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及其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鹏 柳杉杉 +4 位作者 乔晶晶 孔琰 陈雄斌 殷菊 申昆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6-470,共5页
随着新型呼吸道病毒的出现,群体抵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脆弱性更明显。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已成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此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也显著降低了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 随着新型呼吸道病毒的出现,群体抵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脆弱性更明显。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已成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此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也显著降低了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和住院率。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具有其特殊性和挑战,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进而保护易感儿童,减少儿童健康系统的疾病负担。现对病毒的气溶胶传播、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NPIs的特殊性及呼吸道病毒感染NPIs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改善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呼吸道病毒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 被引量:6
2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 +7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儿科专家委员会 全球儿科呼吸联盟 申昆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3-420,共8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NPIs)包括个人防护、环境措施、社会措施及旅行限制,是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式。然而在非呼吸道病毒大流行期间,停课、集中隔离、关闭场所及旅行限制等不适合持续实施,但佩戴口罩、手卫生、呼...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NPIs)包括个人防护、环境措施、社会措施及旅行限制,是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式。然而在非呼吸道病毒大流行期间,停课、集中隔离、关闭场所及旅行限制等不适合持续实施,但佩戴口罩、手卫生、呼吸礼仪、通风、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保持社交距离等在病毒季节性流行和日常感染预防中仍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特组织专家以临床医师和家长为目标人群制定此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预防 非药物干预 儿童 共识
原文传递
非药物干预措施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卓雯 姚星妹 周裕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85-1589,共5页
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人群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患者中。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疾病负担严重,因此,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全球问题... 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人群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患者中。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疾病负担严重,因此,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全球问题之一。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是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包括个人防护、病例隔离、旅行限制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期间实施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不仅有效减缓了SARS-CoV-2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也对呼吸道传染性病毒的传播产生了影响。本文对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在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呼吸道传染性病毒传播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措施 呼吸道病毒 COVID-19
原文传递
非药物干预措施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志刚 廖思森 +4 位作者 陈爱萍 肖宗浩 罗舜燕 温碧云 张静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22-225,241,共5页
目的探究非药物干预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的影响,为疫情放开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住院患儿中确诊为RSV感染者960名,按时间分为无非药物干预期间(2018年至2019年)和非药物性... 目的探究非药物干预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的影响,为疫情放开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住院患儿中确诊为RSV感染者960名,按时间分为无非药物干预期间(2018年至2019年)和非药物性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期间(2020年至2021年)两组,收集两组患儿的病例信息,分析两组临床特征情况。结果共有960例患儿,其中无NPIs期间400例,NPIs期间560例,<6月龄组儿童发病率最高(54.3%),重症率为4.2%,无死亡病例。无NPIs期间RSV感染全年散发,NPIs期间RSV感染率随NPIs执行程度变化而变化,无明显季节性变化。无NPIs期间患儿喘息的发生率较高(43.8%vs 37.1%)、患肺炎比例较高(73.0%vs 65.7%)、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移酶的异常频率所占比例较高,住院天数较长[(5.4±1.6)d vs(5.1±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NPIs期间RSV感染患儿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较高,达峰时间比(ti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as a proportion of expiratory time,TPEF/TE)、达峰容积比(volume to peak expiratory flow as a proportion of exhaled volume,VPEF/VE)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发生率两个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Is期间RSV感染流行季节被扰乱,且RSV患儿的气道损伤较轻,两个时期重症率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临床特点 儿童
下载PDF
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传播动力学、疫苗和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娟娟 吴谦惠 余宏杰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0-671,共12页
在全球新冠肺炎持续流行、病毒变异频发的背景下,我国长期面临境外输入和本土反弹的双重压力。自新冠肺炎疫情初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复旦大学余宏杰研究团队运用经典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统计学、地理信息学和生态学... 在全球新冠肺炎持续流行、病毒变异频发的背景下,我国长期面临境外输入和本土反弹的双重压力。自新冠肺炎疫情初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复旦大学余宏杰研究团队运用经典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统计学、地理信息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通过临床评价、构建基于群体和个体水平的传播动力学模型等,在疫情的各个阶段针对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传播动力学、疫苗和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评价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建立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奠定了科学基础,为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制定疫苗免疫策略等提供了直接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流行病学 传播动力学 疫苗免疫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湖北省荆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天 吴杨 +2 位作者 陈琦 黄继贵 罗曼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8-1204,共7页
目的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PIs)对湖北省荆州市法定传染病(NIDs)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9日(2015年第1周)至2021年1月3日(2020年第53周)荆州市NIDs周发病数。2015年1周至2020年5周作为历史数据拟合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BSTS)... 目的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PIs)对湖北省荆州市法定传染病(NIDs)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9日(2015年第1周)至2021年1月3日(2020年第53周)荆州市NIDs周发病数。2015年1周至2020年5周作为历史数据拟合贝叶斯结构时间序列(BSTS)模型并预测2020年6—53周NIDs发病数。2020年6—53周实际值分别与2015—2019年同期NIDs发病数、模型预测值比较,采用相对下降(RR)评价NPIs对NIDs的影响。分病种、分性别、分年龄、分类(甲乙类、丙类;呼吸道、肠道、血源及性传播、自然疫源性)、分时期(6—18周、19—24周、25—53周)进行亚组分析。结果2020年6—53周累计报告NIDs 20种18952例,较2015—2019年同期下降45.26%。基于BSTS模型,2020年6—53周较预期下降60.42%(95%CI:50.98%~69.66%),其中甲乙类NIDs、丙类NIDs分别下降36.63%(95%CI:30.60%~43.19%)、60.72%(95%CI:33.97%~85.32%)。6—18周、19—24周、25—53周分别下降70.29%(95%CI:56.88%~83.29%)、61.71%(95%CI:45.34%~79.13%)、55.68%(95%CI:45.60%~67.29%)。从传播途径来看,呼吸道传染病下降幅度最大(RR=61.53%,95%CI:22.60%~100.87%);其次为肠道传染病(RR=19.72%,95%CI:2.98%~35.29%)。分年龄来看,15~64岁年龄组下降幅度最大(RR=72.74%,95%CI:65.68%~80.10%),其次为0~14岁年龄组(RR=54.51%,95%CI:19.78%~87.15%)。分地区来看,2020年不同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发病率与降幅存在正相关性(r_(s)=0.714,P=0.058)。RR最大的前5位病种分别为风疹(999.77%,95%CI:−2326.82%~4510.97%)、流行性感冒(68.93%,95%CI:91.76~117.10%)、猩红热(88.59%,95%CI:64.78%~112.12%)、手足口病(86.09%,95%CI:77.46%~94.5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78.54%,95%CI:28.11%~127.26%)。结论NPIs在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同时,大幅降低湖北省荆州市NIDs发病数,其效果在人群、疾病、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 传染性疾病 公共卫生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荆州市
原文传递
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成人感染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雪 吴重阳 +5 位作者 熊丽 李梦娇 袁余 林钰灵 肖玉玲 谢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25-1430,共6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对成人感染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率的影响,深入了解NPIs的科学价值和长期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2023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道感染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时段对病原体、人群、季...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对成人感染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率的影响,深入了解NPIs的科学价值和长期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2023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道感染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时段对病原体、人群、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时段包括2017-2019年(NPIs实施前),2020-2022年(NPIs实施中),2023年1-12月(NPIs实施后)。结果纳入呼吸道感染成人患者33068例,8种成人感染呼吸道病原体2017-2019年总流行率(26.95%)高于2020-2022年(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PIs实施的前、中、后3个时段中,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的病原体流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Is实施前,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的季节高峰出现在每年的1-3月。随着NPIs的实施,流行季节高峰分别出现在2020年1-3月(10.09%)、2021年10-12月(9.32%)、2022年7-9月(15.23%)。NPIs实施后,病原体流行的季节高峰出现在2023年10-12月(21.20%)。8种病原体中,甲型流感病毒H1N1(2009)的流行率变化最为明显,NPIs实施前、中、后流行率分别为17.42%、0.00%、6.99%。结论2017-2023年由于NPIs等因素的影响,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情况改变了原有特征。关注病原体流行率的新特征,对于预防、诊断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措施 呼吸道病原体 流行特征
下载PDF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影响的间断时间序列方法综合评价
8
作者 刘天 向泉 +4 位作者 秦周 宋开发 姚梦雷 黄继贵 赵婧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78-1184,共7页
目的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广义回归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Prais-Winsten回归、自回归移动平均法(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 目的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广义回归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Prais-Winsten回归、自回归移动平均法(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IMA)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GLS)4种间断时间序列方法分别分析手足口病,计算超额风险(excess risk,E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4种不同方法分析结果采用Meta分析进行合并,计算综合ER及95%CI。评价4个模型残差自相关性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选择残差不存在自相关性、MAPE最小的方法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反事实估计法计算相对下降(relative decrease,RD)。结果2011—2019年共报告57286例手足口病例,年均发病率9.33/10万;2020—2022年共报告7693例,年均发病率4.00/10万,两个时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比(incidence rate ratio,IRR)为2.33,95%CI:2.28~2.39]。最优ARIMA模型为ARIMA(1,0,1)含回归项。GLM、Prais-Winsten回归、ARIMA、GLS 4种模型计算ER依次为66.04%(95%CI:33.11%~82.76%)、63.15%(95%CI:2.85%~86.02%)、59.26%(95%CI:9.24%~81.73%)、58.41%(95%CI:3.57%~82.06%)。Meta分析合并的ER为63.00%(95%CI:46.00%~79.00%)。ARIMA模型残差不存在自相关性,MAPE最小为85.02%,为最优模型。利用ARIMA进行亚组分析显示,2020年1月—2022年12月、2020年1—6月、2020年7月—2021年12月、2022年1—12月的RD依次为39.22%、94.94%、20.41%、41.62%;0~<1岁、1~<3岁、3~<6岁和≥6岁的ER依次为70.53%、57.58%、-11.47%、-86.52%。结论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显著降低了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不同时期、年龄人群的降低作用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 间断时间序列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老年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9
作者 魏嘉祎 陈国伶 +4 位作者 钱倍颖 廖婧诗 邹莉梅 占金苹 王晓蕾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523-3526,共4页
对近年来有关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包括运动干预、认知干预、双重任务训练、脑刺激干预和其他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阻止或延缓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进展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
关键词 老年人 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 痴呆 非药物干预 综述
下载PDF
免疫债下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周文静 裴桂英 姜赤秋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0期1239-1244,共6页
目的:探讨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政策,个人非药物干预(NPIs)的减少后,在免疫债的影响下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3年4—5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儿科收治的儿童... 目的:探讨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政策,个人非药物干预(NPIs)的减少后,在免疫债的影响下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3年4—5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儿科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病原体为RS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做相关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0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RSV 282例,阳性率39.9%。2023年4—5月为RSV流行高峰。RSV单一感染比例为51.1%(144例/282例),RSV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占比48.9%(138例/282例);在144例RSV单一感染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2(79∶65),年龄分布大多在3~5岁。住院时长多在5~6 d(63.2%)。以咳嗽(100%)、发热(82.6%)、双肺呼吸音粗(95.1%)较常见,喘息(11.6%)的发生率较低。肺炎发生率为95.8%,重症肺炎发生率为8.7%。结论:(1)免疫债的影响下RSV感染反季节流行,春末夏初(4—5月份)已进入流行期。(2)免疫债的影响下RSV感染患儿年龄多分布在3~5岁,其次为1~2岁。(3)此次RSV感染患儿喘息发生率较低,症状大多以发热、咳嗽为主。(4)RSV感染患儿易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5)免疫债的影响下RSV混合感染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债 非药物干预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不同干预措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劳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念 谭惠仪 +1 位作者 王珍珍 高秀花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1期59-67,共9页
目的采用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9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ProQuest,Web of Scie... 目的采用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9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ProQuest,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由2名研究员采用Cochrane中文版评价手册进行独立质量评价,并使用StataSE 1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9种非药物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8种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相比,其中香薰按摩、抗阻联合有氧运动、穴位按摩、足底反射疗法、有氧运动、吸入芳香疗法和肌肉放松训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不包含0),而按摩与常规护理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累计概率曲线下面积显示,香薰按摩>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运动>穴位按摩>足底反射疗法>有氧运动>吸入芳香疗法>肌肉放松训练>按摩>常规护理。结论结合网状Meta分析和传统Meta分析结果,推荐优先考虑采用抗阻联合有氧运动方式减轻MHD患者疲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疲劳 非药物干预措施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非药物干预措施解除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现状及其临床特征与防治
12
作者 隋铭泽 刘海沣 付红敏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4年第9期610-615,共6页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限制了多种呼吸道病原的传播,NPIs解除后,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再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行,并且显示出不同...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限制了多种呼吸道病原的传播,NPIs解除后,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再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行,并且显示出不同以往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临床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该文就全球不同地区NPIs解除后儿童RSV的流行现状、临床特征与其变化相关的潜在机制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加强对NPIs解除后儿童RSV感染的关注和认识,为进一步优化儿童RSV感染预防及诊治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非药物干预 儿童
原文传递
非药物方法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抑郁的干预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俊华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方法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情绪改善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76例慢性充血性心衰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于治疗原发病,强心利尿等心衰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方法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情绪改善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76例慢性充血性心衰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于治疗原发病,强心利尿等心衰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非药物干预(包括认知行为干预、支持疗法、放松疗法等),对照组给予心衰常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明显,LVEF升高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方法能有效缓解慢性心衰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避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抑郁 非药物干预
下载PDF
COVID-19大流行期间流感活动呈“断崖式”下降——佩戴口罩、人员流动变化及SARS-CoV-2干扰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莎莎 张婷 +6 位作者 吕岩 赖圣杰 戴佩希 郑建东 杨维中 周晓华 冯录召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5-202,M0008,共9页
一般情况下,每年冬季是季节性流感高发季节,但在当前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期间,全球季节性流感活动呈“断崖式”下降。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亟需弄清这种前所未有的流感低水平流行的原因。本文中,我们探索了一种国家特... 一般情况下,每年冬季是季节性流感高发季节,但在当前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期间,全球季节性流感活动呈“断崖式”下降。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亟需弄清这种前所未有的流感低水平流行的原因。本文中,我们探索了一种国家特异性推理模型,利用该模型估计中国、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中佩戴口罩、人员流动变化(国际和国内)以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干扰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这些地区增加一周佩戴口罩的干预措施,流感活动可减少11.3%~35.2%。实施一周的限制人员流动措施对国际(1.7%~6.5%)和国内社区(1.6%~2.8%)的影响较小。2020年至2021年,仅佩戴口罩这一项干预措施就可使阳性率下降13.3%至19.8%。仅人员流动变化可使阳性率降低5.2%至14.0%,其中79.8%~98.2%归因于国际旅行限制。SARS-CoV-2干扰仅在2019年至2020年具有统计学显著效应。中国北方地区及英国的阳性百分比分别降低7.6%(2.4~14.4)和10.2%(7.2~13.6)。探索所得出的结果对了解非药物干预措施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背景下的流感演变有一定意义,有助于制定卫生政策,并可为公共卫生措施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政策 非药物干预 呼吸系统疾病 流行期间 季节性流感 流动变化 个性化设计 模型估计
下载PDF
ICU亚谵妄综合征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梅 周会兰 +4 位作者 方杰 王玲 杨晓 胡燕华 梁杨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4期1293-1298,共6页
亚谵妄综合征(SSD)是一个新兴概念,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其普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及众多不良影响,但目前尚未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以致SSD非药物干预的研究极其匮乏,从而影响了对SSD的防治。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罗列有关重症患... 亚谵妄综合征(SSD)是一个新兴概念,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其普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及众多不良影响,但目前尚未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以致SSD非药物干预的研究极其匮乏,从而影响了对SSD的防治。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罗列有关重症患者SSD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就各个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以期为防治SSD的发生或对相关非药物措施行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亚谵妄综合征 非药物干预 集束化护理 综述
下载PDF
基于人口流动数据研究武汉“封城”对中国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态势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思聪 叶元庆 +12 位作者 胡可嘉 雷浩 陈辰 徐小林 李文渊 袁长征 曹淑殷 王思思 李舒 贾君麟 王秦川 卞子龙 吴息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定量评估武汉“封城”对控制中国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传播的作用。方法:首先基于全国217个城市的武汉来源输入性病例数据和武汉来源的人口流动数据,估算武汉2020年1月23日“封城”前的每日新发感染率。并假设武汉“封城... 目的:定量评估武汉“封城”对控制中国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传播的作用。方法:首先基于全国217个城市的武汉来源输入性病例数据和武汉来源的人口流动数据,估算武汉2020年1月23日“封城”前的每日新发感染率。并假设武汉“封城”推迟7 d,武汉的每日新发感染率在2020年1月23日后分别呈高、中、低增长趋势,估算2020年1月24至30日的每日新发感染率,从而计算在此期间武汉流出的感染人数。最后,通过易感-暴露-感染-恢复(SEIR)模型预测武汉“封城”推迟7 d对国内疫情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2020年1月19至23日,武汉每日新发感染率分别为0.021%、0.026%、0.029%、0.033%和0.070%。截至2020年1月23日,武汉共有感染者20066人。假设武汉“封城”推迟7 d,在2020年1月30日,武汉每日新发感染率在高、中、低增长情景模拟的结果分别是0.335%、0.129%和0.070%。依据上述三种情景,预测分别会有32075、24819和20334名感染者从武汉流入其他地区,到2020年3月19日,全国COVID-19确诊人数将是官方公布数据的3.3~3.9倍。结论:在疫情暴发早期,武汉及时采取“封城”措施对控制COVID-19疫情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中国 人口流动 非药物干预 易感-暴露-感染-恢复模型 疫情播散
下载PDF
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家武 汤春辉 +10 位作者 戴梅 段江 李艳红 杨剑 杨涛 高燕 班登 朱基财 袁廷运 李银 付红敏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2-927,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解除后,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9日昆明市6家三甲医院1145例新型冠状病毒Omi...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解除后,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9日昆明市6家三甲医院1145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重症组的危险因素。结果1145例患儿中男677例、女468例,就诊年龄1.7(0.5,4.1)岁,≤3岁758例(66.2%),>3岁387例(33.8%)。有基础疾病89例(7.8%)、无基础疾病1056例(92.2%)。接种疫苗者(≥1剂)319例(27.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48例(65.3%),死亡6例(0.5%)。普通组1051例、重症组94例。重症组的接种疫苗的比例、就诊年龄、淋巴细胞计数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普通组[36例(38.3%)比283例(26.9%)、0.5(2.6,8.0)比1.6(0.5,3.9)岁、1.3(1.0,2.7)×109比2.7(1.3,4.4)×109/L、0.17(0.12,0.24)比0.21(0.15,0.16),χ^(2)=4.88、Z=-2.21、-5.03、-2.53,均P<0.05]。重症组的住院时间、有基础病的比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11.6±5.9)比(5.3±1.8)d、41例(43.6%)比48例(4.6%)、67(26,120)比20(15,32)U/L、51(33,123)比44(34,58)U/L、56.9(23.0,219.3)比3.6(1.9,17.9)U/L、12.0(4.9,56.5)×10^(-3)比3.0(3.0,7.0)×10^(-3)pg/L,t=-20.43,χ^(2)=183.52,Z=-9.14、-3.12、-6.38、-3.8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白细胞计数(OR=1.88,95%CI 1.18~2.97,P<0.01)、C反应蛋白(OR=1.18,95%CI 1.06~1.31,P<0.01)、铁蛋白(OR=1.01,95%CI 1.00~1.00,P<0.01)、白细胞介素6(OR=1.05,95%CI 1.01~1.08,P=0.012)、D二聚体(OR=2.56,95%CI 1.44~4.56,P<0.01)升高,CD4+淋巴细胞比例降低(OR=0.84,95%CI 0.73~0.98,P=0.030)均是住院患儿发生重症的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感染 Omicron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北京市流感非药物干预措施指南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鹏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强,极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除使用流感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外,非药物干预措施是针对流感最容易实现的防控措施,能够用来减缓甚至防止流感的传播。通常使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个人...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强,极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除使用流感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外,非药物干预措施是针对流感最容易实现的防控措施,能够用来减缓甚至防止流感的传播。通常使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个人措施、环境措施、社会措施和旅行措施。本指南适用于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在日常和流感流行期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非药物干预措施 北京
原文传递
非药物干预应用于COVID-19防控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系统评价
19
作者 翁俊岭 连代 +5 位作者 陶颖 罗冰星 李福明 严俊涛 杨毅 陈英耀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4-664,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COVID-19相关非药物干预(NPIs)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INAHTA数据库,搜集与COVID-19 NPIs相关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检索时限... 目的系统评价COVID-19相关非药物干预(NPIs)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INAHTA数据库,搜集与COVID-19 NPIs相关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检索时限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20日,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数据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71篇文献,其中25篇涉及核酸、抗原检测和筛查类NPIs,5篇聚焦于个人防护类NPIs,12篇关于社交距离与隔离类NPIs,11篇为区域或全国性封锁措施类NPIs,18篇包含多种NPIs组合。相较于无干预,核酸、抗原检测、筛查和个人防护类的措施均具有经济性,社交距离和隔离等措施也具有经济性,但在低等收入国家,可能会给最贫穷和最脆弱的人造成沉重的损失。此外,相较于单次长期的区域封锁,多次短期的封锁措施更具经济性。结论核酸和抗原检测、个人防护、社交距离和隔离等NPIs在一定程度上均具有经济性;区域或全国性的封锁虽然可以减少死亡,但不适宜广泛采用。针对Omicron变异株,免疫缺陷人群、老年人群等特殊群体以及我国背景下NPIs的经济学价值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非药物干预 卫生经济学评价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非药物干预措施对COVID-19模型的影响
20
作者 白雪花 薛亚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1-248,共8页
研究了一类包含无症状和有症状感染的COVID-19模型,考虑了非药物干预措施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运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出基本再生数R_(0),并讨论了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利用Routh-Hurwitz判据和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当R_(0)<1时... 研究了一类包含无症状和有症状感染的COVID-19模型,考虑了非药物干预措施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运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出基本再生数R_(0),并讨论了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利用Routh-Hurwitz判据和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当R_(0)<1时,无病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和全局渐近稳定的;利用中心流形理论,证明了当R_(0)>1时,地方病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在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感染人群显著减少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措施 COVID-19 数学模型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