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亨利·列斐伏尔美学的立场和方向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宁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6-24,共9页
亨利.列斐伏尔指出唯心主义、形式主义、对人的抽象理解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美学理论的根本缺陷,他以马克思主义为美学立场,认为马克思主义能使一个现代艺术家在创作中真正获得自由、开辟广阔的创作前途,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家个人的作品也是... 亨利.列斐伏尔指出唯心主义、形式主义、对人的抽象理解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美学理论的根本缺陷,他以马克思主义为美学立场,认为马克思主义能使一个现代艺术家在创作中真正获得自由、开辟广阔的创作前途,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家个人的作品也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的作品。列斐伏尔以新浪漫主义为美学的方向,新浪漫主义是革命的、进步的,是以"可能"为中心的反叛异化现实和面向人道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列斐伏尔 美学 马克思主义 新浪漫主义
下载PDF
茅盾的新浪漫主义初探——茅盾文学观研究之一
2
作者 朱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茅盾的新浪漫主义,是在批判封建文学观念后提出的建设新文学的主张,它不但体现了文学观念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生活发展对文学所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茅盾 文学观 新浪漫主义 <<虹>>
下载PDF
欧洲语言学新浪漫主义的精神中间世界
3
作者 申小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4,共7页
研究德国新浪漫主义现代语言学家莱奥.魏斯格贝尔的语言中间世界学说,可以梳理这一学说和19世纪浪漫主义学者洪堡特及20世纪同时代其他新浪漫主义学者的联系。语言中间世界学说从语言功效上认定语言的本质,是立足于语言的文化功能透视... 研究德国新浪漫主义现代语言学家莱奥.魏斯格贝尔的语言中间世界学说,可以梳理这一学说和19世纪浪漫主义学者洪堡特及20世纪同时代其他新浪漫主义学者的联系。语言中间世界学说从语言功效上认定语言的本质,是立足于语言的文化功能透视语言意义和形式的建构;从语言内容的独立性认定精神中间世界的位置,又须肯定语言形式和语言所指内容、现象的视角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讨论语言连接人与世界的根本作用,并以此回应德国语言学界对"精神中间世界"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语言学 新浪漫主义 精神中间世界 魏斯格贝尔
下载PDF
自然美的衰退与人的审美行为的成熟
4
作者 丁来先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行为愈益成熟,即对自然进行审美时运用太多的分析技巧,合理化意识支配着他;这足以导致自然美的衰退。要想使自然美有更多的呈现就必须恢复审美行为的单纯性,借助情感、联想、想象同自然进行富有生...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行为愈益成熟,即对自然进行审美时运用太多的分析技巧,合理化意识支配着他;这足以导致自然美的衰退。要想使自然美有更多的呈现就必须恢复审美行为的单纯性,借助情感、联想、想象同自然进行富有生气的沟通,并对自然有一种描写与抒情的欲望。在当代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条件下,这种面对自然的单纯性的审美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 衰退 审美危机 审美行为 成熟 单纯性 新浪漫主义
下载PDF
田汉与新浪漫主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邹永常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1-14,共4页
田汉的剧作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情趣,其中具有较多的现代主义艺术特质:诸如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原始神秘的生命力,浓郁的感伤与悲凉的孤独,表现人物潜意识的梦幻手法和象征手法,强烈的主观抒情与对诗一般意境的追求。但田汉的创作又不同于西... 田汉的剧作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情趣,其中具有较多的现代主义艺术特质:诸如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原始神秘的生命力,浓郁的感伤与悲凉的孤独,表现人物潜意识的梦幻手法和象征手法,强烈的主观抒情与对诗一般意境的追求。但田汉的创作又不同于西方的现代主义,因为他执着于现实,同时又在戏剧艺术道路上兼收并蓄,勇敢探索,这就形成了他戏剧创作新浪漫主义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新浪漫主义 戏剧 艺术现代主义 艺术情趣 戏剧创作
下载PDF
田汉的早期剧作与新浪漫主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锋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57-60,67,共5页
在中国 2 0年代的戏剧舞台上 ,田汉及其同仁们发起了一场“艺术戏剧运动” ,他们在社会政治功能的挤压中 ,执著地表现戏剧的生命象征意识。本文立足于田汉 2 0年代早期剧作 ,以新浪漫主义为理论视点 ,重在挖掘其剧作内在的精神实质 ,即 ... 在中国 2 0年代的戏剧舞台上 ,田汉及其同仁们发起了一场“艺术戏剧运动” ,他们在社会政治功能的挤压中 ,执著地表现戏剧的生命象征意识。本文立足于田汉 2 0年代早期剧作 ,以新浪漫主义为理论视点 ,重在挖掘其剧作内在的精神实质 ,即 :同时具有物欲冲动和精神追求二重结构的本体的人 ,如何在这两种因素的碰撞与交锋中 ,体味灵的觉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戏剧 新浪漫主义 宇宙意识 艺术戏剧运动 生命象征意识 话剧
下载PDF
五四文学与存在主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经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6,98,共8页
"存在主义与五四文学"是个在学界尚未得到正视的话题,对其进行必要的探究是对这一话题具有实质意义的学术话语建构。首先,由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实质上是文化启蒙运动,所以启蒙主义语境中的存在主义价值选择,成为五四文学的时代... "存在主义与五四文学"是个在学界尚未得到正视的话题,对其进行必要的探究是对这一话题具有实质意义的学术话语建构。首先,由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实质上是文化启蒙运动,所以启蒙主义语境中的存在主义价值选择,成为五四文学的时代必然。其次,从"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非理性主义"的话语意义链来审度,所谓"新浪漫主义"话语不啻为一种存在主义的艺术表述。其三,由生命哲学的视角切入,五四文学的生命诗学及创作形态,在将西方生命哲学本土化吸纳的基础上,显示出其存在主义文学的创作本体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存在主义 启蒙语境 新浪漫主义 生命哲学
下载PDF
“帝国的怀旧”与罗曼司的复兴——论维多利亚时代“新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德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9-45,91,共8页
19世纪后半叶,在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下,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价值观变得越来越单一和狭隘。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文学史上称之为"新浪漫主义"的作家群。他们的创作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旅行文学发展的新趋向:叙事模... 19世纪后半叶,在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下,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价值观变得越来越单一和狭隘。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文学史上称之为"新浪漫主义"的作家群。他们的创作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旅行文学发展的新趋向:叙事模式上,从诗性的反思转到行动和冒险;主体意识上,从重视特立独行的个体精神,转为强调青少年的纪律、服从、勤勉和团队精神。"新浪漫主义"的出现为帝国晚期的旅行文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面貌,也折射出维多利亚时代的政治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旅行文学 新浪漫主义
下载PDF
创造社与十九世纪末欧洲文艺思潮
9
作者 童晓薇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3-85,共3页
创造社作家留学日本期间,普遍对19世纪末欧洲文艺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文艺观的形成和文学创作上,他们都受到了19世纪末欧洲以唯美主义为核心的文艺思潮的诸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观。
关键词 创造社 19世纪末欧洲文艺思潮 唯美主义 新浪漫主义
下载PDF
试论老舍的浪漫抒情体小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云贵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42-145,共4页
老舍有着自觉的对小说文体的现代性追求,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试图进行融合创造,他借取浪漫抒情体小说作躯壳,又拿来新浪漫主义做灵魂,由此创造出一种别具魅力的小说来,带给我们新颖的艺术感受。
关键词 老舍 浪漫抒情体 新浪漫主义 价值意义
下载PDF
陶晶孙1920年代小说的“新浪漫主义”特质
11
作者 董卉川 丁玉晓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91-95,共5页
在前期“创造社”作家群中,陶晶孙高举“新浪漫主义”的大旗,以此区别于郁达夫、郭沫若等人的浪漫主义创作。陶晶孙1920年代的小说主要收录于1927年由创作社出版部出版发行的《音乐会小曲》之中。他的创作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以“灵底... 在前期“创造社”作家群中,陶晶孙高举“新浪漫主义”的大旗,以此区别于郁达夫、郭沫若等人的浪漫主义创作。陶晶孙1920年代的小说主要收录于1927年由创作社出版部出版发行的《音乐会小曲》之中。他的创作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以“灵底觉醒”呈现雅致恬淡的情感,以“浪漫底象征”抒发幽婉的情思,以“理性底沉思”审视社会世相,以“神秘底运命”探讨爱情的悲剧,以此践行“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理念、彰显“新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晶孙 新浪漫主义 《音乐会小曲》
下载PDF
狄尔泰的新浪漫主义美学论纲
12
作者 黄小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狄尔泰的新浪漫主义美学对西方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非常值得探究。生命与体验是狄尔泰新浪漫主义美学的基础。其中,生命主要是指人的意识或心灵,体验则是一种直接化、当下化的、本我本己的感性经验,审美活动的真正理解对象就是指蕴... 狄尔泰的新浪漫主义美学对西方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非常值得探究。生命与体验是狄尔泰新浪漫主义美学的基础。其中,生命主要是指人的意识或心灵,体验则是一种直接化、当下化的、本我本己的感性经验,审美活动的真正理解对象就是指蕴藏在艺术作品中的生命体验。狄尔泰认为,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人类心灵的一种想象,一部艺术作品的优劣根本上是由想象力的高低决定的。狄尔泰对想象力的理解具有浓重的科学主义倾向。在诸种艺术形式中,诗对生命体验的表现最直接、最丰富、最深刻,因此诗应是最高级别的艺术形式。狄尔泰非常珍视个体性在美学上的价值,他认为在传记文学里,伟大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要与其独特个性、生命历程等审美要素综合一起才能得到理解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尔泰 新浪漫主义美学 生命体验 想象力
下载PDF
论“五四”时期的“新浪漫主义戏剧”
13
作者 彭耀春 《三江高教》 2016年第1期38-42,共5页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人为西方现代主义所吸引而高标"新浪漫主义",创作"新浪漫主义戏剧"。田汉早期戏剧热衷于"新罗曼谛的乐土",郭沫若在新浪漫主义影响下创作新历史剧,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从新浪...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人为西方现代主义所吸引而高标"新浪漫主义",创作"新浪漫主义戏剧"。田汉早期戏剧热衷于"新罗曼谛的乐土",郭沫若在新浪漫主义影响下创作新历史剧,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从新浪漫主义戏剧那里撷取某些因素和手法来丰富和增华自己。随着时代发展"新浪漫主义戏剧"很快淡出中国剧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浪漫主义戏剧 田汉早期戏剧 郭沫若历史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