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新名词到关键词:近代以来中国“舆论监督”观念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6
1
作者 邓绍根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72,123,124,共20页
据迄今掌握的史料,1909年12月汨《大公报》社论《现政府与责任内阁》最早使用“舆论监督”新名词表达出“运用舆论监督政府机关”的观念,民国时期,“舆论监督”观念发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野。资产阶级使用“舆论监督”表达出“... 据迄今掌握的史料,1909年12月汨《大公报》社论《现政府与责任内阁》最早使用“舆论监督”新名词表达出“运用舆论监督政府机关”的观念,民国时期,“舆论监督”观念发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野。资产阶级使用“舆论监督”表达出“运用舆论手段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观念:而无产阶级使用“舆论监督”则表达出“通过群众舆论对坏人坏事或不良社会现象开展批评进行监督”的意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舆论监督”一词逐渐超过“报纸批评”呈上升趋势,并于1987年至今岀现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和学术关键词之一。总之,近现代中国“舆论监督”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不仅是“舆论监督”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发展过程,而且是“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一词在报刊上此消彼长的过程,更是中国特色舆论监督观念的形成及其制度建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报纸批评 历史演变
原文传递
《晋察冀日报》中批评性报道的方式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游雨欣 《德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在对《晋察冀日报》影印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它的批评性报道在文体上经历了以下过程:新闻体裁与文学体裁交互使用——评论和工作总结为主——消息为主。批评性报道的技巧探索主要表现在写作特点、编排方式和应急策略等方... 在对《晋察冀日报》影印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它的批评性报道在文体上经历了以下过程:新闻体裁与文学体裁交互使用——评论和工作总结为主——消息为主。批评性报道的技巧探索主要表现在写作特点、编排方式和应急策略等方面。当时的政治环境、边区的当前任务、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报社工作人员的努力是文体变化和技巧探索综合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日报》 批评性报道 报刊批评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