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金属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赵凤起 陈沛 +2 位作者 杨栋 李上文 阴翠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0-423,439,共5页
用DSC研究了纳米Cu粉、纳米Ni粉、超细Al粉、超细Ni粉和普通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Cu粉使RDX的分解活化能降低了 2 .3kJ/mol,使RDX分解放热峰的峰温降低了 2 4.9℃。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程度比普通C... 用DSC研究了纳米Cu粉、纳米Ni粉、超细Al粉、超细Ni粉和普通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Cu粉使RDX的分解活化能降低了 2 .3kJ/mol,使RDX分解放热峰的峰温降低了 2 4.9℃。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程度比普通Cu粉要大很多 ;其它几种金属粉 ,无论粒度如何 ,对RDX的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均不大 ;在 0 .1MPa、2 .0MPa和 6 .0MPa下 ,随压力增大 ,RDX/纳米Cu粉样品的峰形变化规律和RDX的不同。在RDX/纳米Cu粉的样品中 ,随纳米Cu粉含量降低 ,Cu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 ,峰温向高温区移动。但当RDX与纳米Cu粉的质量比从 15∶1变到 2 0∶1时 ,RDX的峰温却向低温方向移动。探讨了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索金 金属粉末 纳米cu 钠米铜粉 固体推进剂 钠米材料 RDX 热分解特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化学镀法制备HMX/Cu复合粒子及其热分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熊烺录 郭效德 李凤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HMX/Cu复合粒子,利用SEM和XRD研究其大小、形貌和物相组成,并通过DSC对其热分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MX/Cu复合粒子表面负载Cu的粒径约为80 nm,包覆比较均匀;负载的纳米Cu对HMX的固相分解有明显催化作用,...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HMX/Cu复合粒子,利用SEM和XRD研究其大小、形貌和物相组成,并通过DSC对其热分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MX/Cu复合粒子表面负载Cu的粒径约为80 nm,包覆比较均匀;负载的纳米Cu对HMX的固相分解有明显催化作用,前期分解热量百分比值从2.37%增加到97.29%,热分解峰向低温方向移动35.53℃,并且热分解放缓;当升温速率为15℃/min时HMX/Cu的热分解变得非常剧烈;与HMX相比,HMX/Cu的表观活化能降低了33.16 kJ/mol;适量O2存在有利于纳米HMX/Cu的热分解。对纳米Cu的催化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催化剂的"空间分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化学镀 负载催化剂 纳米cu 热分解 催化作用
下载PDF
金属纳米复合粉体改善润滑油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振忠 高建卫 +1 位作者 殷波 刘琛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3,87,共4页
研究了金属纳米铜镍复合粉体的添加量对润滑油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载荷变化对添加铜镍复合粉体润滑油减摩性能以及长效减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镍复合粉体的添加对提高润滑油的极压性和抗磨性能有显著作用,铜镍复合粉体的... 研究了金属纳米铜镍复合粉体的添加量对润滑油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载荷变化对添加铜镍复合粉体润滑油减摩性能以及长效减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镍复合粉体的添加对提高润滑油的极压性和抗磨性能有显著作用,铜镍复合粉体的质量分数为0.05%时可使pB值提高52.6%,质量分数为0.3%时,油样的pB值达到最大696 N,提高了77.6%。当铜镍复合粉体的质量分数达到0.1%时,磨斑直径降低幅度最大,达35.6%,并具有很好的长效减摩性能。研究还发现金属纳米铜镍复合粉体在高载荷下具有很好的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镍 复合粉体 摩擦学性能 润滑油
下载PDF
Mn含量对Fe-Cu-Mn合金纳米富Cu析出相影响的相场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宝军 赵宇宏 +2 位作者 孙远洋 杨文奎 侯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3-600,共8页
采用相场法模拟了Fe-Cu-Mn合金在823 K时效时富Cu析出相的三维组织演化图像、体积分数、数量密度和平均颗粒半径随时效时间的变化等。相场模拟研究表明:相分离早期阶段通过失稳分解机制形成富Cu相;同时Mn原子也在富Cu相的中心发生偏聚,... 采用相场法模拟了Fe-Cu-Mn合金在823 K时效时富Cu析出相的三维组织演化图像、体积分数、数量密度和平均颗粒半径随时效时间的变化等。相场模拟研究表明:相分离早期阶段通过失稳分解机制形成富Cu相;同时Mn原子也在富Cu相的中心发生偏聚,在富Cu相开始Ostwald粗化的过程中,Mn原子又从其核心处偏聚到富Cu相和基体的界面处,最终在富Cu相外部形成富Mn环。富Mn环的存在会抑制富Cu相的扩散长大和粗化;富Cu相在时效前期是球状的bcc结构,随着不断长大,转变为椭球形或棒状的fcc结构;提高Mn含量可以加快富Cu相的析出,有利于富Cu相的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系合金 纳米富cu RPV钢 相场模型 失稳分解
原文传递
纳米Cu_2O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金毅 张静 +3 位作者 张文蓉 陈茂荣 李宛怡 李念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63-67,78,共6页
以Cu2O为代表的p型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由于成分简单,对氧的吸附能力强,能被可见光激发等优势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综述了纳米Cu2O的制备、固定化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建立可见光—Cu2O—固定化的F... 以Cu2O为代表的p型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由于成分简单,对氧的吸附能力强,能被可见光激发等优势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综述了纳米Cu2O的制备、固定化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建立可见光—Cu2O—固定化的Fenton一体化的复合光催化体系,以彻底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催化 纳米cu2O 光催化剂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纳米金属Cu对ADN热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寒曙 刘冠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2-45,共4页
为了研究纳米Cu粉催化剂对NH4N(NO2)2(ADN)热分解的影响,采用DSC和TG研究了纳米Cu粉作用下ADN的热分解。结果表明,纳米Cu对ADN热分解起到较好的催化作用,可以将ADN热分解峰温从212.6℃提前至126.3℃,降低了86.3℃;纳米Cu粉使ADN的热分... 为了研究纳米Cu粉催化剂对NH4N(NO2)2(ADN)热分解的影响,采用DSC和TG研究了纳米Cu粉作用下ADN的热分解。结果表明,纳米Cu对ADN热分解起到较好的催化作用,可以将ADN热分解峰温从212.6℃提前至126.3℃,降低了86.3℃;纳米Cu粉使ADN的热分解呈现出2个明显的热分解过程,但仅对其第一步分解过程有明显催化作用,而对ADN分解的中间产物AN的吸热分解没有明显影响。同时对纳米Cu粉催化ADN热分解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N 纳米cu 热分解 催化机理
下载PDF
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小慧 李海霞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具有独特的结构及表面特性,因而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综述了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特性及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室温固—固化学反应法,并介绍了国内外纳米铜锰复... 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具有独特的结构及表面特性,因而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综述了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特性及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室温固—固化学反应法,并介绍了国内外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应用研究状况,可以作为工业化应用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锰复合氧化物 室温固-固化学反应法 催化剂
下载PDF
直流氢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制备Cu-Ni纳米复合粉体 被引量:8
8
作者 高建卫 张振忠 张少明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1-263,267,共4页
在一定工艺参数下, 采用双枪直流氢电弧等离子体的方法制备了产率较高的Cu Ni复合纳米粉体,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粉体为两种金属单质的混合,且混合均匀、洁净度高,分散性好,其平均粒径为53.68 nm,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纳米cu-Ni复合粉体 制备
下载PDF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Cu亚表面自间隙原子 被引量:1
9
作者 葛四平 朱星 杨威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24-831,共8页
在超高真空环境下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吸附有双甘氨肽分子的Cu(0 0 1)表面 .在一定的偏压条件下 ,针尖在该表面扫描后会形成纳米尺度的Cu团簇 ,这些团簇可以根据意愿排列成字母或图形 .团簇的高度同偏压、隧道电流以及时间等条件... 在超高真空环境下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吸附有双甘氨肽分子的Cu(0 0 1)表面 .在一定的偏压条件下 ,针尖在该表面扫描后会形成纳米尺度的Cu团簇 ,这些团簇可以根据意愿排列成字母或图形 .团簇的高度同偏压、隧道电流以及时间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在室温下可以稳定存在的团簇为制造纳米器件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实验结果表明 ,形成团簇的Cu原子不是来自Cu衬底表面或是针尖 .化学吸附在Cu表面的双甘氨肽分子 ,受到隧道电场的作用会在Cu表面形成张应变场 ,Cu亚表面自间隙原子在张应变场作用下迁移到表面是形成团簇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原子 表面 分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 化学吸附 电场 字母 排列 条件
原文传递
反应液滴加次序对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Co-Cu-B合金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晓芳 孙少东 谷臣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2-45,共4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KBH4作还原剂,PVP为分散剂,在二价钴、铜盐的纯水溶液中采用两种不同的反应液滴加顺序制备出纳米Co-Cu-B系合金粉体材料。运用XRD、EDS、AES、SEM和VSM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产物进行物相、成分、结构形貌、磁学性能的检...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KBH4作还原剂,PVP为分散剂,在二价钴、铜盐的纯水溶液中采用两种不同的反应液滴加顺序制备出纳米Co-Cu-B系合金粉体材料。运用XRD、EDS、AES、SEM和VSM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产物进行物相、成分、结构形貌、磁学性能的检测分析。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反滴工艺不易保证还原反应的充分进行,并且产物中存在氧化物夹杂,影响产物的磁学性能。因此,为了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合金粉末,反应物合适的滴加顺序应该是:将还原剂溶液缓慢地滴加至金属盐溶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还原法 KBH4 纳米Co-cu-B合金粉 滴加次序
下载PDF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Co-Cu-B合金及其特性研究
11
作者 王晓芳 孙少东 谷臣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KBH4为还原剂,PVP为分散剂,分别在二价钴、铜盐的乙醇-水和纯水溶液中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Co-Cu-B合金粉末。运用XRD、EDS、TEM和VSM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产物进行物相、结构形貌和磁学性能的表征,研究反应环境对...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KBH4为还原剂,PVP为分散剂,分别在二价钴、铜盐的乙醇-水和纯水溶液中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Co-Cu-B合金粉末。运用XRD、EDS、TEM和VSM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产物进行物相、结构形貌和磁学性能的表征,研究反应环境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对产物特殊结构和性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分别于乙醇-水体系和纯水体系中合成的纳米Co-Cu-B合金粉末均为无定型的Co与纳米晶相的Cu和非金属元素B组成的特殊结构的固溶体合金。于乙醇-水体系中所制备的纳米Co-Cu-B合金粉末的饱和磁化强度、剩磁和矫顽力均高于纯水体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还原法 纳米Co—cu—B合金粉末 反应环境 磁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