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红利还是鸿沟 被引量:66
1
作者 钟廷勇 黄亦博 孙芳城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145,共15页
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细分绿色创新类别后,数字普惠金融仅能显著促进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而对策略性绿色技术... 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细分绿色创新类别后,数字普惠金融仅能显著促进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而对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无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城市财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环境规制强度地区、内陆地区以及CEO无银行金融背景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前金融监管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但随时间推移开始逐渐释放政策监管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国家金融学 绿色技术创新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下载PDF
“输入式供给”:当前农村公共物品的运作模式 被引量:32
2
作者 耿羽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9-47,共9页
税费改革后,国家对于农村的治理方式从"资源提取"转为"资源输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依赖于国家项目资金,其运作模式可归纳为"输入式供给"。大量资源下乡,却未能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状况得到实质改善... 税费改革后,国家对于农村的治理方式从"资源提取"转为"资源输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依赖于国家项目资金,其运作模式可归纳为"输入式供给"。大量资源下乡,却未能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状况得到实质改善。外在的国家财政型供给没有引起相应的效益,内在的村社自助型供给则往往无法达成合作。问题的症结在于只有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输入,而没有自下而上的村庄承接。利用村民自治来连接上级资源和村庄,不仅能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绩效,还能锻造和培育基层的民主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输入式供给 国家财政 一事一议 村民自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的能源结构优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庞加兰 王薇 袁翠翠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45,共17页
基于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国家金融学的理论背景,选取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数据,运用熵值法估算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能源结构优化指数,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于能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指标呈现波动式增长,能源... 基于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国家金融学的理论背景,选取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数据,运用熵值法估算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能源结构优化指数,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于能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指标呈现波动式增长,能源结构逐年优化;绿色金融发展通过融资规模的中介效应和技术进步的调节效应对能源结构优化产生正向影响,其中融资规模的中介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应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化体系建设、提升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加快技术进步以促进各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能源结构优化 双碳目标 熵值法 国家金融学
下载PDF
中欧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比较——基于国家金融学视角 被引量:12
4
作者 蔡彤娟 林润红 张旭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43,共17页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制度创新和重要手段。除交易量、活跃度等指标外,碳排放交易与企业股价的关联程度,是碳排放交易市场化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基于国家金融学视角,通过VAR-MVGARCH-DCC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和...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制度创新和重要手段。除交易量、活跃度等指标外,碳排放交易与企业股价的关联程度,是碳排放交易市场化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基于国家金融学视角,通过VAR-MVGARCH-DCC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和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关联情况,借以比较中国和欧盟碳排放交易的市场化程度。结果表明,欧盟碳排放权价格与股价紧密相连,碳排放市场对股票市场产生明确的引导作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与欧盟相比还存在进步空间。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应关注金融要素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响,中国可借鉴欧盟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在顶层设计、市场机制与市场措施等方面的经验,打造“定价机制+碳排放衍生品+跨境人民币碳交易结算”的特色碳金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金融学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化程度 VAR-MVGARCH-DCC模型
下载PDF
对国家财政“一体两翼”基本框架的再认识 被引量:8
5
作者 邓子基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3-27,共5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国家的两种身份(政权行使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两重职能犤社会管理、经济(含国有资产)管理犦是国家财政“一体两翼”的经济基础或思想源泉。从两权不分与计划型财政的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国家的两种身份(政权行使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两重职能犤社会管理、经济(含国有资产)管理犦是国家财政“一体两翼”的经济基础或思想源泉。从两权不分与计划型财政的转型入手,提出“一体两翼”思想的形成过程与理论总结,既回答了对“一体两翼”的批评与否定,又强调了“一体两翼”基本框架的现实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职能 国家财政 一体两翼
下载PDF
中国财税改革战略思路选择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志勇 宋航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0,共8页
中国亟需一次根本性的财税改革。财税改革需在认清改革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之上全方位推进。财税改革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促进全球经济治理和社会发展;财税改革应有利于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财税改革新共识的形成,将有助... 中国亟需一次根本性的财税改革。财税改革需在认清改革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之上全方位推进。财税改革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促进全球经济治理和社会发展;财税改革应有利于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财税改革新共识的形成,将有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改革 国家财政 国家财富管理
原文传递
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的前瞻性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情境推演的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礼 王鹏程 任志宏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42,共19页
通过推导以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商业银行、大湾区内跨境商户以及跨境消费者为主体的四方演化博弈模型,对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所面临的潜在问题开展情境推演研究,并结合深圳试点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结果发现,在大湾区试点过程中... 通过推导以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商业银行、大湾区内跨境商户以及跨境消费者为主体的四方演化博弈模型,对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所面临的潜在问题开展情境推演研究,并结合深圳试点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结果发现,在大湾区试点过程中,四方博弈主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闭环的有机生态体系。其中,作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方,央行在跨境支付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指定商业银行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主要通过手续费率定价、发放消费券以及综合推广成本影响博弈进程;跨境商户看重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以及节省成本优势;消费者的策略选择主要依赖于获取并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成本,以及是否从跨境支付活动中受益。基于此,建议加速推进跨境支付参与主体协同发展,切实维护数字人民币的公信力,有效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并丰富跨境支付应用场景,以此有效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 跨境支付体系 国家金融学 演化博弈
下载PDF
公共政策性金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国家意志、国家金融和全球实践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白钦先 陈阳 张坤 《国际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4,共8页
自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政策性银行以来,中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即将迎来三十周年。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的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公共政策性金融是... 自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政策性银行以来,中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即将迎来三十周年。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的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公共政策性金融是体现国家意志的特殊金融力量,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施政平台,是实现区域发展、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也是治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公共政策性金融具有公共性、金融性、国家信用性、特定选择性等特征。公共性特征决定了政策性金融以金融资源配置的社会合理性为最高宗旨,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通过金融(货币)手段实现国家治理和公共性目标,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泉府”,“泉”通“钱”,“泉府”是我国最早具有财税及国家金融职能的机构形态,也是最早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雏形。宋代王安石“青苗法”中出现了最早的农产品预购信用,清代所采用的“以工代赈”也是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赈灾治灾的一种特定方法。中国古人利用经济金融手段在公共性内涵基础上,进行国家管理、社会治理和经济调节,可以被视为政策性金融,时至今日仍具有借鉴意义。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时期,公共政策性金融将迎来发展的新阶段,更好地将自身所能与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其特有的国家金融战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性金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意志 国家金融 全球实践
原文传递
国家财政的逻辑——兼论国家财政治理学的构建
9
作者 李俊霖 周志强 《公共财政研究》 2024年第1期4-17,共14页
我国财政基础理论依次经历了四次重要演变:即“国家分配论”“社会共同需要论”“公共财政论”与“国家治理论”,但并未形成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三个层面,对国家财政的... 我国财政基础理论依次经历了四次重要演变:即“国家分配论”“社会共同需要论”“公共财政论”与“国家治理论”,但并未形成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三个层面,对国家财政的基本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在整合产权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国家财政治理学的构想,以期为我国财政治理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财政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理论逻辑
原文传递
国家金融布局、创新模式转化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邝思宁 李橙 国世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基于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从国家金融学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以寻求影响中国创新模式转化的激励机制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表明,存在最优金融结构以促进创新模式转化,但该结构动态调整取决于后发国家... 基于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从国家金融学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以寻求影响中国创新模式转化的激励机制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表明,存在最优金融结构以促进创新模式转化,但该结构动态调整取决于后发国家与技术前沿的距离。在技术前沿距离缩短或前沿技术获取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后发国家需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从而激励自主创新的产出,克服技术低端锁定。中国需做好金融顶层布局,完善多元化金融体系,强化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金融学 金融体系结构 创新模式转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清代嘉道时期河工捐纳及其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威 李瑞琦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101,共9页
清代治河顺应赋役货币化发展趋势,白银成为治河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清朝重要的财政筹措手段,捐纳也成为河务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河工捐纳始于康熙末年,定型于乾隆时期。嘉道时期,随着河务开支不断上涨,清廷的常规财政已经难以... 清代治河顺应赋役货币化发展趋势,白银成为治河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清朝重要的财政筹措手段,捐纳也成为河务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河工捐纳始于康熙末年,定型于乾隆时期。嘉道时期,随着河务开支不断上涨,清廷的常规财政已经难以支持治河事务,河工捐纳成为河务财政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逐渐由临时性措施转为常态化。这一转变改变了河工用款的支付方式,在国家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维持了河务运作,成功应对了道光时期黄河水文环境突变造成的大规模水灾。但河工捐纳也造成了河务官员专业素质整体下降、河务部门由治理黄河转为防堵黄河的事实,对清代黄河治理产生了长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黄河 河工捐纳 国家财政
原文传递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双循环及国家金融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天倩 朱小梅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43,共17页
运用面板熵值法构建货币全球化指数(CGI),对比分析2010—2019年主要世界货币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内循环、外循环及国家金融三个层面分别遴选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进行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研... 运用面板熵值法构建货币全球化指数(CGI),对比分析2010—2019年主要世界货币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内循环、外循环及国家金融三个层面分别遴选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进行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变化经历了“快速提升—震荡反复—缓慢增长”三个发展时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人民币清算、货币合作等国家金融层面的制度支持对人民币国际化发挥了关键推进作用;内循环层面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外循环层面因素。基于此,可通过“加强国家金融层面的制度支持+畅通内外循环”的方式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场景,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指数 灰色关联度 双循环 国家金融
下载PDF
国家财政与疫后重振中国经济的战略构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根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4-86,共13页
疫情过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亚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外部需求崩溃的危机,它们共同的挑战都是最终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的问题,而非单纯的总需求不足,其原因就在于中国高效率投资的供给效应远超国外市场和国内私人部门吸收... 疫情过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亚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外部需求崩溃的危机,它们共同的挑战都是最终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的问题,而非单纯的总需求不足,其原因就在于中国高效率投资的供给效应远超国外市场和国内私人部门吸收其产出的需求效应,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政策的重点应该是解决最终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加大国家财政支出是其主要措施。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错将投资而非解决最终消费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作为政策重点,从而产生了新的生产过剩,新旧生产过剩的叠加引发了随后的紧缩,导致了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和失业增加,新冠疫情的冲击使这种局面更加严重,致使目前的中国经济存在着陷入“慢性萧条期”的危险。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困境并使中国经济重归“中高速增长”的轨道,我国在今后十年左右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开支持续地和大幅度地增加劳动者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消费水平,以解决最终消费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这也是解决目前失业问题的根本性途径。为此,中央财政支出方面可采取如下政策措施:较大范围地实施就业保障计划,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通过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并在预防通货膨胀的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革命和下一次工业革命等方面进行战略性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四万亿投资计划 生产过剩 国家财政 有效需求 人民凯恩斯主义
下载PDF
我国金融体系演变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正清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1-65,共5页
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体系居于核心地位而倍受关注。我国金融体系正处于市场化方向演变的过程中 ,呈现出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 ,金融与财政性质相互交替 。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结构 中国 演变分析 现代市场经济 偏好 财政 核心地位 方向 合理
下载PDF
中国体育产业增长与国家财政关系的计量经济学研究
15
作者 赵开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8-93,共6页
以2006-2021年中国体育产业增长与国家财政时间序列数据为分析依据,探索体育产业对国家财政收入、国家税收的贡献,以及国家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对体育产业影响的弹性。研究认为,体育产业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税收... 以2006-2021年中国体育产业增长与国家财政时间序列数据为分析依据,探索体育产业对国家财政收入、国家税收的贡献,以及国家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对体育产业影响的弹性。研究认为,体育产业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税收的有效手段,体育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亿元将带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1.033亿元,带动国家税收增加0.920亿元;国家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增长的带动效果不明显,国家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的持续增长不利于体育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国家财政 计量经济学 时间序列数据
下载PDF
试论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兼析关于公共财政的几种观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向东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3-47,共5页
现代公共财政是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早期的公共财政、公共经济和双元财政的一种公共收支政策与制度体系。建立现代公共财政 ,是深化财政改革的基本目标 ,是建立并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唯一正确选择。
关键词 现代公共财政 市场失灵 国家财政 公共财政
下载PDF
论汉代国家财政与帝室财政管理体制——与加藤繁先生商榷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德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6-90,共5页
著名历史学家加藤繁先生认为,汉初国家财政与帝室财政是绝然分立的,国内学者历来承袭此说。但根据新出简牍材料考证,在商鞅变法以后秦就开始实行公、私两套财政管理体制,而且汉代国家财政与帝室财政的混同也并非始于光武帝时期。
关键词 汉代 国家财政 帝室财政
下载PDF
新疆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支农效率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季刚 《新疆财经》 2009年第3期69-71,102,共4页
在研究农村金融问题时,如对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不加区别,将无法发现二者支农效率的区别。本文通过研究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对农民收入与农业产出影响的差异,揭示了地方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 国家金融 地方金融 效率差异
下载PDF
国有资本的双重隐性负债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绍德 刘国庆 杨明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已有研究中国有资本隐性负债仅指对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负债。本文在分析国有资本形成和积累的基础上,考察了工人劳动和农民劳动创造的价值向国有企业转移的方式,由此得出国有资本隐性负债包括国有企业职工和农民群体两个债权人的结... 已有研究中国有资本隐性负债仅指对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负债。本文在分析国有资本形成和积累的基础上,考察了工人劳动和农民劳动创造的价值向国有企业转移的方式,由此得出国有资本隐性负债包括国有企业职工和农民群体两个债权人的结论,并对国有资本隐性负债的构成和偿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国有资本隐性负债应当包括对国有企业职工和农民的社会保障负债及对农业、农村滞后发展的负债。国家财政应当厘清其兼具的财政学和财务学双重角色,使国有资本隐性负债的偿还以国有资产变现或者国有股减持为主,以国家财政增量补贴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积累 隐性负债 债权人 国家财政
原文传递
对公共财政理论问题的再认识
20
作者 王国清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8,共5页
将"publicfinance"定义为"收入、支出或其活动"失之过窄;将其定义为"政府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失之过宽,从而就公共财政内涵及其特征作了辨析。公共财政不是和国家财政并列的财政模式,而是国家财政在市场经... 将"publicfinance"定义为"收入、支出或其活动"失之过窄;将其定义为"政府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失之过宽,从而就公共财政内涵及其特征作了辨析。公共财政不是和国家财政并列的财政模式,而是国家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把国有资本财政放在公共财政之外,是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财政收支平衡不是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而是量上的相互适应;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不仅要考虑物质资料再生产,也应包括人口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国家财政 财政模式 收支平衡 社会再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