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富勒烯类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 被引量:3
1
作者 宋成杰 王二静 +1 位作者 董兵海 王世敏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54-1763,共10页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因具有多维电荷传输特性和与给体材料形成独特的相分离结构等特点,在有机光伏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富勒烯类受体材料本身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可见光范围内吸收能力弱、修饰困难、成本高等,进而限制了器件性能...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因具有多维电荷传输特性和与给体材料形成独特的相分离结构等特点,在有机光伏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富勒烯类受体材料本身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可见光范围内吸收能力弱、修饰困难、成本高等,进而限制了器件性能的提高和规模化使用。非富勒烯类小分子受体材料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者可借助丰富的化学手段,设计合成出具有特定聚集态形貌和优异性能的有机小分子及其寡聚物。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关于苝四甲酰二亚胺类、吡咯并吡咯二酮类、苯并噻二唑类等几类性能相对优异的非富勒烯类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分子结构上对其性能进行了剖析,对高性能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讨论了提高非富勒烯类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体异质结 电子受体 非富勒烯 苝酰亚胺
原文传递
Y系列梯形稠环非富勒烯受体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鑫 薛金鸣 郭鹏智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19期1-7,共7页
随着新型高性能非富勒烯受体(NFA)的出现,有机太阳能电池(OSC)进入了以高功率转换效率(PCE)为特征的研究新阶段。尤其是2019年Y系列非富勒烯受体的合成,通过对Y系列分子的缺电子核、侧链和端基的修饰,人们可以便捷地调控受体能级,优化... 随着新型高性能非富勒烯受体(NFA)的出现,有机太阳能电池(OSC)进入了以高功率转换效率(PCE)为特征的研究新阶段。尤其是2019年Y系列非富勒烯受体的合成,通过对Y系列分子的缺电子核、侧链和端基的修饰,人们可以便捷地调控受体能级,优化分子形貌,从而得到性能更加优异的受体分子,基于Y系列的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的器件效率已经达到17%并有望突破20%。在此我们总结了Y系列受体分子的设计与器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Y系列非富勒烯电子受体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非富勒烯 Y-系列
下载PDF
小富勒烯C_(40)非经典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
作者 查林 甘利华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富勒烯C40的含四、七元环的部分非经典结构异构体进行了计算研究,对它们的几何构型、总能量及HOMO-LUMO能量间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稳定性高的异构体中碳原子的分布比较平均,通常具有更少的C10分子碎片。
关键词 非典型富勒烯 密度泛函理论 C10分子碎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