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刘育红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10期64-70,共7页
在欧亚国家决定联手打造"新丝绸之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丝绸之路"发展,学术界又很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宏观大背景下,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80-2010年"... 在欧亚国家决定联手打造"新丝绸之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丝绸之路"发展,学术界又很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宏观大背景下,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80-2010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平稳性检验、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保持着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引致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又促进了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协整分析
下载PDF
论完善传统基础设施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被引量:44
2
作者 陈宗胜 朱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39,共12页
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现阶段,我国经济严重短板之一仍是农村经济发展乏力,致因主要是二元制度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其中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已经很大,更遑论“新基建”。一些学者近来突出强调依靠新基建拉动经济增长,而往往忽略我... 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现阶段,我国经济严重短板之一仍是农村经济发展乏力,致因主要是二元制度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其中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已经很大,更遑论“新基建”。一些学者近来突出强调依靠新基建拉动经济增长,而往往忽略我国仍存在严重的二元城乡差距。充分肯定“新基建”在拉动经济增长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着重分析和阐述了农村传统基建的相对不足,指出应当在“十四五”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首先大力度完善农村传统基础设施,同时也相应发展“新基建”。据此安排基建投资,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衡发展,缩小城乡基建鸿沟及数字鸿沟,消除城乡发展不均衡,逐步过渡到共同富裕的一元现代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传统基建 乡村振兴 城乡差距 基建投资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中国经济有没有可能再创造一个奇迹?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中国经济的本质问题是:在经过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几乎已经结束时,如何继续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对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增速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中、长期中国经济的判断。历史上还没有任何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之后... 中国经济的本质问题是:在经过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几乎已经结束时,如何继续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对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增速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中、长期中国经济的判断。历史上还没有任何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之后还能保持3%左右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中国有没有可能再创造一个奇迹?中国经济保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关键在于有效释放四大经济增长新动能:"再工业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新基建"(实现"再工业化"所需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国工业以及更彻底的改革开放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增速 再工业化 新基建 大国工业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新基建投资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吕守军 毕钰洁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7-67,共11页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的基础设施投资战略。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长周期的起点和重要推动力,经济增长有赖于由一整套制度所构成的社会结构。本文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入手分析“...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的基础设施投资战略。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长周期的起点和重要推动力,经济增长有赖于由一整套制度所构成的社会结构。本文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入手分析“新基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按照中国GDP增速变化,将1982年至今划分为五个经济增长阶段,通过研究前四个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变动关系,预测“新基建”战略下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减决定了经济波动曲线的形状,且大约每十年出现一次经济增长高峰;“新基建”将通过投资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建议,紧密联系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内部矛盾,充分释放“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投资 高质量发展 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 经济长周期 数字经济
原文传递
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如何推动经济增长
5
作者 杨思涵 佟孟华 艾永芳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5,共14页
文章基于1997-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探究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相互依存、互为约束、共促... 文章基于1997-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探究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相互依存、互为约束、共促增长。二者均能够显著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但剥离了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后发现,基本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远大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第二,地区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贸易比较优势和地理位置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具有异质性影响,低房地产价值、低人力资本水平、低转移支付水平、低贸易程度地区和东中部地区从基础设施投资中获益更多。第三,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效率结构三重升级的角度进行机制分析发现,传统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推动供给结构升级,但会阻碍需求结构升级,同时对效率结构升级不具有显著影响;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推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效率结构三重升级。第四,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促进作用更加持久稳定,但作用程度较为平缓,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促进作用则更加快速显著,但作用期较为短暂且不稳定。文章就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丰富了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研究,为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基础设施投资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园 任毅 +1 位作者 李金林 周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101,共8页
文章在测算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第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通过影... 文章在测算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第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通过影响市场一体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来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还对周边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投资 经济高质量发展 系统GMM 动态空间面板
下载PDF
新基建背景下商业银行拓展银团贷款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璞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22,共10页
银团贷款作为银行间整合资源、互利共赢的业务模式,具备长期稳定、大额高效、跨区协同、共享信息、分散风险、增加中收等多重优势,在国际银行业中更以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占据着核心业务板块,成为了重要的融资模式。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 银团贷款作为银行间整合资源、互利共赢的业务模式,具备长期稳定、大额高效、跨区协同、共享信息、分散风险、增加中收等多重优势,在国际银行业中更以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占据着核心业务板块,成为了重要的融资模式。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我国银团贷款余额为7.39万亿元,占对公贷款的11.07%,占全部贷款的6.9%,无论是发展阶段、拓展模式,还是业务占比、影响范围等,与欧美发达国家均存在一定差距。而近期,随着新基建理念的不断深化,城际交通、物流、特高压等大型跨区域项目以及5G基站、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资金技术密集产业成为业界关注重点,而其金融需求恰与银团贷款的优势高度契合。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银团贷款发展模式、难点障碍进行分析,并结合新基建所涉产业的特点剖析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进而为商业银行找到有效的共赢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银团贷款 基础设施建设 基建投资 项目融资 信息不对称 融资模式创新 金融创新
下载PDF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能否降低雾霾污染?——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汪克亮 许如玉 赵斌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2期55-65,共11页
基础设施投资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先行资本,也是引发地区雾霾污染的重要推手,而当前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其产生的环境效应尚待考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基础设施投资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先行资本,也是引发地区雾霾污染的重要推手,而当前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其产生的环境效应尚待考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的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2)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雾霾污染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均为负;(3)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时间与区域异质性;(4)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技术进步、结构转型与规模经济缓解本地与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投资结构的优化与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减霾效应,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雾霾污染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云南省基础设施投资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志英 邹红艳 +1 位作者 张钰婷 王晓云 《工程管理学报》 2022年第5期49-54,共6页
为分析云南省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采用熵值法测算云南省2007~2020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究期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投入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 为分析云南省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采用熵值法测算云南省2007~2020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究期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投入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云南省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性失衡。建议政府科学规划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加大教育投资强度、完善社会保障设施的规划,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投资 熵值法
下载PDF
新型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张娅 江亲超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103,共15页
本文通过建立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模拟量化分析新型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两类基础设施投资均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且当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率提高到10%、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现有水平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和... 本文通过建立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模拟量化分析新型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两类基础设施投资均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且当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率提高到10%、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现有水平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最高。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受收入效应的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受收入效应和投资效应的影响,在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和投资效应这三种效应的作用下,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传统基础设施投资
原文传递
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运营制度选择——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朱杰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61,157,共33页
作为新兴经济体倡议筹建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都承载着推动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变革运营制度的使命,但金砖银行采用了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不同的借款国导向运营模式,而亚投行采用了与传统多边开发银... 作为新兴经济体倡议筹建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都承载着推动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变革运营制度的使命,但金砖银行采用了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不同的借款国导向运营模式,而亚投行采用了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类似的股东国导向运营模式。为解释这一差异,作者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出发,借鉴关键节点的概念构建了一个新的"关键节点+反馈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中,本文在探讨促使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成立的关键节点和结构性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银行筹建谈判中各种制度方案相互竞争的反馈效应因素,来解释两者在运营制度上的差异。在金砖银行的筹建谈判中,中国对印度倡议的反馈效应使得平分股权成为金砖银行制度运营的基础,并在环境与社会等保障政策上充分尊重借款国的制度体系,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的借款国导向模式。而在亚投行的筹建过程中,针对中国提出的制度倡议,发达国家做出了亚投行缺乏多边性和不符合国际最佳标准的负面反馈效应,这使得中国高度关注亚投行的国际合法性,从而形成了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类似的股东国导向运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银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制度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正面反馈效应
原文传递
国际流动性安排与人民币国际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小云 陈雷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139,共9页
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非对称性和金融一体化的矛盾导致国际流动性短缺成为了一种常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的国际流动性安排都进行了改革,以缓解国际流动性短缺。中心国家构建了永久性的流动性互换协议,外围国家继续积... 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非对称性和金融一体化的矛盾导致国际流动性短缺成为了一种常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的国际流动性安排都进行了改革,以缓解国际流动性短缺。中心国家构建了永久性的流动性互换协议,外围国家继续积累外汇储备,并开始使用资本管制工具,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了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了一带一路战略,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各国国际流动性安排改革的实践表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正在发生,多极化是国际货币体系的趋势。同时,国际流动性安排改革实践也为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启示,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是突破口。中国一方面可以凭借国际贸易优势推进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凭借巨大的外汇储备优势为广大外围国家提供流动性支持,并通过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和与中心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互换 新开发银行 亚投行 一带一路 人民币国际化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新基建驱动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应研究
13
作者 刘小翠 李爽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0期73-79,共7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新基建投入与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关系,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基建投入、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稳健性检验、中介效应和异质性分析对新基建投入驱动数字经济可持... 为探究黄河流域新基建投入与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关系,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基建投入、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稳健性检验、中介效应和异质性分析对新基建投入驱动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应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新基建投入能够直接、间接促进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存在地区差异性,表现为新基建投入对上游地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下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新基建投入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中介效应分析 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金融体系变革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斌 黎峰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16期52-60,共9页
纵览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变迁可以发现,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与有效运作的前提是国际金融的权力格局须与国际经济的力量格局相匹配。然而,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当代国际金融秩序并未随着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种背... 纵览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变迁可以发现,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与有效运作的前提是国际金融的权力格局须与国际经济的力量格局相匹配。然而,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当代国际金融秩序并未随着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所倡导建立的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是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并构成了未来由新兴经济体所主导的新型国际金融体系的雏形。中国无疑将在未来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通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实现国际货币与金融治理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金砖银行 亚投行 丝路基金 新兴经济体
下载PDF
未来国际金融体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学术前沿>编者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16期4-15,共12页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他程度加深,塑造世界金融体系与中国利益息息相关。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之一,中国希望国际金融体系给予发展中国家适当的话语权;同时,如果国际金融体系能够给予制度支持,中国的国际投资特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积...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他程度加深,塑造世界金融体系与中国利益息息相关。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之一,中国希望国际金融体系给予发展中国家适当的话语权;同时,如果国际金融体系能够给予制度支持,中国的国际投资特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积极发展。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内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积极进行了体系外的探索,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开辟平等、共赢、切合自身需求和国情的合作模式,在近年来取得了数项国际瞩目的成就。国际金融变革是长期过程,而中国在世界金融领域仍需要学习探索,中国金融领域国际化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金融国际化 资本市场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亚投行
下载PDF
基于绩效管理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完善性研究——关于基建账并入“大账”问题
16
作者 张玮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60-165,共6页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至少按月并入单位会计大账中的"在建工程"及其他相关科目反映。这项并账规定给实际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至少按月并入单位会计大账中的"在建工程"及其他相关科目反映。这项并账规定给实际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操作困难,使事业大账中"在建工程"科目内容庞杂、事业大账每月末工作量加大、同一主体多个账套并存、提交多份报表等实际问题。根据高等学校现行财务管理状况,建议废除《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撤销基建账,将基本建设投资核算完全并入事业账,结束两账并行,实现真正意义的一个主体一套账,同时对应一份报表的合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基本建设投资核算 并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