市圈及其周边是排放的热点区域。国际研究经验表明,农牧结合是可持续集约化农业的必然出路,农牧结合的核心是通过改善畜禽粪尿管理,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提高养分在农田循环的比例和数量。兼顾提高农牧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的"土壤-作物-畜牧业"系统养分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应包括:(1)典型农作系统"土壤-作物-畜牧"系统养分流动规律和环境效应的定量研究;(2)有机肥替代化肥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3)畜禽粪尿养分循环利用机理和减排技术研究;(4)高产高效"土壤-作物-畜牧"系统设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结合 养分管理 畜禽粪尿循环利用 轮作 面源污染 氨挥发 淋溶
下载PDF
外源蛋白酶对猪、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健康以及环境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立兰 陈玉霞 +1 位作者 钟儒清 陈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8-856,共9页
外源蛋白酶因可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和健康,提高蛋白质、氨基酸等养分的消化率和节约饲料资源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外源蛋白酶对猪、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健康受动物的年龄、饲粮类型、酶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概述了蛋白酶的分类... 外源蛋白酶因可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和健康,提高蛋白质、氨基酸等养分的消化率和节约饲料资源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外源蛋白酶对猪、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健康受动物的年龄、饲粮类型、酶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概述了蛋白酶的分类、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功能,侧重分析了外源蛋白酶对猪、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并讨论了添加外源蛋白酶对猪、鸡生产中环境排放的影响作用,以期为外源蛋白酶在畜禽养殖中的高效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蛋白酶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 动物健康 环境排放
下载PDF
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对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甲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董利锋 李斌昌 +2 位作者 王贝 叶疆凤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88-369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甲烷(CH_4)产量的影响,获得我国生产模型下的CH_4排放规律和CH_4转化因子,为提高奶牛能量利用效率、建立国...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甲烷(CH_4)产量的影响,获得我国生产模型下的CH_4排放规律和CH_4转化因子,为提高奶牛能量利用效率、建立国家或区域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探索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选取45头体况良好的12月龄的荷斯坦后备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低NFC/NDF组(饲粮NFC/NDF=1.12)、中NFC/NDF组(饲粮NFC/NDF=1.36)和高NFC/NDF组(饲粮NFC/NDF=1.64),试验期为63 d,包括14 d的预试期和49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高NFC/NDF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有机物采食量(OMI)、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采食量(NFCI)、总能摄入量(GE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中NFC/NDF组和低NFC/NDF组(P<0.05)。2)随着饲粮NFC/NDF的增加,CH_4产量、CH_4产量/代谢体重、CH_4产量/DMI、CH_4产量/OMI、CH_4产量/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和甲烷能(CH_4-E)产量显著降低(P<0.05)。作为CH_4转化因子的CH_4-E产量/GEI在中NFC/NDF组和高NFC/NDF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低于低NFC/NDF组(P<0.05)。3)瘤胃CH_4排放量与荷斯坦后备奶牛的体重、DMI、饲粮ND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饲粮NFC/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基于DMI和NDFI的CH_4排放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0.86)。由此可见,将饲粮NFC/NDF由1.12提高至1.64时,能够显著提高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的DMI、ADG以及DM和CP表观消化率,且能够显著降低瘤胃CH_4产量。可基于DMI和NDFI建立12月龄后备奶牛瘤胃CH_4排放量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奶牛 饲粮NFC/NDF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 甲烷排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植酸酶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敏 叶青华 +5 位作者 米勇 胡凯 陈晓春 袁鑫 周大薇 吴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49,共4页
外源植酸酶已广泛应用于肉鸡饲粮,其活性受温度、p H等影响,对植酸磷的释放仅仅20%左右,仍然具有巨大潜力。植酸酶能提高低磷饲粮养分利用率和肉鸡生产性能,超量添加(>500 U/kg)对生产性能的改善有超过正常磷水平饲粮的潜力。饲粮添... 外源植酸酶已广泛应用于肉鸡饲粮,其活性受温度、p H等影响,对植酸磷的释放仅仅20%左右,仍然具有巨大潜力。植酸酶能提高低磷饲粮养分利用率和肉鸡生产性能,超量添加(>500 U/kg)对生产性能的改善有超过正常磷水平饲粮的潜力。饲粮添加植酸酶能提高磷的消化利用率,降低饲粮磷水平和磷排放。文章从植酸酶对植酸磷的作用、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养分利用、对磷排放以及与非淀粉多糖酶互作作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生产性能 养分利用率 磷排放 肉鸡
下载PDF
不同饵料对皱纹盘鲍生长和C、N、P营养要素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哲 高永刚 +6 位作者 高勤峰 董双林 侯诒然 温彬 向利 崔君 邵长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33,共10页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饵料条件下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生长和碳(C)、氮(N)、磷(P)营养要素的收支。实验设置了6个饵料处理组: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组、孔石莼(Ulva lactuca)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组、海...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饵料条件下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生长和碳(C)、氮(N)、磷(P)营养要素的收支。实验设置了6个饵料处理组: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组、孔石莼(Ulva lactuca)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组、海带和孔石莼组、海带和龙须菜组、孔石莼和龙须菜组,编号分别为S、U、G、SU、SG、UG,其中S为对照组,混合组饵料中2种饵料投喂比例均为1∶1,养殖周期为12周。研究表明:(1)SG组的特定生长率SGR(1.18%±0.11%)显著高于其他几组(P<0.05),其次是S组(0.96%±0.09%)和G组(0.94%±0.05%),U组的SGR(0.66%±0.08%)最低(P<0.05)。(2)含有孔石莼的饵料组(U组、SU组、UG组)的排粪率显著高于另外3组,并且粪便中的有机氮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组,说明皱纹盘鲍对孔石莼的消化率较低。(3)S组与SG组的皱纹盘鲍对C营养要素吸收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SG组对N营养要素吸收效率显著高于S组(P<0.05);含有孔石莼的饵料组(U组、SU组、UG组)对C、N营养要素吸收效率都较差。U组、SU组和UG组排放到环境中的营养盐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龙须菜搭配海带作为饵料,可显著提高皱纹盘鲍N的吸收效率。因此,龙须菜搭配海带投喂皱纹盘鲍,不仅可以提高皱纹盘鲍的养殖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养殖生态环境效益,值得在养殖生产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饵料 营养要素收支 特定生长率 营养要素吸收效率 营养盐排放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与环境损失时空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文宝 杨晶 +2 位作者 赵占轻 张建杰 魏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2-1736,共15页
随着农牧政策的实施及雄安新区的建立,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基于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利用年鉴、调研和文献数据,探讨2005年、2015年和2018年白... 随着农牧政策的实施及雄安新区的建立,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基于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利用年鉴、调研和文献数据,探讨2005年、2015年和2018年白洋淀流域县域尺度农牧系统氮磷账户、养分利用率以及环境损失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白洋淀流域氮磷肥输入量显著低于2005年和2015年,如氮肥输入量较2005年和2015年分别减少8.0%和11.6%;2005年、2015年和2018年农田系统氮利用效率均为44%左右,磷利用效率则由2005年27.1%上升至2018年30.7%。畜牧系统养分输入量和粪尿损失量显著降低,2018年粪尿氮磷直排量分别是24.7 Gg和10.3 Gg,仅为2015年的37%左右;氮磷利用效率较2005年明显增加,2018年氮磷利用效率分别为23.3%和18.6%。2018年农牧系统氮磷养分损失显著低于2005年和2015年,而氮磷利用效率呈“先增后降”特征。空间上,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养分输入、输出和损失呈“东西低、中间高”特征。综上,当前白洋淀流域已实现化肥“零增长”、畜禽粪尿优化管理的目标,但农牧系统养分利用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农牧系统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域呈现高投入、高损失、低效率的特点。未来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应深化化肥零增长政策,继续推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目标,合理布局畜禽养殖数量,实现农牧系统协同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NUFER模型 农牧系统 养分流动 环境损失
下载PDF
饲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和氮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卫娟 李银江 +5 位作者 薛白 欧阳依娜 王思宇 洪琼花 梁家充 马兴跃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4,共8页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以及粪尿中氮、磷排放情况,为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饲粮钙添加及降低环境负荷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选用50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年龄一致、产羔前15 d的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以及粪尿中氮、磷排放情况,为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饲粮钙添加及降低环境负荷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选用50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年龄一致、产羔前15 d的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35%、0.42%、0.61%、0.75%和0.96%的饲粮。在哺乳前期(10~15 d)、中期(40~45 d)和后期(80-85 d),从各组中分别选择5只进行为期5 d的消化代谢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期间采用每只羊单独全收粪尿法。结果表明:1)饲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有影响,但各组都为正平衡。2)通过饲粮钙水平与沉积氮和氮沉积率之间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饲粮钙水平与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氮沉积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3)饲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粪的排放量影响极显著(P<0.01),但对尿和粪尿中总磷的排放量影响不显著(P>0.05)。4)粪尿中氮、磷排放以从粪中排放为主。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前、中、后期饲粮钙水平分别为0.35%、0.75%、0.42%时,乳氮的转化率最高,粪尿中氮、磷排放量最低,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且能维持相应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的氮平衡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钙水平 哺乳期 云南半细毛羊 氮平衡 养分排放
原文传递
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补充植酸酶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保平 王永强 石凯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9-72,共4页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补充植酸酶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将600头平均体重为22.56 kg的商品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2头。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粗蛋白质水平(15.0%和18.0%...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补充植酸酶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将600头平均体重为22.56 kg的商品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2头。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粗蛋白质水平(15.0%和18.0%)以及2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和200 mg/kg),试验为期3周。结果:高蛋白质日粮组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而日粮添加200 mg/kg植酸酶显著改善了饲料效率(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和植酸酶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和死亡率的影响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无论日粮蛋白质水平如何,日粮添加200 mg/kg植酸酶显著改善了磷表观消化率(P<0.05),同时显著降低甲烷、氮和硫化氢排放量(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高蛋白质日粮可以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补充200 mg/kg植酸酶可以改善磷表观消化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蛋白质 植酸酶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 气体
下载PDF
不同栽培时期收割的玉米青贮料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新芹 路晓云 王鹏翔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4,共4页
本研究旨在用不同栽培时期收割的玉米青贮后作为原料饲喂肉牛,评估其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将(528.98±0.21)kg的75头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T1~T4组饲喂不同栽培时期收割的玉... 本研究旨在用不同栽培时期收割的玉米青贮后作为原料饲喂肉牛,评估其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将(528.98±0.21)kg的75头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T1~T4组饲喂不同栽培时期收割的玉米青贮料,同时每天每头补充2.5 kg浓缩料,T5组自由采食浓缩料,同时每天每头补充1.9 kg青贮牧草,饲喂期为15周。结果:T2组干物质和青贮料的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T2和T5组代谢能摄入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5组蛋白质摄入量最高(P<0.05)。T2组肉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T1、T3和T4组(P<0.05),T5组肉牛的末重、胴体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T1、T3和T4组(P<0.05)。T5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效率最高(P<0.05),同时T5组淀粉体外消化效率显著高于T2、T3和T4组(P<0.05)。此外,T5组甲烷排放重量、甲烷产量/采食量及甲烷产量/胴体增重最低(P<0.05),该组甲烷产量/总能摄入量也显著低于T1、T2和T3组(P<0.05)。结论:用早栽培收割的玉米青贮后饲喂肉牛可以显著改善饲料效率,且早栽培收割的玉米青贮后饲喂肉牛可以降低甲烷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时间 青贮玉米 肉牛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 甲烷排放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
10
作者 曹秋梅 王路义 +4 位作者 李晓曼 李俊达 刘梦田 郑瑶 王利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7期124-128,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有效微生物(EM)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选取120只4周龄BALB/C小鼠,雌雄各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雌雄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EM在每组(Ⅰ、Ⅱ、Ⅲ、Ⅳ组)添加...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有效微生物(EM)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选取120只4周龄BALB/C小鼠,雌雄各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雌雄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EM在每组(Ⅰ、Ⅱ、Ⅲ、Ⅳ组)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600 mg/kg。试验持续7周,预试期1周、正式期6周。结果表明,饲粮添加400和600 mg/kg的EM均能显著提高BALB/C小鼠干物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但对于其他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EM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及粪便氨气排放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在饲粮中添加EM可以改善BALB/C小鼠的养分消化率(干物质和粗脂肪),建议添加量为400 mg/kg,但不能减少氨气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 BALB/C小鼠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 氨气排放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 被引量:51
11
作者 王根绪 马海燕 +1 位作者 王一博 常娟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9-367,共9页
以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例 ,选取土壤质量、土壤有机碳损失以及河流N、P负荷特征与变化等环境要素 ,分析了干旱内陆地区草地耕种利用和耕地荒漠草原化等现阶段主要的两种土地利用变化形式下这些环境要素的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 :1)耕种利用... 以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例 ,选取土壤质量、土壤有机碳损失以及河流N、P负荷特征与变化等环境要素 ,分析了干旱内陆地区草地耕种利用和耕地荒漠草原化等现阶段主要的两种土地利用变化形式下这些环境要素的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 :1)耕种利用情况下 ,主要草地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显著下降 ,但在 10a左右山地草甸草地养分含量呈亚稳定态 ,而荒漠草地土壤养分有所增加 ;弃耕所导致耕地向荒漠化草原草地转化时 ,平均N、P流失率可达 2 76 .4kg·hm-2 ·a-1和 5 6 3.1kg·hm-2 ·a-1;2 )区域草地转化耕地的利用方式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变化 ,并使得土壤有机碳排放达 16 7.73× 10 4 tC ,耕地弃耕转化为荒漠草原草地方式导致有机碳排放 5 5 .14× 10 4 tC ,说明干旱内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C源汇性质产生明显影响 ;3)土地利用变化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 ,N负荷平均增加了 5 3.1%~ 73.5 %,TP增加了 34 .1%,初步研究认为黑河中游地带水体N、P富集并呈现不断递增的现象 ,与土壤N、P大量流失变化有关 ,成为内陆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土地利用 N、P负荷 土壤 质量 有机碳损失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中氨气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闰 赵国先 +5 位作者 刘观忠 王卫正 马可为 郝艳霜 冯志华 赵前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9-3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中氨气排放的影响。选取450只52周龄健康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A组(对照组)蛋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B组、C组、D组、E组...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中氨气排放的影响。选取450只52周龄健康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A组(对照组)蛋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B组、C组、D组、E组蛋鸡分别饲喂等蛋白替代5%、15%、25%、35%豆粕蛋白的发酵饲料的饲粮(即在饲粮中分别使用1.01%、2.88%、4.88%、7.00%发酵饲料)。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组蛋鸡的产蛋率、产蛋量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鸡蛋的蛋黄颜色均极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鸡的能量消化率、蛋白消化率均极显著提高(P<0.01);C组蛋鸡的能量消化率、蛋白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B组、D组、E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D组鸡粪中氨气浓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发酵饲料按等蛋白替代25%豆粕蛋白较好,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粪中氨气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菌酶协同发酵饲料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养分表观消化率 氨气排放
下载PDF
养分优化管理实现蜜柚高产高效和降低碳排放 被引量:16
13
作者 罗自威 陶晶霞 +7 位作者 侯凯捷 张利军 陈晓辉 王玉雯 廖文强 吴良泉 李延 郭九信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8-700,共13页
【目的】科学施肥是实现低碳排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当前果园施肥量过大的问题,以福建省平和县琯溪蜜柚[Citrus grandis(L.)Osbeck cv.Guanximiyou]为例,研究通过因地制宜的养分优化管理,缓解果园土壤质量下降和次生环境风险... 【目的】科学施肥是实现低碳排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当前果园施肥量过大的问题,以福建省平和县琯溪蜜柚[Citrus grandis(L.)Osbeck cv.Guanximiyou]为例,研究通过因地制宜的养分优化管理,缓解果园土壤质量下降和次生环境风险的潜力。【方法】于2019—2020年,以10年生盛果期红肉蜜柚为试验材料,在平和县开展了田间试验。设置农户习惯施肥(N 1050 kg/hm^(2)、P_(2)O_(5)880 kg/hm^(2)、K_(2)O 870 kg/hm^(2)和有机肥7500 kg/hm^(2),FFP)和养分优化管理(OPTs)两个施肥模式。优化施肥模式又包括化肥减施处理(N 200 kg/hm^(2)和K_(2)O 200 kg/hm^(2),OPT1);化肥减施+土壤调酸处理(N 200 kg/hm^(2)、K_(2)O 200 kg/hm^(2)和CaO 2010 kg/hm^(2),OPT2)和化肥减施+土壤调酸+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处理(N 160 kg/hm^(2)、K_(2)O 176 kg/hm^(2)、CaO 2010 kg/hm^(2)和有机肥2000 kg/hm^(2),OPT3)。调查了不同施肥管理模式下蜜柚的产量、品质、树体养分和经济效益,分析了土壤pH、碳排放变化和碳足迹。【结果】2019年OPTs处理的蜜柚产量、单果重和挂果数与FFP均没有显著差异,2020年OPT1和OPT2处理与FFP相似,而OPT3处理则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和蜜柚产量。与FFP相比,2019和2020年OPTs处理的氮肥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平均提高了5.49和4.75倍,OPT2和OPT3处理的果实酸度显著降低,固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显著提高。OPTs处理显著降低了蜜柚新生器官(叶片、枝条和果实)中的氮含量,对磷、钾含量影响较小,OPT2和OPT3处理显著增加了新生器官中的钙含量和叶片中的钾含量,平衡了树体的养分含量。OPTs处理的生产成本投入较FFP处理降低了35.66%,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了12.80%,年碳净排放量和碳足迹分别大幅降低了89.89%和90.18%。【结论】福建琯溪蜜柚生产存在长期过量施肥问题。通过合理降低氮磷钾化肥的用量,调整氮磷钾比例,并用20%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在化肥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优化施肥 产量 品质 碳排放 碳足迹
下载PDF
合成氮肥对中国茶园土壤养分供应和活性氮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乔春连 布仁巴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4-181,共8页
茶树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高需氮经济植物。目前,尽管茶园生态系统中已开展了一些模拟氮肥施用的实验,但对于合成氮肥如何影响茶园土壤性质、养分供应及活性氮的流失仍缺乏全面的评估和量化。对2004—2016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整... 茶树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高需氮经济植物。目前,尽管茶园生态系统中已开展了一些模拟氮肥施用的实验,但对于合成氮肥如何影响茶园土壤性质、养分供应及活性氮的流失仍缺乏全面的评估和量化。对2004—2016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施用合成氮肥导致我国茶园土壤p H平均降低0.20,使土壤总无机氮升高172%,对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和钾离子浓度无影响。合成氮肥使土壤钙、镁离子浓度分别降低了23%和37%,铝离子浓度上升了近54%。同时,使土壤N_2O排放和无机氮淋溶分别增加292%和127%。总体上,大量施用合成氮肥加剧了我国茶园土壤酸化和养分元素的流失,增加了活性氮的流失,威胁着我国茶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氮肥 土壤酸化 养分供应 无机氮淋溶 N2O排放
下载PDF
海南农田养分平衡状况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洪秀杨 钟于秀 +4 位作者 李伟芳 刘烁然 巨晓棠 阮云泽 李婷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70-2081,共12页
【目的】海南是我国区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最高的省。以海南主要农作物为对象,研究海南农田养分投入强度和作物养分平衡状况,从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和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评价施肥引起的环境风险。【方法】根据《海南统计年鉴》... 【目的】海南是我国区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最高的省。以海南主要农作物为对象,研究海南农田养分投入强度和作物养分平衡状况,从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和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评价施肥引起的环境风险。【方法】根据《海南统计年鉴》中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将海南省农作物分为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4类。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大样本农户问卷调研,共获取1199个有效样本。通过统计分析定量了海南岛主要农作物和各市县养分投入强度,化肥、有机肥施用结构,计算海南岛典型农作物体系水稻–辣椒轮作、香蕉和菠萝的氮磷养分平衡;采用相应环境模型,定量评价由于施肥带来的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富营养化效应等环境影响。【结果】目前海南主要作物化肥N、P_(2)O_(5)、K_(2)O养分的平均投入分别为261、206、225kg/hm^(2),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101%、148%,其中蔬菜磷和钾养分投入量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4%和138%。全海南省各市县相比,沿海市县化肥养分施用强度高于中部市县,以昌江、海口的氮磷钾养分投入量大,高于投入最低的白沙、琼中等市县1.0~2.2倍。单质化肥以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为主,复合肥主要为N–P_(2)O_(5)–K_(2)O 15–15–15型。有机肥占总养分投入比例较低,粮食、蔬菜和水果的有机氮投入量分别为粮食、蔬菜和水果类作物总氮投入量的4%、20%和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稻–辣椒轮作、香蕉、菠萝种植体系的氮素单季盈余分别为N 520、675和668 kg/hm^(2),磷素单季盈余分别为P 217、277和228 kg/hm^(2),香蕉和菠萝种植体系氮素盈余是环境安全阈值的8倍以上。3个作物体系中,菠萝生产的单位面积活性氮损失、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和富营养化效应最高,分别达到N 201 kg/hm^(2)、CO_(2)-eq 13112 kg/hm^(2)和PO_(4)-eq 12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养分施用强度 养分平衡 活性氮 温室气体 水体富营养化
下载PDF
冬小麦养分专家推荐施肥系统在长江流域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晓萌 徐新朋 +5 位作者 王秀斌 杨兰芳 何萍 仇少君 赵士诚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30-1439,共10页
【目的】采用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冬小麦养分专家系统的推荐施肥方法(Nutrient Expert for wheat,NE),在长江流域开展田间试验,并通过与该地农民习惯施肥方法的比较,确定该系统在长江流域冬小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于长... 【目的】采用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冬小麦养分专家系统的推荐施肥方法(Nutrient Expert for wheat,NE),在长江流域开展田间试验,并通过与该地农民习惯施肥方法的比较,确定该系统在长江流域冬小麦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于长江流域的四川、云南、安徽、湖北、江苏和浙江6省共布置了50个冬小麦田间试验,每个试验包括5个处理: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以及基于NE处理的不施氮、不施磷和不施钾肥处理,从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5个方面,比较了NE与FP的差异。【结果】与FP处理相比,NE处理显著降低了N、P2O5和K2O施用量57、10和8 kg/hm^2(P<0.001),降幅分别达到了26.6%、13.3%和12.9%;小麦产量明显提高(P<0.001),平均增产365kg/hm^2,增幅为7.9%;显著降低了肥料成本(P<0.001),平均减少了429元/hm2,降幅为20.9%;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平均增加了1446元/hm2,增幅为17.7%,且所有增加经济效益中有55.5%来自于产量的增加(P<0.001)。NE处理显著提高了长江流域冬小麦的肥料利用效率(P<0.001),与FP处理相比,氮、磷和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6.5、8.3和8.6 kg/kg,增幅分别为67.7%、143.1%和159.3%;氮、磷和钾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10.9、17.9和24.8 kg/kg,增幅分别为49.1%、28.8%和34.4%;氮、磷和钾回收率分别增加了15.3、11.9和27.2个百分点,增幅分别为52.9%、132.2%和87.7%。NE处理较FP处理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素吸收量(P<0.001),且显著减少了氮素损失(P<0.001),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平均增加了3.0 kg/hm^2,增幅为2.5%;活性氮损失强度平均减少N 4.0 kg/t,降幅为37.7%;N2O总排放量平均减少了0.7 kg/hm^2,降幅为28.0%;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平均减少CO2 eq 308.4 kg/t,降幅为36.5%。【结论】在长江流域冬小麦生产中,采用基于小麦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NE推荐施肥方法,可较农民习惯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养分专家系统 产量反应 农学效率 肥料利用率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菠萝蜜种子的营养成分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海华 钟慧杰 敖新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69-173,共5页
为合理的开发利用菠萝蜜种子,以海南菠萝蜜种子和西双版纳菠萝蜜种子为试验材料,参照国标及常规方法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菠萝蜜种子营养成分丰富,不同地区的菠萝蜜种子营养成分含量不同;海南菠萝蜜... 为合理的开发利用菠萝蜜种子,以海南菠萝蜜种子和西双版纳菠萝蜜种子为试验材料,参照国标及常规方法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菠萝蜜种子营养成分丰富,不同地区的菠萝蜜种子营养成分含量不同;海南菠萝蜜种子中水分、灰分、粗脂肪、粗纤维、蛋白质、总糖含量分别为8.18%、3.91%、0.98%、8.42%、13.82%、63.34%,西双版纳菠萝蜜种子的6种成分含量依次为7.83%、2.48%、0.76%、9.50%、13.08%、51.60%;菠萝蜜种子富含矿物质元素,其中K、P、Mg、Ca的含量丰富;因此,菠萝蜜种子具有开发潜力,可作为食材和动物饲料添加剂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种子 营养成分 矿物质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下载PDF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秸秆腐熟进程、养分含量和CO_2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赛男 高尚 +4 位作者 程效义 鄂洋 兰宇 刘遵奇 孟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2-1318,共7页
生物炭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富碳、呈碱性、孔隙丰富),能够有效调节其所在系统的理化性质.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玉米秸秆腐熟进程以及腐熟产物的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和CO_2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生... 生物炭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富碳、呈碱性、孔隙丰富),能够有效调节其所在系统的理化性质.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玉米秸秆腐熟进程以及腐熟产物的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和CO_2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生物炭添加量5%(B_1,生物炭干基质量占玉米秸秆腐熟体系的干基质量分数);生物炭添加量10%(B_2);生物炭添加量20%(B_3).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提高秸秆腐熟体系的升温速率和温度峰值,加快秸秆腐熟进程;生物炭能够提高秸秆腐熟过程中微生物活跃时期的pH值,提高秸秆腐熟体系的电导率(EC),为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提供更适宜的环境;生物炭能够促进秸秆腐熟体系有机质的降解,增加秸秆腐熟体系的总养分含量,提高秸秆腐熟产物的品质.另外,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提高,氮(N)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磷(P_2O_5)含量和钾(K_2O)含量都显著提高.其中,B_3处理的P_2O_5和K_2O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0.2%和0.9%.生物炭添加能够提高秸秆腐熟体系CO_2的排放通量,且CO_2排放通量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说明生物炭能够提高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腐熟 养分含量 CO2气体排放
原文传递
优化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养分平衡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慧敏 杨云马 +4 位作者 黄少辉 杨文方 邢素丽 杨军方 贾良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9-709,共11页
小麦-玉米轮作是华北平原主要的种植模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不施肥(CK)、优化施肥(OPT)和农户习惯施肥(FP)方式连续8年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养分平衡、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 小麦-玉米轮作是华北平原主要的种植模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不施肥(CK)、优化施肥(OPT)和农户习惯施肥(FP)方式连续8年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养分平衡、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季、玉米季和周年轮作中,OPT较FP产量分别提高4.3%、5.3%和4.8%;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9.1%、31.7%和35.9%;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9.1%、40.4%和39.8%;钾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47.8%、47.3%和47.6%;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降低21.7%、21.1%和21.4%;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降低27.0%、27.5%和27.3%;净收益分别提高11.2%、11.4%和11.3%,农业生产成本分别降低3.7%、2.1%和3.1%,环境修复成本分别降低28.4%、17.3%和22.1%。周年轮作中,OPT较FP氮素盈余量降低105 kg·hm^(-2)(46.3%);磷素盈余量降低48 kg·hm^(-2)(53.3%);钾素从亏缺1 kg·hm^(-2)变为盈余59 kg·hm^(-2),满足了作物生长需求。连续8年,OPT较FP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3%,速效钾提高12.3%,有效磷降低27.8%。综上所述,与农户习惯施肥(FP)相比,优化施肥(OPT)具有高产、高收益以及环境友好的优势,为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高效绿色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优化施肥 养分平衡 温室气体排放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低水平聚天门冬氨酸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组织器官锌沉积及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芦春莲 安亚辉 +3 位作者 孟宪华 闫恒普 郭俊锁 曹洪战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53-246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聚天门冬氨酸锌(PASP)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组织器官锌沉积及锌排放的影响,探讨聚天门冬氨酸锌对硫酸锌的替代效果。试验选用体重相近[(31.73±3.50) kg]的(杜×长×大)...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聚天门冬氨酸锌(PASP)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组织器官锌沉积及锌排放的影响,探讨聚天门冬氨酸锌对硫酸锌的替代效果。试验选用体重相近[(31.73±3.5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9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锌水平及锌源为80 mg·kg^-1一水硫酸锌(ZnSO4·H2O),试验Ⅰ组与Ⅱ组锌水平及锌源分别为60与40 mg·kg^-1聚天门冬氨酸锌;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腹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和Ⅱ组钙(Ca)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粗灰分(Ash)及磷(P)表观消化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锌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3)试验Ⅰ组和Ⅱ组粪锌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1.65%和30.87%,差异显著(P<0.01)。4)对照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Ⅱ组(P<0.05),试验Ⅰ组球蛋白(G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及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各组间肝、肾、胰、脾、骨骼、毛发、背最长肌中锌的沉积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血清锌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40 mg·kg^-1聚天门冬氨酸锌即可满足该阶段猪的生长需要,并显著降低粪中锌的含量,进而证明聚天门冬氨酸锌在生长猪饲粮中可替代高剂量硫酸锌且有一定的减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门冬氨酸锌 生长性能 粪锌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液指标 组织器官锌沉积 减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