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止血祛瘀明目片在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治华 吴沂旎 +3 位作者 王芳 吴雪梅 冀璐 杨淑焕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明确止血祛瘀明目片在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5月在陕西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非缺血型RVO患者,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卵磷脂络合碘... 目的明确止血祛瘀明目片在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5月在陕西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非缺血型RVO患者,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止血祛瘀明目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出血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IL-6、IL-8和NF-κB及V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和眼底出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视力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和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F-κB及V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祛瘀明目片通过下调VEGF介导的NF-κB/IL-6/IL-8/VCAM-1信号通路减轻非缺血型RVO的炎性反应进而促进眼底出血吸收,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祛瘀明目片 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NF-ΚB
下载PDF
Clinical Study of Sulfotanshinone Sodium Injection in Treating Non-Ischem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被引量:1
2
作者 Bingwen Lu Xingwei Wu 《Chinese Medicine》 2015年第2期83-89,共7页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lfotanshinone sodium (SS)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ischem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Methods: Sixty-two RVO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 2013 and Oct...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lfotanshinone sodium (SS)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ischem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Methods: Sixty-two RVO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 2013 and Oct.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patients;Bendazol tablets) and Treatment Group (32 patients, Bendazol tablets + SS injections), each with a follow-up period of 6 month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then performed on changes in visual acuity, 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 (CRT) and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RC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oth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nessed an improvement on visual acuity (Control Group: t = 2.103, p = 0.044;Treatment Group: t = 8.021, p = 0.000). Visual acuity c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in Treatment Group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Macular edema could be greatly relieved in Treatment Group measured by CRT (t = 2.571, p = 0.007)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of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Control Group (t = 1.016, p = 0.070). RCT were remarkably shortened in both groups (Control Group: t = 43.83, p = 0.000;Treatment Group: t = 27.34, p = 0.000), and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chang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more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S injection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otanshinone SODIUM INJECTION non-ischem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下载PDF
康柏西普对于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雨佳 张含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3期75-77,80,共4页
目的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眼科就诊的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43例,病程小于3个月组(A组)16例,病程3~6个月组(B组)13例,6~12个月组(C组)14例。所有患者同时行... 目的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眼科就诊的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43例,病程小于3个月组(A组)16例,病程3~6个月组(B组)13例,6~12个月组(C组)14例。所有患者同时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三组均先注射1次,之后每1个月随访测定眼压、BCVA和CMT。结果初诊与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黄斑水肿高度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与视力预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的眼压相比较,三组内的各随访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确切,越早期治疗效果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 康柏西普 病程 视力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陆秉文 吴星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所有病例按就诊先后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30眼)与治疗组(32例32眼)。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应用地巴唑、复方丹参片...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所有病例按就诊先后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30眼)与治疗组(32例32眼)。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应用地巴唑、复方丹参片等口服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4个疗程后,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总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CRT)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视网膜循环时间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网膜循环时间均缩短,而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患者的中心视力显著提高,黄斑水肿明显消退且视网膜循环亦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下载PDF
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蓓 陈凡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03/2018-05收治的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03/2018-05收治的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随访3mo,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CMT、黄斑中心体积(CMV)、BCVA、玻璃体腔注射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wk,1、2、3mo,B组患者CMT、CMV、BCVA均明显优于A组(P<0.05)。随访3mo,B组患者视力提高比例显著高于A组(65%vs 38%,P<0.05),玻璃体腔注射次数显著低于A组(P<0.05),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5%vs 0%)无明显差异(P=0.999)。结论:与雷珠单抗比较,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在改善视力,降低CMT和CMV,减少玻璃体腔注射次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下载PDF
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郝晓凤 谢立科 +5 位作者 胥静 李晓宇 陆秉文 孙梅 金琪 明静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44-249,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12月符合标准的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100例(100只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50... 目的研究中药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12月符合标准的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100例(100只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50只眼)。对照组单纯采用抗VEGF治疗,试验组采用抗VEGF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积通络方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视网膜中央厚度、视力、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及注药次数。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共有6例患者脱落(对照组4例,试验组2例)。(1)中医证侯评分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52.17%,试验组为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6,P=0.020)。(2)ETDRS视力:对照组22只眼(47.82%)视力提高≥20个字母,15眼(32.60%)提高10~15个字母;试验组40眼(83.33%)ETDRS视力提高≥20个字母,6眼(12.50%)提高10~15个字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P=0.040)。(3)视网膜中央厚度(CRT):2组治疗1、3和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t1个月=2.03,P1个月=0.045;t3个月=2.14P3个月=0.030;t6个月=2.37,P6个月=0.020),试验组(t1个月=2.42,P1个月=0.020;t3个月=3.10,P3个月=0.003t6个月=3.47,P6个月=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CRT比较,2组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2.18,P1个月=0.030;t3个月=2.09,P3个月=0.040)。且CRT与同一时间的ETDRS视力呈负相关(r=-0.501,P<0.05)。(4)注药次数:对照组平均注药次数是(4.35±0.24)次;试验组(3.23±0.08)次,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40)。结论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治疗减轻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作用优于单纯抗VEGF治疗组。抗VEGF联合中药治疗明显降低CRT,提高视力,减少注药次数,并能改善患者中医证侯状况、减少中医证侯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积通络 抗VEGF 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李鑫 张悦 刘海芸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3年3月~6月期间诊治的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3年3月~6月期间诊治的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0例30只眼,分为联合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联合组使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MLG治疗,每月注射一次雷珠单抗0.05 ml (0.5 mg)共3次,在第3次注射的2周后进行MLG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MLG治疗.比较治疗后1、2、3、6个月两组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结果 联合组在治疗后1、2、3、6个月时BCVA (ETDR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月:48.7 vs 44.2,P =0.036;2月:49.1 vs 44.6,P=0.032;3月:49.7 vs 45.0,P=0.026;6月:50.1 vs 45.1, P=0.025).联合组在治疗后1、2、3、6个月时CMT和对照组相比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月:457.6 μm vs 402.5 μm,P=0.146,2月:352.2 μm vs 385.3 μm,P=0.337;3月:276.1 μm vs 357.1 μm,P=0.030;6月:209.8 μm vs 334.1 μm P=0.001).联合组曾有一只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MLG治疗非缺型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在治疗后1~6个月疗效恢复优于单纯MLG治疗,并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雷珠单
原文传递
苦碟子注射液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章桂芳 黄永健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0-583,共4页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清热解毒中药)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44眼)与治疗组(48例48眼)。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每...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清热解毒中药)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44眼)与治疗组(48例48眼)。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每个疗程后,记录并分析所有病人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低切和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量及血小板黏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能改善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活血法和止血法对早期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学晶 张守康 +3 位作者 张丽霞 王民秀 镇华 亢泽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药物及凉血止血药物对早期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视力和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 42例(42眼)临床确诊为早期非缺血型CRVO的患者(剔除转化为缺血型CRVO患者6例6眼)按早期使...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药物及凉血止血药物对早期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视力和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 42例(42眼)临床确诊为早期非缺血型CRVO的患者(剔除转化为缺血型CRVO患者6例6眼)按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还是凉血止血中药分为活血组和止血组。治疗至少14天以上,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和静脉循环时间。结果 (1)活血组转化为缺血型CRVO者2眼,止血组转化为缺血型CRVO者4眼,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活血组视力由(3.935±0.79)提高至(4.418±0.491),止血组视力由(4.09±0.647)提高至(4.458±0.4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活血组静脉循环时间由(26.154±8.793)秒缩短至(19.414±8.349)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止血组治疗后静脉循环时间由(24.633±19.019)秒缩短至(18.783±14.097)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非缺血型CRVO患者,使用活血化瘀治疗可促进堵塞血管再通,取得不次于凉血止血药物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 凉血止血 早期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力 静脉循环时间
下载PDF
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对黄斑微血管损伤修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郝晓凤 谢立科 +6 位作者 胥静 李晓宇 金琪 孙梅 王诗惠 李萱 罗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黄斑微血管损伤修复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100例(100眼),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中药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黄斑微血管损伤修复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100例(100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50眼)。对照组采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试验组采用祛积通络方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深层毛细血管密度以及中心凹无血管区变化情况。结果(1)ETDRS视力:2组患者ETDRS视力字母数在治疗后1、3、6个月均比治疗前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2组比较,t_(3个月)=3.224,P3个月=0.002;t_(6个月)=4.567,P6个月=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2)D-SCP:2组患者D-SCP在治疗后1、3和6个月均比治疗前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和6个月,2组比较,t_(1个月)=2.498,P1个月=0.014;t_(3个月)=2.063,P3个月=0.042;t_(6个月)=2.781,P6个月=0.007,均有统计学意义。(3)D-DCP:2组患者D-DCP在治疗后1、3和6个月均比治疗前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和6个月,2组比较,t_(1个月)=5.934,P1个月=0.000;t_(3个月)=2.852,P3个月=0.005;t_(6个月)=9.957,P6个月=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4)FAZ:2组患者FAZ在治疗后3、6个月均比治疗前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治疗后1个月,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3、6个月,t_(3个月)=2.005,P3个月=0.048;t_(6个月)=2.673,P6个月=0.009,均有统计学意义。(5)Spearman相关分析:D-SCP和D-DCP与ETDRS视力字母数呈显著正相关(r_(SCP)=0.695,P=0.010;rDCP=0.863,P=0.001),而SCP-FAZ与ETDRS视力字母数呈负相关(r=-0.583,P=0.040)。结论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治疗对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微血管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积通络方 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浅层毛细血管丛 深层毛细血管丛 中心凹无血管区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CRVO继发ME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覃蓓 刘晓辉 秦程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例非缺血型CRVO继发ME患者。根据患者自行选择是否接受微脉冲激光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17只眼)。对照...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例非缺血型CRVO继发ME患者。根据患者自行选择是否接受微脉冲激光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17只眼)。对照组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总注药次数及按需治疗次数。结果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观察组BCVA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注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按需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CRVO继发ME,疗效显著,可改善视力,降低黄斑厚度,减少总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577 nm微脉冲激光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吴伟柯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9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 目的分析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非缺血性BRVO继发M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及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er macular thickness,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两组的BCVA及CMT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非缺血性BRVO继发ME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临床效果
下载PDF
Vitreous hemorrhage and fibrovascular proliferation after 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 venous anastomosis
13
作者 Tomoyasu Shiraya Satoshi Kato +1 位作者 Takashi Shigeeda Harumi Fukushi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1年第2期216-217,共2页
·AIM:To describe a case in which vitrectomy was required for vitreous hemorrhage and fibrovascular proliferation after 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 venous anastomosis (LCVA) for non-ischemic central retinal vein o... ·AIM:To describe a case in which vitrectomy was required for vitreous hemorrhage and fibrovascular proliferation after 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 venous anastomosis (LCVA) for non-ischemic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METHODS:Observational case report.·RESULTS:A 72-year-old man complained of central scotoma in the left eye,and was diagnosed as suffering from non-ischemic CRVO.LCVA was performed in another hospital.Although favorable visual function was briefly maintained postoperatively,severe vitreous hemorrhage developed in his left eye,necessitating vitrectomy.·CONCLUSION:Considering that LCVA carries a risk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we must apply this treatment with caution,especially in ethnic groups,such as the Japanese,in whom pigmentation reacts to photocoagulation excess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reous hemorrhage fibrovascular proliferation 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 venous anastomosis non-ischemic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下载PDF
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后玻璃体出血及纤维血管增生1例(英文)
14
作者 Tomoyasu Shiraya Satoshi Kato +1 位作者 Takashi Shigeeda Harumi Fukushima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765-766,共2页
目的:报告1例非缺血性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实施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后出现玻璃体出血及纤维血管增生而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男,72岁,主诉左眼中央有一暗点,诊断为非缺血性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 目的:报告1例非缺血性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实施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后出现玻璃体出血及纤维血管增生而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男,72岁,主诉左眼中央有一暗点,诊断为非缺血性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在其他医院实施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术后患者左眼视力短暂恢复,但并发严重的玻璃体出血,遂来我院实施玻璃体切割术。结论: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要求临床医师慎重选择,特别是对于某些种族(比如日本),因为色素沉着可引起光凝过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静脉吻合术 非缺血性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