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博物馆物的语境化阐释:内涵、目标与策略 |
毛若寒
|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5
|
|
2
|
“从物到人”:一种博物馆观念的反思 |
尹凯
|
《博物院》
|
2017 |
25
|
|
3
|
协同论视角下的馆校合作研究 |
王乐
|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4
|
“博物馆化”术语的使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
黄洋
|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5
|
《馆藏文物防震规范》关键技术——防震安全设计研究 |
马伯涛
宋毛毛
吴来明
葛家琪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6
|
试论“物”的能动性及其在博物馆藏品研究中的应用 |
沈辰
商阳子
|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7
|
显与隐——文化展示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文化展示 |
王铭铭
|
《博物院》
|
2020 |
5
|
|
8
|
从实物到体验:博物馆转型的反思——评《转型期博物馆的哲学观察》 |
陈佳璐
尹凯
|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
2021 |
5
|
|
9
|
“物”的叙事性:基于ICOM博物馆新旧定义比较的分析 |
彭野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2 |
5
|
|
10
|
试论博物馆物语境化阐释的新方法:“物件剧场” |
周婧景
|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1
|
“译何”与“何译”:游客导向的博物馆翻译研究初探 |
白一博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从历史物件到博物馆展品:历史物件的社会生命史变迁 |
黄洋
应燕燕
|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论博物馆藏品的“遗产”维度 |
宋向光
|
《遗产与保护研究》
|
2016 |
3
|
|
14
|
初探现代博物馆展示语境中的策展研究 |
许潇笑
|
《博物院》
|
2021 |
3
|
|
15
|
“物”与“展览”的叙事并置——全球化视角下“大英百物展”的策展启示 |
林玉菲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22 |
2
|
|
16
|
物与博物馆的文化再书写 |
潘继业
|
《博物院》
|
2023 |
0 |
|
17
|
博物馆文物的防震保护研究(三)——陈列文物的地震安全性分析 |
吴来明
王忠良
高华平
李蓉蓉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
2002 |
10
|
|
18
|
论中小学场馆学习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 |
付积
王牧华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9
|
历史博物馆展览的景观化建构:构成、思维与途径 |
巫濛
白藕
|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20
|
基于XML的GOMS元数据描述体系 |
董少春
徐士进
陆现彩
胡欢
赵连泽
赵韧
|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
200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