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贫困及其治理的乡村个案研究:基于信德的观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楠 童建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当代中国乡村道德贫困问题研究缺乏从文化角度深度展开,亦没有对"公权力集团"做出阶层区分。以理坑村为例对乡村道德贫困现象进行探讨,村民的美德正在丧失仅为表象,村民信德失范不应完全被宏观地描述为社会文化变迁的必然结果... 当代中国乡村道德贫困问题研究缺乏从文化角度深度展开,亦没有对"公权力集团"做出阶层区分。以理坑村为例对乡村道德贫困现象进行探讨,村民的美德正在丧失仅为表象,村民信德失范不应完全被宏观地描述为社会文化变迁的必然结果,而更应从微观上将其视为村民间接和隐蔽地不满地方政府行为的形式和产物。这种不满源于基层政府的所作所为被村民解释为自利的不正当行为。村民对基层"公权力集团"成员不当的行为方式、不公的政策安排及腐化的人格形象的不满与怨恨无法直接申诉,转而向其他相对弱势社会群体宣泄,这是村民行事的逻辑,也是理坑村出现道德贫困现象的根本原因。"公权力集团"成员及治理方式的不公正动摇着乡村社会既有的道德结构和道德文化,瓦解着村民继续市场化的热情,衍生出道德贫困。这种道德贫困的本质应该被表述为特定政治制度安排和政治文化下的自我道德戕害和隐秘的反抗形式的间接表达。因此,中国乡村道德建设的首要对象必须发生转向,即由村民转向地方政府等公权力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贫困 个案研究 信德
原文传递
论高校辅导员与贫困大学生人格完善
2
作者 张莉萍 《科教导刊》 2011年第7期7-8,共2页
贫困大学生有很多可贵的品格,也存在人格的不完善甚至有较严重的缺陷,必须引起一线辅导员高度重视。本文从贫困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辅导员引领其完善人格的可能性,以及具体工作中辅导员应该注意和把握的一些要领进行论述,旨在使辅导员... 贫困大学生有很多可贵的品格,也存在人格的不完善甚至有较严重的缺陷,必须引起一线辅导员高度重视。本文从贫困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辅导员引领其完善人格的可能性,以及具体工作中辅导员应该注意和把握的一些要领进行论述,旨在使辅导员能更好地做好贫困大学生人格的呵护者、领航人甚至是模范,引领他们实现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德育 辅导员 贫困生 人格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