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被引量:1086
1
作者 方精云 刘国华 徐嵩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97-508,共12页
利用森林蓄积量推算森林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规律与世界总趋势一致,但量上有差异,具体表现在:我国森林生物量的平均值小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净生产... 利用森林蓄积量推算森林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规律与世界总趋势一致,但量上有差异,具体表现在:我国森林生物量的平均值小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净生产量却显得较高;我国森林的总生物量是9102.87×106t,其中,林分为8592.13×106t,经济林325.72×106t;竹林185.02×106t,疏林、灌木林790.54×106t;森林和疏林(含灌木林)的总生产力分别是1177.31×106t/a和458.16×106t/a。研究结果还显示,用材积推算的生物量(材积源生物量)比用平均生物量计算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分析中国森林在中国及全球陆地碳库中的作用发现,与其他区域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中国森林在中国陆地植被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较弱,它的生物量不足全球森林总生物量的1%,然而,它在保护中国土壤碳库功能方面起着其他植被类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森林植被 生物量 净生产量
下载PDF
青海海北地区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动态及能量分配 被引量:91
2
作者 王启基 王文颖 邓自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2-230,共9页
对青海海北地区高山草甸主要植物群落小嵩草(Kobresiapygmaea)草甸、矮嵩草(K.humilis)草甸、藏嵩草(K.tibetica)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动态和能量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年地上净生... 对青海海北地区高山草甸主要植物群落小嵩草(Kobresiapygmaea)草甸、矮嵩草(K.humilis)草甸、藏嵩草(K.tibetica)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动态和能量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年地上净生产量及其年际动态和主要植物类群生物量季节动态具明显的差异,其生物量季节动态可由如下模型表示:Wi=Ki/(1+exp(Ai-Bit))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呈典型的金字塔和倒金字塔模式。小嵩草草甸、矮嵩草草甸和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的地上净生产量依次为368.4gm-2a-1、418.5gm-2a-1和518.4gm-2a-1,所固定的太阳能值依次为6655.16kJm-2a-1、7610.09kJm-2a-1、9488.77kJm-2a-1。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1097%、0.1256%、0.1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类群 生物量动态 能量分配 高山草甸
下载PDF
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玉萃 吴明作 +5 位作者 郭宗民 蒋有绪 刘世荣 王正用 刘保东 朱学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50-1456,共7页
对河南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3 5年生天然次生锐齿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 :锐齿栎林生物量为 1 4 1 .1 7t/ hm2 ,净生产力为 7.3 9t/ (hm2 · a) ,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 1 2 8.3 0 t/ (hm2 · a) ,占总... 对河南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3 5年生天然次生锐齿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 :锐齿栎林生物量为 1 4 1 .1 7t/ hm2 ,净生产力为 7.3 9t/ (hm2 · a) ,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 1 2 8.3 0 t/ (hm2 · a) ,占总生物量的90 .88%,净生产力为 6.3 0 t/ (hm2 · a) ,占总净生产力的 85 .2 5 %,生物量平均相对生长速率为 0 .1 2 3 8。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分别占总的 0 .79%和 0 .3 7%、5 .82 %和 4 .87%。凋落物层现存量为 1 1 .2 3 t/ (hm2 · a) ,占总生物量的7.95 %,年凋落物量 3 .3 7t/ (hm2 · a) ,占总净生产力的 4 5 .60 %。净生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叶量成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净生产力 锐齿栎林 河南内乡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养分归还(英文)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2 位作者 何宗明 陈银秀 郭剑芬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3-233,共11页
研究了福建三明 2 7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 (d <2mm)的生产力、分布和养分归还 .结果表明 ,混交林细根生物量、N、P养分现存量分别为 5 .381thm-2 、4 8.0 85kghm-2 和 4 .174kghm-2 ,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7.4 %、2 7... 研究了福建三明 2 7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 (d <2mm)的生产力、分布和养分归还 .结果表明 ,混交林细根生物量、N、P养分现存量分别为 5 .381thm-2 、4 8.0 85kghm-2 和 4 .174kghm-2 ,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7.4 %、2 7.2 %和 2 0 .0 % .混交林细根的年净生产力达 4 .12 4thm-2 a-1,比纯林高出 16 .9% .混交林杉木和观光木细根均在表层土壤富集 ,而在较深层土壤两者分布具镶嵌性 ;与混交林杉木相比 ,纯林杉木土壤表层细根量较少 ,最大分布层次下移 .混交林中观光木细根的周转速率为 1.16 ,杉木为 0 .96和 0 .95 ;而林下植被层细根周转速率 (1.4 6~ 1.5 2 )均高于相应的乔木层 .混交林细根的年死亡量、N和P养分年归还量分别达 2 .119thm-2 、18.5 5 9kghm-2 和 1.5 6 5kghm-2 ,分别是纯林的 1.2 1倍、1.2 3倍和 1.14倍 ,其中林下植被细根占有较为重要位置 .对细根分布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 ,细根的垂直分布与土壤全N的相关性最强 (0 .87~ 0 .89) .图 1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 杉木纯林 细根 生产力 分布 养分归还 森林群落
下载PDF
Seasonal Dynamics of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s in China 被引量:32
5
作者 朴世龙 方精云 陈安平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3期269-275,共7页
Study on seasonal responses of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 to climate changes is to help understand feedback between climate systems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mechanisms of increased NPP in the north... Study on seasonal responses of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 to climate changes is to help understand feedback between climate systems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mechanisms of increased NPP in the northern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In this study, time series dataset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corresponding ground-based information on vegetation, climate, soil, and solar radiation, together with an ecological process model,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seasonal trends of terrestrial NPP and their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China from 1982 to 1999. As the results,. seasonal total NPP in China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for all four seasons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during the past 18 years. The spring NPP indicated the largest increase rate, while the summer NPP was with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magnitude. The response of NPP to climate changes varied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The increased NPP was primarily led by an advanced growing season for broadleaf evergreen forest, needle-leaf evergreen forest, and needle-leaf deciduous forest, whilst that was mainly due to enhanced vegetation activity (amplitude of growth cycle) during growing season for broadleaf deciduous forest, broadleaf and needle-leaf mixed forest, broadleaf trees with groundcover, perennial grasslands, broadleaf shrubs with grasslands, tundra, desert, and cultivation. The regions with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spring NPP appeared mainly in eastern China, while the areas with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summer NPP occurred in most parts of Northwestern China, Qinghai-Xizang Plateau, Mts. Xiaoxinganling-Changbaishan, Sanjiang Plain, Songliao Plain, Sichuan Basin, Leizhou Peninsula, part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and southeast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 In autumn, the largest NPP increase appeared in Yunnan Plateau-Eastern Xizang and the areas around Hulun Lake. Such different ways of the NPP responses depended on regional climate attributes and their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 (CASA) mode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 seasonal chang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森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昆 管东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8,共5页
利用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经过实地校正的相关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估算方程,对珠江三角洲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森林的生物量为132 404 963 t,总净生产量为26 273 769 t.a-1。区域森林生物量主要分布在... 利用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经过实地校正的相关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估算方程,对珠江三角洲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森林的生物量为132 404 963 t,总净生产量为26 273 769 t.a-1。区域森林生物量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外围,其中,马尾松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占区域森林总生物量的52.18%;生态公益林的生物量只到达用材林的48.68%;中幼龄林生物量所占比例很大,总体质量不高,但如果现有森林得到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森林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上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森林 生物量 生产力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丁宝永 刘世荣 蔡体久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6-236,共11页
本文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海拔300—350m的24年生,四种结构类型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的群落学特性、生物量和生产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幼树下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及枯枝落叶层... 本文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海拔300—350m的24年生,四种结构类型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的群落学特性、生物量和生产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幼树下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及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结果表明:人工落叶松林乔木层不同组合的分布格局,形成了不同的群落结构特征及生物生产力。四种结构群落总平均生物量为159.445t/ha,净生产量为12.237t/ha·a;其中乔木层平均生物量为149.560t/ha,净生产量为9.627t/ha·a。乔木层盖度制约着群落的空间结构,使群落叶量及叶面积指数等叶的数量指标产生差异从而影响群落的生物生产力及光能利用率。在一定范围内,乔木层郁闭度由0.9减少至0.7,其叶面积指数由3.07增加到6.66,整个群落总的累积叶面积指数由3.315增加到9.220群落平均净生产量增加了105.28%,乔木层的平均净生产量增加了3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群落结构 生物量 净生产量
下载PDF
Ⅰ-72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徐宏远 郑世锴 卢永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就集约经营的Ⅰ-72杨6种密度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与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测定了Ⅰ-72杨地上部分生物量。文中还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单株生物量、林分生物量及各年份的净生长量。根据调查数据、按相对生长法建立了估测林木干、皮... 本文就集约经营的Ⅰ-72杨6种密度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与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测定了Ⅰ-72杨地上部分生物量。文中还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单株生物量、林分生物量及各年份的净生长量。根据调查数据、按相对生长法建立了估测林木干、皮、枝及叶生物量的幂函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6年生Ⅰ-72杨人工林平均总生物量(地上部分)为64—122t/ha。林分生物量与密度呈正相关;净生产量在10t/ha·a以上,高的可达20t/ha·a。林木地上部分(树干、树皮、树枝、树叶)的生物量比例分别为60—70%:10—12%:12—21%:3—5%。林分生物量的连年生长在造林后第三年开始大幅度增长。到调查年龄(第6年)为止,林分平均生物量仍保持上升趋势。林分密度的变化对单株及林分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72杨 生物量
下载PDF
湖南会同红栲-青冈-刨花楠群落生物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邓仕坚 廖利平 +2 位作者 汪思龙 高洪 林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用回归分析方法 ,对我国亚热带湖南会同红栲 青冈 刨花楠群落的生物生产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林分总生物量为 45 1.0 2t·hm-2 ,其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藤本生物量分别为 42 6 .76、17.76和 1.80t·hm-2 ,枯枝落叶层现存量... 用回归分析方法 ,对我国亚热带湖南会同红栲 青冈 刨花楠群落的生物生产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林分总生物量为 45 1.0 2t·hm-2 ,其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藤本生物量分别为 42 6 .76、17.76和 1.80t·hm-2 ,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为 4.70t·hm-2 ,乔木层净生产量和平均生产量分别为 34.46t·hm-2 ·年 -1、13 .32t·hm-2 ·年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净生产量 森林群落 森林保护 森林管理
下载PDF
海桑林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7-54,共8页
本文对平均年龄为5年,天然更新形成的海桑林进行了生物量的测定。乔木层采用相关生长测定法。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为47.2340t/ha,其中乔木层为19.3608t/ha,灌木层为27.5482t/ha,凋落物为0.3250t/ha。乔木层平均净生产量为3.8702t/ha&#... 本文对平均年龄为5年,天然更新形成的海桑林进行了生物量的测定。乔木层采用相关生长测定法。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为47.2340t/ha,其中乔木层为19.3608t/ha,灌木层为27.5482t/ha,凋落物为0.3250t/ha。乔木层平均净生产量为3.8702t/ha·a,比马来西亚Matang未管理的同龄红树林的生产量要高些,而比其管理的同龄红树林要低得多。从林分生物量在各层的分配来看,其结构不大合理,应该疏伐一些桐花树,改善乔木树种的生长和更新条件,提高林分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林 生物量 研究
下载PDF
木榄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利用Monis分层切割法,对平均年龄为20年的木榄林不同径阶立木地上部分进行生物量测定,并按立木平均营养面积测定地下部分生物量。用相关生长测定法和平均木法换算成全林和立木各器官的生物量。测定了叶面积,并算出叶面积指数,用以... 本文利用Monis分层切割法,对平均年龄为20年的木榄林不同径阶立木地上部分进行生物量测定,并按立木平均营养面积测定地下部分生物量。用相关生长测定法和平均木法换算成全林和立木各器官的生物量。测定了叶面积,并算出叶面积指数,用以评定林分生产力。分析了木榄的平均和连年净生产量的年动态变化以及净同化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为合理经营和利用木榄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缆林 生物量 净生产量 生产力 红树林 产量结构
下载PDF
红皮云杉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穆丽蔷 张捷 +2 位作者 刘祥君 吴守年 杨贵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51-557,共7页
本文对黑龙江省绥棱林区红皮云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调查并分析了林龄为6~31年红皮云杉人工林乔木层干、皮、枝、叶、根的生物量、净生产量及其分配.用维量分析法建立了估测乔水层单株林木... 本文对黑龙江省绥棱林区红皮云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调查并分析了林龄为6~31年红皮云杉人工林乔木层干、皮、枝、叶、根的生物量、净生产量及其分配.用维量分析法建立了估测乔水层单株林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相关系数和估测精度较高,具有参考价值。分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31年生,林分总生物量平均为151.13t·hm-2,净生产量并不是随着年龄规律是增长,积累速度快慢不一,一般在30年左右其净生产量值为11~14t·hm-2·a-1,表明红皮云杉人工林群落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人工林 乔木层 生物量
下载PDF
面向对象Petri网离散制造系统生产调度建模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景华 韩江洪 +2 位作者 刘征宇 臧娈 徐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4159-4162,共4页
将面向对象技术与Petri网结合作为建模工具,针对离散制造业的研究现状及其生产调度特点,进行离散制造系统生产调度建模;选用满足交货期的成本最低原则作为调度目标,运用最优化方法进行目标优化。通过对FMS的建模及目标优化,证明利用该... 将面向对象技术与Petri网结合作为建模工具,针对离散制造业的研究现状及其生产调度特点,进行离散制造系统生产调度建模;选用满足交货期的成本最低原则作为调度目标,运用最优化方法进行目标优化。通过对FMS的建模及目标优化,证明利用该方法建模能准确反映生产调度的加工路径及其资源约束,将复杂系统高度抽象,模型易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PETRI网 离散制造 生产调度 建模
下载PDF
观光木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春华 张春能 郑燕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67-272,共6页
本文从林分的群落特征、生物量及生产力等方面对观光木人工纯林及其与杉木混交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光木混交林生物量为103.838t/hm^2,是观光木纯林的1.9倍;其林下植被生物量1.478t/hm^2,小于观光木纯林(1.995t/hm^2)。在纯林和... 本文从林分的群落特征、生物量及生产力等方面对观光木人工纯林及其与杉木混交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光木混交林生物量为103.838t/hm^2,是观光木纯林的1.9倍;其林下植被生物量1.478t/hm^2,小于观光木纯林(1.995t/hm^2)。在纯林和混交林中,各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均为:树干>根>枝>叶。但观光木纯林的林分结构更有利于提高其出材率,其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高于混交林。观光木混交林叶面积指数为5.72,叶净同化率为787.3g/(cm^2·a),明显高于纯林,从而使得观光木混交林表现出比纯林更高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 生态系统 生物量 混交林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飞机总装配生产线建模及优化方法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青 温李庆 +3 位作者 李江雄 柯映林 李涛 张世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4-1231,共8页
针对飞机总装配生产线最优化调度问题,建立能够描述飞机脉动式总装配生产线工艺流程间复杂关系的赋时库所Petri网(TPPN)仿真模型.在飞机总装配工序的前后继关系和有限的车间资源约束下,以工期最短、工作组最少和工作组的总效率最高为优... 针对飞机总装配生产线最优化调度问题,建立能够描述飞机脉动式总装配生产线工艺流程间复杂关系的赋时库所Petri网(TPPN)仿真模型.在飞机总装配工序的前后继关系和有限的车间资源约束下,以工期最短、工作组最少和工作组的总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提出生产线调度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逐层法进行最优化求解,根据关键路径推算公式确定生产线的最短工期和最少工作组数,采用贪心-匈牙利两级递阶算法获得生产线的最佳人工分配方案和最优作业排序.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飞机总装配 生产线 最优化调度
下载PDF
模糊Petri网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勇 王红卫 岳超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7年第8期46-51,共6页
作为一种建模工具,Petri网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它特别适合描述和处理知识工程中的并行问题.木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Petri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根据推理的需要和有关文献提出了一种模糊的Petri网概念及其相应的规则和算法,并将它与知... 作为一种建模工具,Petri网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它特别适合描述和处理知识工程中的并行问题.木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Petri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根据推理的需要和有关文献提出了一种模糊的Petri网概念及其相应的规则和算法,并将它与知识工程中的产生式系统相结合,阐明了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模型 模糊数学 算法 知识工程 PETRI网
下载PDF
祁连山森林植被净生产量、碳储量和碳汇功能估算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建泉 李进军 邸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2,共8页
用材积源生物量(volume-derived biomass)法对祁连山森林植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种森林植被的总生物量4.06×10~7 t,总碳储量1.90×10~7 t,总生长量1.49×10~6 t·a^(-1),年凋落量9.3×10~5 t·a^(-1),净... 用材积源生物量(volume-derived biomass)法对祁连山森林植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种森林植被的总生物量4.06×10~7 t,总碳储量1.90×10~7 t,总生长量1.49×10~6 t·a^(-1),年凋落量9.3×10~5 t·a^(-1),净生产量2.4×10~6 t·a^(-1),总生物量、总碳储量较大的是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较小的是杨树林、华北落叶松林,山杨林、桦树林、油松林和混交林居中,主要分配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中;平均碳密度为201.07t·hm^(-2),依次为:白桦林>针阔混交林>红桦林>油松林>山杨林>针叶混交林>杨树林>阔叶混交林>祁连圆柏林>青海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总生长量、年凋落量、净生产量较高的是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较低的是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在龄组中的分配依次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交易的潜在价值为1.11×10~9美元(JI)或1.68×10~9美元(CDM),青海云杉林碳交易的潜在价值达到7.01×10~8美元(JI)或1.06×10~9美元(CDM),占总碳交易的潜在价值的6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材积源生物量法 碳储量 净生产量 碳汇
下载PDF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in a Pinus densiflora forest with low and high stand densities 被引量:15
18
作者 Nam Jin Noh Choonsig Kim +4 位作者 Sang Won Bae Woo Kyun Lee Tae Kyung Yoon Hiroyuki Muraoka Yowhan Son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13年第5期368-379,共12页
Aims Understanding carbon(C)and nitrogen(N)dynamics and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stand density of an even-aged,mature forest provides knowledge that is important for forest managemen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ffer... Aims Understanding carbon(C)and nitrogen(N)dynamics and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stand density of an even-aged,mature forest provides knowledge that is important for forest managemen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in ecosystem total C and N storage and flux between a low-density stand(LD)and a high-density stand(HD)and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stand density on above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ANPP),total belowground C allocation(TBCA)and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NEP)in a naturally regenerated,65-to 75-year-old Pinus densiflora S.et Z.forest.Methods LD(450 trees ha^(−1))and HD(842 trees ha^(−1))were established in an even-aged,mature P.densiflora forest in September 2006.The forest had been naturally regenerated following harvesting,and the stand density was naturally maintained without any artificial management such as thinning.Th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5.0cm)of all live stems within the stands was measured yearly from 2007 to 2011.To compare C and N storage and fluxes in LD and HD,C and N pools i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the forest floor,coarse woody debris(CWD)and soil;soil CO_(2) efflux(R_(S));autotrophic respiration(R_(A));litter production;and soil N availability were measured.Further,ANPP,TBCA and NEP were estimated from plot-based measurement data.Important Findings Ecosystem C(Mg C ha^(−1))and N(Mg N ha^(−1))storage was,respectively,173.0±7.3(mean±SE)and 4.69±0.30 for LD and 162±11.8 and 4.08±0.18 for HD.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 and N storage in the ecosystem components,except for soils,between the two stands.In contrast,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boveground ANPP and TBCA between the two stands(P<0.05).Litterfall,biomass increment and R_(S) were major C flux components with values of,respectively,3.89,3.74 and 9.07 Mg C ha^(−1) year^(−1) in LD and 3.15,2.94 and 7.06 Mg C ha^(−1) year^(−1) in HD.Biometric-based NEP(Mg C ha^(−1) year^(−1))was 4.18 in LD and 5.50 in HD.Although the even-aged,mature P.densiflora forest 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ve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Japanese red pine stand density total belowground carbon allocation
原文传递
厚朴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斯金平 姚荣明 +1 位作者 陈德标 吴长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本文对浙江景宁高演林场19年生的厚朴人工林进行了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为71.16t/hm^2,平均净生产量为4.02t/hm^2·a。其中乔木层总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62.78t/hm^2·a和3.30t/hm^2·a;树皮生物量为6.64t... 本文对浙江景宁高演林场19年生的厚朴人工林进行了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为71.16t/hm^2,平均净生产量为4.02t/hm^2·a。其中乔木层总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62.78t/hm^2·a和3.30t/hm^2·a;树皮生物量为6.64t/hm^2,净生产量为0.35t/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人工林 生物量
下载PDF
Effect of water stress on ecosystem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of a Leymus chinensis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被引量:12
20
作者 FU Yuling , YU Guirui , WANG Yanfen, LI Zhengquan & HAO Yanbi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The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S2期196-206,共11页
Many studies on global climate have forecast major changes in the amount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precipitation that may significantly affect temperate grassland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As a part of ChinaFLUX,... Many studies on global climate have forecast major changes in the amount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precipitation that may significantly affect temperate grassland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As a part of ChinaFLUX, eddy covariance flux measurements were made at a semi-arid Leymus chinensis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during 2003-2004 to quantify the response of carbon exchang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Results showed that gross ecosystem production (FGEP) and ecosystem respiration (Reco) of the steppe were significantly depressed by water stress due to lack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emperature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affecting FGEP and Reco in 2003, whereas soil moisture impose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oth Reco and FGEP in 2004. Under wet conditions, Reco showed an exponentially increasing trend with temperature (Q10 = 2.0), but an apparent reduction in the value of Reco and its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periods of water stress (Q10=1.6). Both heat and water stress can cause decrease in FGEP. The sea-sonality of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With less precipitation in 2003, the steppe sequestrated carbon in June and July, and went into a senescence in early August due to water stress. As compared to 2003, the severe drought during the spring of 2004 delayed the growth of the steppe until late June, and the steppe became a CO2 sink from early July until mid-September, with ample precipitation in August. The semi-arid steppe released a total of 9.7 g C·m-2 from May 16 to the end of September 2003, whereas the net carbon budget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n 2004 was close to zero. Long-term measurements over various grasslands are needed to quantify carbon balance in temperate grass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ymus chinensis steppe water stress ecosystem respiration gross ecosystem production 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