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传统、国家形态与法理学谱系——重读柯克法官与詹姆斯国王的故事 被引量:18
1
作者 于明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61,共12页
柯克法官与詹姆斯国王的论争是西方法律史的经典故事,但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故事的本身可能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语境化地阅读故事的文本,可以发现詹姆斯的主张并非是完全违反常理或落后保守的,而是基于其本人与所属时代的哲学立场;而柯克... 柯克法官与詹姆斯国王的论争是西方法律史的经典故事,但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故事的本身可能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语境化地阅读故事的文本,可以发现詹姆斯的主张并非是完全违反常理或落后保守的,而是基于其本人与所属时代的哲学立场;而柯克的主张也并非是一味地反对王权,其理论的本身存在深刻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法律史、国家史与法理学三个角度对上述两种对立的主张进行解读,其背后实质是两种法律传统与两种国家形态的对立,同时也预示了现代法理学中两种根本观点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法 技艺理性 自然理性 形式主义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普特南哲学的终极命意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亚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7,共8页
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对立是普特南哲学的内在追求。普特南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转变 ,即由科学实在论向内在实在论转变 ,再由内在实在论向自然实在论转变。每一次转变都是向生活实践的进一步皈依。内在实... 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对立是普特南哲学的内在追求。普特南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转变 ,即由科学实在论向内在实在论转变 ,再由内在实在论向自然实在论转变。每一次转变都是向生活实践的进一步皈依。内在实在论由于尚未真正摆脱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思维方式 ,故显出自身学理上的不融贯。而自然实在论在生活实践的层面上纠正了传统二元式的思维方式 ,坚持了实在论的追求而又抛弃了实在论的形而上学的包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特南 科学实在论 内在实在论 自然实在论 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
下载PDF
批判与超越:论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3,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是自然实在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是人文价值论的。这两种理论范式都倾向于外在旁观者的视角,试图提供的是关于教育世界的永恒看法,而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和协调人与... 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是自然实在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是人文价值论的。这两种理论范式都倾向于外在旁观者的视角,试图提供的是关于教育世界的永恒看法,而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和协调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即我们怎样行动。因此,中国的教育学必须克服旁观者理论视角所形成的理论范式,形成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提供协调、处理“中国人”与“中国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理论范式 自然实在论 人文价值论
下载PDF
浅谈普特南的哲学思想发展及其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志婷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5-48,共4页
普特南的科学哲学思想由早期的科学实在论转向内在实在论到最后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自然实在论,其哲学立场虽有两次重大的思想转变,但是一脉相承,即由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再超越两者的对立,最后回归生活实践,进入一种新的哲学视野... 普特南的科学哲学思想由早期的科学实在论转向内在实在论到最后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自然实在论,其哲学立场虽有两次重大的思想转变,但是一脉相承,即由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再超越两者的对立,最后回归生活实践,进入一种新的哲学视野。其思想的每一次转变都是对原有理论的超越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特南 科学实在论 内在实在论 自然实在论
下载PDF
语言连接世界何以可能——试论普特南实在论哲学的一致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志强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7,共8页
与"普特南善变"的标准看法恰恰相反,普特南的实在论是连续的、整体的、一以贯之的。"语言如何连接世界"是贯穿普特南实在论哲学的核心问题:科学实在论初步确立了"语言"对"世界"的指称关系,在... 与"普特南善变"的标准看法恰恰相反,普特南的实在论是连续的、整体的、一以贯之的。"语言如何连接世界"是贯穿普特南实在论哲学的核心问题:科学实在论初步确立了"语言"对"世界"的指称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树立起实在论的大旗;内在实在论不是科学实在论的反动,而是在科学实在论的前提下进一步具体描述"语言"与"世界"的基于经验的指称关系,强调实在论内在于科学;自然实在论或实用主义实在论则把"语言如何连接世界"的问题追溯回"心灵如何连接世界",进而打破了笛卡尔心灵图画对现代哲学的钳制,肯定了"知觉"和"心灵"具有指称"世界"的能力,因而是比科学实在论和内在实在论更加"实在论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在主义 科学实在论 内在实在论 自然实在论 心灵
原文传递
“科学的世纪”与文学的特质——科学与现实主义“求真”之关系考论 被引量:4
6
作者 蒋承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96,共14页
19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改变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气候,导致了文学的重大变革。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渗透,催生了具有“先锋性”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把“类比”等科学方法与理念应用于文学创作,不仅使其“求真”特质得... 19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改变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气候,导致了文学的重大变革。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渗透,催生了具有“先锋性”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把“类比”等科学方法与理念应用于文学创作,不仅使其“求真”特质得以凸显,也使西方文学之“真实性”特征达到了一个历史新刻度;这既表征了现实主义的一种历史贡献,也标示了西方文学的现代性转型。不过,文学毕竟以审美为质的规定性,并以审美的方式实现求真或真实性目标,因此,现实主义之科学化“求真”特质虽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当代价值,但也有历史性局限与偏狭,这也正是后来现代主义对其诟病与反叛的缘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类比方法 现实主义 求真 现代性
原文传递
洛克自然法学说的理智主义传统与意志主义改造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允通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72-478,共7页
洛克自然法思想研究作为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研究热点,其体系中理智主义与意志主义的区分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根据洛克著述的分期,可以发现他在早期自然法论文中就已构建起道德实在论的理智主义框架,追溯思想史渊源可以厘清这一框架的立... 洛克自然法思想研究作为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研究热点,其体系中理智主义与意志主义的区分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根据洛克著述的分期,可以发现他在早期自然法论文中就已构建起道德实在论的理智主义框架,追溯思想史渊源可以厘清这一框架的立意与突破。取得突破的原因在于洛克糅合“理性”的双重作用,在理智主义传统中嵌入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功用,通过“直观”获得自然法诸规定,通过推理能力获得更为丰富的道德知识。但洛克认定道德判断以意志而非理智作为根据,又使得一种道德非实在论的意志主义倾向在其体系中产生,因此给其理智主义框架带来了巨大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背后,是洛克试图使其自然法思想与近代自然观相符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洛克 自然法 理智主义 意志主义 道德实在论
下载PDF
普特南的指称理论浅析
8
作者 侯晓丽 《太原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指称问题是有关语言与对象关系的问题。普特南在批判和继承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自然实在论哲学观点,从而由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再超越两者的对立,最后回归生活实践。为指称理论走向生活实践的层面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指称 二分法 外在实在论 内在实在论 自然实在论
下载PDF
语义外在主义:普特南哲学思想的变中之不变
9
作者 张高荣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普特南的哲学思想素以"复杂多变"而闻名,但其不离之宗趋归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难题。中西学界的普特南研究多聚焦于其思想的跌宕起伏与繁复转折,鲜有探讨其变中之不变的本质内容。本文尝试论证,尽管普特南哲学思想在其发展过... 普特南的哲学思想素以"复杂多变"而闻名,但其不离之宗趋归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难题。中西学界的普特南研究多聚焦于其思想的跌宕起伏与繁复转折,鲜有探讨其变中之不变的本质内容。本文尝试论证,尽管普特南哲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反复曲折、乃至针锋相对,但其语义外在主义思想却统贯于其整个学术生涯。这种思想并不预设任何其他哲学立场,它正是普特南思想演进历程的"变中之不变"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外在主义 科学实在论 内在实在论 自然实在论
原文传递
从外延主义到HPC——对自然种类的形而上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存建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5,125,共6页
关于自然种类的外延主义把自然种类视为现实对象的函项,自然科学研究不断得出结论对此提出质疑。为此,经典名称语义理论以性质解释自然种类的外延,但遭遇性质认知的困难。HPC则集中于自然种类的解释作用界定自然种类,给出自然种类之稳... 关于自然种类的外延主义把自然种类视为现实对象的函项,自然科学研究不断得出结论对此提出质疑。为此,经典名称语义理论以性质解释自然种类的外延,但遭遇性质认知的困难。HPC则集中于自然种类的解释作用界定自然种类,给出自然种类之稳定存在的一面。文章认为HPC和杂乱实在论都对自然种类做功能主义的把握,接受HPC则有必要接受杂乱实在论,这种必要性可见于区分自然种类与非自然种类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种类 本质主义 实在论 HPC
原文传递
从《论共和国论法律》看西赛罗思想的两重性
11
作者 丁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65-768,共4页
西塞罗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哲学素养造就了其思想兼具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二重性,并一直试图寻求二者的平衡。他关于自然法和正义的观念体现了超越现实的追求,而对国家和法律功能的解释又反映了其功利主义的一面。西塞罗的《论共... 西塞罗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哲学素养造就了其思想兼具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二重性,并一直试图寻求二者的平衡。他关于自然法和正义的观念体现了超越现实的追求,而对国家和法律功能的解释又反映了其功利主义的一面。西塞罗的《论共和国论法律》及其思想对西方各个时期的法律发展均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自然法 理想主义 功利主义 平衡
下载PDF
实用的自然类可以承诺实在吗?
12
作者 杨军洁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6,共7页
在关于自然类问题的讨论中,以博伊德为代表的实用主义阵营认为,基于自然类在科学实践中的实用性,自然类可以达到实在论的承诺;而一些批评者则认为实用的自然类无法承诺实在,博伊德的方案是失败的。文章对博伊德的实用主义自然类的实在... 在关于自然类问题的讨论中,以博伊德为代表的实用主义阵营认为,基于自然类在科学实践中的实用性,自然类可以达到实在论的承诺;而一些批评者则认为实用的自然类无法承诺实在,博伊德的方案是失败的。文章对博伊德的实用主义自然类的实在论证进行了分析与重构,考察了批评者对博伊德论证中的热情主义认识论、可投射性与内稳态性质簇等前提的质疑。实用主义自然类的根本问题在于其采用了一种放宽的实在论划定,这既无法达到深的实在论承诺,也无法实现自身所设定的形而上学和自然主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类 实用主义 科学实在论 内稳态性质簇 博伊德
原文传递
沙夫茨伯里的美德观念:以伦理学演化史为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晓曦 《伦理学术》 2019年第2期80-99,共20页
在西方伦理学演化史上,存在一个重视理性,否定情感,到认真区分情感并肯定其地位的过程。沙夫茨伯里就是肯定自然情感而怀疑理性建构的一位关键人物。毫无疑问,沙氏的写作风格是文雅的,讲究文辞的,非常有别于学院式的理论建构,其道德感... 在西方伦理学演化史上,存在一个重视理性,否定情感,到认真区分情感并肯定其地位的过程。沙夫茨伯里就是肯定自然情感而怀疑理性建构的一位关键人物。毫无疑问,沙氏的写作风格是文雅的,讲究文辞的,非常有别于学院式的理论建构,其道德感概念为哈奇森所继承;其对共通感学说的挖掘也受到后世的哲学家重视。当代学者里佛斯曾把沙氏概括为18世纪道德思想史上一位独特而又令人困惑的思想家。首先,在沙氏看来,自然情感就是道德的源泉。其次,在道德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中,他坚定地捍卫后者。最后,在道德工夫论上,独白对话兼具,都旨在人的哲学教化(养生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夫茨伯里 自然情感 道德实在论 独白 共通感 养生术
原文传递
自然因果关系:自然类实在论辩护的起点
14
作者 张存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1,共6页
柏拉图给出一个自然类实在论取向,它强调作为共相的自然类的实在,但是没有解释如何准确地界定自然类。从对于自然类实在论的质疑来看,对于自然类实在论与多元实在论的折中,促成一种以“相关的类”取代自然类的消去主义取向;借鉴在语言... 柏拉图给出一个自然类实在论取向,它强调作为共相的自然类的实在,但是没有解释如何准确地界定自然类。从对于自然类实在论的质疑来看,对于自然类实在论与多元实在论的折中,促成一种以“相关的类”取代自然类的消去主义取向;借鉴在语言层面对于自然类与非自然类的区分,则应当着力于因果关系为自然类实在论辩护。自然类实在论预设一种自然因果关系,关于自然类的本质主义、“自我平衡性质簇说”与“分类瓶颈说”等都接受这一预设,也难以摆脱消去主义。因果关系实在论可以支持自然类实在论,但是它需要回应休谟关于因果关系的立场,并因此需要一种解释多元论的支持。从完善解释多元论的角度为自然类实在论辩护,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借鉴性质的形上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类实在论 自然因果关系 消去主义 命题知识 性质
下载PDF
自然类
15
作者 张建琴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0,共6页
自然类概念从密尔提出后,引出了关于它的实在性和非实在性之争。非实在论者不承认自然界的分类具有本体论上的不同,而是人们的思想活动,做出的主观上的区别。但实在论者给出了更为合理的理由,分析比较了强实在论,弱实在论和混合实在论... 自然类概念从密尔提出后,引出了关于它的实在性和非实在性之争。非实在论者不承认自然界的分类具有本体论上的不同,而是人们的思想活动,做出的主观上的区别。但实在论者给出了更为合理的理由,分析比较了强实在论,弱实在论和混合实在论三种观点后,归结出自然类是具有实在性的,直觉上的分类确实反映了客观世界在节点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类 实在性 非实在性 本质
原文传递
一种带有语义和认识论预设的形而上学——评克里普克的自然种类实在论取向
16
作者 张存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克里普克解释了自然种类词"如何指称",但是没有解释自然种类词"指称什么"。从克里普克认为自然种类词具有"严格性"来看,他接受一种自然种类实在论,将自然种类视为自然种类词的指称... 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克里普克解释了自然种类词"如何指称",但是没有解释自然种类词"指称什么"。从克里普克认为自然种类词具有"严格性"来看,他接受一种自然种类实在论,将自然种类视为自然种类词的指称。为这种实在论提供支持的是克里普克的类本质主义。克氏类本质主义由语义分析导出,但是接受一些形而上学的预设。克里普克为自然种类提供一种带有语义和认识论预设的形而上学解释,其自然种类实在论取向可见于认识论、形而上学和语义学三个层面,认识或对之做出回应,需要考虑应当以及如何给哪个层面的问题以优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普克 自然种类 实在论 本质主义 形而上学 认识论
下载PDF
“社会剖析派”的诞生——从“自然主义”向“写实主义”嬗变的茅盾
17
作者 李建东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0-43,共4页
茅盾是有着纪录中国社会的"宏大叙事"理想的作家,又是致力于引进西方文艺思想的理论家。他对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引进,目的是吸取一种注重"实证"的近代科学精神,并且不着痕迹地完成了由理性世界... 茅盾是有着纪录中国社会的"宏大叙事"理想的作家,又是致力于引进西方文艺思想的理论家。他对于西方"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引进,目的是吸取一种注重"实证"的近代科学精神,并且不着痕迹地完成了由理性世界向感性世界的过渡,创作了显示左翼文学实绩的《子夜》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在实践上印证了中国式的"写实主义",催生了社会剖析小说流派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自然主义 写实主义 社会分析
下载PDF
法律的信息定义及其前景
18
作者 刘春兴 赵健 徐平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15,共6页
以法律的定义、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本质、"什么是法律"或"法律是什么"等形式出现的法律本体论追问在中西方法理学史中不绝如缕。近几十年来,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文化进化理论等兴起了信息范式并且影响日增,... 以法律的定义、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本质、"什么是法律"或"法律是什么"等形式出现的法律本体论追问在中西方法理学史中不绝如缕。近几十年来,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文化进化理论等兴起了信息范式并且影响日增,为信息法律观的建构带来启示。它能打通西方法哲学三大法学流派之间的联系,融贯法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事实向度,复兴综合法学或统一法学运动,并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当代中国法学创新事业做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学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社会法学 现实主义法学 解释法学
下载PDF
Natural Scie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ategorial Discourse
19
作者 Laurentiu Staicu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problem of categories became less and less promin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This twilight of categorial discourse did not go unnoticed, and some authors offered different ...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problem of categories became less and less prominent in philosophical debates. This twilight of categorial discourse did not go unnoticed, and some authors offered different solutions for the revival of categorial theorizing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s repertoire. One of these authors is the American philosopher Stephen Pepper.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discussion is to offer yet another explanation for the decline of categorial theory, and to explore Pepper's view and its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tegorial discourse. The main thesis which I will argue for is that traditional categories did not disappear altogether, but they have been replaced, gradually, by key empirical concepts from natural science. Even if such concepts do not satisfy the traditional requirements categories in shaping our for a categorial scheme, they are, nonetheless, fulfilling the same role as traditional worldvie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EGORIES METAPHYSICS natural science metaphysical realism WORLDVIEW
下载PDF
在政治与伦理之间:本体维度的国际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何志鹏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89,共17页
国际法性质的认定对于探究国际法理论与实践操作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奥斯丁认为国际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而仅是"实证道德"的观点引起了长期的争论,这恰恰揭示了问题界定本身的不正确性,正确的问题应当是"... 国际法性质的认定对于探究国际法理论与实践操作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奥斯丁认为国际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而仅是"实证道德"的观点引起了长期的争论,这恰恰揭示了问题界定本身的不正确性,正确的问题应当是"国际法是什么法"。为了解国际法的性质,有必要分析国际法规范的具体运行。在这一问题上,自然法学派、实证法学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同时,观察和比较国际法与国际政治、全球伦理的关系也有助于厘清国际法的本质。在一个仍然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国际法不可避免地体现为分散、协定、软弱、不对称的初级性法律,这是思考各方面国际法律问题的起点和基本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国际关系 法理学 自然法学派 实证法学派 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