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8篇文章
< 1 2 2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对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 被引量:367
1
作者 吴新民 岳云 +5 位作者 张利萍 王俊科 艾登滨 于布为 薛张纲 黄文起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评价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对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18.64岁、ASAⅠ或Ⅱ级、择期硬膜外腔阻滞下骨科和妇科手术病人,手术结束时,随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加mg... 目的 评价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对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18.64岁、ASAⅠ或Ⅱ级、择期硬膜外腔阻滞下骨科和妇科手术病人,手术结束时,随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加mg或生理盐水2ml,12h后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加mg或生理盐水2ml,同时采用吗啡进行病人白控静脉镇痛。观察术后吗啡的用量、病人白控镇痛(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术后2、4、6、12和24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镇痛的补救措施、不良反应和病人对镇痛的满意度以及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和生命体征。结果 共完成223例,其中采用帕瑞昔布钠114例,安慰剂109例。与安慰剂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术后12h和24h吗啡用量减少(分别平均减少加.9%和46.1%),术后12h和24h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降低(P〈0.05或0.01),术后4、6、12和24hVAS评分降低,术后24h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而有关不良反应和化验结果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我国妇科和骨科手术后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 bid可安全地减少术后吗啡用量,提高病人术后镇痛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加氧酶抑制药 吗啡 镇痛 病人控制 妇科外科手术 矫形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外科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进展 被引量:159
2
作者 耿莉华 宋雁宾 《实用护理杂志》 1999年第9期11-12,共2页
疼痛是外科手术病人困绕的突出心理问题,据有关调查,外科病人择期手术755%的病人担心手术疼痛[1]。尽管术后疼痛被视为常见症状,但对其护理质量较差,据报道,有50%以上的病人术后72小时仍疼痛不止[2]。胸部手术后... 疼痛是外科手术病人困绕的突出心理问题,据有关调查,外科病人择期手术755%的病人担心手术疼痛[1]。尽管术后疼痛被视为常见症状,但对其护理质量较差,据报道,有50%以上的病人术后72小时仍疼痛不止[2]。胸部手术后的70%的患者疼痛严重,而且持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术后镇痛 进展
原文传递
氯诺昔康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1
3
作者 龚志毅 叶铁虎 +3 位作者 于广祥 秦晓涛 郭向阳 罗爱伦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 评价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妇科开腹手术术后中度以上疼痛病人 ,随机分为L组和M组 ,接受PCA治疗。L组使用氯诺昔康 (1mg/次 ,总量 32mg/ 2 4h) ,M组使用吗啡 (1... 目的 评价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妇科开腹手术术后中度以上疼痛病人 ,随机分为L组和M组 ,接受PCA治疗。L组使用氯诺昔康 (1mg/次 ,总量 32mg/ 2 4h) ,M组使用吗啡 (1.2 5mg/次 ,总量 4 0mg/ 2 4h)。 结果 氯诺昔康组与吗啡组的疼痛缓解评分总和 (TOTPAR)分别为 14 .9± 3.9和 15 .2± 3.7(P >0 .0 5 ) ,疼痛程度差值总和 (SPID)分别为 10 .5± 3.2和 9.4± 3.0 (P >0 .0 5 )。氯诺昔康组的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吗啡组 (10 .2 %vs 17.9% )。结论 氯诺昔康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后PCA的效应与吗啡接近 ,可引起轻度的胃肠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类消炎药 镇痛 吗啡 氯诺昔康 妇科手术
原文传递
比较吗啡和氯诺昔康术后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8
4
作者 陈惠裕 朱俊杰 +2 位作者 钱燕宁 蒋理 张二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39-541,共3页
目的 比较吗啡和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镇痛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ASAⅠ~Ⅱ级静脉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1 2例。Ⅰ组用 0 .0 3%吗啡PCA镇痛 ;Ⅱ组用 0 .0 2 4 %氯诺昔康PCA镇痛 ;Ⅲ组为生理... 目的 比较吗啡和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镇痛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ASAⅠ~Ⅱ级静脉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1 2例。Ⅰ组用 0 .0 3%吗啡PCA镇痛 ;Ⅱ组用 0 .0 2 4 %氯诺昔康PCA镇痛 ;Ⅲ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测定诱导前、拔管前、术后 2 4h、术后 72h血浆内毒素、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及游离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结果 内毒素含量各组术后均明显升高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组CRP术后均升高 ,但术后 2 4hⅡ组升幅最小 (P <0 .0 5 )。术后 72hⅠ、Ⅱ组IL 2仍降低 (P <0 0 5 ) ,Ⅲ组已恢复 (P >0 0 5 )。术后 2 4hⅠ、Ⅱ组IL 6升幅则较Ⅲ组少(P <0 0 5 )。Ⅱ组L 1 0术后升幅较Ⅰ、Ⅲ组显著 (P <0 0 5 )。术后 2 4hⅠ、Ⅱ组sIL 2R术后升高较Ⅲ组明显 (P <0 0 5 )。结论 氯诺昔康术后镇痛控制炎性应激反应比吗啡有效 ,能较好地维持细胞因子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氯诺昔康 术后镇痛 机体免疫功能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疼痛
下载PDF
地塞米松减少手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被引量:57
5
作者 矫勇轶 张慧娟 金晓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54-256,共3页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Dex)对减少手术后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双盲选择 87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病人进行观察。所有病人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Dex组病人 (n =41)在手术...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Dex)对减少手术后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双盲选择 87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病人进行观察。所有病人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Dex组病人 (n =41)在手术后静注Dex 8mg ,对照组病人 (n=46 )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在手术后 2 4小时内 ,Dex组病人手术后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 6 8% ,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的 43 5 % (P <0 0 1)。两组病人之间手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Dex也不影响手术后硬膜外吗啡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手术后恶心呕吐 吗啡 镇痛
下载PDF
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9
6
作者 许海尘 林琳 +1 位作者 张红杰 赵志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02-504,M018,共4页
目的 :建立实验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方法 :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记录小鼠粪便重量 ,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结果 ... 目的 :建立实验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方法 :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记录小鼠粪便重量 ,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结果 :实验组小鼠粪便重量减轻 (P <0 .0 1) ,结肠推进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1) ,Ca jal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吗啡皮下注射诱导小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符合疾病的基本特点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增多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动物模型 CAJAL间质细胞 吗啡
下载PDF
氯普鲁卡因注射液联合吗啡注射液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郝凤梅 苗华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氯普鲁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3组患者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并于腰麻后55 min注射吗啡2 mg。A组于注射吗啡前10 mi... 目的观察氯普鲁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3组患者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并于腰麻后55 min注射吗啡2 mg。A组于注射吗啡前10 min静脉注射3%氯普鲁卡因5 mL,B组于注射吗啡后10 min静脉注射3%氯普鲁卡因5 mL,C组于注射吗啡前10 min静脉注射0.9%NaCl 5 mL。比较3组产妇的体征情况、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围术期炎症因子、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 h,A、B、C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17±0.26),(1.95±0.28),(2.04±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8.26±7.91),(48.85±7.64),(49.13±7.52)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44.26±8.15),(31.06±7.21),(35.84±9.13)μg,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A、B、C组的白细胞介素-2(IL-2)分别为(1.57±0.58),(2.31±0.65),(2.07±0.46)pg·L^(-1);IL-6分别为(143.29±15.81),(120.26±18.91),(133.08±16.51)pg·L^(-1);IL-10分别为(106.24±8.63),(78.20±7.64),(83.96±7.85)pg·mL^(-1);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71.80±18.36),(97.30±26.13),(149.21±24.41)p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为皮肤瘙痒和呕吐,且A、B、C组产妇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00%,30.00%,3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依次注射吗啡、氯普鲁卡因,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降低产妇舒芬太尼使用量,并能够维持炎性因子平衡,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普鲁卡因 吗啡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地佐辛注射液用于镇痛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48
8
作者 孙莉 徐国柱 +6 位作者 沈黎阳 邓艳萍 朱天岳 谢启伟 王杰军 谢广茹 时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评价地佐辛注射液用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单次给药以度冷丁注射液为对照药,7 d给药以硫酸吗啡注射液为对照药,试验药均为地佐辛。140例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试验组70例,单次肌注... 目的评价地佐辛注射液用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单次给药以度冷丁注射液为对照药,7 d给药以硫酸吗啡注射液为对照药,试验药均为地佐辛。140例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试验组70例,单次肌注地佐辛2支(5 mg·mL-1);对照组70例,肌注度冷丁和安慰剂各1支。56例癌性疼痛患者,试验组(31例)肌注地佐辛,每次2支;对照组(25例)肌注硫酸吗啡和硫酸吗啡模拟药,各1支,均每日4次,连续给药均7 d。以疼痛强度差(PID)作为镇痛效果主要疗效判定指标。结果地佐辛和度冷丁用于手术后疼痛以及地佐辛和吗啡用于慢性癌性疼痛,试验组与对照组PI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结论地佐辛可治疗各种手术后引起的急性中、重度疼痛和慢性癌性疼痛,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度冷丁 吗啡 镇痛药
原文传递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罂粟壳中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实强 首弟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8-439,共2页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罂粟壳中可待因、吗啡和罂粟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可待因的加样回收率为96.61%,吗啡为95.90%,罂粟碱为95.37%。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生物碱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罂粟壳 可待因 吗啡 罂粟碱 生物碱
下载PDF
等效剂量曲马多、吗啡或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朱永满 徐惠芳 江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596-598,共3页
目的 研究等效剂量曲马多、吗啡或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0例老年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4 0例。术后病人第 1次感到疼痛时 ,给予等效初始量曲马多 1 5mg/kg(T组 )、吗啡 0 15mg/kg(M组 )、芬太尼 1... 目的 研究等效剂量曲马多、吗啡或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0例老年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4 0例。术后病人第 1次感到疼痛时 ,给予等效初始量曲马多 1 5mg/kg(T组 )、吗啡 0 15mg/kg(M组 )、芬太尼 1 5 μg/kg(F组 )静注 ,然后分别持续静注曲马多 10mg·2ml-1·h-1、吗啡 1mg·2ml-1·h-1或芬太尼 10 μg·2ml-1·h-148小时。记录镇痛期间 1、2、3、4、6、12、2 4、4 8小时静息及活动时疼痛VAS值 ;监测用药前及用药后 10、2 0、30分钟、用药后 1、2小时的RR、SaO2 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病人静息时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前 4小时活动时M组、F组镇痛效果较T组优 (P <0 0 5 ) ;用药后 10、2 0分钟M组、F组RR明显减慢 ,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所有病例用药前与用药后SaO2 均保持正常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M组、F组 (P <0 0 5 )。结论 连续静注等效剂量曲马多、吗啡或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均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但活动时吗啡和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优于曲马多 ;吗啡和芬太尼于首次用药后能引起短暂的呼吸抑制 ,但在持续给氧时Sa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镇痛 曲马多 吗啡 芬太尼 老年人 等效剂量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滴定中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3
11
作者 龚黎燕 孔祥鸣 +3 位作者 裘友好 方美玉 任莉莉 张永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滴定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住院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滴定,记录患者所需个体化剂量,统计滴定开始后24小时、3天、7天疼痛控制有效率,滴定前、后的疼痛...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滴定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住院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滴定,记录患者所需个体化剂量,统计滴定开始后24小时、3天、7天疼痛控制有效率,滴定前、后的疼痛强度变化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滴定中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价采用EORTC QLQ-C30(v3.0)量表。疼痛强度评分应用数字分级法。结果:80例患者滴定剂量为20 mg/d至200 mg/d。76.3%的患者在滴定后3天内达到稳定剂量。滴定24小时后疼痛控制有效率为70.0%,3天达到76.3%,7天达到91.3%。滴定后7天评价患者总体生命质量、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较滴定前明显改善(P<0.05);滴定中毒副反应主要为便秘(58.8%)、恶心呕吐(40.2%)、口干(17.5%)、头晕(12.5%)、厌食(11.1%)、尿潴留(8.8%)、瘙痒(6.5%)、谵妄5例(6.3%),嗜睡3例(3.8%),经过对症处理均可耐受。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滴定中重度癌痛患者达到良好滴定效果,副反应较轻,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 吗啡 镇痛药、阿片 癌痛 滴定
下载PDF
吗啡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41
12
作者 谢杏英 马仁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56-257,共2页
目的 比较吗啡、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每 2 0例。A组选用 0 0 1%吗啡 +0 0 1%氟哌利多 +0 0 1%地塞米松 +0 0 1%布比卡因 ;B组选用 0 ... 目的 比较吗啡、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每 2 0例。A组选用 0 0 1%吗啡 +0 0 1%氟哌利多 +0 0 1%地塞米松 +0 0 1%布比卡因 ;B组选用 0 0 0 0 2 %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 0 0 1%吗啡。均用PCA泵 (10 0ml) ,以LCP模式 (负荷剂量 5ml+持续剂量 2ml/h +PCA每次 0 5ml)进行镇痛。结果  (1)综合镇痛质量 ,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A组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低血压等发生率较B组高 (P <0 0 1)。结论 吗啡、芬太尼PCEA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吗啡 芬太尼 对比分析 不良反应 自控硬膜外镇痛
下载PDF
曲马多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7
13
作者 张毅 张咸伟 +1 位作者 潘黎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 将曲马多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进行对比 ,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90例ASAⅠ~Ⅱ级的中下腹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0例 ,曲马多组 (T组 ) :负荷剂量 1 5mg/kg ,按压剂量 10mg ,背景输注量 10mg/h ,间隔时间 5min ;芬... 目的 将曲马多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进行对比 ,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90例ASAⅠ~Ⅱ级的中下腹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0例 ,曲马多组 (T组 ) :负荷剂量 1 5mg/kg ,按压剂量 10mg ,背景输注量 10mg/h ,间隔时间 5min ;芬太尼组 (F组 ) :负荷剂量 1μg/kg ,按压剂量 10 μg ,背景输注量 10 μg/h ,间隔时间 5min ;吗啡组 (M组 ) :负荷剂量 0 15mg/kg ,按压剂量0 5mg ,背景输注量 1mg/h ,间隔时间 5min。观测患者 2 4h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VAS、镇静评分、PrinceHenry评分 (PHS)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并记录患者 2 4h内用药量。结果 镇静评分 (SS)、VAS、PHS三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T、M组 >F组 (P <0 0 5 ) ;排气时间延长发生率F、M组 >T组 (P <0 0 5 )。结论 曲马多能够获得与吗啡、芬太尼相同的满意的镇痛效果 ,并且降低了术后排气时间延长的发生率 ,但恶心的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术后疼痛 病人自控镇痛 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 气管插管 静吸复合麻醉
下载PDF
芬太尼和吗啡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药效学和血药浓度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薇 赵国立 +1 位作者 刘小颖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 观察芬太尼和吗啡通过不同途径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药效学和PCA期间的血药浓度。方法随机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例60例,分为Ⅰ组(硬膜外0.13%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1),Ⅱ组(硬膜外0.13%布比卡因+吗啡O.08mg/ml),Ⅲ... 目的 观察芬太尼和吗啡通过不同途径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药效学和PCA期间的血药浓度。方法随机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例60例,分为Ⅰ组(硬膜外0.13%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1),Ⅱ组(硬膜外0.13%布比卡因+吗啡O.08mg/ml),Ⅲ组(静脉吗啡0.5mg/ml),每组各20例。Ⅰ组及Ⅱ组维持剂量4 ml/h,PCA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20 min;Ⅲ组维持剂量1 ml/h,PCA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6min,均镇痛48 h。观察PCA后4 h、24 h、48 h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以及各种副反应,并由肘静脉抽血以放免的方法测定芬太尼和吗啡的血药浓度。结果 Ⅱ组及Ⅲ组副反应的发生率高。Ⅱ组48 h进药容量要明显少于Ⅰ组(P<0.05)。Ⅰ组芬太尼的血药浓度低于文献报道的最小有效镇痛浓度(MEC),Ⅱ组吗啡4 h的血药浓度低于MEC,而24 h和48 h的血药浓度则要高于MEC。三组病人PCA后4 h、24 h、48 h的生命体征以及镇痛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芬太尼和吗啡经PCA用于临床术后镇痛的效果满意,而且安全,宜根据病人的情况以及手术的需要决定采取术后镇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芬太尼 吗啡 镇痛效果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鞘内吗啡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5
作者 胡兴国 张云翔 +3 位作者 曾因明 钟敏 潘道波 段世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目的 研究鞘内 (IT)吗啡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 (SP)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16只 ,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4只 ) :假手术组 (组Ⅰ )、术前 30minIT 0 9%氯化钠 2 0 μl组(对照组 ,组Ⅱ )、术后 30minIT吗啡 5 μg组 (组Ⅲ ... 目的 研究鞘内 (IT)吗啡对切口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 (SP)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16只 ,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4只 ) :假手术组 (组Ⅰ )、术前 30minIT 0 9%氯化钠 2 0 μl组(对照组 ,组Ⅱ )、术后 30minIT吗啡 5 μg组 (组Ⅲ )和术前 30minIT吗啡 5 μg组 (组Ⅳ )。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 ,以累积疼痛评分确定疼痛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角SP免疫反应 (SP LI)。结果 组Ⅲ和组Ⅳ大鼠的累积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组Ⅱ (P <0 0 1)。组Ⅱ大鼠术侧脊髓背角浅层SP LI物质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组Ⅰ及对侧 (对照组 :0 6 2± 0 0 7,假手术组 :0 40±0 0 9,P <0 0 1) ;与组Ⅱ比较 ,组Ⅳ的大鼠术侧脊髓背角浅层SP LI物质积分光密度 (0 37± 0 0 6 )明显降低 (P <0 0 1) ,但两用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 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疼痛 脊髓背角 鞘内吗啡 切口疼痛 实验研究 镇痛
原文传递
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法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靖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测定掺罂粟果壳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的方法。方法:微酸性条件下提取样品,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结果: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灵敏度、回收率高,与胶体金吗啡试纸... 目的:探讨测定掺罂粟果壳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的方法。方法:微酸性条件下提取样品,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结果: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灵敏度、回收率高,与胶体金吗啡试纸条法及气相色谱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快速,准确,适合食品中罂粟碱、吗啡、可待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碱 吗啡 可待因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张胜 吴春福 +1 位作者 车轶 陈多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半夏泻心汤对正常小鼠胃排空无影响 ,能拮抗阿托品、芬氟拉明、多巴胺所致的小鼠胃排空抑制 ,但对左旋麻黄碱和吗啡所致抑制无拮抗作用 ,同时对新斯的明和胃复安引起的小鼠胃排空亢进有拮抗作用。提示本方对偏抑或偏亢机能状态下的胃排... 半夏泻心汤对正常小鼠胃排空无影响 ,能拮抗阿托品、芬氟拉明、多巴胺所致的小鼠胃排空抑制 ,但对左旋麻黄碱和吗啡所致抑制无拮抗作用 ,同时对新斯的明和胃复安引起的小鼠胃排空亢进有拮抗作用。提示本方对偏抑或偏亢机能状态下的胃排空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胆碱受体、多巴胺受体及 5 羟色胺受体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胃排空 阿托品 芬氟拉明 多巴胺 吗啡 左旋麻黄碱 胃复安 新斯的明 胃动力障碍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吗啡用药量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8
18
作者 沈锦春 郭海峰 +3 位作者 杨建军 段满林 朱四海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吗啡用药量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0.5h静注氟比洛芬酯或安慰剂英脱利匹特。术后距第一次给药6h再...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吗啡用药量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0.5h静注氟比洛芬酯或安慰剂英脱利匹特。术后距第一次给药6h再次静注氟比洛芬酯或英脱利匹特。两组患者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24、36、48h的VAS和舒适评分(BCS),记录术后吗啡用量以及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两组VAS和BCS评分在各相应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12h氟比洛芬酯组吗啡用量为(16.99±3.51)mg,明显低于吗啡组的(25.09±4.63)mg(P<0.01)。氟比洛芬酯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的时间为(69.05±11.20)h,短于吗啡组的(78.05±12.94)h(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氟比洛芬酯可减少胃癌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吗啡用量,促进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吗啡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胜 吴春福 +1 位作者 车轶 陈多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共3页
半夏泻心汤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无明显影响 ,不能拮抗阿托品、左旋麻黄碱及吗啡引起的小肠推进减慢 ,而对芬氟拉明、多巴胺引起的小肠推进减慢及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推进加快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提示该方对某些特异病因条件下的小肠推进... 半夏泻心汤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无明显影响 ,不能拮抗阿托品、左旋麻黄碱及吗啡引起的小肠推进减慢 ,而对芬氟拉明、多巴胺引起的小肠推进减慢及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推进加快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提示该方对某些特异病因条件下的小肠推进机能的偏抑或偏亢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胆碱能和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小肠推进 芬氟拉明 多巴胺 左旋麻黄碱 吗啡 阿托品 新斯的明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宗雨 谢言虎 +2 位作者 胡利国 周维德 柴小青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组)及静脉自控镇痛+SAPB组(S组)。2组术毕均行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S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组)及静脉自控镇痛+SAPB组(S组)。2组术毕均行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S组患者手术结束后立即行超声引导下术侧SAPB,注射0.375%罗哌卡因0.4 mL/kg。记录2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内吗啡累积消耗量及术后30 min、1 h、2 h、6 h、12 h、24 h NRS疼痛评分。若NRS疼痛评分大于4分,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必要时可重复,并记录镇痛补救比例、术后RASS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组术后30 min、1 h、2 h、6 h 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1),2组术后12 h及24 h NR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NRS疼痛评分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处理因素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S组术后6、12、24 h内吗啡累积消耗量均明显低于P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组间的RASS镇静评分,镇痛补救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SAPB能明显减少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吗啡消耗量及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切除术 镇痛 吗啡 超声引导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