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熊学玉 李春祥 +1 位作者 耿耀明 黄鼎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5,共8页
基于美国规范ATC-40和N2方法,建立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曲率的计算程序。这些为评价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竖向抗震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 基于美国规范ATC-40和N2方法,建立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曲率的计算程序。这些为评价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竖向抗震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竖向地震反应 静力弹塑性分析 能力谱方法 抗震能力
下载PDF
墙体受拉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任重翠 肖从真 徐培福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2-28,共7页
以一个8度区、98m高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通过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体出现受拉情况后,结构抗震性能的变化和破坏模式的发展。结果表明,墙体受拉后,抗侧刚度快速下降,内力发生重分布,受拉、受压... 以一个8度区、98m高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通过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体出现受拉情况后,结构抗震性能的变化和破坏模式的发展。结果表明,墙体受拉后,抗侧刚度快速下降,内力发生重分布,受拉、受压墙肢承担的内力差异增大;受压侧墙肢承担了主要内力,结构最终因首层受压侧墙肢压弯承载力不足、无法继续抵抗外力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静力非线性分析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墙体受拉 受压破坏
原文传递
某超高层建筑主楼结构选型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新 温四清 +1 位作者 金波 刘文路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8,64,共4页
对一栋超高层建筑采用三种不同结构体系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其中层1~4为型钢混凝土结构。采用SATWE,ETABS程序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弹性动力时程分... 对一栋超高层建筑采用三种不同结构体系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其中层1~4为型钢混凝土结构。采用SATWE,ETABS程序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和罕遇地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结构方案 钢框架-支撑结构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原文传递
Perform-3D在某钢框架推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震 邓长根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41-343,共3页
介绍了推覆分析的基本原理,并运用Perform-3D对某钢框架结构进行了推覆分析,得到结构的能力曲线、目标位移以及层间位移角。
关键词 PERFORM-3D 推覆分析 位移系数法
下载PDF
平面钢框架结构简化为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的研究
5
作者 裴星洙 周晓松 郭道远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1,共5页
对于平面钢框架结构,应用非线性静力分析法,借助于增值系数λ,提出了新的结构振动模型——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然后选取5个结构算例,利用4种方法确定结构刚度矩阵后,采用3组地震波加速度时程离散值进行了地震响应弹性时程分析,验证了其... 对于平面钢框架结构,应用非线性静力分析法,借助于增值系数λ,提出了新的结构振动模型——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然后选取5个结构算例,利用4种方法确定结构刚度矩阵后,采用3组地震波加速度时程离散值进行了地震响应弹性时程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该模型由于考虑到梁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比质点系剪切型振动模型具有很多优越性,不仅在弹塑性范围内能够得到精度较高的结果,而且具有输入数据简单、计算简便的特点,可为结构抗震工程计算和设计提供简便而有效的一种解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钢框架 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 非线性静力分析 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
下载PDF
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基础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裴星洙 刘正伟 周晓松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共5页
介绍了将平面框架结构简化为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的方法。为了证实该模型的有效性,分别利用反弯点法、D值法、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方法设定多质点系刚度矩阵,对算例结构进行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并利用杆系单元有限元的方法,自编电算程序,对... 介绍了将平面框架结构简化为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的方法。为了证实该模型的有效性,分别利用反弯点法、D值法、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方法设定多质点系刚度矩阵,对算例结构进行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并利用杆系单元有限元的方法,自编电算程序,对算例结构进行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最后,对上面几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设定结构刚度矩阵K后计算得出的地震响应值和利用杆系单元有限元方法计算出的结果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翼鱼刺型振动模型 杆系单元有限元电算程序 地震响应
下载PDF
罕遇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损伤的简化分析
7
作者 包华 洪俊青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53-59,共7页
以一榀具有集中塑性铰单元模型的基础隔震钢框架为模型,分别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和直接积分的动力弹塑性时程的方法,基于过程追踪,计算了隔震框架各损伤模式首次出现时的层间位移、隔震层位移及框架顶点位移,对比研究了... 以一榀具有集中塑性铰单元模型的基础隔震钢框架为模型,分别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和直接积分的动力弹塑性时程的方法,基于过程追踪,计算了隔震框架各损伤模式首次出现时的层间位移、隔震层位移及框架顶点位移,对比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结果表明: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分析的简化方法;对应于性能点位移的结构动力弹塑性所分析的层间位移等均值结果与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符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遇地震 基础隔震 静力非线性分析 结构损伤 动力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分析
8
作者 陈伟宏 姜绍飞 +1 位作者 崔双双 吴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研究我国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结构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解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对不同材料的所有结构体系均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无法体现不同结构形式的延性区别的问题.方法分别考虑VI、VII、VIII三个设防烈度... 目的研究我国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结构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解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对不同材料的所有结构体系均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无法体现不同结构形式的延性区别的问题.方法分别考虑VI、VII、VIII三个设防烈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了17个不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结构拟静力试验对Open Sees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的VI、VII、VIII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15、10、5;与美国UBC规范规定值8相比,其最低值取值较保守.结论通过得到的结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值,可以综合量化评估"临界倒塌状态"时,结构承载能力和非弹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结构拟静力试验 RC框架结构 结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值
下载PDF
抗震设计中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9
作者 张剑寒 刘志杰 王后裕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28-233,共6页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简便而且有效的结构抗震能力评价工具,近年来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在国内外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几种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重点介绍了能力谱法,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 能力谱 需求谱 适应谱Pushover方法
原文传递
桥梁易损性曲线计算方法研究
10
作者 张小璇 陈世鸣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4,共6页
易损性曲线在结构抗震评估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易损性曲线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研究和发展。针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以曲率延性为判断不同损坏等级的依据,采用四种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承载力反应谱法、N2法、改进的模态Pus... 易损性曲线在结构抗震评估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易损性曲线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研究和发展。针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以曲率延性为判断不同损坏等级的依据,采用四种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承载力反应谱法、N2法、改进的模态Pushover分析法以及自适应承载力反应谱法)计算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并以动力分析结果作为方法比较的标准值,对比以上四种静力方法计算的结果。研究表明,N2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并且可以给出十分接近非线性动力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性曲线 桥梁结构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下载PDF
采用两种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反应的比较
11
作者 于海江 王爱琴 裴星洙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08-412,共5页
论述了利用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和D值法计算结构刚度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在目前国内理论计算或者实际工程中较常用的是D值法,但是经过计算分析发现用D值法计算出来的刚度与实际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并且D值法只能计算出结构弹性阶... 论述了利用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和D值法计算结构刚度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在目前国内理论计算或者实际工程中较常用的是D值法,但是经过计算分析发现用D值法计算出来的刚度与实际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并且D值法只能计算出结构弹性阶段的刚度,而当结构进入塑性状态,结构退化之后的刚度以及屈服位移,D值法则无能为力。为了比较两种方法在计算结构反应方面的差异,对一算例建立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F模型具有更接近工程实际情况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D值法 等价剪切振动模型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伟宏 崔双双 +1 位作者 吕大刚 李雁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55,共9页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是预测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确定结构之间最小距离,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时因相互碰撞而发生倒塌的关键设计参数。但是目前我国结构抗震规范中并没有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的概念。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是预测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确定结构之间最小距离,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时因相互碰撞而发生倒塌的关键设计参数。但是目前我国结构抗震规范中并没有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的概念。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振动台试验数据和拟静力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分别采用非线性静力方法和非线性动力方法,对所设计典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按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结构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可以预测结构临界倒塌状态时的结构最大弹塑性变形。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VI、VII、VIII度RC框架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15、10、5,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结构位移放大系数与结构反应修正系数的比值(Cd/R)在0.8~1.2范围内,这和NEHRP推荐条文中的取值相近,但稍微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 结构振动台试验 钢筋混凝土结构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下载PDF
新型叠合式剪力墙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嫚莉 赵宏康 +1 位作者 戴雅萍 方有珍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55-62,共8页
为了系统研究新型叠合式剪力墙力学性能,以不同偏心距、轴压比为设计参数,共设计2组5片新型叠合式剪力墙和2片全现浇剪力墙.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所有试件进行偏心荷载和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 为了系统研究新型叠合式剪力墙力学性能,以不同偏心距、轴压比为设计参数,共设计2组5片新型叠合式剪力墙和2片全现浇剪力墙.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所有试件进行偏心荷载和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结果表明:新型叠合试件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压弯性能与全现浇试件基本一致;在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新型叠合试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低于全现浇试件;在加载过程中,所有叠合面未出现较大分离,而现浇部分先于预制部分发生塑性损伤,且损伤发展更为充分;新型叠合试件的水平承载能力在轴压比小于0.4范围内随轴压比增大而提高,而在轴压比大于0.4后基本恒定,延性性能急剧降低;预制板设置圆形凹槽抗剪键可提高试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由于墙体周边现浇整体性较好,以致叠合面变形协调一致,摩擦系数的设置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叠合式剪力墙 抗剪槽 压弯性能 非线性静力分析 有限元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双双 吴波 陈伟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91,共6页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反映了结构非弹性变形能力的大小,它是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中确定的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确定的等延性非弹性反应谱的主要依据。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反映了结构非弹性变形能力的大小,它是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中确定的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确定的等延性非弹性反应谱的主要依据。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拟静力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比较弹性与非弹性体系在同一强度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得到了按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的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可以定量评定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非弹性耗能能力。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6、7、8度的RC框架结构,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3.7、3.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非弹性耗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