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望百年——论中国新诗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6
1
作者 谢冕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61,共12页
晚清诗界革命主张以新意境和新语句入诗,但又不能摆脱和突破旧诗格调,诗界革命未能成功。中国新诗的创立,不能无视或绕过近代诗歌改良运动的主张和实践。近代诗界革命是“五四”新诗革命的先驱,它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前奏。鸦片战争以来的... 晚清诗界革命主张以新意境和新语句入诗,但又不能摆脱和突破旧诗格调,诗界革命未能成功。中国新诗的创立,不能无视或绕过近代诗歌改良运动的主张和实践。近代诗界革命是“五四”新诗革命的先驱,它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前奏。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危机,是中国新诗产生的巨大背景,新诗运动的目的、方向及价值取向均取决于此。对新诗社会功利的超常重视,是新诗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格律与自由,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新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界革命 新诗革命 旧诗 白话诗 诗体大解放
原文传递
拟古诗似今体:论南朝时期的节选式模拟
2
作者 李傲寒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从刘宋中后期开始,文士在对往世名篇进行模拟的时候,有时并不会像汉晋的写作者那样对全篇进行模仿,而是会对原作的一部分进行模拟。这种写作方式,就是节选式模拟。这些经过节选式模拟而产生的作品,一方面在篇幅上较原作有所缩短:另一方... 从刘宋中后期开始,文士在对往世名篇进行模拟的时候,有时并不会像汉晋的写作者那样对全篇进行模仿,而是会对原作的一部分进行模拟。这种写作方式,就是节选式模拟。这些经过节选式模拟而产生的作品,一方面在篇幅上较原作有所缩短:另一方面其风格也和古朴温厚的原作不同,更接近于南朝新体的精致新巧。节选式模拟的本质并非承袭汉魏旧作,而是根据新体诗的审美对汉魏旧作进行改造。其改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简化层次与突出秀句。此类改写原作之作品的产生,体现出拟古写作传统在晋宋齐梁之间发生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节选式模拟 乐府 新体诗
下载PDF
关于黄遵宪“新派诗”的评价问题——读《谈艺录》对公度诗的评论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延礼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82,共10页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他的"新派诗"代表了诗界革命的实绩,历来评价较高。钱钟书先生对黄遵宪的"新派诗"颇有微词。钱先生的批评主要有三点:一是黄遵宪的"新派诗"有新事物而无新理致;二是黄遵...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他的"新派诗"代表了诗界革命的实绩,历来评价较高。钱钟书先生对黄遵宪的"新派诗"颇有微词。钱先生的批评主要有三点:一是黄遵宪的"新派诗"有新事物而无新理致;二是黄遵宪的《番客篇》、《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不过是因袭了前人的作品;三是黄遵宪在诗中运用新名词"亦犹参军蛮语作诗,仍是用佛典梵语之结习而已"。这三点不仅关系到黄遵宪"新派诗"的评价,也涉及到对诗界革命派诗歌的认识。回到原典,重新解读黄诗,就会发现钱先生所提出的三点,似有不妥之处。公正地说,黄诗不仅开拓了诗域,而且传递了新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创新了语言,也改革了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新派诗 新事物 新理致 新名词
下载PDF
新诗中的蝴蝶意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3-139,共7页
蝴蝶进入诗人的视野,而后化为诗歌意象,大体有三个层面:1它是诗境中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2.作为一种意象,在民族文化的渊源里,可以找到两个典型的原型,其一.“蝶恋花”词牌的初创意义,即赋子蝶与花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人格化的... 蝴蝶进入诗人的视野,而后化为诗歌意象,大体有三个层面:1它是诗境中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2.作为一种意象,在民族文化的渊源里,可以找到两个典型的原型,其一.“蝶恋花”词牌的初创意义,即赋子蝶与花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人格化的意义;而广泛流传的梁祝故事中的浪漫的“化蝶”情节的内涵则蕴含了至死不渝的爱情的意义。这两种文化原型代表了源远流长的关于爱情、亲情和人情的精神。3.从“庄周梦蝶”的哲学思想中演绎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种种体验与感悟.丰富的蝴蝶意象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诗学理念和个性的诗人笔下,构成新诗中色彩斑斓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意象 新诗 诗歌 文化渊源 文化原型 民族文化 哲学 社会 自然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毛泽东诗学理论的特征与中国新诗的出路 被引量:2
5
作者 彭萍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6-70,共5页
毛泽东诗学理论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诗言志是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诗歌创作与欣赏规律的揭示和独创性的理论建构是其主要内容,实践性、体验性、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其理论体系的显著特征。毛泽东认为诗应以新诗为主体,但新诗又太自由,太散漫... 毛泽东诗学理论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诗言志是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诗歌创作与欣赏规律的揭示和独创性的理论建构是其主要内容,实践性、体验性、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其理论体系的显著特征。毛泽东认为诗应以新诗为主体,但新诗又太自由,太散漫,不能成形,因而遭到读者冷落。他主张应当借鉴古典诗词和民歌,在此基础上发展新诗,创作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体诗歌。毛泽东诗词在借用、改造旧体诗词的艺术形式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其诗学理论和诗词创作实践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诗学理论 中国特色 新诗发展 新体诗
下载PDF
“诗是跟着时代又领着时代的”——朱自清新诗创作理论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方大卫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中国的新诗发展至今只有百年的历史,其间又走了许多弯路,但是,它凝聚了几代思想者和文学巨匠们的艰苦探索。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新诗创作及理论探索,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朱自清就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代表。他主张"诗是跟... 中国的新诗发展至今只有百年的历史,其间又走了许多弯路,但是,它凝聚了几代思想者和文学巨匠们的艰苦探索。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新诗创作及理论探索,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朱自清就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代表。他主张"诗是跟着时代,又领着时代的";"新诗运动从诗体解放入手";"诗要有深美的思想做血肉"等新诗评论及理论研究,这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新诗理论建设,还是对新诗创作和发展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新诗创作 新诗运动 新诗理论
下载PDF
"Each Has Its Moment": Nie Gannu and Modern Chinese Poetry
7
作者 Xiaofei TIAN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8年第3期485-525,共41页
Nie Gannu 聂绀弩 (1903-86), essayist and poet, had begun his literary career as an avid advocate of the New Culture and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ut later in life, he became well-known... Nie Gannu 聂绀弩 (1903-86), essayist and poet, had begun his literary career as an avid advocate of the New Culture and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ut later in life, he became well-known for his classical-style poetr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aradox of old and new in Nie Gannu's writings by juxtaposing classical-style with new-style poetry fo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contrast to new-style poetry, classical-style poetry with its prosodic requirements and formal conventions has a strong technical aspect. Nie Gannu's preference for the regulated verse in the seven-syllable line is a deliberate embrace of this technical aspect of classical-style poetry: On the one hand, the absorption in poetic skills and craftsmanship was therapeutic for him in the traumatic years of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on the other, the restraint of the form and the use of parallel couplet afforded him linguistic resources unavailable in the new-style poetry, so that he was able to express emotional complexity, ambivalence, and an irony that is, in his own words, "both there and not quite there." Nie Gannu's case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new and old verse forms in each other's context. Rather than considering the mapping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s following a linear line of progression from classical-style to new-style, this paper proposes a spatial model of configu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major verse forms in modern times, as mutually defining and constric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e Gannu classical-style poetry new-style poetry modern Chinese poetry
原文传递
阅读史史料新探:以谭嗣同新学诗为中心
8
作者 张玉亮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34-145,156,共13页
阅读史是来自西方的新兴学术领域,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关注。对于阅读史史料的重视是其中一个热点。本文以近代维新先驱谭嗣同的“新学诗”为例,归纳其主要价值,并总结诗词作为阅读史史料的特点,同时提出在使用诗词作为阅读史史料时的注... 阅读史是来自西方的新兴学术领域,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关注。对于阅读史史料的重视是其中一个热点。本文以近代维新先驱谭嗣同的“新学诗”为例,归纳其主要价值,并总结诗词作为阅读史史料的特点,同时提出在使用诗词作为阅读史史料时的注意事项,以期深化相关问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新学诗 阅读史 史料
原文传递
顾随与新文学的离合 被引量:2
9
作者 季剑青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4-25,共12页
顾随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一生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戏曲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与戏曲。精于旧学且擅长填词谱曲的顾随,表面上更像是一位旧式学人,实际上却和新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随的旧体诗词写作和古典文学研究,... 顾随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一生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戏曲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与戏曲。精于旧学且擅长填词谱曲的顾随,表面上更像是一位旧式学人,实际上却和新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随的旧体诗词写作和古典文学研究,背后都有新文学的立场和精神的底色。整体来看,顾随与新文学的关系可谓貌离神合,即使将其视为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传统的传人,恐怕亦不为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随 新文学 旧体诗词
下载PDF
论晚清诗歌的文体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周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晚清时期,黄遵宪、梁启超等提倡"诗界革命",中国诗歌开始由旧体诗向新体诗转型。"新名词"入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而且导致中国旧体诗严密的文体体系出现松动、崩溃的趋势;对言文合一与民谣的大力提倡,... 晚清时期,黄遵宪、梁启超等提倡"诗界革命",中国诗歌开始由旧体诗向新体诗转型。"新名词"入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而且导致中国旧体诗严密的文体体系出现松动、崩溃的趋势;对言文合一与民谣的大力提倡,使白话进入诗歌,打破了传统的言文分离、文言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大批的通俗体诗歌;"以文为诗"的方法打破了传统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明晰界限,赋予诗歌以散文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诗界革命 旧体诗 新体诗 文体 建构
下载PDF
百年新诗史中旧诗回潮现象审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思运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4,共4页
百年来新旧两种诗歌范式的融通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这一问题最终要落实到诗人个体身上。回眸百年汉诗发展轨迹中新诗作家的旧体诗词回潮现象,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个案既带着个体的生命温度,又构成了百年汉诗发展史的... 百年来新旧两种诗歌范式的融通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这一问题最终要落实到诗人个体身上。回眸百年汉诗发展轨迹中新诗作家的旧体诗词回潮现象,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个案既带着个体的生命温度,又构成了百年汉诗发展史的生动剪影。通过对他们的诗学转型的发生学研究,审视与修复两个诗学传统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可以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对话生成关系,从而打通现代文学史上新诗创作现象与旧体诗词创作现象内在的诗学关联,为百年诗歌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提供借鉴,拓展诗歌史和文学史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新诗史 新诗 旧诗 新文化 旧文化
下载PDF
毛泽东诗论导向中国现当代诗坛
12
作者 吴奔星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5-88,共4页
对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诗与旧诗之争,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就给新旧体诗对立的局面划上了句号,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关键词 毛泽东 诗论 中国现当代诗坛 新诗 旧诗 诗歌导向 新文化运动 主次论
下载PDF
早期新诗中一种特殊的诗歌观——论康白情对新诗、旧诗功能的区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赖彧煌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8-32,共5页
康白情既写新诗也写旧诗,不同于胡适试图彻底驱逐旧诗,这种双线写作能够在康白情的观念和实践中并存,在于他区分了两种文类不同的功能。新诗张扬新精神尽可以形式新,远离旧诗的格式、趣味,而没有新精神的旧诗也尽可以在新诗之外自足地... 康白情既写新诗也写旧诗,不同于胡适试图彻底驱逐旧诗,这种双线写作能够在康白情的观念和实践中并存,在于他区分了两种文类不同的功能。新诗张扬新精神尽可以形式新,远离旧诗的格式、趣味,而没有新精神的旧诗也尽可以在新诗之外自足地写作和把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功能 新诗 旧诗
下载PDF
论沈祖棻现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啸天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1-5,共5页
沈祖棻创作,以词作造诣最高,诗次之,新诗又次之。她有三个现象耐人寻味:1.她自称"一生低首小山(小晏)词",其词体创作实践却与这一美学理想不符。她的婉约词,走周邦彦、南宋格律词派及清代常州词派的路线,其令词也更近温韦、南... 沈祖棻创作,以词作造诣最高,诗次之,新诗又次之。她有三个现象耐人寻味:1.她自称"一生低首小山(小晏)词",其词体创作实践却与这一美学理想不符。她的婉约词,走周邦彦、南宋格律词派及清代常州词派的路线,其令词也更近温韦、南唐,而不是小山。究其原因,乃在于"时序","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汪东)。2.沈祖棻词篇篇可读,集中等闲之作,置诸"他人集中仍是佳词"(汪东),而求其代表作,反不易得。在当代词的选本中,倘若没有量的保证,比较吃亏。3.在沈祖棻称不上大家的古近体诗及新诗领域,她反能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占尽风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沈祖棻 诗词 新诗
下载PDF
沈从文新诗创作流变论
15
作者 田文兵 张俊琦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自觉融入中国现代诗潮,从民间歌谣的搜集和整理开始现代新诗试验,多维度地探索诗歌创作,为其文学创作走向成熟奠定基础。沈从文与新月派诗人交往甚密,理论与创作上受新月派诗学影响颇深,沈从文的新诗创作具有较为明... 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自觉融入中国现代诗潮,从民间歌谣的搜集和整理开始现代新诗试验,多维度地探索诗歌创作,为其文学创作走向成熟奠定基础。沈从文与新月派诗人交往甚密,理论与创作上受新月派诗学影响颇深,沈从文的新诗创作具有较为明显的新月派风格。20世纪30—40年代,沈从文诗歌创作艺术的积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诗学观的成型,以及所处现实境遇的变化等,其诗风从具象抒情转向抽象哲思;最终因沈从文对诗歌、小说的不同功能定位,及个人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现代诗创作渐趋沉寂。尽管沈从文的现代诗歌的数量不及小说和散文,但其诗歌的独特审美及其现实价值仍具有较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潮 沈从文 新体诗 新月派
下载PDF
现代汉语新诗格律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洁敏 朱宏达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4-98,共5页
文章指出了重建汉诗格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因为古今音系不同 ,汉诗旧格律脱离今人口语 ,走过百年历程的新诗又至今还未形成格律。作者在考察了古诗格律的流变之后 ,发现历来汉诗格律均具音律、声律、韵律三大要素 ,只是各有不同格式而... 文章指出了重建汉诗格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因为古今音系不同 ,汉诗旧格律脱离今人口语 ,走过百年历程的新诗又至今还未形成格律。作者在考察了古诗格律的流变之后 ,发现历来汉诗格律均具音律、声律、韵律三大要素 ,只是各有不同格式而已 ;为此 ,提出新诗应根据现代汉语节奏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律 声律 韵律 现代汉语 新诗 格律 格律规范 普通话
下载PDF
“美之律动的创造”——王统照的诗论
17
作者 阎奇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5-88,共4页
王统照的诗论特别强调“感情”、“理致”、“音乐化”问题 ,实质是要求情感与理致合二为一 ,音乐化形式与思想内容合二为一。他解释风骨是风华、情感与骨力、气魄合二为一。他认为新旧体诗难于一刀两断。诗非“做”不成 ,不是“写”出... 王统照的诗论特别强调“感情”、“理致”、“音乐化”问题 ,实质是要求情感与理致合二为一 ,音乐化形式与思想内容合二为一。他解释风骨是风华、情感与骨力、气魄合二为一。他认为新旧体诗难于一刀两断。诗非“做”不成 ,不是“写”出的。体现了他的“爱与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旧诗 理致 音乐化
下载PDF
Tung Pok Chin: A Paper Son Poet in New York
18
作者 LAM Lap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5年第4期635-665,共31页
Classical-style poetry is a neglected genr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Except for the Angel Island Poetry and the Songs of Gold Mountain (Jinshan geji 金山歌集), no substantial research has been do... Classical-style poetry is a neglected genr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Except for the Angel Island Poetry and the Songs of Gold Mountain (Jinshan geji 金山歌集), no substantial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enormous amount of classical-style poems published in San Francisco and New York.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is uncharted territory by examining the poetry of Tung Pok Chin 陈松柏 (1916-88, aka Lai Bing Chan 黎屏尘) and his story as a Chinese immigrant. Chin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34 as a paper son. He joined the American navy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eventually established his own laundry business in Brooklyn. Since the late 1940s, Chin publish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his classical-style poetry in the China Daily News (Meizhou huaqiao ribao 美洲华侨日报), a left-wing newspaper operated by the pro-communist Chinese Hand Laundry Alliance. With the help of his daughter, he also wrote a memoir in English narrating his assimilation into American society. His poetry, though not particularly refined, similarly records his experiences and comments regarding American life and politics. Based on the source materials found in the Tung Pok Chin Papers archived in New York University, his memoir, and the poems he published in the China Daily News, herein I illuminate how Chin adopted a traditional form of poetry as his expressive vehicle and, with the narrative power of his English memoir, how he used his poems to construct a social identity. The article also relates Chin's work to the broader context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 as well as the classical poetry community and its development in New York, and ponders his significanc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g Pok Chin new York Chinatow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paper son Chinese immigrants classical-style poetry China Daily news Chinese Hand Laundry Alliance
原文传递
论胡乔木的新体咏物诗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3-65,共3页
胡乔木的新体咏物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其新体诗的精华所在,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征,诸如由物起兴、物显人情;托物抒怀、物人一体;借物述理、生动形象等等,极具艺术魅力,为新体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艺术贡献。
关键词 胡乔木 新体咏物诗 艺术 特色 研究
下载PDF
近現代報刊傳媒與戰前新馬漢詩
20
作者 王兵 《人文中国学报》 2019年第1期275-308,共34页
在1881年《叻報》創辦之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漢詩創作無法進入公衆的視野。而在《叻報》創立至1941年底新馬淪陷前的60年間,新馬中文報紙的發展異常迅猛,陸續誕生的報紙計有《檳城新報》、《星報》、《天南新報》、《日新報》、《總... 在1881年《叻報》創辦之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漢詩創作無法進入公衆的視野。而在《叻報》創立至1941年底新馬淪陷前的60年間,新馬中文報紙的發展異常迅猛,陸續誕生的報紙計有《檳城新報》、《星報》、《天南新報》、《日新報》、《總匯新報》、《中興日報》、《南洋商報》、《星洲日報》等二十餘種。這些華文報紙,幾乎每一種都定期或不定期地登載舊體詩。因此,華文報刊的定位、副刊主編的喜好等也會影響到新馬漢詩的發展。同時,新馬地區這一時期出現的"新派詩"亦可視爲這一傳播載體影響下的産物。另外,就華文報刊對於傳統漢詩發展的意義而言,近現代華文報刊登載漢詩的意義不僅僅局限於提供傳播渠道和保存原始史料,更爲深層的價值在於詩人的創作成果從"私人領域"進入了"公共空間",從而實現向廣大讀者傳達審美欣賞、文化再現和社會政治參與等層面的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漢詩 華文報刊 新馬 公共空間 新派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