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钛材料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及释放的研究
1
作者 鄞思敏 霍炜江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7期59-60,共2页
本文研究了纯钛(Ti)、碱热处理多孔钛(Ti-OH)、硅烷化钛(Ti-OH-APTES)和凝胶涂层钛(Ti-OH-APTES-GelMA)四种材料对牛血清蛋白(BSA)的吸附与释放。结果表明,四种材料浸泡1.5 mg/mL BSA溶液中7 h至8 h时达到吸附释放平衡,其中凝胶涂层钛... 本文研究了纯钛(Ti)、碱热处理多孔钛(Ti-OH)、硅烷化钛(Ti-OH-APTES)和凝胶涂层钛(Ti-OH-APTES-GelMA)四种材料对牛血清蛋白(BSA)的吸附与释放。结果表明,四种材料浸泡1.5 mg/mL BSA溶液中7 h至8 h时达到吸附释放平衡,其中凝胶涂层钛吸附量最大,在12 h时吸附量为0.96 mg/mL。在浸泡磷酸缓冲盐溶液48 h后,凝胶涂层钛对BSA的释放率为0.05%。通过红外表征,吸附BSA后的凝胶涂层钛在波长1645 cm^(-1)和1541 cm^(-1)上的出现明显的蛋白质特征峰,说明通过凝胶涂层改性后的钛材料相比其它三种改性钛材料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钛 牛血清白蛋白(BSA) 吸附
下载PDF
负载内皮祖细胞外泌体的改性钛对脂肪来源干细胞成骨及成血管分化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王静 唐亮 +1 位作者 刘洪利 邱严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32-1040,共9页
目的 探讨经超声酸蚀/阳极氧化联合改性钛(titanium modified by ultrasonic acid etching/anodic oxidation,UAT)负载内皮祖细胞外泌体(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xosome,EPCs-exo)后,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目的 探讨经超声酸蚀/阳极氧化联合改性钛(titanium modified by ultrasonic acid etching/anodic oxidation,UAT)负载内皮祖细胞外泌体(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xosome,EPCs-exo)后,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生长以及成骨、成血管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10只SD大鼠脂肪组织及骨髓,分别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ADSCs及EPCs,并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取第3~5代EPCs采用试剂盒提取exo,并经Western blot检测CD9、CD81进行鉴定。采用超声酸蚀和阳极氧化方法对3D打印技术制备的钛片进行联合改性制备UAT,扫描电镜观察改性前后材料表面形貌;将UAT分别置于不同浓度(100、200 ng/mL)EPCs-exo溶液中,采用BCA法检测其体外吸附及释放EPCs-exo能力。然后,将UAT置于含不同浓度EPCs-exo(0、100、200 ng/mL)的DMEM培养液,并与第3代ADSCs复合培养,构建UAT-ADSCs-exo。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活/死细胞染色、细胞增殖检测,评价生物相容性;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骨钙素(osteocalcin,OCN)、RUNT相关基因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ALP、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1,COL-1)和成血管相关基因VEGF,免疫荧光染色观测成骨(OCN)及成血管(VEGF)相关蛋白表达,评价负载EPCs-exo的UAT对ADSCs成骨、成血管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示改性后UAT表面形成了微纳米多级复合结构;UAT 48 h内能吸附约77%EPCs-exo,而吸附在UAT表面的EPCs-exo在8 d内呈连续稳定释放,200 ng/mL组吸附及释放量明显优于100 ng/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相容性检测示,复合培养后各组细胞均生长良好,其中200 ng/mL组优于其他组,细胞完全铺展,有丰富伪足,活细胞数量及细胞活性均高于其他组(P<0.05)。ADSCs成骨和成血管能力检测示,与其余两组比较,200 ng/mL组ADSCs的ALP活性和矿化能力增强,成骨和成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钛 脂肪来源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外泌体 成骨分化 成血管分化
原文传递
硅溶胶-纯丙复合乳液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8-173,179,共7页
研究了一种以硅溶胶和纯丙乳液为复合基料的反射隔热涂料。研究表明,基料中硅溶胶比例增加有助于提高涂膜的太阳光反射比和污染后的太阳光反射比,涂膜表面对水的接触角也逐渐增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合基料的最佳方案:硅溶胶粒径为10... 研究了一种以硅溶胶和纯丙乳液为复合基料的反射隔热涂料。研究表明,基料中硅溶胶比例增加有助于提高涂膜的太阳光反射比和污染后的太阳光反射比,涂膜表面对水的接触角也逐渐增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合基料的最佳方案:硅溶胶粒径为10~15 nm,硅溶胶与纯丙乳液的比例为5∶4,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为4%。研究了二氧化钛的种类和含量对涂膜反射隔热性能的影响,使用改性二氧化钛,相对于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涂膜的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以及隔热温差有很大提高。此外,研究了辐射型填料的粒径和含量对涂膜半球发射率与隔热性能的影响,使用粒径为1.05μm辐射型填料,添加量为8%时,涂膜的半球发射率达到最大。最终制备出一种具有耐沾污、高热反射和辐射能力的无机-有机复合型反射隔热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隔热涂料 硅溶胶 有机无机复合乳液 改性二氧化钛
下载PDF
Al_3Ti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惠林海 耿浩然 +1 位作者 王守仁 徐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6,共4页
综述了Al3Ti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室温脆性改善的方法,分析了合金化结构变异和复相强化对于材料塑性、韧性提高的机理,并对Al3Ti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进行了分类评述,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Al3Ti金属间化合物 合金化结构变异 复相强化
下载PDF
半导体光催化降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言满 罗洁 +1 位作者 陈达美 钟建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以工业级锐钛矿型 Ti O2 ( C- 1 )、自制纳米锐钛矿型 Ti O2 ( C- 2 )、掺铁 Ti O2 ( C- 3)及Ti O2 - Sn O2 复合催化剂 ( C- 4)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DBS)模拟有机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 ,结果表明 ,改性 Ti O2 催化剂 ( C- 2、... 本文以工业级锐钛矿型 Ti O2 ( C- 1 )、自制纳米锐钛矿型 Ti O2 ( C- 2 )、掺铁 Ti O2 ( C- 3)及Ti O2 - Sn O2 复合催化剂 ( C- 4)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DBS)模拟有机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 ,结果表明 ,改性 Ti O2 催化剂 ( C- 2、C- 3、C- 4)对 DBS的光降解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以 C- 2与 C- 3效果最好。在该实验条件下 ,反应 60 min后 DBS去除率达 90 %以上 ,CODCr去除率也将近70 %。此外 ,以 C- 1为催化剂 ,考察了 p H值及外加 H2 O2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半导体光催化降解 DBS CODCR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废水处理 催化剂
下载PDF
苯酚和氯苯酚的Pt/TiO_2催化光解 被引量:8
6
作者 许宜铭 朱志杰 +1 位作者 陈文星 马桂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8-32,共5页
在TiO_2和Pt/TiO_2催化作用下水溶液中苯酚、对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2,4,6-三氯苯酚均能发生光致降解(λ≥345nm)。在固定于反应器内壁的薄层Pt/TiO_2催化作用下,这些化合物的光致降解均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_(ob)的... 在TiO_2和Pt/TiO_2催化作用下水溶液中苯酚、对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2,4,6-三氯苯酚均能发生光致降解(λ≥345nm)。在固定于反应器内壁的薄层Pt/TiO_2催化作用下,这些化合物的光致降解均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_(ob)的相对大小为:苯酚<对氯苯酚<2,4-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少量H_2O_2(1.9×10^(-2)mol·L^(-1))能提高这些化合物的光解速率。光照1.0~5.0h后这些化合物的降解率大于97%,COD去除率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氯苯酚 二氧化钛 光致降解
下载PDF
酸度及酸介质对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光催化还原Cr(Ⅵ)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雷雪飞 薛向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47-2254,共8页
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钙钛矿型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光催化剂,探讨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原理,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酸度及酸介质对钙钛矿型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光催化还原Cr(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度以及酸介质对六价铬的光催化... 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钙钛矿型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光催化剂,探讨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原理,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酸度及酸介质对钙钛矿型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光催化还原Cr(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度以及酸介质对六价铬的光催化还原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强酸性条件下(pH=1.5),六价铬的光催化还原效率最高;且随着pH值的增大,六价铬的光催化还原效率显著降低。不同酸根离子对STBBFS催化剂光催化还原六价铬的促进作用按PO43-<NO3-<Cl-<SO42-逐渐增强;在光催化反应8h后,六价铬的还原率差别显著,分别为9.32%、48.73%、100%、100%。因此,为了获得较高的光催化效果,必须控制六价铬废水的pH值以及用硫酸调节溶液的酸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 钙钛矿 光催化还原 六价铬 酸介质
下载PDF
改性纳米氧化钛电流变液的制备及其特性 被引量:8
8
作者 赵艳 王宝祥 赵晓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6-102,共7页
利用水解法与溶液沉积法,合成了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改性氧化钛纳米电流变颗粒。经XRD测定颗粒为无定形态,用TEM观察了粒子的形貌,粒度分析表明颗粒粒径分布为70~300nm,FTIR图谱显示氧化钛上修饰有丙烯酰胺、SDBS。... 利用水解法与溶液沉积法,合成了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改性氧化钛纳米电流变颗粒。经XRD测定颗粒为无定形态,用TEM观察了粒子的形貌,粒度分析表明颗粒粒径分布为70~300nm,FTIR图谱显示氧化钛上修饰有丙烯酰胺、SDBS。SDBS的加入影响了颗粒的尺寸、表面性质及颗粒与硅油的润湿性,最终引起电流变液介电性质的改善。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也会影响电流变效应。电流变性能测试表明,当SDBS/水质量比为1.875%,丙烯酰胺/水质量比为0.750%时,材料呈现最佳的电流变效应,5kV/mm直流电场下的静态剪切应力可达90kPa,电流变液具有极好的抗沉淀稳定性。这种优异的电流变效应源于颗粒界面极化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电流变液 润湿 界面极化 改性氧化钛
下载PDF
贵金属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去除溴酸盐 被引量:8
9
作者 喻灵敏 朱荣淑 董文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8-933,共6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各贵金属(包括Pt、Pd、Ru、Rh、Ir、Au、Ag)改性二氧化钛(M/TiO2)光催化剂,研究了紫外光下其光催化去除溴酸盐(BrO3-)活性。结果表明,Pt和高Ag量负载提高了TiO2光催化去除BrO3-活性,分别提高了4.6和2.9倍,Pt通过表面活性... 用浸渍法制备了各贵金属(包括Pt、Pd、Ru、Rh、Ir、Au、Ag)改性二氧化钛(M/TiO2)光催化剂,研究了紫外光下其光催化去除溴酸盐(BrO3-)活性。结果表明,Pt和高Ag量负载提高了TiO2光催化去除BrO3-活性,分别提高了4.6和2.9倍,Pt通过表面活性物种PtCl4的光敏化作用提高了其活性,而高负载量Ag通过与BrO3-还原产物Br-生成具有可见光活性的AgBr来提高其活性。Pd/TiO2、Ru/TiO2、Au/TiO2、Ir/TiO2、Rh/TiO2和低负载量的Ag/TiO2,因不能有效提高P25 TiO2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率,反而可成为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中心,从而抑制了TiO2光催化去除BrO3-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改性二氧化钛 溴酸盐 光催化
下载PDF
硅烷改性钛石膏沥青胶浆性能研究
10
作者 董营营 苏纪壮 +3 位作者 张朝 魏毛元 张惠勤 王凯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为降低钛石膏堆积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缓解道路材料短缺现状,采用钛石膏和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钛石膏部分或全部代替石灰岩矿粉,研究钛石膏和改性钛石膏对沥青胶浆常规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钛... 为降低钛石膏堆积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缓解道路材料短缺现状,采用钛石膏和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钛石膏部分或全部代替石灰岩矿粉,研究钛石膏和改性钛石膏对沥青胶浆常规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钛石膏、改性钛石膏和石灰岩矿粉的粒度分布情况及微观形貌。然后制备不同钛石膏和改性钛石膏掺量的沥青胶浆,采用常规试验方法、温度扫描试验、频率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utiple stress creep recovery,MSCR)试验、线性振幅扫描(linear amplitude sweep,LAS)试验和弯曲梁流变(bending beam rheometer,BBR)试验测试沥青胶浆的三大指标(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高温流变性能、抗疲劳性能和低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钛石膏和改性钛石膏的粒度范围更广,表面更为粗糙;钛石膏和改性钛石膏的加入降低了沥青胶浆的延度、针入度、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疲劳寿命(N_(f))、蠕变速率(m)和相位角(δ),软化点、复数模量(G^(*))、弹性恢复率(R)和蠕变劲度模量(S)有所提高,即高温性能有所提高,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有所下降。相同温度下,改性钛石膏的高温性能和弹性恢复指标要优于钛石膏,低温性能有所降低。研究证实使用钛石膏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可行性,为钛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开拓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石膏 沥青胶浆 改性钛石膏 矿粉 流变性能
不同复合体系对含钛高炉渣光催化还原Cr(VI)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雷雪飞 薛向欣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539-2546,共8页
采用煅烧的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sulfate-modified titanium-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STBBFS)作为光催化剂,研究了Cr(VI)-柠檬酸[Cr(VI)-CA]复合体系和Cr(VI)-柠檬酸-硝酸铁[Cr(VI)-CA-FN]复合体系对STBBFS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 采用煅烧的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sulfate-modified titanium-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STBBFS)作为光催化剂,研究了Cr(VI)-柠檬酸[Cr(VI)-CA]复合体系和Cr(VI)-柠檬酸-硝酸铁[Cr(VI)-CA-FN]复合体系对STBBFS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不同复合体系对STBBFS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促进作用按Cr(VI)-CA-FN复合体系>Cr(VI)-CA复合体系>Cr(VI)单一体系增强.Cr(VI)-CA复合体系在pH=2.5,反应50min后STBBFS催化剂光催化活性为0.426mg·min―1·g―1时将溶液中的Cr(VI)全部还原;而Cr(VI)-CA-FN复合体系在pH=2.5,反应16min后STBBFS催化剂光催化活性为1.2425mg·min―1·g―1时将溶液中的Cr(VI)全部还原.两种复合体系中,Cr(VI)离子的光催化还原过程都遵循L-H动力学规律,虽然加入CA和FN后,降低了吸附对光催化还原Cr(VI)的影响,但是Cr(VI)吸附至催化剂表面仍然是整个反应过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掺杂的含钛高炉渣 Cr(VI)-柠檬酸复合体系 Cr(VI)-柠檬酸-硝酸铁复合体系 光催化活性 CR(VI)
原文传递
降解甲醛功能型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翠 李萍 +2 位作者 杨双春 崔爽 商丽艳 《当代化工》 CAS 201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TiO2光催化涂料是一种高效降解甲醛的功能型涂料,它可以把甲醛等空气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分析了TiO2光催化涂料降解甲醛的电子空穴机理和原子氧机理,并详细介绍了TiO2光催化涂料,以及新型的单一改性和共改性TiO2光催化涂料的研... TiO2光催化涂料是一种高效降解甲醛的功能型涂料,它可以把甲醛等空气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分析了TiO2光催化涂料降解甲醛的电子空穴机理和原子氧机理,并详细介绍了TiO2光催化涂料,以及新型的单一改性和共改性TiO2光催化涂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了TiO2光催化涂料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TiO2光催化涂料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方向,为其他学者进行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型涂料 光催化 改性二氧化钛 甲醛 污染物降解
下载PDF
改性TiO2对高盐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梦婷 张贝妮 +1 位作者 何刘洁 范蕊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1期7-9,37,共4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的排放也逐步受到重视。其中,高盐染料废水因其内部成分复杂、存在脱色困难、废水处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在工业废水中占有较大比重。TiO 2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光催化剂,在污染治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前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的排放也逐步受到重视。其中,高盐染料废水因其内部成分复杂、存在脱色困难、废水处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在工业废水中占有较大比重。TiO 2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光催化剂,在污染治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前景。本文主要从光催化TiO 2纳米材料的机理、制备、改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综合分析了光催化材料研究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光催化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改性二氧化钛 高盐染料废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Fe^(3+)/N-TiO_2填料日光催化处理微污染源水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佳玉 张玉先 +1 位作者 杜尔登 赵绪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铁、氮共掺杂二氧化钛(Fe3+/N-TiO2)粉末,通过浸渍涂膜法将其负载到聚丙烯(PP)生物填料上,并考察了日光激发改性TiO2对微污染源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铁、氮的掺杂大大提高了TiO2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当流量为0.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铁、氮共掺杂二氧化钛(Fe3+/N-TiO2)粉末,通过浸渍涂膜法将其负载到聚丙烯(PP)生物填料上,并考察了日光激发改性TiO2对微污染源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铁、氮的掺杂大大提高了TiO2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当流量为0.12 m3/h时,负载型Fe3+/N-TiO2填料对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9%和75%。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运行前后填料的表面状况,发现Fe3+/N-TiO2膜的保持程度较好,运行3个月后未发生明显脱落;膜表面生长了类似微生物的物质,可以推测在PP填料表面微生物与二氧化钛形成了功能分区,可以同时进行光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 光催化 改性二氧化钛 微污染源水
下载PDF
改性含钛高炉渣中金红石的选择性分离及浸出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吉庆 张力 +2 位作者 殷红梅 冯秋平 杨明飞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91,共11页
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是冶金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该问题,以改性含钛高炉渣(含钛高炉渣在高温下经过氧化硅、压缩空气改性处理得到的炉渣)为原料,通过重选-碱浸-酸浸工艺来实现金红石晶体的选择性分离,获得高品质的人造金红石... 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是冶金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该问题,以改性含钛高炉渣(含钛高炉渣在高温下经过氧化硅、压缩空气改性处理得到的炉渣)为原料,通过重选-碱浸-酸浸工艺来实现金红石晶体的选择性分离,获得高品质的人造金红石。具体研究各工艺参数对重选实验、碱浸实验、酸浸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50μm改性渣占比79.53%、冲程14 mm、冲次360 times/min;碱浸温度95℃、碱浸时间90 min、NaOH浓度3.0 mol/L;酸浸温度65℃、酸浸时间60 min和HCl浓度3.0 mol/L。产品金红石的TiO2含量为98.20%,MgO和CaO总含量为0.47%,是氯化钛白的优质原料。此外,通过电位-pH图明晰了碱浸-酸浸实验的浸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含钛高炉渣 重选 碱浸 酸浸 人造金红石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制备钒掺杂含钛高炉渣光催化抗菌材料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辉 薛向欣 +1 位作者 杨合 李述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417,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V2O5,在800℃煅烧2h合成了钒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催化剂(vanadium oxide modified titanium 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VTBBFS)。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钒掺杂的含钛... 采用高温固相法,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V2O5,在800℃煅烧2h合成了钒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催化剂(vanadium oxide modified titanium 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VTBBFS)。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钒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确定其具有钙钛矿结构;粉体的颗粒形态均为不规则块状,800℃煅烧后出现了团聚现象;在紫外区域具有强光吸收能力,并发生红移。以白色念珠菌为实验菌种考察钒掺杂的含钛高炉渣催化剂抗真菌能力。结果表明,V2O5掺杂量为10%时,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白色念珠菌能力,在普通光照下杀菌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掺杂含钛高炉渣 钙钛矿 光催化 抗菌性能
下载PDF
改性TiO_(2)提高制氢效率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冯娟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5-37,共3页
TiO_(2)具有稳定性好、成本低、容易获取等优点在光电催化领域被人们广泛关注,但同时它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及对可见光吸收光谱窄等缺点使得它的光催化活性低。本文介绍了TiO_(2)通过添加牺牲剂、金属离子掺杂、阴离子掺杂、暴露... TiO_(2)具有稳定性好、成本低、容易获取等优点在光电催化领域被人们广泛关注,但同时它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及对可见光吸收光谱窄等缺点使得它的光催化活性低。本文介绍了TiO_(2)通过添加牺牲剂、金属离子掺杂、阴离子掺杂、暴露特定晶面和与其他半导体形成异质结等方法来提高光催化水解制氢及有机物分解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二氧化钛 光催化 制氢 有机物分解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邵腾飞 李洋 +6 位作者 甄卫军 周玉生 马春梅 孙朋涛 葛庆 徐建波 陈步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6,共11页
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二氧化钛(m@TiO_(2)),然后以其为助剂通过熔喷非织造技术制备了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为295℃、热风压力为400 kPa、料筒压力为400 kPa。对聚丙... 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二氧化钛(m@TiO_(2)),然后以其为助剂通过熔喷非织造技术制备了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为295℃、热风压力为400 kPa、料筒压力为400 kPa。对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煤化工废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P5纳米复合纤维膜的结晶度为37.6%,孔隙率为96.3%,纤维平均直径为3.8μm,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pH=3、温度为45℃、吸附时间50 min时,测试了PP1与PP5对煤化工废水吸附处理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值。结果表明,PP5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20.1%,远高于PP1(COD的去除率11.1%)。25℃下经过光催化降解后,PP5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2.5%,表明PP5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煤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性能,并且PP5对煤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光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聚丙烯/m@TiO_(2)纳米复合纤维膜对降低煤化工废水中的COD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改性二氧化钛 熔喷非织造 纳米复合纤维 煤化工废水
下载PDF
改性TiO_(2)-太阳光协同强化秸秆产糖的研究
19
作者 相玉琳 张永博 +1 位作者 吴警旗 张旭帆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强化生物质能源的清洁利用,提高生物质糖转化率,合成了L-缬氨酸改性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剂;随后以稻草秸秆为原料,木质素去除率与还原糖产量为目标,通过改性二氧化钛-太阳光协同预处理强化秸秆酶解糖化效率。过程中考察了催化剂种类、... 为了强化生物质能源的清洁利用,提高生物质糖转化率,合成了L-缬氨酸改性二氧化钛复合催化剂;随后以稻草秸秆为原料,木质素去除率与还原糖产量为目标,通过改性二氧化钛-太阳光协同预处理强化秸秆酶解糖化效率。过程中考察了催化剂种类、浓度、pH、太阳光光照时间以及光照方式对秸秆还原糖转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SEM与FT-IR分析结果显示,L-缬氨酸成功负载于二氧化钛颗粒上;形成的复合催化剂联合太阳光辐照可有效强化秸秆还原糖转化率。综合考虑经济性因素,最终方案选择催化剂浓度为35 mg/L、pH为6.0、预处理时间70 min。验证试验显示,木质素去除率可达93.1%。预处理后,酶解糖化过程采用光暗交替循环方案,酶载量20 FPU/g,其还原糖转化率可达117.3 mg/g,还原糖转化率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二氧化钛 秸秆 太阳光 木质素去除率 还原糖得率
下载PDF
废磷酸铁锂正极粉浸出液中氟的脱除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毅 孙亮 +3 位作者 李玉虎 任如山 贺欣豪 杨裕东 《江西冶金》 2023年第3期179-185,共7页
氟是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过程中主要的有害杂质之一,过量的氟不仅腐蚀设备,还导致产品品质劣化。因此,文中开展了改性TiO_(2)吸附脱除废磷酸铁锂正极粉浸出液中氟的研究,考察了改性TiO_(2)用量、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废磷酸铁锂正极粉浸出液... 氟是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过程中主要的有害杂质之一,过量的氟不仅腐蚀设备,还导致产品品质劣化。因此,文中开展了改性TiO_(2)吸附脱除废磷酸铁锂正极粉浸出液中氟的研究,考察了改性TiO_(2)用量、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废磷酸铁锂正极粉浸出液中氟脱除效果的影响规律,探究了改性TiO_(2)对浸出液中氟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和初始pH值对改性TiO_(2)吸附除氟性能的影响显著。改性TiO_(2)最佳的吸附除氟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24 g/L、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 h、初始pH值为7.5。在此条件下,氟脱除率可达98.97%,吸附后液中氟浓度仅为4.7 mg/L。改性TiO_(2)对废磷酸铁锂正极粉浸出液中氟的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为128.21 mg/g,吸附动力学模型为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TiO_(2) 除氟 浸出液 吸附 废旧锂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