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位保护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的设计
1
作者 赵磊 蒋燕君 +3 位作者 黄晓东 孔丽萍 吴嘉磊 徐书理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因逆变器系统故障导致电力事故发生的频率在不断上升.为提高三相逆变器系统的可靠性及输出电能的质量,文章设计一种多方位保护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ZET6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采用T...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因逆变器系统故障导致电力事故发生的频率在不断上升.为提高三相逆变器系统的可靠性及输出电能的质量,文章设计一种多方位保护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ZET6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采用T型三电平拓扑结构,减小单个开关器件的耐压,提高系统的功率等级,其输出波形质量高,损耗小,且通过防反接、继电器、隔离驱动、隔离采样和软件控制等手段进行多方位的保护,极大地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三电平 多方位保护 三相逆变器
原文传递
从单向负担到多元分担:生育假期制度之重塑 被引量:10
2
作者 战东升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161,共15页
随着社会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作为生育政策重要配套支持措施之一的生育假期制度不断调整,这虽对促进我国人口增长和结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极易对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产生逆向激励作用。现行的传统单向型生育假期制度模式具体表现为... 随着社会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作为生育政策重要配套支持措施之一的生育假期制度不断调整,这虽对促进我国人口增长和结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极易对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产生逆向激励作用。现行的传统单向型生育假期制度模式具体表现为对女性生育责任过度强调所形成的制度思路单向,以及对企业生育责任过度分配所形成的假期成本分担单向。应对该制度模式予以反思,建议向多元参与型生育假期制度模式进行转变:在理念上,强调性别平等以均衡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家庭生育责任,合理分配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生育假期负担成本;在实施路径上,通过保障男性休假权利、灵活设置休假安排、合理设计休假长度等实现对生育假期制度的重塑,同时通过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方式,提供更加全面的配套支持措施,最终实现生育权与劳动权之间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假期 假期成本 传统单向型 多元参与型 女性劳动权益保障
原文传递
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松露 仲凯 《长江技术经济》 2022年第S01期26-28,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我国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工程是现阶段需要亟待解决的任务。加强河道水环境治理,离不开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引入,此项技术是污染治理工作中的主要环节,可以有效控制河道内部和外部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我国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工程是现阶段需要亟待解决的任务。加强河道水环境治理,离不开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引入,此项技术是污染治理工作中的主要环节,可以有效控制河道内部和外部环境。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和相关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环境治理 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基于船舶废气多向循环利用的优化设计
4
作者 林咸会 周健 +3 位作者 刘蔚风 葛彪 李灵俊 赖凌俊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3年第4期175-177,共3页
针对传统船舶排出的高温废气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是对热量资源的浪费等问题,以船舶废气多向循环利用为研究对象,从船舶排出高温废气多向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的设计角度出发,将船舶排出的高温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用于船舶压... 针对传统船舶排出的高温废气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是对热量资源的浪费等问题,以船舶废气多向循环利用为研究对象,从船舶排出高温废气多向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的设计角度出发,将船舶排出的高温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用于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介绍了船舶废气多向循环利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能量的转化,即可达到船舶废气多向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废气 多向循环利用 节能环保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bicycle helmet with multidirection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 in oblique impact tests
5
作者 Yong Han Hao Yang +2 位作者 He Wu Di Pan Bing-Yu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26-234,共9页
Purpose: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helmets equipped with multidirectional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MIPS)under various oblique impact loads.Methods:Initially,a finite element model ... Purpose: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helmets equipped with multidirectional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MIPS)under various oblique impact loads.Methods:Initially,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 bicycle helmet with MIP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scanned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an actual bicycle helmet.Subsequently,the validity of model wasconfirmed using the KASK WG11 oblique impact test method.Three different impact angles(30°,45°,and 60°)and 2 varying impact speeds(5 m/s and 8 m/s)were employed in oblique tests to evaluate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MIPS in helmets,focusing on injury assessment parameters such as peaklinear acceleration(PLA)and peak angular acceleration(PAA)of the head.Result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n all impact simulations,both assessment parameters werelower during impact for helmets equipped with MIPS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The PAA wasconsistently lower in the MIPS helmet group,whereas the difference in PLA wa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noMIPS helmet group.For instance,at an impact velocity of 8 m/s and a 30°inclined anvil,the MIPS helmetgroup exhibited a PAA of 3225 rad/s^(2) and a PLA of 281 g.In contrast,the no-MIPS helmet group displayeda PAA of 8243 rad/s^(2) and a PLA of 292 g.Generally,both PAA and PLA parameters decreased with theincrease of anvil angles.At a 60°anvil angles,PAA and PLA values were 664 rad/s^(2) and 20.7 g,respectively,reaching their minimum.Conclusion: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helmets incorporating MIPS offer enhanced protection againstvarious oblique impact loads.When assessing helmets for oblique impacts,the utilization of larger angleanvils and rear impacts might not adequately evaluat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during an impact event.These findings will guide advancements in helmet design and the refinement of oblique impact test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lique impact multi-direction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 WG11 oblique impact test Angular acceleration
原文传递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综述 被引量:75
6
作者 高强 林烨 +1 位作者 黄立超 罗伟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8,共6页
柔性直流输电作为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世界首例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概况和一次设备组成,分析总结了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控制模式和控制保护系统,对多端柔性... 柔性直流输电作为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世界首例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概况和一次设备组成,分析总结了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控制模式和控制保护系统,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 运行方式 控制模式 控制保护系统
下载PDF
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交流三相接地故障分析及保护 被引量:30
7
作者 薛士敏 范勃旸 +2 位作者 刘冲 陆俊弛 刘白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0,共10页
随着电压等级和传输容量的提高,基于对称双极接线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换流站交流接地故障会对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因此换流站的快速保护技术尤为重要。为此,首先分析了基于双极结构的... 随着电压等级和传输容量的提高,基于对称双极接线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换流站交流接地故障会对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因此换流站的快速保护技术尤为重要。为此,首先分析了基于双极结构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换流站交流三相接地故障的暂态特性,推导了故障电流中各组成成分的解析表达式。其次,根据故障暂态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极拓扑结构和金属回线接地方式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快速保护策略。该保护利用换流器桥臂电流识别故障,动作速度快,可靠性高,并具有一定抗过渡电阻能力。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四端直流电网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故障暂态特性分析及所提出的保护方法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多端直流 换流站交流接地故障 故障特性 保护策略
下载PDF
识别模块化多电平直流线路故障的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5
8
作者 高淑萍 胡振宇 +2 位作者 张保会 宋国兵 牛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17,共10页
为了保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构成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在直流线路上串联电感,应用故障分析方法,得出了利用串联电感两侧电压故障分量的保护原理。该原理利用直流线路正负极的电压故障分量的极性,来判断故障极;利用串联... 为了保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构成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在直流线路上串联电感,应用故障分析方法,得出了利用串联电感两侧电压故障分量的保护原理。该原理利用直流线路正负极的电压故障分量的极性,来判断故障极;利用串联电感两侧的电压故障分量的大小,来区分区内、外故障。最后,利用PSCAD仿真软件,建立了该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各种故障仿真,产生故障数据,然后利用Matlab进行保护算法的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直流输电系统 故障分析 继电保护 电压极性 电压故障分量
下载PDF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系统交流故障穿越能力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磊 罗伟 杨冠军 《电气开关》 2016年第3期22-26,共5页
介绍了世界首例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概况和主要设备组成,分析总结了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重点研究了舟山MMC-MTDC控制保护系统中的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 介绍了世界首例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概况和主要设备组成,分析总结了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重点研究了舟山MMC-MTDC控制保护系统中的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舟山MMC-MTDC系统在交流侧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两相短路故障、三相短路故障四种情况下的瞬时故障穿越能力。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控制保护系统 故障穿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