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舞蹈艺术源流与特质探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朝霞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2,共4页
新媒体舞蹈是20世纪以降"舞蹈与媒体技术交互"艺术实践的结晶。就艺术类型而言,它是剧场舞蹈艺术借助媒体技术手段阐释其现代-后现代理念的基本方式;就技术应用而言,它是剧场舞蹈艺术借助影视、网络等新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新... 新媒体舞蹈是20世纪以降"舞蹈与媒体技术交互"艺术实践的结晶。就艺术类型而言,它是剧场舞蹈艺术借助媒体技术手段阐释其现代-后现代理念的基本方式;就技术应用而言,它是剧场舞蹈艺术借助影视、网络等新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新的结果。究其实质,新媒体舞蹈是一种基于视听蒙太奇的新型舞蹈艺术,具有剧场舞蹈、电影等艺术类型所不具备的独特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录像舞蹈 “舞蹈与媒体技术交互” 视听蒙太奇
原文传递
新媒体艺术:建立在主体间性上的审美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文化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主体间性"作为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更注重于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即一元关系,实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的和谐关系。处于现代科技及审美认知多元化语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强调观念性、艺术性、当代性,并以作者与观众之间... "主体间性"作为对主体性的现代修正,更注重于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即一元关系,实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的和谐关系。处于现代科技及审美认知多元化语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强调观念性、艺术性、当代性,并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来建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艺术形态,从而产生广泛而多义的审美效应。探究建立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将进一步认识当代艺术活动的特殊的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主体间性 审美意义
下载PDF
渴望虚拟空间:1990年代媒体艺术的技术想象 被引量:4
3
作者 西蒙.佩尼 段似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20,共17页
20世纪90年代是数字计算带着它的互动性、图形用户界面、互联网与万维网在文化中爆发的时期。"虚拟空间"与"虚拟性"这两个概念是架构90年代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然而,"虚拟空间"的概念本身是有缺陷... 20世纪90年代是数字计算带着它的互动性、图形用户界面、互联网与万维网在文化中爆发的时期。"虚拟空间"与"虚拟性"这两个概念是架构90年代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然而,"虚拟空间"的概念本身是有缺陷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内涵包括了处于快速变化中的各种技术,其中包括"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向当代的普适计算范式的迅速转型,还涉及"永远在线"的移动计算、GPS追踪以及物联网等。这种复杂性还因为第一代数字艺术家与数字文化研究者在技术领域知识上的欠缺而被放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长期以来,西方社会一直对笛卡尔的二元论持有一种未经反思的普遍信念,这种精神-身体的二元论隐含在物质与信息(作为硬件与软件)的对立(修辞上的)中,使其在文化规范中得到强化。而艺术圈却一直持有一个不同的、"具身"的以及多样化的存在观,尽管极少诉诸文字或工程学上的方程式,这种存在观却以一种行动的、直接诉诸感官的艺术实践的方式得到了表达。这些复杂的文化力量共同造就了一个令人晕眩又困惑的话语混合体。在90年代的人机交互(HCI)领域,这些问题一直存在,并且作为哲学观念包袱的一部分参与了主流认知学范式的塑造,影响了技术发展及其相关的话语。而媒体艺术家们的独立研究由于兼具了传统"具身"式的艺术感知与计算式的抽象思维,正是厘清90年代的数字文化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技术与话语发展及"虚拟性"相关的问题,并构想相应的解决方案的独一无二的切入口。一般说来,这些独立研究要远远早于学术机构与商业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性 具身 沉浸媒体 新媒体艺术
下载PDF
早期的新媒体艺术形态及实践:录像艺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世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
作为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录像艺术,在西方主要表征为呈现社会影像,改造大众艺术机制的激进政治功能性运用,艺术家不断探索录像作为媒介扩展艺术表现可能性。在中国,录像艺术实践经历从个人化的客观记录和艺术体验向关注现实生活,发挥艺术... 作为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录像艺术,在西方主要表征为呈现社会影像,改造大众艺术机制的激进政治功能性运用,艺术家不断探索录像作为媒介扩展艺术表现可能性。在中国,录像艺术实践经历从个人化的客观记录和艺术体验向关注现实生活,发挥艺术之批评价值和作用之转变,形成了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倾向,建构起属于自身的录像艺术语言和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录像媒介 “低技术”风格 录像艺术实践
下载PDF
浅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艺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雪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年第4期129-133,共5页
基于当前媒介融合的传媒新生态,胡智锋教授提出"传媒艺术"的概念。当前不仅是人类艺术发展史的重要阶段,也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新的文化环境。新媒体艺术脱胎于传统媒体艺术形式,目前仍处在对其是否具有独立... 基于当前媒介融合的传媒新生态,胡智锋教授提出"传媒艺术"的概念。当前不仅是人类艺术发展史的重要阶段,也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新的文化环境。新媒体艺术脱胎于传统媒体艺术形式,目前仍处在对其是否具有独立审美性的探索阶段。而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同作为艺术载体和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探究其内容与渠道的关系,既符合艺术发展的自律性,也是联系当前社会文化背景,对传媒、艺术、文化、社会之间联系的再认识,有利于应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新艺术发生的可能。在大众文化甚嚣尘上、媒介融合趋势明显的今天,在学术和实践层面考量传媒艺术存在的必要性,把握传媒艺术内部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艺术 新媒体艺术 媒介融合 艺术族群 时代性
原文传递
实时抠像技术在舞台环境中的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临强 杨盼 吴珏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77-178,181,共3页
目前实时抠像技术广泛的应用于虚拟演播室、虚拟广告、监控系统等领域。通过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把实时抠像技术应用于舞台环境中,实现了与演员实时互动,体现了新媒体电子艺术的互动性,进一步拓展了抠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 目前实时抠像技术广泛的应用于虚拟演播室、虚拟广告、监控系统等领域。通过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把实时抠像技术应用于舞台环境中,实现了与演员实时互动,体现了新媒体电子艺术的互动性,进一步拓展了抠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于类似舞台环境下的抠像,具有速度快、稳定性高等特性,可完全满足实时互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实时抠像 OTSU算法
下载PDF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对港沪两地艺术展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山郁兰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的融合似乎已成为大势所趋。二者的联手在艺术创作的时空表达、艺术接受的感官体验等不同环节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但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也造成了艺术创作被动化、艺术欣赏浅表化等负面影... 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的融合似乎已成为大势所趋。二者的联手在艺术创作的时空表达、艺术接受的感官体验等不同环节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但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也造成了艺术创作被动化、艺术欣赏浅表化等负面影响。如何面对传统艺术和新媒介艺术的结合,已成为决定艺术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艺术 传统艺术 影像艺术 融合
下载PDF
绿色概念交互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创作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岚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137,共4页
通过对当今含有绿色概念交互艺术作品的各种存在方式及其设计制作的方法与思路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探讨环保概念艺术作品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并且比较交互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采用实验研究法来进一步探索交互艺术的发展方向等。
关键词 交互艺术 新媒体艺术 绿色 科学技术 娱乐性 艺术性
下载PDF
年画在新媒体上的优化呈现再设计——以杨柳青娃娃类吉祥年画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卫蓉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年画是我国的民俗载体之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现代人居住环境的改变,年画被人冷落。而新媒体艺术,反映和满足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文章提出年画适应于新媒体、新媒介的设计方法,从主题选取、图形图案的选取、画面... 年画是我国的民俗载体之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现代人居住环境的改变,年画被人冷落。而新媒体艺术,反映和满足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文章提出年画适应于新媒体、新媒介的设计方法,从主题选取、图形图案的选取、画面构图、画面色彩、多感官的加入等方面对年画适用于新媒体进行分析,提出了不改变构图、改变构图不增减元素、改变构图增减元素等再设计方法。希望由此引导以年画为代表的传统民间美术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画 新媒体 适应性
原文传递
从荡妇到贞女:论电视剧《梦华录》对元杂剧《救风尘》的改编
10
作者 周宏亮 《媒介批评》 2023年第1期222-233,共12页
《梦华录》是由杨阳导演,刘亦菲和陈晓领衔主演的古装偶像剧,一经推出,便引起热议。该剧自称改编自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以下简称《救风尘》)。从该剧人物的名字来看,赵盼儿、宋引章和周舍等角色的确是照搬... 《梦华录》是由杨阳导演,刘亦菲和陈晓领衔主演的古装偶像剧,一经推出,便引起热议。该剧自称改编自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以下简称《救风尘》)。从该剧人物的名字来看,赵盼儿、宋引章和周舍等角色的确是照搬和借用自关汉卿的代表作。然而《梦华录》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却和《救风尘》南辕北辙。本文基于详实的中外文史料,通过分析《梦华录》的电视改编,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和历史文献考证法的研究路径,试图解释关汉卿为何以妓女为主角。《梦华录》为何将故事背景挪移到宋代并更改赵盼儿的身份?由宋入元,我国底层女性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华录》 网络电视剧 戏曲改编 元杂剧 新媒介文艺
下载PDF
从新艺术风格的诞生看当代艺术的出路
11
作者 王浩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52-254,共3页
关于艺术界限的讨论由来已久,长期以来人们相信"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杜尚的出现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态度,生活同样也是艺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我们关注杜尚的艺术,是因为他从本质上转变了我们的艺术观,而我们转而关注... 关于艺术界限的讨论由来已久,长期以来人们相信"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杜尚的出现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态度,生活同样也是艺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我们关注杜尚的艺术,是因为他从本质上转变了我们的艺术观,而我们转而关注白南准是因为他带来了一场艺术材料的革命———新媒体艺术再一次给予我们震撼,是因为这一艺术形式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而科技进步的直接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艺术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进步。我们对杜尚和白南准的作品进行研究也正是在探索全新艺术风格的发端,流变和寻觅现代艺术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尚 白南准 艺术界限 新媒体艺术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媒艺术学建构的意义与价值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智锋 刘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3-169,共7页
传媒艺术学以各类传媒艺术形式为研究对象。在狭义上,传媒艺术主要包括了自摄影术诞生之后逐渐出现的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传媒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复制、电子复制和数字复制三个时代。在广义... 传媒艺术学以各类传媒艺术形式为研究对象。在狭义上,传媒艺术主要包括了自摄影术诞生之后逐渐出现的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传媒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复制、电子复制和数字复制三个时代。在广义上,传媒艺术体现了一种艺术融合,它既包括各类经现代传媒和传媒技术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包括了各类上述狭义传媒艺术形式的大融合。传媒艺术学建构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1)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单一与融合性之间寻找结合点;(2)适应艺术发展的需要:在精英与大众性之间寻找结合点;(3)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在裂分与整合性之间寻找结合点;(4)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在普遍与特殊性之间寻找结合点。传媒艺术学建设的开展和不断成熟,更是依托国家新文科建设的宏阔进程;其建设高度遵循并体现了新文科建设中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回归本土原创、鼓励学科融合、夯实基础理论的要求和目标。而注重服务国家战略,以及注重双主体建构、融合性发展、体系化建设,是传媒艺术学未来自觉支撑新文科建设进程、展示新文科建设成果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传媒艺术 传媒艺术学 艺术融合
下载PDF
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50
13
作者 许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8-154,共7页
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第一,泛艺术层面的要素,即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的东西;第二,广义层面上的要素,即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第三,狭义层面上的要素,即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 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第一,泛艺术层面的要素,即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的东西;第二,广义层面上的要素,即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第三,狭义层面上的要素,即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当前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新媒体艺术文化本质的探讨、新媒体艺术载体与传播的研究、新媒体艺术审美特征的阐释、新媒体艺术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以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应该提倡整合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互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 被引量:31
14
作者 许鹏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37-42,共6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现象的跟踪到范畴的讨论再到理论的建构的过程,正在从自发分散的研究阶段向自觉整合的研究阶段发展。当前应将中国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研究的总体性特征作为研究重点,主要课题应集中于&qu...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现象的跟踪到范畴的讨论再到理论的建构的过程,正在从自发分散的研究阶段向自觉整合的研究阶段发展。当前应将中国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研究的总体性特征作为研究重点,主要课题应集中于"对象方法"、"发展规律"、"艺术形态"、"民族特色"和"学科建设"等理论范畴,并强调学科整合、多向度比较和"创作—欣赏—批评—研究"互动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理论研究 发展现状 理论课题
下载PDF
国内新媒体艺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15
作者 段似膺 《云梦学刊》 2015年第1期13-22,共10页
2000年以来,国内的新媒体艺术研究经过了起步和发展的十多年历史,先后有一千多所高校创建了与新媒体艺术相关的专业或学科,产生了十几部介绍新媒体艺术的专著和上千篇期刊论文,并形成了年度研究论坛。从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来看,图像、... 2000年以来,国内的新媒体艺术研究经过了起步和发展的十多年历史,先后有一千多所高校创建了与新媒体艺术相关的专业或学科,产生了十几部介绍新媒体艺术的专著和上千篇期刊论文,并形成了年度研究论坛。从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来看,图像、影像、计算机/电脑、网络、数码、交互/互动艺术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生成艺术和虚拟艺术是近几年来的增长点,而像沉浸、遥在/网真、全息、软件、智能、人工生命、生物艺术这样比较新的艺术类型则几乎无人关注。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泛泛而谈的概述性著作过多,基础性的理论译介、技术研究和实践梳理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国内新媒体艺术研究
下载PDF
新媒体艺术交互性的时空特质 被引量:22
16
作者 方睿 董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8-264,共7页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时空内涵的回溯,和对新媒体艺术现状及其交互性特征的分析,反映数字媒介出现后人们时空观念的变迁和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探讨交互性在新媒体艺术中以何种方...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时空内涵的回溯,和对新媒体艺术现状及其交互性特征的分析,反映数字媒介出现后人们时空观念的变迁和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探讨交互性在新媒体艺术中以何种方式表达时空以及表达出怎样的时空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交互 时间 空间
下载PDF
新媒体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探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方兴 郑杨硕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6年第3期166-168,共3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媒体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分析了新媒体艺术的特性与现状,并展望其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新媒体艺术必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网络游戏 虚拟现实
下载PDF
新媒体艺术与教学纵横谈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健荣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由于新媒体艺术内涵的不断演进、更新,关于它的概念和范畴,当前在学术界并没有权威定论,这造成了教学上的茫然和被动。为此,我们必须从艺术媒体本位出发,廓清新媒体艺术相关概念,理顺相关教学科研思路,从而深化对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 由于新媒体艺术内涵的不断演进、更新,关于它的概念和范畴,当前在学术界并没有权威定论,这造成了教学上的茫然和被动。为此,我们必须从艺术媒体本位出发,廓清新媒体艺术相关概念,理顺相关教学科研思路,从而深化对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的优化研究。此外,在我国新媒体艺术的本科教育中,应力戒纯“操作型”的培养模式,自觉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新媒体艺术 数码艺术
下载PDF
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金江波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以往艺术单纯"审美性"的美学特征。方法以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为切入点,主要围绕艺术作品本身与艺术观看者所发生的变化来讨论。结论新媒体艺术开创了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新面貌,也带给大众前所未有的... 目的研究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以往艺术单纯"审美性"的美学特征。方法以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为切入点,主要围绕艺术作品本身与艺术观看者所发生的变化来讨论。结论新媒体艺术开创了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新面貌,也带给大众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和强大冲击。依托新媒体自身的诸多优势,新媒体艺术亦呈现出很多新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成为区分新媒体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标志。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受技术、社会与大众这三者的逻辑关系所影响,它们之间形成的审美经验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知觉现象学 媒介 体验 文化
下载PDF
面向老年人的新媒体家具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慧敏 吴智慧 《家具》 2017年第3期41-45,共5页
当前,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老年人家具设计发展远远滞后于老年人用品市场需求。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逐渐兴起并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而老年人家具市场严重缺乏这种先进技术和艺术的融入。为弥补当前老... 当前,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老年人家具设计发展远远滞后于老年人用品市场需求。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逐渐兴起并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而老年人家具市场严重缺乏这种先进技术和艺术的融入。为弥补当前老年人家具市场的空白,本文以产品系统设计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探讨了新媒体艺术融入到老年人家具设计中的方式,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其向着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向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家具 新媒体艺术 系统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