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能力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1
作者 王英珍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25-26,共2页
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更离不开作家的审美意识,所以只有提高作家的审美能力,才能创造出有生命价值、有市场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审美观 思想水平 道德感 审美情趣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卢家楣 袁军 +1 位作者 王俊山 陈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3-89,共7页
在理论推演与实践探索基础上,编制了用于调查青少年道德情感的问卷工具。首次对我国三类地区九大城市及其郊县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11~19岁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爱国感和关爱感发... 在理论推演与实践探索基础上,编制了用于调查青少年道德情感的问卷工具。首次对我国三类地区九大城市及其郊县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11~19岁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总体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爱国感和关爱感发展可喜,正直感和责任感现状堪忧;女生道德情感及其关爱感和责任感优于男生;青少年道德情感与学业自评、师生关系、教师有情施教的状况同步发展。我们从中获得的教育启示是:青少年道德情感的现状既令人欣慰,又给人警示;青少年正直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急需加强;学校教育在青少年道德情感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感 爱国感 关爱感 正直感 责任感
原文传递
析培养道德情感的心理途径 被引量:24
3
作者 蔡芸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7-39,58,共4页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 ,阐述了道德情感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并根据它的规律和感染性、情境性、理解性等特点 。
关键词 道德情感 心理 感染性 情境性 理解性 素质教育 学生 道德品质
下载PDF
霍夫曼虚拟内疚理论述评 被引量:20
4
作者 乔建中 王蓓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该文从涵义及类型、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了霍夫曼的虚拟内疚理论,并对其理论意义进行了评述。该文认为,霍夫曼的虚拟内疚理论不仅拓展了内疚研究的心理学领域,而且深化了人们对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 霍夫曼 虚拟内疚理论 关系性内疚 责任性内疚 发展性内疚 幸存性内疚 发生机制 违规内疚 道德情感
下载PDF
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被引量:19
5
作者 唐爱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50,共4页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以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为根基,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己的道德价值冲突,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生活 道德事件 道德冲突 道德体验 德育课程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卢家楣 徐雷 +3 位作者 蔡丹 陈宁 陈念劬 周炎根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4-61,共8页
根据自编的《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问卷》对全国三类地区14大城市100所高校的11 982名大学生实施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由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信用感、公平感等组成,其总体发展正向积极,但亟待提... 根据自编的《中国大学生道德情感问卷》对全国三类地区14大城市100所高校的11 982名大学生实施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由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信用感、公平感等组成,其总体发展正向积极,但亟待提高;道德情感下属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爱国感、责任感、信用感发展良好,而正直感、公益感、奉献感状况欠佳;大学生道德情感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影响,其中对社会舆论的关注、对自身的要求、上网时间、课外阅读量及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尤为明显。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要坚持个人自觉、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关心相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情感 爱国感 责任感 正直感 信用感 奉献感 公益感 公平感
原文传递
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8
7
作者 吴荣先 《长沙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64-66,共3页
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组成。道德心理学领域主要有四种理论,即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进化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对道德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观点不同。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道德,道德... 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组成。道德心理学领域主要有四种理论,即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进化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对道德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观点不同。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道德,道德具有怎样的结构,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对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道德发展具有连续性还是阶段性,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具有何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心理学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道德发展
下载PDF
小学生道德情感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9
8
作者 戴艳 郑日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4期456-459,共4页
目的 研究道德情感的内涵,编制以同情心、自尊心、责任感和羞耻感为道德情感的4个维度的道德情感量表。方法 采用量表编制的基本程序编制量表,以1339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①从内部一致性系数来看,维度的α系数介... 目的 研究道德情感的内涵,编制以同情心、自尊心、责任感和羞耻感为道德情感的4个维度的道德情感量表。方法 采用量表编制的基本程序编制量表,以1339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①从内部一致性系数来看,维度的α系数介于0.339~0.779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520。②总量表的再测信度为0.63,分量表同情心为0.52;自尊心为0.48;责任感为0.63;羞耻感为0.54。③该量表的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数x^2/DF=3.299,GFI=0.996,RFI=0.994,IFI=0.997,TLI=0.996,CFI=0.997,RMSEA=0.041。结论 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对小学生道德情感状况的分析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感 量表 编制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论康德的德性伦理思想 被引量:8
9
作者 邵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1,共6页
康德是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中伦理学就等同于德性论。康德通过对德性、幸福、道德情感等德性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的探讨,将道德原则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并指明道德原则不只是... 康德是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中伦理学就等同于德性论。康德通过对德性、幸福、道德情感等德性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的探讨,将道德原则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并指明道德原则不只是针对个别行为,也可以针对生活的整体,这又与德性伦理学关注生活整体的倾向接近。以此至少表明了康德伦理学并不是极端的义务论,而是和德性伦理学有诸多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幸福 道德情感 道德原则
下载PDF
试论童话对儿童情感教育的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文翠 《德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9-102,共4页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情感教育的弱化和价值功能的被忽视,造成了一部分儿童情感发展不健全,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童话是一种表达情感、能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的文学样式,对儿童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情感教育的弱化和价值功能的被忽视,造成了一部分儿童情感发展不健全,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童话是一种表达情感、能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的文学样式,对儿童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对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感、崇高的理智感和高雅的美感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情感教育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下载PDF
道德态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建华 谢文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5,33,共6页
道德态度是道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它以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态度"的研究为基础,将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沙夫茨伯利、斯密、休谟主张的道德情感理论相结合,融合中国古代知行关系的讨论,试图建构一种稳定的基于主... 道德态度是道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它以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态度"的研究为基础,将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沙夫茨伯利、斯密、休谟主张的道德情感理论相结合,融合中国古代知行关系的讨论,试图建构一种稳定的基于主体道德认知与情感判断之后所形成的行为倾向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知行统一
下载PDF
青少年道德情感问卷编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文福荣 肖少北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年第3期50-52,90,共4页
依据道德情感的相关理论,参照国内外已有的相关问卷和量表,编制青少年道德情感问卷,试测结果表明:同情心、自尊心、责任感、羞耻感4个因子共同解释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从内部一致性系数来看,各因子的α系数介于0.648~0.755之间,总问卷的... 依据道德情感的相关理论,参照国内外已有的相关问卷和量表,编制青少年道德情感问卷,试测结果表明:同情心、自尊心、责任感、羞耻感4个因子共同解释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从内部一致性系数来看,各因子的α系数介于0.648~0.755之间,总问卷的α系数为0.708;从结构效度来看,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各项目与所属因子之间的相关显著。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道德情感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感 问卷 编制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试析康德关于道德情感的理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郁乐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17-123,共7页
从道德情感的本质结构和作用机制,可将康德的道德哲学定位为形式主义与义务论的传统观念;康德对道德情感的态度是全面而适当的,长久以来人们对康德的关于道德情感的观点的批评建立在对他的误解之上;其实,康德并未忽视人类道德情感的复... 从道德情感的本质结构和作用机制,可将康德的道德哲学定位为形式主义与义务论的传统观念;康德对道德情感的态度是全面而适当的,长久以来人们对康德的关于道德情感的观点的批评建立在对他的误解之上;其实,康德并未忽视人类道德情感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从康德的批判哲学的视野出发,道德情感得到了全面的考虑,并获得了恰当的价值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批判视野 道德情感 同情
下载PDF
论康德的良知观
14
作者 董滨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4,共11页
在康德伦理学中,良知是一个充满着诸多争议的问题。对康德而言,良知属于理性还是情感?与此相关,它属于理性慎思还是直觉性反应?就此,学界大体上可以分为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两种立场。其实,良知应该属于一种道德直觉,其中蕴含着理性与情... 在康德伦理学中,良知是一个充满着诸多争议的问题。对康德而言,良知属于理性还是情感?与此相关,它属于理性慎思还是直觉性反应?就此,学界大体上可以分为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两种立场。其实,良知应该属于一种道德直觉,其中蕴含着理性与情感的交融。就产生根源而言,良知在康德那里是一种判断力,也属于一般性的实践理性,但仍然主要呈现为一种道德情感,包含了理性与情感两种心灵状态。作为道德直觉的良知最好从一种自然主义的角度加以理解,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它既有敏锐性、瞬时性的优势,但也由于各种原因而会导致模糊的、歧义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道德情感 道德直觉 判断力 理性
下载PDF
培养道德情感:高校德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云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8年第7期78-80,88,共4页
高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道德认知教育,忽略了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论证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结合多年的高校德育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培养道德情感,增强德育实效性进行深入地探讨,这对提高高... 高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道德认知教育,忽略了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论证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结合多年的高校德育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培养道德情感,增强德育实效性进行深入地探讨,这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感 作用 培养
下载PDF
圆教形态下的道德情感问题
16
作者 谢远笋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7,159,共10页
康德哲学中存在道德动力不足、道德责任两头落空的问题,牟宗三提出本体论的觉情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明辉接续牟宗三的思路,援引舍勒的现象学伦理学思想,对本体论觉情做了诠释。但是,基于牟宗三提出的圆教模型,李明辉之论尚是权说,... 康德哲学中存在道德动力不足、道德责任两头落空的问题,牟宗三提出本体论的觉情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明辉接续牟宗三的思路,援引舍勒的现象学伦理学思想,对本体论觉情做了诠释。但是,基于牟宗三提出的圆教模型,李明辉之论尚是权说,仍属别教形态。照此逻辑,牟宗三提出的无情之情才是道德情感问题的最终解决途径,不过新的问题又继之而来,因为圆教形态下的无情之情并非感性形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失为走出这一理论困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感 现象学伦理学 圆教 牟宗三
原文传递
康德的审美感受与道德感受关系论探微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相占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8,共10页
学术界在误解康德“无功利性”学说的基础上,通常借康德之说,将审美视为一种超越道德、甚至与道德无关的活动,这是对康德审美理论的严重误解。康德曾经认真探讨过审美感受与道德感受之间的关系,甚至将道德感视为真正的鉴赏力的根基。康... 学术界在误解康德“无功利性”学说的基础上,通常借康德之说,将审美视为一种超越道德、甚至与道德无关的活动,这是对康德审美理论的严重误解。康德曾经认真探讨过审美感受与道德感受之间的关系,甚至将道德感视为真正的鉴赏力的根基。康德从“心灵的配置与比例所形成的状态”这个角度,对比讨论了认知、审美与道德三种不同的“心灵状态”;其逐步展开的“鉴赏力的批判”的过程,其实一直也是辨析“判断”与“感受”的过程;他之所以将鉴赏力明确称为一种“共通感”,理论意图就是为了表明“鉴赏力”最终必然是一种“感受力”,其理论目的是显示鉴赏力的基础是道德感。康德所认定的鉴赏力,必然是以道德感受力为基础的审美感受力,而道德感又是需要通过道德观念来培育的。这就意味着,康德在论述道德感受与审美感受之“亲和性”的过程中,间接地表达了一种“伦理-审美范式”,这才是康德审美理论的真正面貌。生态审美是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审美,因此,这一范式可以被改造吸收到生态美学之中而成为一个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感受 审美感受 共通感 真正的鉴赏力 伦理-审美范式
原文传递
康德哲学的感性之维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黄正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4,157,共9页
康德哲学历来被视为理性主义的代表,但不管是在依照理性的先天原则建构起来的先验哲学当中,还是关于普通理性在日常使用的经验性的哲学和人类学中,感性都是不可或缺的维度。本文分别展示了认识、道德和审美三个领域中理性和感性分别在... 康德哲学历来被视为理性主义的代表,但不管是在依照理性的先天原则建构起来的先验哲学当中,还是关于普通理性在日常使用的经验性的哲学和人类学中,感性都是不可或缺的维度。本文分别展示了认识、道德和审美三个领域中理性和感性分别在先验和经验性层面的对待性使用——理性的高级运用与感性的积极功能、理性的低级运用与感性的消极功能,并试图在这种系统性的展示之后总结感性维度的特殊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理性 普通人类理性 道德感 康德 美学
下载PDF
教师职业伦理的当代困境与后现代反思 被引量:4
19
作者 薛勇民 张晶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1,共4页
在倡导工具理性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教师职业正面临着教师主体价值的"至上性"、责任意识的狭隘性以及道德情感的弱化等伦理问题的困扰。要突破工具理性主义价值观的束缚,走出现代教师职业伦理的困境,创建教师职业伦理新规范... 在倡导工具理性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教师职业正面临着教师主体价值的"至上性"、责任意识的狭隘性以及道德情感的弱化等伦理问题的困扰。要突破工具理性主义价值观的束缚,走出现代教师职业伦理的困境,创建教师职业伦理新规范,应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教师"中心论",内化教师职业的道德责任,升华教师个体的道德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伦理 超越教师“中心论” 道德责任 道德情感
下载PDF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途径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淑文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11-115,共5页
学龄前几年是奠定个体品德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剖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和形成过程,希望通过以下途径来突破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二元分裂的困局,从而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提高教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 学龄前几年是奠定个体品德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剖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和形成过程,希望通过以下途径来突破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二元分裂的困局,从而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提高教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在体验中获得真实的道德感;在强化中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在指导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