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转型:国际背景、发展需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70
1
作者 吴砥 李环 尉小荣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2年第7期21-27,58,79,共9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教育新生态、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新热点。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举措与实施成效,然后梳理了不同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教育新生态、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成为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新热点。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举措与实施成效,然后梳理了不同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关注重点,接着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优化教育治理、实现终身学习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最后思考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以期为我国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信息化 教育公平 教育变革 教育治理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教育新基建 智慧教育
原文传递
教育新基建时代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75
2
作者 柯清超 林健 +1 位作者 马秀芳 鲍婷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8-54,共7页
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现代教育公共服务的基础组成要素,国家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明确提出要将数字教育资源新基建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了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挑战,结合教育新基建政策的战略布局,解读... 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现代教育公共服务的基础组成要素,国家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明确提出要将数字教育资源新基建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了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挑战,结合教育新基建政策的战略布局,解读与阐释了新型资源和工具、资源供给体系与资源监管系统三大建设方向,描绘了智能时代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未来图景。文章最后论述了多模态学习分析、学科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支撑数字教育资源新基建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推进数字教育资源新基建发展的具体路径:运用互联网思维革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技术创新与资源建设创新融合发展;提升资源组织管理的智能化精准性水平;深化基于资源的教学改革与常态化应用;发展人机结合的动态实时资源监管体系。期望为推动新时期数字教育资源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新基建 数字教育资源 学科知识图谱 资源供给体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导向与生态化发展方略 被引量:71
3
作者 祝智庭 郑浩 +1 位作者 许秋璇 吴永和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9期5-18,共14页
随着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对近5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政策性文件进行梳理,总结得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相... 随着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对近5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政策性文件进行梳理,总结得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概览。随后,文章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演变逻辑和数字达尔文主义两个维度,阐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化战略。最后,文章基于生态观的视角,从网络生态、平台生态、资源生态、校园生态、应用生态、安全生态、数字文化生态、产业服务生态八个层面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提出建议,助力打造新兴技术赋能教育创新与变革的生态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政策性文件 教育生态 教育新基建 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中国实施路径 被引量:61
4
作者 兰国帅 魏家财 +3 位作者 黄春雨 李蒲 崔亚萌 郭倩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8,共14页
高等教育亟需数字化转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文化转型、劳动力转型和技术转型,优化和转变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营模式、战略方向和价值主张。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发展初期,理论层面存在概念理解不一、数字化转型目标和阶段理... 高等教育亟需数字化转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文化转型、劳动力转型和技术转型,优化和转变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营模式、战略方向和价值主张。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发展初期,理论层面存在概念理解不一、数字化转型目标和阶段理解模糊等问题;实践层面存在系统的战略规划、有效的模型框架、科学的评估指标和可行的实施路径缺乏等问题。本文从数字化生态系统模型的视角,采用文本分析和数字化转型模型构建方法,按照“理解数字化转型——规划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思路,阐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理、战略规划和推进路径,提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即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制定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模型框架;营造基于数据的教育决策文化氛围,构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文化转型生态;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培育首席数据官,构筑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转型基础;建立一体化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体系,夯实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转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数字化转型 教育新基建 高质量教育体系 文化转型 劳动力转型 技术转型
下载PDF
教育新基建三问:何为基?新在哪?如何建? 被引量:53
5
作者 郑旭东 周子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47,共6页
教育新基建的推进,在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存在着三个亟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何为基?新在哪?如何建?在时代变迁、技术扩散和教育变革相互交织的宏观场景中,教育新基建的“基”即奠基:为信息时代教育生产方式的变革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教育... 教育新基建的推进,在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存在着三个亟须回答的关键问题:何为基?新在哪?如何建?在时代变迁、技术扩散和教育变革相互交织的宏观场景中,教育新基建的“基”即奠基:为信息时代教育生产方式的变革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教育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一新的战略目标上;关于如何建,文章提出要以复杂系统的思维来认识并驾驭教育新基建的复杂性,把战略规划与变革管理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新基建 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战略规划 变革管理
下载PDF
教育新基建赋能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 被引量:44
6
作者 单俊豪 闫寒冰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3期32-41,共10页
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教育新基建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强大牵引力量,为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带来了创新性变革。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信源、信息、信道、信宿的视角,梳理了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 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教育新基建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强大牵引力量,为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带来了创新性变革。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信源、信息、信道、信宿的视角,梳理了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的问题。随后,文章对教育新基建中数字资源建设的新风向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的变革路径。最后,文章提出教育新基建视域下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的策略,具体包括资源建设者多主体协同、需求驱动的众包式资源供给、多元化创新技术与范式赋能、价值本位的资源监管等四个策略。文章成果为提升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专业化程度贡献了理论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新基建 数字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师培训 敏捷课程 资源众包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基本原理和政策要素 被引量:40
7
作者 程莉莉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6,71,共5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构建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选择。2022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各地各校积极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但当前部分地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存在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政策保障不足...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构建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选择。2022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各地各校积极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但当前部分地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存在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政策保障不足等问题。对此,研究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视角,从核心诉求、技术体系和作用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从基于普适记录的数据沉淀、基于算法模型的全面计算和基于流程再造的制度重塑三个方面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规划、数字领导力、价值赋能、关键创新、数字素养和评估评价六大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要素,以期为各地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新基建 内涵 原理 政策要素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乡村教师教学资源使用意向探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静贤 罗江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124,共9页
推进教育新基建中“新资源”和传统资源的有效衔接和合理使用,事关乡村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效率。研究旨在问诊乡村教师数字教学资源使用行为,并基于比格斯3P教学模型,将数字教学资源区分为“新资源”和传统资源两个类型,重点分析了前提、... 推进教育新基建中“新资源”和传统资源的有效衔接和合理使用,事关乡村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效率。研究旨在问诊乡村教师数字教学资源使用行为,并基于比格斯3P教学模型,将数字教学资源区分为“新资源”和传统资源两个类型,重点分析了前提、过程和结果层面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乡村教师使用传统资源的频率较高,使用“新资源”的频率中等偏低,并在不同年龄和教学经验的乡村教师群体中都存在差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与技能促进了两类数字教学资源的使用。环境条件促进了乡村教师使用“新资源”,但抑制了他们在实施数字化教学时对数字教学资源整体的使用意向。主观规范、知识与技能、传统资源的使用,都能提高数字教学资源使用意向。应当在学校层面实施“整体智治”策略,即把组织因素作为乡村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工作,注重教育新基建部署中的“智识”元素,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数字教学资源供需匹配度;针对乡村教师实施“数字素养”提升策略,把“新资源”建设、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提升工作整合起来;在资源层面重视“场景变革”,即用好“新资源”以突破乡村学校的办学空间,强化乡村教师对教育协作关系、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要素的理解和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新基建 数字化转型 数字教学资源 新资源 使用意向 乡村教师
下载PDF
教育新基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需求、优势与挑战 被引量:31
9
作者 付卫东 刘慧敏 +1 位作者 陈安妮 胡依然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家校社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方式创新的需求,教育新基建从智慧校园、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各方面助力,且在共享优质资源、重塑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 为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家校社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方式创新的需求,教育新基建从智慧校园、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各方面助力,且在共享优质资源、重塑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此同时,教育新基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投融资市场成效,构建教育专网,深化智慧校园建设;如何规划软硬件建设,重视平台资源使用,促进个性化学习;如何补足人才供给缺口,指导技术的创新应用,规范可信安全的监管体系。面对这些挑战,政府、社会、学校等多元主体要协作发力,创新政企校合作模式、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校园、并完善监管体系,全力保障"双减"政策的落地,共同打造高质量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育新基建 个性化学习 高质量教育
下载PDF
智慧教育驱动的教育系统革新 被引量:29
10
作者 胡钦太 林晓凡 王姝莉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2年第7期13-20,78,共9页
教育系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复杂系统。当前教育系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改革对象规划较为局限、挟制于要素式的局部成功、革新进度滞后于时代脚步、未能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教育能够... 教育系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复杂系统。当前教育系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改革对象规划较为局限、挟制于要素式的局部成功、革新进度滞后于时代脚步、未能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教育能够为破解教育系统发展难题、引领教育系统革新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本研究在认识论上厘清智慧教育破解教育系统革新相关难题的作用机制,分析智慧教育驱动教育系统革新的目标体系,认为智慧教育能够促使教育系统激发新活力与新动能、助力教育系统提升适应能力与韧性、带动教育系统发展自我进化能力、引领教育系统革新整体层次与结构;提出以智慧教育拓展教育系统革新的格局与版图、赋能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优化升级、推动教育信息化并引领教育现代化、回应新时代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给出了实施路径,即从教育理念革新、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教与学的空间重塑、数智技术赋能增效、教育公共服务生态构建、教育治理方式升级、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八大方面驱动教育系统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教育系统 革新 智能技术 育人目标 教育信息化 教育数字化 教育新基建
原文传递
以服务为中心推进教育新基建 被引量:24
11
作者 余胜泉 陈璠 房子源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4,共11页
教育新基建对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服务应是其核心的建设方向。以服务为中心推进教育新基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诸如信息技术复杂化、软件架构持续演化、社会分... 教育新基建对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服务应是其核心的建设方向。以服务为中心推进教育新基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诸如信息技术复杂化、软件架构持续演化、社会分工逐步细化、教育应用深度融合以及教育信息化的高安全性等,都要求教育信息化从传统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学校也将从拥有基础设施转变为获得服务。教育新基建与传统信息化相比,其波及的范围广、资金需求大、技术难度高、参与方众多,如果只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负责建设,会出现总体成本过高、难以持续运行的问题;如果只是外包给企业建设,会出现脱离教育实际、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推进教育新基建,不能单方面地建设基础的软硬件设施,而需要聚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将各类教育应用整合成可获得的教育服务,还需要创新服务业态,明晰服务模式的规划和设计。只有多方同心同力形成合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市场,才能真正建设好、使用好和发展好教育新基建,夯实我国教育智慧化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育新基建 教育专网 网络云考场 PPP模式 服务购买
下载PDF
教育新基建赋能智慧校园转型升级:可能与可为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晓伟 沈书生 翁子凌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11期42-49,共8页
实现智慧校园转型升级是教育新基建通往学校的“最后一公里”。文章梳理了基建演进与智慧校园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了演进过程中所蕴含的技术思维变化,阐述了体现新技术思维的教育新基建所呈现的万物智联、数据智算、高速智享、普惠智推... 实现智慧校园转型升级是教育新基建通往学校的“最后一公里”。文章梳理了基建演进与智慧校园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了演进过程中所蕴含的技术思维变化,阐述了体现新技术思维的教育新基建所呈现的万物智联、数据智算、高速智享、普惠智推等新特征是智慧校园转型升级的现实契机与可能条件。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智慧校园的智基体系、智纽体系、智用体系、智盾体系出发,揭示教育新基建赋能智慧校园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厘清智慧校园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旧”与“新”、“建”与“用”、“堵”与“疏”三对关系,以此论述智慧校园转型升级的可为路径,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新基建 智慧校园 技术思维 人机协同
下载PDF
教育强国的数字化特征、关键指标与发展路向 被引量:8
13
作者 柯清超 鲍婷婷 +1 位作者 马秀芳 房静仪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国家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门部署,强调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明晰教育数字化对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深远意义和影响,以及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现实路径,... 国家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门部署,强调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明晰教育数字化对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深远意义和影响,以及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现实路径,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世界教育强国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共同特征,总结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次,通过引入“教育硬实力”和“教育软实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过程与状态的双重视角构建了衡量数字化发展的表现性关键指标,为教育数字化助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锚定了重点方向。最后,立足当前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数字化的发展进程与现实挑战,提出发展对策:打造世界一流的教育数字基座、形成中国特色的数字教育思想、构建影响世界的数字教育生态、完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数字化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与推动数字教育产业集群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数字化 数字教育 教育新基建 教育数字基座
下载PDF
一流大学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浙江大学的经验和模式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文智 张紫徽 +2 位作者 云霞 赵亚萍 张彧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2年第5期3-12,共10页
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高等教育尤其是一流大学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文章以浙江大学为例,在分析数字化带给一流大学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介绍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为大力推进数字... 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高等教育尤其是一流大学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文章以浙江大学为例,在分析数字化带给一流大学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介绍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为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浙江大学重点采取以下五项举措:立足“服务一流”,做好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部署“云网数端”一体化先进技术路线;践行“从小事做起”的小切口推进策略;探索“以事组班”的跨组织创新机制;坚守“师生为本”的人本化服务理念。通过这些举措,构建了集数字化教学、科研和校务服务于一体的“网上浙大”,并取得五大成效:提升校园空间智慧化能力,提高办学空间亩效比;建立混合式教学平台,推动教学范式创新;建立开放互联科研云环境,推动协同联动的学术创新;建立新型教育治理模式,提升现代校务治理水平;建立校园数管模式,提升校园智慧管理服务能力。以此为基础,文章对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进行思考,并提出确立价值赋能观念、推动组织转型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支撑、建立专业人才保障、联合生态共生共赢等建议。文章认为,浙江大学有效探索和实践了数字化环境下一流大学的组织创新,以数字思维和技术激活“教学相长”、科研创新和治理变革,可以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特别是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典型经验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教育新基建 数字化转型 组织创新 高校信息化 网上浙大
下载PDF
学习平台的适应性进化及其对教育新基建的启示 被引量:10
15
作者 罗江华 冯瑞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10期17-25,共9页
随着学习平台适应性能力的持续进化,其新基建属性越来越突出,对于教育新基建个性化教学服务层面的效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目前鲜有研究从目标和功能两个方面对学习平台适应性进化历程进行梳理。基于此,文章首先解析了学习平台的... 随着学习平台适应性能力的持续进化,其新基建属性越来越突出,对于教育新基建个性化教学服务层面的效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目前鲜有研究从目标和功能两个方面对学习平台适应性进化历程进行梳理。基于此,文章首先解析了学习平台的适应性目标设定状况,指出其从自定步调到自我调节、从知识累积到融通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的目标转向特性;然后文章解读了学习平台适应性的功能实现,发现其普遍重视“学习者状态”精准描述和教学内容资源精准推荐,进而提出应把适应性服务作为教育新基建的核心理念,重点推进适应性基建部署,以构建高适应性教育服务生态。通过研究,文章期望将学习平台的适应性进化经验应用于教育新基建部署,为教育新基建的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平台 学习适应性 适应性基建 教育新基建 教育服务生态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数字化体系构建 被引量:10
16
作者 路宝利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102,共9页
在智能教育时代,长三角职业教育数字化体系构建是推进该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举。要顺应区域、学科与技术等多维逻辑诉求,研判统一的数字化决策、共享的数字化资源、智能的数字化平台、交互的数字化模式这一“目标样态”,明... 在智能教育时代,长三角职业教育数字化体系构建是推进该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举。要顺应区域、学科与技术等多维逻辑诉求,研判统一的数字化决策、共享的数字化资源、智能的数字化平台、交互的数字化模式这一“目标样态”,明确“数字共同体”的认知达成“、教育新基建”的布局实施“、技术赋能”的体系重构与“自适应功能”的机制变革等基本路向,秉持局域性与范例性、协同性与禀赋性、技术性与人文性、共享性与安全性“四统一”的理念自觉,进而明晰长三角职业教育数字化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框架,揭示智能时代区域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职业教育数字化体系 教育新基建 智能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面向教育新基建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量表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立国 周釜宇 +1 位作者 梁凯华 康晓宇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3年第3期64-72,共9页
教育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阶段新的“体系化”擘画。中小学校长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进力量,其信息化领导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演化。现有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测评工具已然失效,急需迭代更新。... 教育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阶段新的“体系化”擘画。中小学校长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进力量,其信息化领导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演化。现有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测评工具已然失效,急需迭代更新。面向教育新基建的新要求,从愿景规划、组织变革、校园建设、教学改革、学习创新、自我发展六个方面概括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转变,对校长在信息化领导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定义,设计了新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框架,研究编制了面向教育新基建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量表,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等步骤,对820份有效数据进行了检测,最后依据检测结果修订了题项,评价量表结构良好,信效度高,可作为新时代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有效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新基建 中小学校长 教育信息化 智慧校园 角色定义 信息化领导力 评价框架 自评量表
原文传递
高校网络安全评估现实困境与行动建议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运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146,共6页
高校网络安全是技术性与人文性主动平衡的状态,是一项包括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可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工程。评估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评估在加强高校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发挥并不理想... 高校网络安全是技术性与人文性主动平衡的状态,是一项包括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可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工程。评估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评估在加强高校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发挥并不理想,存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效果评估薄弱、相关标准或规范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改革的导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可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监测评估体系尚未建立等现实困境。在未来发展中,应采用一体化建设思维谋划高校网络安全事业、构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全过程监测评估框架、强化“实战”导向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持续开展可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监测评估,全面加强高校网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评估 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教育新基建
下载PDF
区域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特征分析与实施建议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林梅 丁思杰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12期5-12,共8页
随着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可阻挡的全球变革新趋势,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年快速发展也正在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然而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信息化在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待确立、多方协同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持续性经费投入... 随着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可阻挡的全球变革新趋势,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年快速发展也正在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然而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信息化在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待确立、多方协同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持续性经费投入难以保障等关键问题。为了实现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文章首先对上述问题开展深入分析,然后在厘清和分析数字化转型内涵演进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域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系统特征,最后提出了区域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建议: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价值体系重塑和系统重构,以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破解区域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多方协同难题,以开放思维充分共享政府、城市(乡村)、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资源。文章通过研究,期望能够为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做出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战略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 教育新基建 数字素养
下载PDF
区域数字资源赋能教育新基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家声 孟庆龙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年第8期40-47,共8页
教育新基建是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针对教育信息化1.0时代区域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建设内容、平台功能、资源渠道单一,以及登录账号不统一的问题,为改善区域数字资源建设,促进数字资源赋能教育新基建,提出以多元化推进... 教育新基建是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针对教育信息化1.0时代区域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建设内容、平台功能、资源渠道单一,以及登录账号不统一的问题,为改善区域数字资源建设,促进数字资源赋能教育新基建,提出以多元化推进数字资源健康发展的新思路,即注重共享性、优质性、定制性、交互性、智能性等五个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需求、精准定位、合理规划、分步进行的方法精准避免数字资源重复建设。最后,通过建设数字资源底层框架、建设数字资源实体内容、优化数字资源保障机制三条路径,促进多方联动融合,共同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功能优化、跟踪评价、反馈导学、便于使用的融合型数字资源平台,赋能区域教育健康绿色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数字资源 教育新基建 自适应资源 智慧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