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Limits of Fidelity |
葛浩文
林丽君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2
|
召唤与响应: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修辞的张力建构 |
郭晓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3
|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与《圣经》文本 |
杨剑龙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4
|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异域想像 |
沈庆利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5
|
超越情节诗学的审美创新:中国现代小说的回旋叙事 |
杨艳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6
|
家范的文学演绎——中国现代小说家族视界研究 |
陈宏
|
《大连大学学报》
|
2003 |
2
|
|
7
|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传播 |
马会娟
厉平
|
《翻译界》
|
2016 |
1
|
|
8
|
酝藉者和浮慧者——中国现代小说的两大技巧模式 |
黄维樑
|
《语文学刊》
|
2017 |
0 |
|
9
|
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小说 |
林晓霞
|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2020 |
0 |
|
10
|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及其文化隐喻 |
王小环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1
|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祥林嫂型女性 |
王吉鹏
李红艳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2
|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
李松
陈国伟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张爱玲研究的死胡同——论夏志清先生对张爱玲的“捧杀” |
袁良骏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4
|
|
14
|
“夏氏范式”与新文学史编著——兼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
汤振纲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5
|
“道德视景”与“感时忧国”: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再审视 |
乔琦
邓艮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6
|
《狂人日记》: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叙述端点 |
姜异新
|
《励耘学刊》
|
2022 |
1
|
|
17
|
细读比较、道德视景、悲剧意识——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批评体系的建构 |
董卉川
赵艺佳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8
|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多维透视 |
许永宁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9
|
“公正”而“客观”的文学史?——由夏志清和曹聚仁的文学史书写谈起 |
徐敏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08 |
0 |
|
20
|
中国现代小说史编撰体例中的“作家论”模式 |
张海生
吴玉玉
|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