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关系中的蔑视与反抗--国家身份类型与承认斗争策略 被引量:44
1
作者 曾向红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155,160,共31页
国际关系中存在大量的蔑视体验以及为此而追求承认的现象。在目前学术界关于承认问题的研究中,承认的内容究竟为何以及反抗蔑视的应对策略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仍未得到充分澄清。国家间的承认内容主要是国家所具有的身份,包括... 国际关系中存在大量的蔑视体验以及为此而追求承认的现象。在目前学术界关于承认问题的研究中,承认的内容究竟为何以及反抗蔑视的应对策略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仍未得到充分澄清。国家间的承认内容主要是国家所具有的身份,包括角色身份、个体身份与类属身份。这些身份如果遭到蔑视,被蔑视的行为体可能采取四种应对策略:积极抗争、消极合作、身份调整与无视。被蔑视的行为体在特定情况下采取何种应对策略,主要取决于被蔑视的身份类型。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国家的角色身份、个体身份与类属身份遭到蔑视,导致其采取的抗争策略的强度会逐渐降低。美国与中亚国家互动过程中的蔑视与反抗现象验证了这种观点。明确国家身份类型与承认斗争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这有助于澄清承认斗争的内容、纠正承认斗争一定会采取武装冲突等冲突策略以及承认斗争首先受到实力分配的影响等成见,从而为针对国际关系中的承认斗争开展经验研究提供一定启示。就现实意义而言,它提醒国家在国际关系互动中须给予其他国家的身份以明确的尊重,这是缓解国际关系中承认斗争和促进国际合作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理论 承认内容 国家身份 承认斗争 身份显著性
原文传递
媒介体育中国家认同的再现与建构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红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4,共12页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采用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层面综合地探讨媒介体育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从微观层面重点考察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报》在6届夏季奥运会期间报道中国家...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采用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层面综合地探讨媒介体育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从微观层面重点考察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报》在6届夏季奥运会期间报道中国家认同的再现和建构;提出了体育对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强化具有重要作用,媒介体育则在国家认同的再现和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阐述了媒介体育中国家认同再现和建构的传播特征,探讨了全球化力量对媒介体育和国家认同的影响。对《中国体育报》6届夏季奥运会报道的框架分析表明,《中国体育报》对“国家认同”议题的报道较为重视。该报通过精选在奥运会中的体育事件,加以强调,完成新闻框架,建构了国家认同感,成为体育与国家认同之间的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体育 国家认同 建构 全球化
下载PDF
试析爱尔兰多元民族认同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3,共5页
16、1 7世纪 ,在不列颠和爱尔兰群岛这个大的历史语境中 ,爱尔兰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民族认同 :天主教盖尔民族认同、新教英—爱民族认同和长老会—苏格兰民族认同。在后来的历史中 ,这三种民族认同一直用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政治权力观念... 16、1 7世纪 ,在不列颠和爱尔兰群岛这个大的历史语境中 ,爱尔兰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民族认同 :天主教盖尔民族认同、新教英—爱民族认同和长老会—苏格兰民族认同。在后来的历史中 ,这三种民族认同一直用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政治权力观念和财产神话表现出来 ,成为爱尔兰内乱和分裂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爱尔兰多元民族认同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 宗教冲突 民族认同 形成
下载PDF
国家认同的生成机制考察:学校仪式的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婧玮 田友谊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7,F0003,共8页
国家认同是由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构成的,其丰富的内涵以及非原生性决定了教育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学校仪式是现代国家认同建构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在建构国家认同的各个方面发挥独特的功能。对于作为建构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由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构成的,其丰富的内涵以及非原生性决定了教育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学校仪式是现代国家认同建构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在建构国家认同的各个方面发挥独特的功能。对于作为建构国家认同心理背景的情感认同,学校仪式将历时空、共时空和超时空对国家的情感联结起来,拓展了情感认同的时空延展性,发挥了巩固师生国家情感认同的功能。对于作为建构起国家认同基因的文化认同,学校仪式遵循历史逻辑、心理逻辑和价值逻辑,以发挥增进师生国家文化认同的功能。对于作为国家认同基本标识的政治认同,学校仪式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承担起政治与个体之间的中介解译,发挥了推进师生国家政治认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仪式 国家认同 情感认同 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身份、路径和方式 被引量:5
5
作者 秦树东 李若瀚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3,共9页
随着北极科研、环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航运以及国际公域治理等全球性问题的影响逐渐扩大,北极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的北极治理结构是以"有限开放"的区域治理为主的混合治理模式。作为北极域外国家,中国是北极的重... 随着北极科研、环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航运以及国际公域治理等全球性问题的影响逐渐扩大,北极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的北极治理结构是以"有限开放"的区域治理为主的混合治理模式。作为北极域外国家,中国是北极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坚持"尊重、合作、共赢"的治理理念,充分利用现有北极治理框架和制度基础,确立以科研、环保和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北极发展政策,对我国在北极治理中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治理 身份认同 国际合作
下载PDF
民族冲突中的“认同冲突”问题辨析与治理——当代民族冲突治理的法律理论与法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昊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共4页
民族冲突是以民族认同为基础的群体对抗现象。在法律理论上,民族冲突的实质是民族认同与族内忠诚在挑战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在法律权利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受制于公民权利的平等保障水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间的冲突反映... 民族冲突是以民族认同为基础的群体对抗现象。在法律理论上,民族冲突的实质是民族认同与族内忠诚在挑战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在法律权利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受制于公民权利的平等保障水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间的冲突反映了权利平等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在法律事实上,完善保障公民平等权利的法律机制,避免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协调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在认同和谐的基础上强化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冲突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冲突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歧视
原文传递
艾莉·格里菲斯的侦探小说系列中的莎士比亚典故与国家身份
7
作者 丽莎·霍普金斯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2022年第1期36-42,共7页
在《侦探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式暗示》一文中,笔者认为在黄金时代的侦探小说中,“有时DCI莎士比亚被分配到边境巡逻·最重要的是,他被用来在英国人和德国人之间进行谈判;当DCI莎士比亚人伍时,莎士比亚以及英国性对彼此意味着什么的问... 在《侦探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式暗示》一文中,笔者认为在黄金时代的侦探小说中,“有时DCI莎士比亚被分配到边境巡逻·最重要的是,他被用来在英国人和德国人之间进行谈判;当DCI莎士比亚人伍时,莎士比亚以及英国性对彼此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变得尤为紧迫”。然而,近年来,莎士比亚已经常被用来作为其他方式来区分和划分什么是英国性。本文中,笔者特别关注莎士比亚的典故是如何在Elly Griffiths的Ruth Galloway系列书中被运用的。Ruth Galloway是始于2009年的一系列侦探小说,至今仍在持续更新,有两种跨文化因素在起作用。一种是与21世纪小说中嵌入的对早期现代戏剧的暗示有关,另一种是由书中对移民、人侵和不同文化间遭遇的兴趣产生的。Elly Griffiths实际上是Domenicadi Rosa的笔名,顾名思义,Domenica diRosa有着意大利血统,但在英国出生和长大,这使她处在两种不同文化传统的边缘。她书中所描述的犯罪也通常是文学性的边缘地带,因为它们涉及埋在海陆边缘的尸体。它们通常也与人侵和移民的故事有关,并且莎士比亚式的暗示被投人到持续的、有说服力的对话中来呈现对种族、身份和过去对现在的影响的关注。对Griffiths来说,莎士比亚式的暗示是一种勾勒出她小说引起共鸣的方式,同时也提醒她的读者,民族和文化身份是多么错综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典故 国家身份 艾莉·格里菲斯 侦探小说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视域中的中国瑶族身份认同——李瑞福《另版中国:瑶族及其国民归属感研究》评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龙宇晓 张录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美国人类学家李瑞福(Ralph A.Litzinger)是当代西方人类学界中国族群研究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中国瑶族的学术名著《另版中国:瑶族及其国民归属感研究》通过分析瑶族知识精英的自我呈现和论述,揭示瑶族的民族意识及其积极融入... 美国人类学家李瑞福(Ralph A.Litzinger)是当代西方人类学界中国族群研究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中国瑶族的学术名著《另版中国:瑶族及其国民归属感研究》通过分析瑶族知识精英的自我呈现和论述,揭示瑶族的民族意识及其积极融入国家体系的国民归属感建构过程,以民族志叙事和人类学分析的学术语言深刻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心目中对自己所属国家的理解、认同和归属感,给西方世界的读者展示了一个与以往国际汉学著作大相径庭的另版中国,一个多民族版本的中国。与此同时,该著也为中国国内民族研究学术界反思自己的研究提供了一块不可多得的"他山之石",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瑞福 中国瑶族 海外瑶学研究 民族与国民认同 《另版中国》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国家身份特征与我国对外策略基本选择
9
作者 张森林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5-90,共6页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战略,是我国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正确抉择。国家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策略的支撑,包括国家的对内策略和对外策略的支撑。本文认为,国家策略的选择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就我国的对外策略的选择而言,我...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战略,是我国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正确抉择。国家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策略的支撑,包括国家的对内策略和对外策略的支撑。本文认为,国家策略的选择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就我国的对外策略的选择而言,我国国家身份特征就是其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全面地认识我国国家身份特征及其多样性,是我国选择对外策略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讲,我国国家身份特征基本体现为: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大国,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政治大国,又是国际影响力有限崛起中的国家。与这些特征对应,我国的对外策略可作如下概括:深化开放融入国际体系,但须顾及国家原则立场;积极争做国际贡献,但须考虑国情量力而行;努力参与更多国际事务,但须小心翼翼谨慎行事;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但须采取稳妥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身份特征 对外策略 基本选择
下载PDF
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建筑化诠释——建筑叙事视野下的2010上海世博会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邵明 《新建筑》 2011年第1期18-23,共6页
从建筑叙事学角度阐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家自建馆的一些启示,即如何通过建筑策略来诠释国家文化形象与理念。通过世博会中40多个自建国家馆进行实证研究,重点从叙事原型、建筑表皮信息传达、空间组织与展示、主题道具与特色场景的演... 从建筑叙事学角度阐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家自建馆的一些启示,即如何通过建筑策略来诠释国家文化形象与理念。通过世博会中40多个自建国家馆进行实证研究,重点从叙事原型、建筑表皮信息传达、空间组织与展示、主题道具与特色场景的演绎、路径的设置、代言人的寻找等方面剖析解读了其中的创作规律、叙事方法与传播途径。这些经验总结,不仅为设计师进行博览建筑设计提供了有效、可选择的方法与策略,而且为今后中国文化输出战略中如何建构与传播民族文化、国家形象提供了一条建筑艺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叙事 国家形象 后世博 国家馆 创作方法 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