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虚拟车辆辅助假名更新的混合区位置隐私保护方案
1
作者 何业锋 刘闪闪 +4 位作者 刘妍 权家辉 田哲铭 杨梦玫 李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2-276,共5页
在车载通信系统中,车辆的位置信息泄露会危及驾驶员的隐私安全,而基于混合区中,车辆的假名更新是实现位置隐私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现有的一些混合区方案忽略了车辆密度变化对位置隐私保护效果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 在车载通信系统中,车辆的位置信息泄露会危及驾驶员的隐私安全,而基于混合区中,车辆的假名更新是实现位置隐私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现有的一些混合区方案忽略了车辆密度变化对位置隐私保护效果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虚拟车辆辅助假名更新的混合区位置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旨在根据周围合作车辆的密度不同来动态调整生成所需的虚拟车辆,并广播它们的踪迹,使攻击者无法区分虚拟车辆和真实车辆,从而实现车辆的位置隐私保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通过引入虚拟车辆信息,使攻击者无法区分虚拟车辆和真实车辆,有效降低了车辆真实位置或轨迹泄露的可能性,同时提高了交通密度较低情况下的位置隐私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位置隐私保护 混合区 假名更新 虚拟位置
下载PDF
基于联合熵隐私保护的自适应动态Mix-zone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冯霞 刘亚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85,共10页
针对车联网中Mix-zone方案灵活性低以及隐私保护程度对用户缺乏透明度的问题,提出一种交通自适应的动态Mix-zone创建方法,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状况为车辆动态创建Mix-zone,随时随地为车辆创建Mix-zone进行假名更换,建立基于身份和位置的隐... 针对车联网中Mix-zone方案灵活性低以及隐私保护程度对用户缺乏透明度的问题,提出一种交通自适应的动态Mix-zone创建方法,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状况为车辆动态创建Mix-zone,随时随地为车辆创建Mix-zone进行假名更换,建立基于身份和位置的隐私保护;提出对Mix-zone进行隐私分级的联合熵度量模型,可通过归一化的定量计算结果度量Mix-zone达到当前区域车辆隐私需求的程度。使用深圳市某区的出租车辆的轨迹数据验证了联合熵隐私度量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Mix-zone创建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联合熵模型能刻画交通场景中参数与隐私保护程度的正比关系,在联合熵所表示的无序性指标上,所提Mix-zone创建方案相较其他方案,具有更好的隐私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mix-zone 联合熵 隐私保护
下载PDF
一种轨迹隐私保护服务推荐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会 陈潮阳 +1 位作者 白雨靓 张兴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0-995,共6页
基于位置的服务推荐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现有的推荐系统主要采用差分隐私和k-匿名进行隐私保护,但服务质量差、安全系数低等问题十分严重.为此,提出了一种轨迹隐私保护服务推荐模型,该模型基于偏好感知的模式,首先... 基于位置的服务推荐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现有的推荐系统主要采用差分隐私和k-匿名进行隐私保护,但服务质量差、安全系数低等问题十分严重.为此,提出了一种轨迹隐私保护服务推荐模型,该模型基于偏好感知的模式,首先采用Mix-zone结合聚类的方法,当请求服务时,通过聚类量化mix-zone中用户的相似性,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然后采用基于差分隐私的偏好感知算法(PPBP)保护推荐结果,根据用户的偏好进行隐私风险评定,通过评定结果添加不同大小的噪声,合理分配差分隐私预算,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用户的隐私保护程度,也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隐私 mix-zone 聚类 偏好感知 服务推荐
下载PDF
油剂混合区的工艺条件对催化裂化汽油改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刚 杨光福 高金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7,共7页
利用连续式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研究了原料预热温度、再生剂温度、油剂混合区温度和剂油比等油剂混合区的工艺条件对催化裂化汽油改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低再生剂温度、油剂混合区温度和剂油比均可以降低干气和焦炭的产率,... 利用连续式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研究了原料预热温度、再生剂温度、油剂混合区温度和剂油比等油剂混合区的工艺条件对催化裂化汽油改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低再生剂温度、油剂混合区温度和剂油比均可以降低干气和焦炭的产率,同时也对催化裂化汽油改质的效果产生了影响。其中,再生剂温度对干气和焦炭产率影响最大;剂油比对催化裂化汽油改质的效果影响显著。降低再生剂温度、剂油比和油剂混合区温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烯烃转化率、异构烷烃增加率和芳烃增加率。提高原料预热温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烯烃转化率、异构烷烃增加率和芳烃增加率。催化裂化汽油改质油剂混合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维持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并尽可能降低再生剂温度和提高原料预热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烯烃 改质 油剂混合区 反应规律
下载PDF
车联网中Mix-zone的隐私保护机制研究
5
作者 黄志浩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第6期37-40,共4页
车联网在通过位置服务中解决道路安全问题、为驾乘者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隐私保护问题。文章总结了隐私保护内容,重点分析了车联网的假名隐私保护技术,假名方案分为基于特殊地形、基于安静时段、加密Mixzone。不同的假名... 车联网在通过位置服务中解决道路安全问题、为驾乘者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隐私保护问题。文章总结了隐私保护内容,重点分析了车联网的假名隐私保护技术,假名方案分为基于特殊地形、基于安静时段、加密Mixzone。不同的假名方案在不同的道路特征下会有特定的应用场景。继而针对隐私保护水平的高低,着重分析了特殊地形的Mix-zone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隐私保护 假名
下载PDF
基于动态双重网格下喷动床滞止区流动特性CFD-DEM数值模拟
6
作者 王洪远 纪律 +3 位作者 孟繁旭 李斌 杨建蒙 陈海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63-5572,共10页
基于Fortran语言自行开发了基于动态双重网格方法下的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的CFD-DEM方法,同时开展了喷动床内径向混合实验与模拟研究,又结合单网格方法对喷动床内0~2.0 s内的滞止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动态双网格方法计算结果的准... 基于Fortran语言自行开发了基于动态双重网格方法下的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的CFD-DEM方法,同时开展了喷动床内径向混合实验与模拟研究,又结合单网格方法对喷动床内0~2.0 s内的滞止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动态双网格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然后利用动态双网格方法对不同进口气速下和不同初始堆积高度下的喷动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滞止区颗粒流动过程进行追踪,结果表明:径向混合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有很好一致性;在喷动床内存在一定的滞止区,滞止区内的颗粒流动性较差;初始堆积高度不变,随着进口速度的增加,滞止区高度下降速率和向喷口延伸速度无明显变化;进口速度不变,随着初始堆积高度的增加,滞止区颗粒下降速度随之增加,但其向喷口延伸速度逐渐变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双重网格 流化床 两相流 CFD-DEM 混合 实验验证 颗粒流 滞止区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机制砂路面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慧斌 崔通 +4 位作者 陈捷 汪伟 谭康豪 杨东来 张同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8-1888,共11页
为实现多目标性能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探究了石粉掺量、浆体体积分数及水胶比对机制砂路面混凝土性能(坍落度、28 d抗压强度和磨损量)的影响,并结合SEM和XRD对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 为实现多目标性能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探究了石粉掺量、浆体体积分数及水胶比对机制砂路面混凝土性能(坍落度、28 d抗压强度和磨损量)的影响,并结合SEM和XRD对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能够精确预测各因素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精度达95%以上。在各因素中,水胶比对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最显著,而对磨损量的影响较小。经优化,得到最佳的机制砂路面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0.36,浆体体积分数25%,石粉掺量10%(质量分数)。此外,掺量不超过10%的石粉改善了界面过渡区,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响应面法 抗压强度 配合比优化 微观结构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云南金平长安金矿矿石类型及分带 被引量:6
8
作者 何忠福 吴文辉 蔡培全 《云南地质》 2010年第3期266-268,256,共4页
应用氧化铁含量变化确定矿石类型,分带界线初定为1 645米中段,但无法确定混合带界线,开发中很难满足生产。通过柱浸试验浸出率确定矿石类型,即可正确分带。
关键词 氧化-混合带划分 柱浸试验 氧化浸出率 正确分带 云南长安金矿
下载PDF
季冻区多孔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建红 张少恒 +1 位作者 董富坤 禹昊文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14期105-108,共4页
多孔沥青混合料(PAM)作为一种不连续级配的特殊路面材料,因其高空隙率而具有多功能性,在路面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PAM强度低、抗裂性差和耐久性差,限制了在季冻区的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和添加改性材料改善PA... 多孔沥青混合料(PAM)作为一种不连续级配的特殊路面材料,因其高空隙率而具有多功能性,在路面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PAM强度低、抗裂性差和耐久性差,限制了在季冻区的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和添加改性材料改善PAM在低温气候环境下的路用性能。试验过程中挑选在季冻区性能表现良好的原材料,并根据材料特性和路用性能要求,设计多组配合比并进行室内试验,对比室内试验结果从而优化季冻区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季冻区多孔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中的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可以保证成型后的PAM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季冻区 路面性能
下载PDF
混合布置预应力束对混凝土索塔锚固区受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丽 孙志峰 《西部交通科技》 2017年第5期36-39,78,共5页
索塔锚固区是将拉索强大的局部集中力均匀分散到塔柱的重要结构,直线束与开口U形束混合布置是混凝土索塔锚固区中较为合理的预应力布置方案。为了研究U形与直线预应力束混合布置对索塔锚固区受力特性的影响,文章以国内某姊妹塔斜拉桥菱... 索塔锚固区是将拉索强大的局部集中力均匀分散到塔柱的重要结构,直线束与开口U形束混合布置是混凝土索塔锚固区中较为合理的预应力布置方案。为了研究U形与直线预应力束混合布置对索塔锚固区受力特性的影响,文章以国内某姊妹塔斜拉桥菱形桥塔为例,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索塔锚固区的节段有限元模型,分析索塔锚固区在预应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张拉锚固区预应力束的作用下,除去局部的应力集中外,索塔锚固区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单向或主拉应力值普遍不大,索塔基本处于受压状态,预压应力效果明显;说明索塔锚固区采用U形预应力束与直线预应力束结合的布置方式能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使锚固区整体处于较为合理的压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布置预应力束 索塔锚固区 受力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郑济铁路郑璞段无砟道床裂纹分析及预防措施
11
作者 李士强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2年第5期76-80,共5页
双块式无砟道床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轨枕周围出现“八”字裂纹,裂纹产生的因素整体归结于新浇筑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纹、新旧混凝土收缩值不一致产生的张拉裂纹等。研究立足于郑济铁路郑璞段工程,通过水化热分析、强度分析、收缩值分... 双块式无砟道床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轨枕周围出现“八”字裂纹,裂纹产生的因素整体归结于新浇筑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纹、新旧混凝土收缩值不一致产生的张拉裂纹等。研究立足于郑济铁路郑璞段工程,通过水化热分析、强度分析、收缩值分析、pH值分析以及抗折强度分析等手段,旨在通过优选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理方式减少裂纹的发生。得出相关结论如下:(1)海螺水泥以低水化热、高强度、低收缩值是三种水泥中的最佳选择;(2)综合分析五种配合比抗压强度、pH值以及收缩值发展规律,优选出最佳配合比;(3)四种界面区的处理中,涂刷高性能无机界面剂以其抗折强度高、收缩值低等特点为最佳选择。应用实践表明,裂纹控制措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道床 裂纹 收缩值 强度 水泥 混凝土配合比 界面处理
下载PDF
弯曲河段污染混合区变化规律研究
12
作者 丁敏 武周虎 +2 位作者 彭亮 冯娜 陈妮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79-84,117,共7页
弯曲河段是自然界中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弯曲河段污染混合区的变化规律对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入河排污口的优化布局与整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弯曲河段两岸起点处排污条件下,运用地表水模型系统SMS模拟计算了一系列不同弯曲角度和... 弯曲河段是自然界中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弯曲河段污染混合区的变化规律对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入河排污口的优化布局与整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弯曲河段两岸起点处排污条件下,运用地表水模型系统SMS模拟计算了一系列不同弯曲角度和中心半径相应的水流流场及污染物浓度场,分析了其流场及浓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由于河岸弯曲对水流的阻滞作用和离心力导致的水流横向副流,使得两岸水流的流速、水深以及岸边流管的流量,随着弯曲角度和中心半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弯曲河段凹岸污染混合区几何参数(长度、最大宽度和面积)随着弯曲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中心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弯曲河段凸岸污染混合区几何参数随着弯曲角度和中心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段 数学模型 流场 浓度场 污染混合区 几何特征参数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