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远军 汪建 +1 位作者 雷证 朱建军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949-95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压力支持通气(PSV)、定压控制通气(PCV)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压力支持通气(PSV)、定压控制通气(PCV)对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通气模式将患者分为NAVA组(35例)、PSV组(33例)和PCV组(32例),比较各组人机同步性、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脱机及转归情况。结果 NAVA组患者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和无效触发率分别为(104.56±36.05)ms、(1.21±0.22)%,PCV组分别为(112.59±54.37)ms、(2.78±1.43)%,均低于PSV组的(156.93±42.41)ms、(5.46±1.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VA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PCV组[(3.26±0.68)nmol/mL vs(5.18±0.71)nmol/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水平均明显高于PCV组[(105.68±6.13)U/mL vs(90.02±4.37)U/mL、(8.65±3.75)mg/L vs(4.43±0.6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VA组、PSV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均明显短于PCV组,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C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VA相比PSV能明显提高患者机械通气人机一致性,相比PCV能明显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整体对VIDD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 通气模式 膈肌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肺复张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毛克江 周立新 强新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9Z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两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两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复张策略。记录开始前及24、48、7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出现气压伤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12、24、72h均有明显改善,PaCO2在12、24、72h均有明显降低,而气压伤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结合应用肺复张策略和Bilevel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通气模式 机械通气 肺复张策略
下载PDF
机械通气新模式(二):双重控制模式 被引量:5
3
作者 俞森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第5期60-63,共4页
机械通气模式可分为两大类:定压型和定容型通气.与定容型通气比较,定压型通气的优点是人-机协调性好,易限制气道峰压和有利于气体交换.缺点是不能保证恒定潮气量.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通气模式
下载PDF
呼吸机及通气模式的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立万 刘长庭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9年第3期19-23,共5页
作者在简述呼吸机 发展历史的同时,着重介绍了现代新型呼吸机的内部结构、通气模式和监测显示等性能,以及几种新的通气模式及技术特点。
关键词 呼吸机 通气模式 进展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岳 薛宁宁 陈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院内信息化平台,设计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采用前瞻性类实验性研究方法,观察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应用前后护理交接班的遗漏率、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基于院内信息化平台,设计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采用前瞻性类实验性研究方法,观察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应用前后护理交接班的遗漏率、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应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后,护士在管路、通气方式、留置针、用药、皮肤和约束方面的交接班遗漏率显著低于应用前(均P<0.05);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较核查单应用前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核查单的应用可减少护士交接班的遗漏内容,提高护理记录准确性,并缩短书写时长,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危重症 信息化 核查单 交接班 管路 通气方式 护理安全
下载PDF
阳煤集团瓦斯治理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爱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8,共4页
阳煤集团是全国瓦斯涌出量最大的矿区之一。该文对阳煤集团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了该公司研究并全面推广应用的"U+L"、"U+I"采面通风系统及其配套的大直径穿层钻孔、走向高抽巷等上邻近层瓦斯抽采技术,最后... 阳煤集团是全国瓦斯涌出量最大的矿区之一。该文对阳煤集团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了该公司研究并全面推广应用的"U+L"、"U+I"采面通风系统及其配套的大直径穿层钻孔、走向高抽巷等上邻近层瓦斯抽采技术,最后简介了阳煤集团针对煤与瓦斯突出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制定的《瓦斯治理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治理 通风方式 瓦斯抽放 技术研究 综述 阳煤集团
下载PDF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和日常维护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涛 《医疗装备》 2003年第5期8-10,共3页
详细的阐述了呼吸机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
关键词 呼吸机 基本原理 日常维护 呼吸模式 人工替代通气功能 呼吸支持治疗 医疗设备 手术后
下载PDF
机械通气新模式(三):闭合环通气模式
8
作者 俞森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第6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 患者 医生 闭合 新模式 获取 CLV 全过程 指标
下载PDF
火灾情况下地铁通风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蔡芸 李丽丹 《武警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8-31,共4页
分析了地铁在火灾情况下区间隧道和站台各种通风系统运行模式,以及通风系统有效运行所需达到的物理参数。对通风模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火灾情况下最佳的通风方式。分析现行规范规定的数据,用临界风速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区间隧道风速不满... 分析了地铁在火灾情况下区间隧道和站台各种通风系统运行模式,以及通风系统有效运行所需达到的物理参数。对通风模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火灾情况下最佳的通风方式。分析现行规范规定的数据,用临界风速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区间隧道风速不满足通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火灾 通风模式 分析
下载PDF
超近距离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来源分析及Y+Γ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建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1,54,共5页
对平煤集团五矿超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来源进行了测定分析,找出了超近距离保护层开采的瓦斯涌出规律,提出了Y+Γ型通风方式瓦斯治理新技术,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保护层 瓦斯涌出 瓦斯治理 通风方式
下载PDF
机械通气新模式(一):自主呼吸支持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森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通气模式 自主呼吸支持模式 呼吸机 持续气道正压 双相气道正压
下载PDF
暗挖地铁车站通风系统的布置与风道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童利红 孙为东 孙俊利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9,共7页
地铁车站暗挖风道断面大、施工难度大、风险较大、工期长,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研究集成闭式环控系统模式下的暗挖风道4种布置形式,即单独设置风道形式、与区间合建形式、加长主体结构与其结合设置形式、暗挖主体结构增加1跨与... 地铁车站暗挖风道断面大、施工难度大、风险较大、工期长,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研究集成闭式环控系统模式下的暗挖风道4种布置形式,即单独设置风道形式、与区间合建形式、加长主体结构与其结合设置形式、暗挖主体结构增加1跨与其结合的设置形式,分析了4种不同风道形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并以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廖公庄站为例,对不同风道形式下的车站建筑功能、结构特点、工程筹划及投资造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风道与主体结构进行结合设置的2种形式具有一定优势,可为今后车站风道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通风系统 集成闭式环控系统 地铁 暗挖设计 风道形式
下载PDF
丙泊酚/瑞芬太尼不同输注模式对日间肛肠手术病人麻醉效应与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友坦 黄绍农 +3 位作者 高申山 钟飞焱 卢健芳 郑永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 观察自主呼吸情况下丙泊酚 /瑞芬太尼不同输注模式对日间肛肠手术病人麻醉效应与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6 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肛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例 :A组病人丙泊酚以麻醉剂量输注并辅以少量瑞芬太尼 ;... 目的 观察自主呼吸情况下丙泊酚 /瑞芬太尼不同输注模式对日间肛肠手术病人麻醉效应与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6 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肛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例 :A组病人丙泊酚以麻醉剂量输注并辅以少量瑞芬太尼 ;B组病人以瑞芬太尼为主 ,丙泊酚以镇静剂量输注 ;C组为对照组 :0 5 %布比卡因 10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并记录术中病人HR、MBP、SpO2 、PETCO2 、手术肌松程度、术中需补注丙泊酚的量以及手术结束后出恢复室的时间等。结果 三组病人术中的SpO2 、手术肌松程度、出恢复室的时间及A、B两组术中需补注丙泊酚的量差异无显著意义 ;A、B两组病人术中HR、MBP及RF均在正常范围内 (P <0 0 5 ) ;B组PETCO2 与A组和C组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日间肛肠手术中丙泊酚 /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同样可取得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相当的麻醉效应 ,但以丙泊酚麻醉剂量输注、瑞芬太尼为辅 (小于 4 μg·kg-1·h-1)的输注模式对病人的呼吸与循环功能影响小 ,使用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输注模式 肛肠手术 麻醉 呼吸循环功能
原文传递
Peep方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左室心力衰竭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
14
作者 李真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03-504,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左室心力衰竭并心源性休克中Peep方式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8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左室心力衰竭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1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比较... 目的分析重症左室心力衰竭并心源性休克中Peep方式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8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左室心力衰竭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1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030、4.764、94.164、8.272、38.623、7.245、5.475,均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结论Peep方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左室心力衰竭并心源性休克的价值较高,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状况、缩短康复进程,治疗有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左室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Peep方式机械通气 有效率 血流动力学 血气状况
原文传递
造纸物化污泥好氧堆肥发酵供氧方式研究
15
作者 曾金枝 张华东 《中华纸业》 CAS 2015年第24期37-40,共4页
实验证明造纸物化污泥堆肥物料采用传统的通风供氧不能完全进入好氧堆肥的过程,分析其原因是造纸物化污泥浓度低,自由空域少,通风氧不能进入其内部造成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渗透供氧方式。实验证明:采用APMP制浆黑液作为渗透供氧的... 实验证明造纸物化污泥堆肥物料采用传统的通风供氧不能完全进入好氧堆肥的过程,分析其原因是造纸物化污泥浓度低,自由空域少,通风氧不能进入其内部造成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渗透供氧方式。实验证明:采用APMP制浆黑液作为渗透供氧的供给者,与通风供氧相结合,既能解决造纸物化污泥堆肥物料氧气供给问题,又能收到处置APMP制浆黑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供氧 渗透供氧 堆温 有机质含量
下载PDF
地铁隧道通风系统火灾排烟模式的风速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团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结合深圳地铁龙华线的实际情况,以运营时同一区间隧道内同时存在3列列车的情况为例,模拟隧道通风系统能否在火灾工况下采取火灾模式进行通风;测试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对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风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 结合深圳地铁龙华线的实际情况,以运营时同一区间隧道内同时存在3列列车的情况为例,模拟隧道通风系统能否在火灾工况下采取火灾模式进行通风;测试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对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风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有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区间隧道 运营 火灾模式通风 隧道风速
下载PDF
自主呼吸试验在撤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建峰 田蓉 冯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7-620,共4页
目的对应用自主呼吸试验(SBT)撤机方式与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撤机方式成功拔管的患者进行比较,以寻找最佳撤机方式。方法选择57例机械通气患者,病情稳定后通过撤机试验前评估,然后准备撤机。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对应用自主呼吸试验(SBT)撤机方式与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撤机方式成功拔管的患者进行比较,以寻找最佳撤机方式。方法选择57例机械通气患者,病情稳定后通过撤机试验前评估,然后准备撤机。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004年6月-2005年12月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撤机方式拔管;2006年1月-2007年3月的36例患者作用为试验组,采用SBT的撤机方式拔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9.4±37.1)h和(111.4±59.8)h(P=0.001),住ICu时间分别为(8.o士5.5)d和(15.3±14.3)d(P=0.034).VAP发生率分别为16.7%和38.0%(P=0.070).48h内再插管率分别为19.4%和5.0%(P=0.253).ICU病死率分别为25.0%和24.0%(P=0.920)。结论SBT的撤机方式比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撤机方式具有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短的优点,而两组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方式 自主呼吸试验
原文传递
对辅助/控制呼吸、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的再认识
18
作者 周文 江学成 +1 位作者 胡宁利 范从源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辅助 控制呼吸 (AMV CMV ,A 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的通气规律。方法 启动New portE2 0 0呼吸机。选A C ,通气频率 (f1 )依次为 6、10、12次 min。操作者分别于AMV和CMV的吸气时间 (Ti)内、第 3、60·f- 11 秒对... 目的 探讨辅助 控制呼吸 (AMV CMV ,A 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的通气规律。方法 启动New portE2 0 0呼吸机。选A C ,通气频率 (f1 )依次为 6、10、12次 min。操作者分别于AMV和CMV的吸气时间 (Ti)内、第 3、60·f- 11 秒对螺纹管的“Y”接口吸气 (均达触发负压 )分为A、B、C组 ,不吸气者为D组。每组在AMV和CMV后分别测试 15次。选SIMV ,f1 依次为 4、5、6次 min。操作者在同步时间间期 (STP)后 2 5 %的结束前吸气等于触发负压为E组 ;在后 2 5 %不呼吸为F组 ;在前 75 % ,其吸气负压分别等于、大于触发负压而在后 2 5 %结束前又小于此水平分为G、H组。每组测试 3 0次。结果 A C :A组不触发AMV ,B、C组均触发AMV ,A、B、D组的CMV均出现在AMV或CMV后第 60·f- 11 秒时。SIMV :在STP后 2 5 %的结束前E、H组触发机械通气而G组不触发 ;在结束时F、G组开始机械通气。结论 在患者自主呼吸均触发呼吸机产生AMV时 ,A C的通气模式不仅为AMV ,还可为AMV +CMV。SIMV :机械通气可不由患者吸气触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控制呼吸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通气模式
下载PDF
Newport E150呼吸机辅助/控制呼吸模式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周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研究Newport E150呼吸机辅助/控制呼吸(AMV/CMV,A/C)的通气规律。方法:选择A/C模式,通气频率(f1)分别为4、6次/min,操作者于CMV的吸气时间(Ti)内、CMV开始后的第4s和第60·f1-1s分别对螺纹管的Y接口吸气(达触发水平),并分为A、... 目的:研究Newport E150呼吸机辅助/控制呼吸(AMV/CMV,A/C)的通气规律。方法:选择A/C模式,通气频率(f1)分别为4、6次/min,操作者于CMV的吸气时间(Ti)内、CMV开始后的第4s和第60·f1-1s分别对螺纹管的Y接口吸气(达触发水平),并分为A、B、C组。记录从CMV开始至第(4+60·f1-1)s时AMV及CMV的发生情况,每组测试20次。结果:A组不触发AMV,CMV出现在第60·f1-1s;B组在第4s触发AMV,CMV出现在第(4+60·f1-1)s;C组在第60·f1-1s时触发AMV。结论:AMV在CMV的Ti之外任何时间均可被触发;在AMV开始后的第60·f1-1s若仍无吸气达触发水平,则自动转换为C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port E150呼吸机 辅助/控制呼吸 通气模式
下载PDF
通风窗开启模式对火灾烟气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露宁 周家秀 +3 位作者 刘雪洁 崔苗 郭健翔 张敬奎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数值仿真手段对青岛市某在建三层岛式地铁站台火灾情景进行模拟研究.在站台层楼梯处设置一定强度的火源,启动站台通风系统和可调通风型站台门上方的辅助排烟通风窗,模拟了四种不同通风窗开启模式下烟... 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数值仿真手段对青岛市某在建三层岛式地铁站台火灾情景进行模拟研究.在站台层楼梯处设置一定强度的火源,启动站台通风系统和可调通风型站台门上方的辅助排烟通风窗,模拟了四种不同通风窗开启模式下烟气的蔓延规律,分析了不同通风窗开启模式对烟气分布、温度、CO浓度和可见度的瞬时演化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前的通风设计条件下,不同通风窗开启模式对站台层烟气蔓延具有显著影响.火灾发生360 s时,模式三平均温度较模式一、二、四分别低9.2%,5.4%,2.2%;模式三平均CO浓度较模式一、二、四分别低44.1%,33.6%,7.5%;另外,模式三、四的可见度比模式一、二的高.因此,综合考虑烟气浓度分布、烟气温度、CO浓度和可见度,通风窗开启模式三,即开启双侧站台靠近火源的占总通风口面积一半的通风口具有更好的辅助排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烟气蔓延 通风窗开启模式 三层岛式地铁站 可调通风型站台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