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磨牙效果的三维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4
1
作者 周洁珉 白玉兴 郝玮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对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效果进行三维的测量分析并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名需进行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顺序远中移动上颌第二磨牙、第一磨牙,并分别对其移动到位后的阶段模... 目的对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效果进行三维的测量分析并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名需进行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顺序远中移动上颌第二磨牙、第一磨牙,并分别对其移动到位后的阶段模型进行数字化重建。通过三维重叠软件将阶段模型与治疗前模型进行重叠对比,测量磨牙远中移动后所获得的绝对间隙量、与预设计比较的滞后量以及前牙支抗的损失量等相关数据。结果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效率为90.16%(磨牙实际位移量/间隙总量),磨牙的预期移位表达率可达到85.5%(磨牙实际位移量/预期位移量),前牙存在少量近中及唇向移位。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在支抗损失轻微的情况下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矫治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磨牙远中移动 三维模型重叠测量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的阶段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迪 向美玲 +3 位作者 唐林 孙婷婷 张琳 张苗苗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987-992,共6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三维方向上的移动量及表达效率。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的成人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其中安氏Ⅰ类组9例,患者平均年龄23岁,向远中移动上颌下颌磨牙,安氏Ⅱ类组10例,患...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三维方向上的移动量及表达效率。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的成人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其中安氏Ⅰ类组9例,患者平均年龄23岁,向远中移动上颌下颌磨牙,安氏Ⅱ类组10例,患者平均年龄24岁,向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根据矫治前和推磨牙结束后拍摄的头颅侧位片,计算出磨牙三维方向上的移动线距,角度,远中移动效率,前牙支抗变化情况,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Ⅱ类组: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65.86%,第二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71.68%;安氏Ⅰ类组,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73.88%,第二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77.73%,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69.1%,第二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75.03%。磨牙远中移动过程中有轻度压低,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远中倾斜。前牙支抗无明显丧失(P>0.05)。结论利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够有效的远中移动磨牙,但伴有一定程度的磨牙远中倾斜,垂直向上的压低,前牙支抗基本无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远中移动磨牙 头颅侧位片 头影测量 表达效率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矩形附件对上颌磨牙远中移动力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向彪 徐逸晨 +4 位作者 王梦含 杨颜菁 单华清 王星星 吴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远移上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牙周膜应力分布及第二磨牙位移趋势,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二磨牙位移量、附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患者上颌骨DICOM文件,采用Mimics、Geoma... 目的: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远移上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牙周膜应力分布及第二磨牙位移趋势,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二磨牙位移量、附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患者上颌骨DICOM文件,采用Mimics、Geomagic Studio等软件分别建立无附件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0.2 mm(模型A)、无附件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0.25 mm(模型B)、上颌颊侧尖牙和第一磨牙临床冠中心粘贴垂直附件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0.2 mm(模型C)、上颌颊侧尖牙和第一磨牙临床冠中心粘贴垂直附件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0.25 mm(模型D)4组模型,分析牙周膜应力及其上颌第二磨牙移动趋势。结果:A、B、C和D 4组模型第二磨牙牙周膜应力分布云图相似,牙周膜牙颈部唇侧将近1/3为压应力,舌侧将近1/3为拉应力,根中部为应力过渡区,牙根唇侧将近1/3为拉应力,舌侧将近1/3为压应力;4组模型第二磨牙均呈现一定程度远中倾斜移动,垂直矩形附件组移动的位移量较大,且远中倾斜程度小于无附件组。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二磨牙时,0.25 mm位移量应力大于0.2 mm,垂直矩形附件可抑制第二磨牙远中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三维有限元分析 磨牙远移 矩形附件 牙周膜
原文传递
微种植体支抗矫正上颌牙弓不对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淑敏 王增全 +1 位作者 马强 曾赞文 《微创医学》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上颌牙弓不对称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同时与传统头帽口外弓(不对称面弓)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亚类错12例,随机分成A、B二组,A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置在磨牙远中...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上颌牙弓不对称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同时与传统头帽口外弓(不对称面弓)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亚类错12例,随机分成A、B二组,A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置在磨牙远中关系侧第一前磨牙与磨牙之间根方,4周后加力;将Ni-Ti螺旋弹簧压缩后置于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之间,推磨牙远移,将磨牙远中关系侧推磨牙向后开展间隙的同时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牙弓,调整上颌中线,纠正不对称的上颌牙弓。B组用头帽口外弓(不对称面弓),4周后力值恒定为2.94~3.92 N。采用模型测量、头影测量分析观测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上颌单侧推磨牙3~9个月开展足够间隙后,所有病例磨牙均达到中性关系,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上牙弓均达到对称效果。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单侧平均移动距离4.55 mm,疗程3~5个月,平均移动速度1.27 mm/月,上颌第一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2.47°,磨牙旋转角度约1.18°,磨牙颊向移位0.93 mm,上颌中切牙唇舌向移动距离及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单侧平均移动距离4.13 mm,疗程5~9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0 mm/月,上颌第一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2.36°,磨牙旋转角度约1.17°,磨牙颊向移位0.97 mm,上颌中切牙唇舌向移动距离及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结论两种方法在单侧推磨牙远移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未见前牙支抗丧失,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上牙弓均达到对称效果。但种植体支抗组不依赖于患者配合,疗效迅速,大大地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牙弓不对称 磨牙远中移动 安氏Ⅱ类错
下载PDF
微小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长湖 刘鑫 +3 位作者 高冬玲 金钫 齐荣锦 周学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观察微小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远移上颌磨牙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患者16例,在上颌颊侧牙槽骨内共植入微小种植体22颗,利用微小种植体做为支抗推磨牙向远中。拍摄磨牙移动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记录上颌磨牙及切牙移动情... 目的:观察微小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远移上颌磨牙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患者16例,在上颌颊侧牙槽骨内共植入微小种植体22颗,利用微小种植体做为支抗推磨牙向远中。拍摄磨牙移动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记录上颌磨牙及切牙移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微小种植体远移磨牙4~8月后,所有病例磨牙达到中性关系。磨牙平均移动4.71 mm(P<0.01),上颌中切牙平均舌向移动2.16 mm(P<0.05);磨牙伸长、颊移、远中倾斜及上切牙伸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小种植体可作为绝对强支抗,有效地整体远移上颌磨牙,特别适用于安氏Ⅱ类成人错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种植体 支抗 远移磨牙 安氏Ⅱ类错
下载PDF
自攻型微种植支抗远中移动磨牙3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学金 彭巍 许颖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评价自攻型微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移动上颌磨牙向远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5例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在上颌磨牙区腭中缝植入微型种植体共35枚。2周后用NiTi拉簧连接种植体与横... 目的评价自攻型微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移动上颌磨牙向远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5例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在上颌磨牙区腭中缝植入微型种植体共35枚。2周后用NiTi拉簧连接种植体与横腭杆,加载1.96N拉力,推磨牙向远中。对磨牙移动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和模型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矢状向,磨牙远中平均移动3.32mm,倾斜10.22°;第一双尖牙远中移动4.23mm,第二双尖牙远中移动3.86mm,上切牙远中移动2.47mm,唇倾减少1.76°,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在垂直向,第一双尖牙压低1.71mm,具有统计学意义;上切牙伸长0.36mm,第二双尖牙伸长0.72mm,磨牙相对腭平面伸长0.41mm,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攻型微种植体在推上颌磨牙远移过程中,发挥了绝对强支抗作用,有效地远中移动了上颌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攻型微种植体 支抗 磨牙远中移动 Ⅱ类错
原文传递
微种植支抗联合Sliding jig推磨牙向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柳杨 刘建华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664-666,共3页
目的评价微种植支抗联合Sliding jig技术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0例骨性Ⅰ类安氏Ⅱ类错患者,上颌拥挤度3~5mm,下颌正常或轻度拥挤,侧貌基本为直面型。在上颌第二... 目的评价微种植支抗联合Sliding jig技术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0例骨性Ⅰ类安氏Ⅱ类错患者,上颌拥挤度3~5mm,下颌正常或轻度拥挤,侧貌基本为直面型。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附着龈上植入微种植钉,在上颌尖牙的远中与第一磨牙的近中放置Sliding jig悬于主弓丝上,用橡皮链连接种植体与Sliding jig的近中端,加载2.94N的拉力,推磨牙向远中。对于治疗前后的模型和头颅侧位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解除了拥挤,纠正了Ⅱ类磨牙关系。磨牙平均远中移动4.12mm,远中倾斜8.35°,垂直压低2.19mm,以上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磨牙平均颊向移动距离0.03mm(P>0.05)。中切牙舌向移动0.65mm(P>0.05)。结论微种植钉联合Sliding jig在推磨牙向后中发挥了绝对支抗的作用,前牙无唇倾,面型保持不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 SLIDING JIG 磨牙远中移动 Ⅱ类错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上颌第二磨牙向后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乐晶惊 安源远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28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推磨牙向后过程中生物力学机制,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采集身体健康志愿者的影像数据,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上颌牙列、牙槽骨、牙周膜及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是否配合Ⅱ类牵引分为2组...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推磨牙向后过程中生物力学机制,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采集身体健康志愿者的影像数据,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上颌牙列、牙槽骨、牙周膜及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是否配合Ⅱ类牵引分为2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被远移磨牙牙冠产生了远中颊向、压入位移趋势,牙周膜应力最大处在远中牙颈部。上前牙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近中唇向、压入的位移趋势,增加Ⅱ类牵引后前牙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量均减小,上前牙牙周膜所受应力大小及面积均减小。结论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远移过程中配合Ⅱ类牵引使上前牙区牙周膜唇侧受力减小,能有效抑制上前牙唇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磨牙向远中 二类牵引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