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DISPLACEMENT CONTINUUM MODEL WITH LOCAL RESONANCE
1
作者 Aiping Liu 1 Guoliang Huang 2 Gengkai Hu 1 ( 1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00081 Beijing, China) ( 2 Department of System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Little Rock, Little Rock, AR, 72204, USA)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11年第S1期17-21,共5页
We propose a multi-displacement continuum (MDC) model to characterize the local resonance presented in a lattice system. Dispersion curves in a mass-in-mass system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to the single-displacement m... We propose a multi-displacement continuum (MDC) model to characterize the local resonance presented in a lattice system. Dispersion curves in a mass-in-mass system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to the single-displacement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dispersive relations and the local resonant band gap structures can be adequately described. The acoustic mode can be accurately predicted, while the optical mode is correctly predicted for certain frequency range, where the wave length is large enough. The single-displacement model fails to describe the bang gap structure inherent in the system due to local reso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isplacement continuum model wave propagation dispersion curves
原文传递
某公路高边坡现场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志峰 喻军华 +3 位作者 张林峰 廖作才 付超 金伟良 《东北公路》 2003年第2期75-78,共4页
现场监测是保证边坡等岩土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也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某边坡工程的现场调查 ,根据边坡监测原则和工程类比的思想 ,确定了现场监测的项目、监测仪器的埋设等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现场监... 现场监测是保证边坡等岩土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也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某边坡工程的现场调查 ,根据边坡监测原则和工程类比的思想 ,确定了现场监测的项目、监测仪器的埋设等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现场监测 ,得到了丰富的数据资料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 :边坡的开挖放炮对该边坡的表部和深部位移有一定的影响 ,边坡卸荷影响带大致在 2 .5m范围内 ;山体深部位受到温度的强烈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高边坡 现场监测 岩土工程 多点位移计 测斜仪 声波测试 稳定性
下载PDF
多位移反分析浅埋偏压隧道初期支护荷载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英棨 张谢东 +2 位作者 陈卫东 徐顺莲 张行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2-836,共5页
为了直接求解浅埋偏压隧道支护结构承受的围岩压力荷载,确保隧道支护结构施工稳定性,解决监控数据难以直观反馈施工优化的技术难题,采用拱顶沉降与水平收敛相结合的多位移反分析法,建立平面有限元模型,引入应力释放率与荷载偏压参数,结... 为了直接求解浅埋偏压隧道支护结构承受的围岩压力荷载,确保隧道支护结构施工稳定性,解决监控数据难以直观反馈施工优化的技术难题,采用拱顶沉降与水平收敛相结合的多位移反分析法,建立平面有限元模型,引入应力释放率与荷载偏压参数,结合浅埋偏压隧道特点,运用影响值加载原理,推导了围岩偏压分布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同断面压力盒数据表明,利用多位移反分析法推导的偏压围岩分布公式可靠,计算结果可靠,公式系数的调整能有效配合并指导施工变更,以期为相似地质条件下隧道监控量测反馈施工再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盛隧道 多位移反分析法 应力释放率 初期支护 浅埋偏压 监控量测
下载PDF
远距离上向长钻孔煤层膨胀变形测定装置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学习 刘志强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目前所使用钢楔测量煤层变形装置笨重,安装不方便,且深部基点砌合处可靠性低,容易受远距离长钻孔变形影响,测试过程中易滑移错位等问题,提出一种远距离上向长钻孔"鸡爪式"多点位移计测定煤层膨胀变形量以及装置的安装方... 针对目前所使用钢楔测量煤层变形装置笨重,安装不方便,且深部基点砌合处可靠性低,容易受远距离长钻孔变形影响,测试过程中易滑移错位等问题,提出一种远距离上向长钻孔"鸡爪式"多点位移计测定煤层膨胀变形量以及装置的安装方法。本装置能够在送入钻孔过程中可以任意运动,不受钻孔阻碍物以及变形影响,能够方便准确的测量出远距离上向钻孔煤层膨胀变形量,并在平煤股份六矿保护层开采效果验证项目中使用,取得预计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 膨胀变形量 多点位移计 安装方法 保护层开采 效果验证
下载PDF
多点位移计在隧道中岩墙围岩位移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帅 王玉莹 王利明 《山西建筑》 2016年第20期189-191,共3页
介绍了多点位移计的测试原理及埋设安装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从初始值选取、技术参数、量测数据处理等方面,阐述了多点位移计在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为隧道施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隧道 多点位移计 围岩 稳定性
下载PDF
多层位移计在长寿命沥青路面动态响应测试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新权 吴传海 +2 位作者 周勇 傅广文 严超 《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1,共5页
针对路表弯沉不能反映沥青路面在荷载作用下内部各层变形,且不能有效区分和控制路面损害的问题,在长寿命路面结构中布设了可以监测路面内部结构层的多层位移计。文中介绍了云罗高速公路长寿命沥青路面多层位移计的选型、方案设计、布设... 针对路表弯沉不能反映沥青路面在荷载作用下内部各层变形,且不能有效区分和控制路面损害的问题,在长寿命路面结构中布设了可以监测路面内部结构层的多层位移计。文中介绍了云罗高速公路长寿命沥青路面多层位移计的选型、方案设计、布设工艺,并介绍了采用FWD荷载和实车荷载对长寿命试验路路面多层位移计进行加载及数据采集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多层位移计可实现对路面结构层内部弯沉的测试,测试结果可为修正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长寿命沥青路面 多层位移计 动态响应
原文传递
WYYC系列多点位移遥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银平 《矿冶》 EI CAS 2001年第2期13-18,共6页
根据岩体位移测试要求和目前电子技术水平 ,提出了多点位移遥测系统方案并研制了WYYC系列多点位移遥测仪器。阐述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式 。
关键词 WYYC系列多点位移遥测系统 硬件 软件 岩体 位移测试 变形特征 稳定性
下载PDF
锦屏一级拱坝左岸边坡施工期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庹金松 陈新 +1 位作者 王一飞 廖元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29,共4页
锦屏一级拱坝左岸边坡开挖高度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加之施工工期紧,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因此,加强该边坡的施工期监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变形是反映边坡稳定性最直观的物理量,选取依托工程坝肩槽A-A监测断面为分析的典型断... 锦屏一级拱坝左岸边坡开挖高度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加之施工工期紧,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因此,加强该边坡的施工期监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变形是反映边坡稳定性最直观的物理量,选取依托工程坝肩槽A-A监测断面为分析的典型断面,通过布设在该断面的多点位移计实测的变形数据,及时地进行了边坡岩石变形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为指导边坡开挖的安全施工,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了实测依据。在坝肩槽边坡的开挖过程中,根据反馈的监测信息分析成果,针对岩石变形超过安全预警值的情况,及时地采取调整施工进度和加强支护等措施,确保了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位移计 变形值 变形速率 监测分析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穿越焦作矿区段变形监测分析
9
作者 吕存宣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年第7期57-58,共2页
在南水北调总干渠穿越煤矿区段建立专用的变形监测系统,监测采空区在施工前、施工期、运行初期的变形情况,通过采集埋设在地表、岩土体内部、地裂缝上的变形监测设施及地下水位观测数据,运用技术手段对总干渠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评价变... 在南水北调总干渠穿越煤矿区段建立专用的变形监测系统,监测采空区在施工前、施工期、运行初期的变形情况,通过采集埋设在地表、岩土体内部、地裂缝上的变形监测设施及地下水位观测数据,运用技术手段对总干渠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评价变形对总干渠的影响并预测发展趋势,为采空区段工程优化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水准仪 多点位移计 测斜仪 地下水监测 专业融合
原文传递
钻杆直线度盲区在线全自动检测矫直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茂生 施端 《钢管》 CAS 2008年第5期66-68,共3页
针对钻杆直线度盲区人工检测与矫直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位移传感器、压力矫直机以及工控机等组成的钻杆直线度盲区在线全自动检测矫直技术。对系统数学模型、结构和检测矫直算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表明,本技术效率与精度高、... 针对钻杆直线度盲区人工检测与矫直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位移传感器、压力矫直机以及工控机等组成的钻杆直线度盲区在线全自动检测矫直技术。对系统数学模型、结构和检测矫直算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表明,本技术效率与精度高、稳定可靠,解决了钻杆直线度盲区检测与矫直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 直线度 盲区 非接触式 激光多位移传感器 检测 矫直
下载PDF
用多拱梁位移法作拱坝动力分析
11
作者 郝方 张鹏 《贵州水力发电》 2002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解决用多拱梁分载法进行拱坝动力分析时计算较困难的问题 ,提出用多拱梁位移法作为拱坝动力分析的方法 ,即把拱坝离散为一系列水平向的拱和竖向的梁 ,推导出拱单元、梁单元、基础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用子空间迭代法计算拱坝的前n阶... 为解决用多拱梁分载法进行拱坝动力分析时计算较困难的问题 ,提出用多拱梁位移法作为拱坝动力分析的方法 ,即把拱坝离散为一系列水平向的拱和竖向的梁 ,推导出拱单元、梁单元、基础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用子空间迭代法计算拱坝的前n阶自振频率和振型向量 ,然后可计算出地震作用时拱坝的动力荷载及地震引起的拱坝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动力分析 多拱梁位移法
下载PDF
大冶铁矿巷道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冯仲仁 张兴才 +1 位作者 张世雄 连岳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3-487,共5页
为了解大冶铁矿尖林山巷道变形规律,在-40 m水平布置了4个收敛计和3个多点位移计测试断面,经过一年多的观测,获得了满意的观测数据。对数据分析后,得到的主要结论为:巷道总体稳定性较好,出现大规模垮塌的可能性不大。巷道的顶板变形较小... 为了解大冶铁矿尖林山巷道变形规律,在-40 m水平布置了4个收敛计和3个多点位移计测试断面,经过一年多的观测,获得了满意的观测数据。对数据分析后,得到的主要结论为:巷道总体稳定性较好,出现大规模垮塌的可能性不大。巷道的顶板变形较小,其稳定性较好。巷道破坏主要出现在有进路一侧两进路之间的岩体上。巷道的破坏与采动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影响范围为100 m左右。收敛监测系统能满足尖林山巷道生产期围岩稳定性预测预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 巷道工程 变形 收敛测量 多点位移计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多介质驱替剩余油赋存状态与时移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宗良 蔡明俊 +1 位作者 张凡磊 杨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8-612,共5页
密闭取心技术是剩余油研究的主要手段,通过开展多种岩心实验,可以准确分析高含水油藏水驱、多元驱后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以及剩余油的微观赋存状态等。文中依据微观玻璃刻蚀驱替实验,将剩余油赋存状态分为簇状、多孔状、块状、柱状、滴... 密闭取心技术是剩余油研究的主要手段,通过开展多种岩心实验,可以准确分析高含水油藏水驱、多元驱后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以及剩余油的微观赋存状态等。文中依据微观玻璃刻蚀驱替实验,将剩余油赋存状态分为簇状、多孔状、块状、柱状、滴状和膜状等6种类型。实验表明:水驱随实验时间变化,孔径明显增大,孔喉连通性变好,岩石孔隙度变大,岩心物性总体变好;而二元驱后,孔径的时移特征与水驱相反,孔径显著减小,孔隙空间被聚合物替代。随着驱替的时间变化,微观剩余油赋存量减小,小油滴增多,大油滴减少;驱替前,微观剩余油以连续型的簇状、多孔状及分散型的较大块状、柱状为主;驱替后,微观剩余油以分散型的滴状、膜状及较小的块状、柱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时移特征 剩余油 多介质驱替 密闭取心
下载PDF
基于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的跨断层桥梁地震动输入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惠迎新 王克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7-562,共6页
探讨了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对跨断层桥梁的适用性,并针对包含永久地面位移的时程曲线在基线校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线修正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集集地震中距发震断层最近的10个强震台站地震动记录进行基线校正,校正后的... 探讨了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对跨断层桥梁的适用性,并针对包含永久地面位移的时程曲线在基线校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线修正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集集地震中距发震断层最近的10个强震台站地震动记录进行基线校正,校正后的永久地面位移与GPS测站同震位移运动方向一致,数值相近,由此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所得位移时程曲线可作为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的地震动输入.以某跨断层桥梁为例,分别采用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和多点激励加速度输入模型计算结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基于多点激励位移输入模型的地震动输入方法能够真实模拟断层错动引起的结构残余变形与内力,符合实际震害特征;而基于多点激励加速度输入模型的地震动输入方法则未考虑该残余变形与内力,故可能导致不合理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多点激励位移输入 跨断层桥梁 基线校正
下载PDF
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蔡冠楠 李忠辉 +1 位作者 杨玉龙 康俊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介绍了目前测试巷道围岩松动圈的不同方法及其测试原理,讨论和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声波测试法技术成熟、方法简单,但在软岩层中很难适用;多点位移计和多点应力计法可以实时监测巷道围岩的位移或应... 介绍了目前测试巷道围岩松动圈的不同方法及其测试原理,讨论和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声波测试法技术成熟、方法简单,但在软岩层中很难适用;多点位移计和多点应力计法可以实时监测巷道围岩的位移或应力变化,但其测试精度有限;地震波法测试精度高,但设备昂贵且安装复杂;地质雷达法不需钻孔,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但测试成本较高;电阻率法对仪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且对电极布置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钻孔摄像法的图像清晰度受限于钻孔内恶劣的环境条件及摄像头的像素。因此,每一种测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实际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巷道围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以便准确测定巷道松动圈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松动圈 声波法 多点位移计法 多点应力计法 地震波法 地质雷达法 电阻率法 钻孔摄像法
下载PDF
中兴矿近距离煤层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蔡光顺 左建平 +3 位作者 李毅 闫万俊 李生亚 于洋 《矿业工程研究》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应用新型多点位移计,以中兴矿3211工作面为现场,监测了近距离煤层顶板近20m范围内覆岩移动规律.通过现场监测获得了大量覆岩移动数据和同孔不同深度覆岩相对沉降变化量,以及同一深度不同孔岩层的相对沉降量.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 应用新型多点位移计,以中兴矿3211工作面为现场,监测了近距离煤层顶板近20m范围内覆岩移动规律.通过现场监测获得了大量覆岩移动数据和同孔不同深度覆岩相对沉降变化量,以及同一深度不同孔岩层的相对沉降量.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中兴矿周期性跨落步距.综合运用组合岩梁理论和关键层理论等对顶板岩层"三带"进行了划分,获得中兴矿的跨落高度大约为采高的2-4倍,这为中兴矿近距离条件下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多点位移计 覆岩移动 垮落步距 “三带”划分
下载PDF
碳化泥质板岩大断面隧道围岩松动圈测试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骆建军 陈保忠 +1 位作者 宋扬 李祺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7-1055,共9页
围岩松动圈范围是隧道、巷道及类似地下工程设计、施工和评价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针对吉图珲高速铁路小盘岭大断面碳化泥质板岩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发生的地层变形大、频繁更换钢拱架以及隧道局部多次发生垮塌这一严重现象,采... 围岩松动圈范围是隧道、巷道及类似地下工程设计、施工和评价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针对吉图珲高速铁路小盘岭大断面碳化泥质板岩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发生的地层变形大、频繁更换钢拱架以及隧道局部多次发生垮塌这一严重现象,采取多点位移计监测及超声波检测技术,对小盘岭隧道围岩松动圈范围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围岩壁后注浆深度,对比分析控制效果。现场测试表明,小盘岭隧道围岩松动范围大,平均达到约5 m,隧道开挖右侧松动圈范围大于左侧松动圈范围,原支护方案中锚杆长度仅为4.0 m,径向注浆管长度为3 m,初步判断施工步距大以及锚杆长度过短是造成隧道围岩失稳的重要因素。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采取右侧及拱顶锚杆长度为6.5 m,左侧锚杆长度为6 m,围岩径向注浆管长度增加到5 m,经过优化后的锚杆长度参数明显改善了围岩的支护效果,监测表明隧道拱顶沉降及围岩收敛速率明显减小,拱架受力明显降低,降低了隧道施工风险,并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松动圈 超声波 多点位移计 注浆
下载PDF
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与支护方案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建阳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5-207,共3页
针对清水煤矿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严重这一问题,通过对巷道围岩深部位移和围岩松动圈进行监测,确定巷道围岩不同深度的围岩变形特征和松动圈范围,进而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研究表明:顶板变形集中部位为1-4 m深范围,两帮变形集中部位... 针对清水煤矿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严重这一问题,通过对巷道围岩深部位移和围岩松动圈进行监测,确定巷道围岩不同深度的围岩变形特征和松动圈范围,进而对巷道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研究表明:顶板变形集中部位为1-4 m深范围,两帮变形集中部位为2-4 m深度范围,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为2.9-3 m;将原有巷道的支护方案改为长度为5 m的加长锚杆进行支护,通过数值模拟验证该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多点位移 松动圈 支护方案
原文传递
超大型地下洞室拱圈围岩变形、破坏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健 朱赵辉 +2 位作者 蔡浩 上官瑾 李秀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57-1267,共11页
白鹤滩左岸地下厂房南端墙至^#3机组洞段受层内错动带发育影响,拱圈围岩破坏现象突出。结合地质、物探、监测、施工资料对拱圈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空间分布特征、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负增长"表征了洞周环向剪切变形的... 白鹤滩左岸地下厂房南端墙至^#3机组洞段受层内错动带发育影响,拱圈围岩破坏现象突出。结合地质、物探、监测、施工资料对拱圈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空间分布特征、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负增长"表征了洞周环向剪切变形的破坏模式,围岩"弯曲折断"、"鼓出塌落"破坏现象主要发生于剪切变形加速阶段;"台阶状"锚杆应力变化与相应部位"应力控制型"围岩变形步调一致,且沿孔深逐渐衰减。"一拉一压"型锚杆应力主要受结构面的局部控制作用,"荷载陡降"型锚杆应力变化伴随锚固系统介质界面间的非协调变形出现。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后续加固设计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动带 地下厂房 多点变位计 锚杆应力 白鹤滩水电站
下载PDF
软土隧道岩体参数正交反演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正 吴平 刘丹珠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1,78,共7页
岩体参数是影响隧道安全性分析的关键因素,参数的确定往往依借助于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手段。文章依托隧道多点位移计现场监测数据和有限元数值计算,以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参数正交反演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 岩体参数是影响隧道安全性分析的关键因素,参数的确定往往依借助于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手段。文章依托隧道多点位移计现场监测数据和有限元数值计算,以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参数正交反演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计算结果表明,以围岩位移为基准的参数正交反演分析方法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供同类地下工程施工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隧道 岩体参数 正交设计 数值模拟 多点位移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