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晓莉 时凯旋 乔德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ST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揭示运动防治PD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44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Control)、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PD组(PD)和PD运动组(PD+Ex)。在大鼠内侧前... 目的:观察运动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ST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揭示运动防治PD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44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Control)、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PD组(PD)和PD运动组(PD+Ex)。在大鼠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基多巴(6-OHDA)建立右侧PD大鼠模型。运动组术后24 h开始进行跑台训练,11 m/min,30 min/day,5 d/周,共4周。大鼠在造模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进行旋转行为学测试,记录30 min的旋转次数。采用玻璃微电极胞外记录技术,在体观察各组大鼠ST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APO诱导的旋转行为能力检测,4周后PD组净旋转次数为(282.8±32)r/30 min,PD+Ex组为(226.7±16.2)r/30min,PD+Ex组较PD组显著减少(P<0.01)。PD组大鼠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P<0.01),爆发式放电神经元比例显著增多(P<0.01)。PD+Ex组大鼠较PD组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5),爆发式放电神经元比例显著减少(P<0.05)。结论:早期运动干预能降低PD模型大鼠STR神经元高频放电和爆发式放电神经元比例,抑制STR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改善PD模型大鼠行为能力。推测:运动引起PD模型大鼠STR神经元兴奋性改变的机制可能与运动神经保护作用降低了6-OHDA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毒性损伤以及运动神经可塑性机制调节了皮层-纹状体Glu通路的突触传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帕金森病 大鼠 纹状体 神经元 电活动
原文传递
Rehabilit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how animal models can help our understanding of exercise-induced neuroplasticity 被引量:12
2
作者 Kristina Loy Florence M.Bareyr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405-412,共8页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devastating condition that is followed by long and often unsuccessful recovery after trauma. The state of the art approach to manage paralysis and concomitant impairments is rehabilitation, whi...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devastating condition that is followed by long and often unsuccessful recovery after trauma. The state of the art approach to manage paralysis and concomitant impairments is rehabilitation, which is the only strategy that has proven to be effective and beneficial for the patients over the last decades. How rehabilitation influences the remodeling of spinal axonal connections in patients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in order to better target these changes and define the optimal timing and onset of training. While clinically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remain difficult to obtain, rodent models of rehabilitation like bicycling, treadmill training, swimming, enriched environments or wheel running that mimic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can be helpful to reveal the axonal changes underlying motor recovery.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the different animal models of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changes in neuronal networks that are improved by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deling exercise wheel running treadmill detour circuit propriospinal neuron corticospinal tract raphespinal tract reticulospinal tract activity recove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下载PDF
基于快速密度聚类的RBF神经网络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蒙西 乔俊飞 李文静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1-338,共8页
针对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隐含层结构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密度聚类的网络结构设计算法。该算法将快速密度聚类算法良好的聚类特性用于RBF神经网络结构设计中,通过寻找密度最大的点并将其作为隐含... 针对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隐含层结构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密度聚类的网络结构设计算法。该算法将快速密度聚类算法良好的聚类特性用于RBF神经网络结构设计中,通过寻找密度最大的点并将其作为隐含层神经元,进而确定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和初始参数;同时,引入高斯函数的特性,保证了每个隐含层神经元的活性;最后,用一种改进的二阶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利用典型非线性函数逼近和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实验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快速密度聚类设计的RBF神经网络具有紧凑的网络结构、快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快速密度聚类 结构设计 神经元活性 二阶算法 泛化能力 函数逼近 系统辨识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大鼠HPA轴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欣 邓琳琳 +2 位作者 王爱梅 程琳 王丙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DD)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的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氟西汀3 mg/kg+戊酸雌二醇0.15 mg/kg组(阳性对照)、桃红四物汤4.5、9、1...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对围绝经期抑郁症(PDD)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的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氟西汀3 mg/kg+戊酸雌二醇0.15 mg/kg组(阳性对照)、桃红四物汤4.5、9、18 g/kg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直至21 d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结束,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和行为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含量;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形态;MTT法检测神经细胞活力。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正常、排列规则、尼氏体数量多且大;模型对照组CA1区神经元萎缩且数目减少、形态及排列不规则、分层不清、胞膜部分断裂、尼氏体数量减少;各给药组上述现象得到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水平移动总距离、垂直移动总距离、E_(2)、DA、NE、5-HT含量、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而强迫游泳试验(FST)不动时间、CRH、ACTH、CORT、LH、FSH、GnRH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桃红四物汤9、18 g/kg组可显著增加大鼠水平移动总距离、垂直移动总距离、E_(2)、DA、NE、5-HT含量、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FST不动时间、CRH、ACTH、CORT、LH、FSH、GnRH含量(P<0.05);桃红四物汤18 g/kg组与盐酸氟西汀3 mg/kg+戊酸雌二醇0.15 mg/kg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能通过调节HPA轴和提高神经元活性达到抗PDD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围绝经期抑郁症 神经元 活性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原文传递
电场作用下改进HR神经元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5
作者 彭建奎 程万朋 乔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55-365,共11页
生物神经细胞内钾、钠和钙离子的跨膜运动将伴随着时变的电磁场,其中激发的电场能够实现对生物神经活动的进一步调制.主要运用非线性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案,建立并揭示了一类四维Hindmarsh-Rose(HR)神经元模型的时变稳定性以及全局动力学行... 生物神经细胞内钾、钠和钙离子的跨膜运动将伴随着时变的电磁场,其中激发的电场能够实现对生物神经活动的进一步调制.主要运用非线性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案,建立并揭示了一类四维Hindmarsh-Rose(HR)神经元模型的时变稳定性以及全局动力学行为.基于理论分析证实了该非自治的模型存在3种类型的平衡点以及时变稳定性,这也为多吸引子共存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此外,得益于双参数分岔图,揭示了该模型的自组织特征,包括“梳”状的混沌结构、倍周期分岔甚至加周期分岔模式.与此同时,神经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变的外界电场扰动,从而导致该模型产生更加复杂的放电活动,并借助于吸引域阐明了丰富的多吸引子共存行为,研究结论可以为进一步探讨外电场效应下神经元复杂的动力学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模型 放电活动 双参数分岔 共存吸引子 加周期分岔
下载PDF
Scopolamine causes delirium-like brain network dysfunction and reversible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out neuronal loss 被引量:1
6
作者 Qing Wang Xiang Zhang +10 位作者 Yu-Jie Guo Ya-Yan Pang Jun-Jie Li Yan-Li Zhao Jun-Fen Wei Bai-Ting Zhu Jing-Xiang Tang Yang-Yang Jiang Jie Meng Ji-Rong Yue Peng Lei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712-724,共13页
Delirium is a severe acute 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 that commonly occurs in the elderly and is considered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later dementia.However,given its inherent complexity,few animal models of delir... Delirium is a severe acute 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 that commonly occurs in the elderly and is considered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later dementia.However,given its inherent complexity,few animal models of delirium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onset of delirium remains elusive.Here,we conducted a comparison of three mouse models of delirium induced by clinically relevant risk factors,including anesthesia with surgery(AS),systemic inflammation,and neurotransmission modulation.We found that both bacterial lipopolysaccharide(LPS)and cholinergic receptor antagonist scopolamine(Scop)induction reduced neuronal activities in the delirium-related brain network,with the latter presenting a similar pattern of reduction as found in delirium patients.Consistently,Scop injection resulted in reversible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hyperactive behavior.No loss of cholinergic neurons was found with treatment,but hippocampal synaptic functions were affected.These findings provide further clues regarding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delirium onset and demonstrate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Scop injection model in mimicking delirium-like phenotypes in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IRIUM SCOPOLAMINE Cholinergic neuron neuronal activity Brain network
下载PDF
铅对原代培养海马细胞形态及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昌业伟 车薇 +3 位作者 张军莉 王娟 孙德兴 哈小琴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1-265,共5页
目的观察铅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形态及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乳大鼠海马神经元,经不同浓度醋酸铅(50、100、200μg/ml)作用1~8d,用活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光密度法检测细胞外液中的乳... 目的观察铅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形态及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乳大鼠海马神经元,经不同浓度醋酸铅(50、100、200μg/ml)作用1~8d,用活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光密度法检测细胞外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胆碱酯酶(cholesterase,CHE)活力;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析神经元胞浆中游离Ca^2+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低醋酸铅(50、100μg/ml)组海马神经元表面粗糙,胞体变小,突起细小,细胞间网络疏松,胞体与胞浆之间界限逐渐模糊不清,核仁不清晰;200μg/ml组,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之间聚集呈团簇状,可见细胞膜损伤破裂,即神经元解体坏死。HE染色观察低浓度醋酸铅作用24h后,可见散在单个细胞核回缩,胞浆、突起着色不均,甚至有的出现染色质凝集、核边移,但核膜完整;高浓度醋酸铅则使细胞质空泡变性,突起减少,核边移呈半月形,甚至细胞出现解体坏死,细胞之间聚集成团。尼氏体染色显示醋酸铅能使海马神经元的尼氏体减少,着色浅淡,且有剂量依赖关系。另外,醋酸铅作用于海马神经元24h后,培养上清中LDH释放增加(P〈0.01),CHE活力明显下降(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醋酸铅浓度的增大,细胞内液Ca^2+浓度也随着增大,醋酸铅3个浓度组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随着醋酸铅浓度的加大,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细胞 形态 酶活力
原文传递
重组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金惠 王嘉玺 +1 位作者 丁爱石 刘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2-506,共5页
从人星形胶质细胞瘤BT 32 5细胞中克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cDNA序列 .以大肠杆菌作为表达系统 ,GDNF蛋白在大肠杆菌JM10 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经纯化、复性后 ,以 8日龄鸡胚背根节 (DRG)、 14日龄胎鼠脊髓前角运动... 从人星形胶质细胞瘤BT 32 5细胞中克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cDNA序列 .以大肠杆菌作为表达系统 ,GDNF蛋白在大肠杆菌JM10 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经纯化、复性后 ,以 8日龄鸡胚背根节 (DRG)、 14日龄胎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以及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胶质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GDNF的生物学活性 ,结果表明 :rhGDNF可有效地促进DRG突起的生长 ,rhGDNF对体外培养的运动神经元表现出明显的促突起生长作用 ,并可显著提高体外培养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高效表达 运动神经元 胶质细胞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束缚-浸水应激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祝建平 耿希文 +2 位作者 李敏 王敏 艾洪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9-783,共5页
目的 探究大鼠在束缚-浸水应激不同时间段,其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内锥体神经元的电活动情况.方法 利用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记录大鼠在束缚-浸水应激前和应激4h过程中MPFC锥体神经元的单位放电活动,进一步分析其放电频率、放电间隔及... 目的 探究大鼠在束缚-浸水应激不同时间段,其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内锥体神经元的电活动情况.方法 利用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记录大鼠在束缚-浸水应激前和应激4h过程中MPFC锥体神经元的单位放电活动,进一步分析其放电频率、放电间隔及爆发式放电活动等指标,研究束缚-浸水应激对MPFC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 共采集到了12只大鼠MPFC内的25个锥体神经元的电活动.锥体神经元的电活动表现出两种相反趋势:(1)A类神经元(72%)其放电活动随应激时间的延长而受到抑制,放电率由应激前的(3.57±0.63) Hz持续降低到应激后第4小时的(0.81±0.11) Hz (P<0.01);同时簇状波的发放率也由应激前的(10.29±3.04)个/min,持续降低到应激后第4小时的(1.02±0.50)个/min (P<0.01),爆发式放电所占比例也显著性减少,变化效应与应激时间成正相关.(2)B类神经元(28%)则表现出短时的兴奋效应,其放电率由应激前的(1.77±0.45) Hz,升高到应激后第2小时的(2.67±0.74) Hz (P<0.05),平均放电间隔也明显缩短;簇状波的发放率由应激前的(2.01 ±0.73)个/min,升高到应激后第1小时的(9.04±2.42)个/min(P<0.05),爆发式放电所占比例也显著性升高,但B类神经元的兴奋持续时间较短.结论 束缚-浸水应激可改变MPFC内锥体神经元的电活动,A类锥体神经元活动受到抑制,B类锥体神经元活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前额叶皮质 锥体神经元 束缚-浸水应激 神经元电活动
原文传递
Contributions of distinct prefrontal neuron classes in reward processing 被引量:2
10
作者 PAN XiaoChuan FAN HongWei +1 位作者 WANG RuBin SAKAGAMI Masamich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1257-1268,共12页
The prefrontal cortex(PFC)is thought to be involved in higher order cognitive functions,such as in working memory,abstract categorization,and reward processing.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wo distinct neuron classes(put... The prefrontal cortex(PFC)is thought to be involved in higher order cognitive functions,such as in working memory,abstract categorization,and reward processing.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wo distinct neuron classes(putative pyramidal cells and interneurons)in the PFC played different functional roles in neural circuits involved in forming working memory and abstract categories.However,it remains elusive how the two types of neurons process reward information in the PFC.To investigate this issue,the activity of single neurons was extracellularly recorded in the PFC of the monkey performing a reward predicting task.PFC neurons were classified into putative pyramidal cells and interneurons,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waveforms of action potentials.Both the two types of neurons encoded reward information and discriminated two reward conditions(the preferred reward condition vs.the nonpreferred reward condition).However,the putative pyramidal neurons had better and more reliable discriminability than the putative interneurons.Also,the pyramidal cells represented reward information in the preferred reward condition,but not in the nonpreferred reward condition by raising their firing rates relative to the baseline rates.In contrast,the interneurons encoded reward information in the nonpreferred reward condition,but not in the preferred reward condition by inhibiting their discharge rates relative to the baseline rates.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utative pyramidal cells and interneurons had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in reward processing.These findings may help to clarify individual functions of each type of neurons in PFC neuronal circuits involved in reward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frontal cortex REWARD pyramidal neuron INTERneuron MONKEY single-unit activity
原文传递
含去痴灵挥发油的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的营养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美英 肖飞 +1 位作者 李晓光 罗焕敏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49-852,共4页
目的:研究含去痴灵挥发油的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的营养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去痴灵挥发油的大鼠血清。体外培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含去痴灵挥发油的大鼠血清,使培养基中含药血... 目的:研究含去痴灵挥发油的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的营养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去痴灵挥发油的大鼠血清。体外培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含去痴灵挥发油的大鼠血清,使培养基中含药血清的最终体积分数分别为0.1%,0.5%和2.5%,设立空白血清对照组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终浓度为20 ng.mL-1)阳性对照组。观察培养48 h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定量比较神经元突起数目和长度;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培养d 4和d 8神经元存活数;并用RT-PCR测定培养d 4时神经元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mRNA含量。结果:0.5%和2.5%的含去痴灵挥发油的大鼠血清均能使神经元突起数目和长度增加、不同培养期细胞存活数增加、MAP2基因表达量增加。结论:含去痴灵挥发油的大鼠血清对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具有营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痴灵挥发油 血清药理学 皮层神经元 神经营养作用
下载PDF
LDN-73794 Attenuated LRRK2-Induced Degeneration in a <i>Drosophila</i>Parkinson’s Disease Model
12
作者 Dejun Yang Sharmila Das +3 位作者 Loujing Song Tianxia Li Jianqun Yan Wanli W. Smith 《Advances in Parkinson's Disease》 2015年第3期49-58,共10页
Parkinson’s disease (PD) is a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with unclear pathogenesis. Currently, there are no disease-modifying neuron-protecting drugs to slow down the neuronal degeneration. Mutations in the leu... Parkinson’s disease (PD) is a commo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with unclear pathogenesis. Currently, there are no disease-modifying neuron-protecting drugs to slow down the neuronal degeneration. Mutations in the 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 (LRRK2) cause genetic forms of PD and contribute to sporadic PD as well. Disruption of LRRK2 kinase functions has become one of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disease-linked mutation-induced neuronal degeneration. To further characteriz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 reported LRRK2 kinase inhibitor, LDN-73794, in vitro cell models and a LRRK2 Drosophila PD model were used. LDN-73794 reduced LRRK2 kinase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Moreover, LDN-73794 increased survival, improved locomotor activity, and suppressed DA neuron loss in LRRK2 transgenic fli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hibition of LRRK2 kinase activity can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PD intervention and LDN-73794 could be a potential lead compound for developing neuroprotective therapeu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K2 Parkinson’s Disease LDN-73794 Kinase activity neuronal DEGENERATION Dopamine neuron DROSOPHILA Model
下载PDF
痛必定冻干粉针对脊髓中枢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13
作者 曹军 王中男 孙淑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研究痛必定冻干粉针对慢性结扎损伤(CCI)模型活体大鼠脊髓在体WDR神经元的作用,阐明痛必定的脊髓中枢镇痛机理,从细胞水平研究痛必定是否具有药物依赖性。方法:采用电生理细胞外记录技术,在CCI活体大鼠的脊髓腰膨大节段,寻找并记... 目的:研究痛必定冻干粉针对慢性结扎损伤(CCI)模型活体大鼠脊髓在体WDR神经元的作用,阐明痛必定的脊髓中枢镇痛机理,从细胞水平研究痛必定是否具有药物依赖性。方法:采用电生理细胞外记录技术,在CCI活体大鼠的脊髓腰膨大节段,寻找并记录给予痛必定20mg·kg-1前以及给药后不同时间段同一活体WDR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给药前以及给药后2、4、8和10min同一活体WDR神经元的C反应放电数;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1、2、4和6min同一活体细胞的自发放电数;观察wind-up现象。结果:C反应放电数共记录到8个细胞,给药后2、4、8和10min与给药前平均C反应放电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观察细胞的自发放电数共记录到12个细胞,其中6个在给药后立即停止自发放电,6个在给药后6min以内放电停止,给药后2和4min与给药前平均自发放电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共观察到5次wind-up现象,给药后此现象均被抑制。结论:痛必定冻干粉针的脊髓中枢镇痛是通过对WDR神经元的作用来完成的,本研究从细胞水平证实痛必定无药物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必定冻干粉针 CCI模型大鼠 WDR神经元 电活动
下载PDF
Tenascin-C分子中重组Fibronectin各片段对胎鼠脊髓培养神经元的不同作用
14
作者 杨大莉 黄文晋 +1 位作者 鲍璇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9-373,I007,共6页
用小鼠重组tenascin-C(TN-C)结构域中类似Ⅲ型fibronectin(FN)的不同重复片段,分别作为基质或培养液成分,研究其对培养的胚胎小鼠脊髓神经突起生长、粘附力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作为基... 用小鼠重组tenascin-C(TN-C)结构域中类似Ⅲ型fibronectin(FN)的不同重复片段,分别作为基质或培养液成分,研究其对培养的胚胎小鼠脊髓神经突起生长、粘附力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作为基质还是培养液成分,FN6-8对神经突起生长及神经元活性均有促进作用;FN3-5对神经突起生长及神经元活性均有抑制作用。TN-C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功能区在FN6-8,FN3-5介导了神经元与TN-C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ASCIN-C 重组片段 神经元 培养 突起生长
全文增补中
由大脑皮层神经元所组成的HEBBIAN细胞群仿真
15
作者 李长春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4,共4页
近些年来,人们一直研究建立在Hebb细胞群理论基础上,关于大脑皮层联想记忆神经网络模型。这种网络由仿真模型锥体细胞和一个从复现性人工神经网络提取的相关矩阵组成,用来模拟细胞群间的延持活动和模式竞争等。如果在网络中,用运动神经... 近些年来,人们一直研究建立在Hebb细胞群理论基础上,关于大脑皮层联想记忆神经网络模型。这种网络由仿真模型锥体细胞和一个从复现性人工神经网络提取的相关矩阵组成,用来模拟细胞群间的延持活动和模式竞争等。如果在网络中,用运动神经元代替锥体细胞,网络的行为会大大改观.本文所述的仿真结果符合Hebb细胞群理论的生物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 仿真 神经网络 神经元
下载PDF
多巴胺对猕猴额叶随机延缓反应作业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英文)
16
作者 高宏峰 刘觐龙 宿双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2-189,共8页
在猕猴执行随机延缓反应作业的同时,观察了微电泳多巴胺及其受体阻断剂氟哌啶醇对额叶作业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和诱发反应的影响。在该作业中,延缓期在1~4秒之间随机变化,在延缓期动物必须高度注意黄灯信号的出现,如稍不注意就会导... 在猕猴执行随机延缓反应作业的同时,观察了微电泳多巴胺及其受体阻断剂氟哌啶醇对额叶作业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和诱发反应的影响。在该作业中,延缓期在1~4秒之间随机变化,在延缓期动物必须高度注意黄灯信号的出现,如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操作错误。在反应期,动物要在1秒钟内作出放开杠杆的反应。在实验中,对109个作业相关神经元观察了多巴胺的效应,这些神经元在作业间期共表现出神经元反应134个。神经元反应多出现在延缓期(48个)和反应期(72个),约占反应总数的90%。有近60%的神经元(61/109)对多巴胺敏感,多巴胺对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既有兴奋效应(21/61),又有抑制效应(40/61),但以抑制效应为主。在延缓期出现反应的神经元中有31个(31/48)对多巴胺敏感,多巴胺对神经元的诱发反应主要起抑制作用(23/31);在反应期出现反应的神经元中有44个(44/72)对多巴胺敏感,多巴胺也以抑制作用为主(32/44),即使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减弱。对54个(54/61)多巴胺敏感神经元观察了氟哌啶醇的效应,氟哌啶醇的效应与多巴胺相反,并能阻断多巴胺的效应。形态学检查表明,多巴胺敏感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额叶弓状沟上支的内侧部。本实验表明,在延缓期和反应期出现放电变化的额叶神经元半数以上都对多巴胺敏感,且以抑制效应为主。由于作业的这两个时期分别与注意和视觉指导下的运动有关,因此,在视-运动耦合以及注意等过程中,在大脑额叶有多巴胺敏感神经元参与,而且主要是参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泳 多巴胺 神经元活动
下载PDF
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和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谢军 曹友林 +1 位作者 王振国 张兴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9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NEIHE)和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SCPD)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病人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HIC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NEIHE)和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SCPD)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病人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HIC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NEIHE组和SCPD组,每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收集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情况及临床经济指标,分析血清BDNF和NSE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SCPD组比较,NEIHE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减少,48 h血肿清除率升高,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评分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PD组比较,出院时NEIHE组C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PD组比较,NEIHE组预后良好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BDNF与CSS评分呈负相关(r=-0.665,P<0.05),NSE与CSS评分呈正相关(r=0.734,P<0.05);与预后不良病人比较,预后良好病人血清BDNF升高,而血清NSE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ICH病人血肿清除方面,NEIHE血肿清除率和预后明显优于SCPD,但临床经济指标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 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预后
下载PDF
运动疲劳对大鼠黑质致密区DA能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乔德才 吴迪 +1 位作者 侯莉娟 刘晓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5,57,共4页
观察运动疲劳大鼠黑质致密区(substantia nigra zonacompacta,SNc)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自发放电特征,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在体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SNc区DA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运... 观察运动疲劳大鼠黑质致密区(substantia nigra zonacompacta,SNc)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自发放电特征,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在体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SNc区DA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运动疲劳大鼠SNc区DA能神经元自发单放电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神经元出现了不规则放电,且爆发式放电比例明显增多,放电间隔直方图成正偏态或随机分布(AI<1),ISI和CV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运动疲劳大鼠SNc区DA能神经元电活动出现明显改变,主要特征为兴奋性和活动规律性降低。SNc和纹状体的腹外侧和背外侧区构成的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通路参与了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也是运动疲劳调控的重要中枢脑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黑质致密区 多巴胺 玻璃微电极技术 神经元电活动
下载PDF
大鼠GPi/SNr神经元在运动性中枢疲劳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侯莉娟 胡荣光 +1 位作者 刘晓莉 乔德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苍白球内侧部(GPi)和黒质网状部(SN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变化,探讨GPi和SNr在运动疲劳中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胞外记录技术,在体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GPi和SN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并对放电...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苍白球内侧部(GPi)和黒质网状部(SNr)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变化,探讨GPi和SNr在运动疲劳中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胞外记录技术,在体观察运动疲劳后大鼠GPi和SNr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并对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动疲劳后大鼠GPi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不规则放电神经元比例显著增多,平均峰峰间隔显著小于对照组;运动疲劳大鼠SNr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不规则放电和爆发式放电神经元比例显著增多,平均峰峰间隔和变异系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运动疲劳大鼠GPi和SNr神经元电活动出现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兴奋性增强但二者放电形式的变化有差异。运动疲劳状态下,间接通路比直接通路更活跃,使GPi、SNr神经元兴奋性增强,最终使运动皮层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苍白球内侧部 黒质网状部 玻璃微电极技术 神经元电活动
原文传递
猫双侧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敏范 姚阳 +2 位作者 李玉芳 杨宇 滕国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0-454,共5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双侧大脑皮层扣带回前部(anterior cingulate gyrus,ACG)在内脏痛觉感受中的作用。实验用强电流刺激一侧内脏大神经(greater splanchnic nerve,GSN)作为内脏伤害性刺激,用在体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记录、分析ACG内神... 本研究旨在阐明双侧大脑皮层扣带回前部(anterior cingulate gyrus,ACG)在内脏痛觉感受中的作用。实验用强电流刺激一侧内脏大神经(greater splanchnic nerve,GSN)作为内脏伤害性刺激,用在体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记录、分析ACG内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和自发生物电活动。根据对GSN刺激是否发生反应,将ACG内神经元分为产生诱发反应的GSN刺激相关神经元(GSN-stimulus-relative neurons,GSRNs)与不产生诱发反应的非相关神经元。根据诱发反应的潜伏期等性质,GSRNs进一步分为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visceral nociceptive neurons,VNNs)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non-visceral nocicep-tive neurons,NVNNs);而VNNs又分为特异性(specific visceronociceptive neurons,SVNNs)与非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non-specific visceronociceptive neurons,NSVNNs)。结果显示,对侧ACG内GSRNs比例为38.18%,显著高于同侧ACG内GSRNs比例(29.49%,P<0.01),表明GSN传入纤维虽然投射到双侧ACG,但主要投射到对侧ACG。和同侧ACG相比,对侧ACG的SVNNs比例较低,而NSVNNs比例则较高(P<0.01)。同侧ACG内GSRNs、VNNs、NVNNs和SVNNs的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侧ACG的对应神经元(P<0.01),而双侧ACG内NSVNNs的RP绝对值没有明显差异。双侧ACG内VNNs、NVNNs的自发生物电活动形式、自发放电频率和幅值之间无明显差别;VNNs中具有自发生物电活动的神经元比例显著高于NVNNs中的比例。以上结果提示双侧ACG皮层虽然都能感受GSN的伤害性刺激信号,但双侧ACG皮层的反应模式、反应程度不完全相同,从而为双侧脑功能的不对称性提供了新的科学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带回前部 内脏痛 伤害感受神经元 细胞内电位 自发生物电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