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存有路线的展开——儒家生生伦理学对明道历史贡献的新判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泽波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5-12,F0002,共9页
两千多年儒学的发展实际有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为道德践行问题,这是自孔子创立儒学之始就有的;辅线为道德存有问题,这是受佛教影响到宋代之后渐渐形成的。明道的历史贡献,除了提出天理概念,开辟心学方向外,还表现在道德存有方面。其&q... 两千多年儒学的发展实际有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为道德践行问题,这是自孔子创立儒学之始就有的;辅线为道德存有问题,这是受佛教影响到宋代之后渐渐形成的。明道的历史贡献,除了提出天理概念,开辟心学方向外,还表现在道德存有方面。其"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思想,正式展开了道德存有的路线,使儒家道德践行和道德存有这一主一辅两条线索的整体格局具有了雏形;而"物不能推,人则能推"的论述更包含着建构道德存有的主体只能是人,不能是天的深刻意蕴。对于明道的道德存有论,学界多有不同的理解,而分歧的焦点之一,是如何界定创生道德存有那个主体的性质。这个问题关系甚大,亟待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明道 道德存有 儒家生生伦理学
下载PDF
从三种存在方式看涂尔干纪律精神的理性内涵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84-86,共3页
涂尔干是西方道德教育传统模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持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基点,认为社会公共道德的构建必须通过学校道德教育来实施和完成,其中纪律精神是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是为儿童服务的,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实现,最终目的... 涂尔干是西方道德教育传统模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持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基点,认为社会公共道德的构建必须通过学校道德教育来实施和完成,其中纪律精神是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是为儿童服务的,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实现,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理性主体,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可以从道德存在、社会存在和人性存在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和理解涂尔干的纪律精神,以揭示其理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纪律 道德存在 社会存在 人性存在 理性内涵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中的道德生存及德性图景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利平 贾俐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2,共5页
从不同视角看,道德属性是创业的本质属性之一,创业实践也是一种道德实践。当前大学生创业中的反道德现象,反映了创业中的道德生存困境。本轮创业大潮也是一场商业伦理再造的文化浪潮,负有道德建设的宏大使命。各方应当形成道德建设合力... 从不同视角看,道德属性是创业的本质属性之一,创业实践也是一种道德实践。当前大学生创业中的反道德现象,反映了创业中的道德生存困境。本轮创业大潮也是一场商业伦理再造的文化浪潮,负有道德建设的宏大使命。各方应当形成道德建设合力,从提升创业的道德生存能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协同能力出发,建构图景式的创业德性谱系。加强创业主体、利益关系的道德建构,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观和效益最大化、创新为本的观念,建立效益与道德的统一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业观,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总体战略乃至人类共同利益同频共振,是最高层次的德性要求。高校要以为中国未来商业生态立文化法则、道德法则的使命感,树立开放的大创业观,坚持思创融合,改革考评机制,为创业注入深刻的道德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道德生存 德性结构 商业伦理 企业家精神
下载PDF
道德存在的发现及对启蒙的呼唤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倩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19,共7页
对社会的把握取决于对人的认识 ,传统哲学对人的认识都停留在“心”“物”二元的论争上 ,其实 ,人还有另一种存在 ,即道德存在。道德存在的发现为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制度设计提供了一块新的基石。正是由于对人的道德存在的发现 ,从... 对社会的把握取决于对人的认识 ,传统哲学对人的认识都停留在“心”“物”二元的论争上 ,其实 ,人还有另一种存在 ,即道德存在。道德存在的发现为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和制度设计提供了一块新的基石。正是由于对人的道德存在的发现 ,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认识论的片面性 ,实现了对人的整体性存在的把握。所以说 ,道德存在的发现 ,为个体自我改造、为未来社会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伦理学 道德存在 第三次启蒙
原文传递
试论道德的来源及其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康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11,共7页
道德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道德具有不同的内容,对人的行为所作出的道德判断也会不同。但是,如果说以往历史条件下的道德基础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话,那么,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历史条件... 道德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道德具有不同的内容,对人的行为所作出的道德判断也会不同。但是,如果说以往历史条件下的道德基础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话,那么,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必然要求有一个确定性的道德基础,而人的道德存在就是这样的基础。人的道德知觉、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等,都来源于人的道德存在,而不是通过教育的途径获得的。关于道德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人的道德存在的形成,另一方面需要得到道德制度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存在 道德制度
下载PDF
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确定之路径探究
6
作者 汪苏苏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在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之中,儿童道德、规范意识的低下正成为非常切实的问题,因而整个社会对学校中的道德教育有着殷切的期望。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在实际的教育现场,道德教育却并未充分实现其作用。学校道德教育未能得到很好地活化、充实... 在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之中,儿童道德、规范意识的低下正成为非常切实的问题,因而整个社会对学校中的道德教育有着殷切的期望。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在实际的教育现场,道德教育却并未充分实现其作用。学校道德教育未能得到很好地活化、充实有诸多原因。本文以此为前提,通过对道德本质的剖析进而整理出现今道德内容制定过程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尝试结合道德社会学的理论来探讨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确定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社会 社会心态 道德的事实 道德的权威
下载PDF
道德生存与天命的分合及其意蕴--以朱熹与阳明对《孟子·尽心》首章诠释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瑞杰 郭美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124,146,160,共10页
自孔孟以来,道德主体性与天命之间就一直存在紧张关系,影响着后世诸儒对此问题的解读。在对《孟子·尽心篇》首章的诠释上,朱子以普遍之理的预设为根基,依据《大学》条目,从认知角度呈现了一个由知到行、普遍的历时性进程,突出普遍... 自孔孟以来,道德主体性与天命之间就一直存在紧张关系,影响着后世诸儒对此问题的解读。在对《孟子·尽心篇》首章的诠释上,朱子以普遍之理的预设为根基,依据《大学》条目,从认知角度呈现了一个由知到行、普遍的历时性进程,突出普遍天理对于现实生存的绝对优先性;而阳明将此章三句视为三种品第的为学进路,并与《论语》《中庸》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结合起来,将此章理解为不同主体现实生存活动及其境界的共时性差异,对单纯的认知主义进路有所克服。但是,阳明依然将普遍天理预设为主体性良知的先天本质,同样湮没了真正的道德生存本身。事实上,重新敞露道德生存论的真蕴,将天命与道德生存划界,以人自身活泼的生存活动及其展开作为人之本质的基础,是彰显人自身生存性意义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生存 天命 孟子 朱子 阳明
下载PDF
开放及其后果——柏拉图“洞穴理论”及现代道德实存辨析
8
作者 赵思曦 李喜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自柏拉图提出洞穴理论以降,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演进成为现代性命题,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现代社会的道德实存在某些方面偏离了原初设想。开放最初是为了追寻美好生活,但现在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开放社会带来了最广泛的... 自柏拉图提出洞穴理论以降,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演进成为现代性命题,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现代社会的道德实存在某些方面偏离了原初设想。开放最初是为了追寻美好生活,但现在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开放社会带来了最广泛的影响则是相对主义体现在生活和生存的方方面面;而相对主义直接产生的最为深刻的后果体现在道德层面的真空和重构,这一点直接导致人们辛苦经营的开放社会最终又走向了封闭的洞穴;给这种开放社会的后果开出的处方是从外部环境呼吁政治道德化,以及以自由教育的返璞,从现代人内部精神世界根治开放社会的现代性顽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 开放社会 道德实存
下载PDF
道德:自由意志的内在定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札记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兆明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1期20-25,共6页
道德是不同于外在法的内在法 ,自由意志在个人意志中的具体存在即为道德。道德不仅是主观精神 ,更是能行动的意志。
关键词 道德 自由意志 内在定在
下载PDF
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追问及存在论意义上的超越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良安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6期98-100,共3页
康德的道德哲学与其政治哲学是逻辑一致的,康德认为正义的优先性在于人先天的自由,而自由的主体坚持正义和遵从道德,则在于人的实践理性自身具有的善良意志,康德就这样通过自由、实践理性、善良意志等概念为道德奠定了基础。然而它仍然... 康德的道德哲学与其政治哲学是逻辑一致的,康德认为正义的优先性在于人先天的自由,而自由的主体坚持正义和遵从道德,则在于人的实践理性自身具有的善良意志,康德就这样通过自由、实践理性、善良意志等概念为道德奠定了基础。然而它仍然是先验的、空洞的,唯有从道德是人存在的方式这一存在论的根基处入手,才能理解道德并使其获得自身存在的坚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自由 实践理性 善良意志 道德基础 存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