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gene from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被引量:6
1
作者 Shu-Yan Cui Yu-Xian Xia 2008-09-16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87-295,共9页
Trehalo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organisms from various stresses. 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TPS) is the key enzyme in trehalose synthesis, but in insects only a few TPS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 Trehalo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organisms from various stresses. 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TPS) is the key enzyme in trehalose synthesis, but in insects only a few TPS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their function has not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TPS in insects, a complete TPS complementary DNA (eDNA) clone was obtained from the fat body of the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EU131894). The full-length cDNA is 2 806 bp, including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2 442 bp, which encodes an 813 amino acids protein with a calculated molecular weight of 91 976 Daltons and an isoelectric point of 6.14.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is highly similar to other published insect TPS and its C-terminal also has a region homologous to trehalose phosphate phsophatase (TPP).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TPS transcript was expressed not only in fat body, but also in gut, hemolymph and leg muscle. These data may facilitate studies of TPS function in insects and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rehalose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NING Locusta migratoria-manilensis 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RT-PCR
原文传递
对中国飞蝗种下阶元划分和历史演化过程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德兴 闫路娜 +1 位作者 康乐 吉亚杰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5-681,共7页
前人把我国飞蝗划分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三个亚种 ,并推测我国最原始的飞蝗发生地可能是郑州 -开封东北至临清 -禹南以南的古黄河冲积扇地带。由于飞蝗的形态、生理、生态等性状受气候与生态条件影响 ,从而在地区间变化很大 ... 前人把我国飞蝗划分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三个亚种 ,并推测我国最原始的飞蝗发生地可能是郑州 -开封东北至临清 -禹南以南的古黄河冲积扇地带。由于飞蝗的形态、生理、生态等性状受气候与生态条件影响 ,从而在地区间变化很大 ,而且过去关于我国飞蝗发生动态和演化的分析均忽视了地史中重大气候事件的影响 ,因此有关结论的可靠性值得质疑并有待深入验证。根据分子群体遗传学的最新研究结果 ,我们认为 :( 1)我国飞蝗应被重新划分为青藏种群、海南种群和北方种群 3大类群 ;( 2 )我国东部地区 (辽宁、黄淮平原、陕西和山西 )的飞蝗与海南的飞蝗之间的遗传差别已达亚种水平 ,因此不是东亚飞蝗 ,而是亚洲飞蝗经过适应性演化在我国华北地区形成的特异地理宗———华北地理宗 ;( 3)华北地理宗的形成应是末次冰期后种群大规模扩张的结果 ,推测是由蒙新高原的飞蝗沿黄河流域逐步扩散而来 ;( 4 )结合历史上飞蝗发生的情况可以推断 ,在中国 ,至少在北至北纬 4 6℃的地区 ,光周期不会成为飞蝗发育的限制性因素 ,有效积温可能是惟一限制性气候因子。因此 ,在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下 ,飞蝗有逐渐向北扩散的可能 ,东北地区将会逐步具有飞蝗大发生所需要的必要气候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亚洲飞蝗 西藏飞蝗 非洲飞蝗 种群遗传 微卫星DNA 分子标记 蝗区
下载PDF
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的外部形态及分布 被引量:23
3
作者 邵奇妙 张龙 +1 位作者 李文 贾君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8,共6页
报道了不同龄期、生物型、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外部形态和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有毛形、刺形、锥形、腔锥形及腔形5种类型。毛形感受器直立于触角表面,细长且顶端略弯曲,主要分布在触角第1-2... 报道了不同龄期、生物型、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外部形态和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有毛形、刺形、锥形、腔锥形及腔形5种类型。毛形感受器直立于触角表面,细长且顶端略弯曲,主要分布在触角第1-2节。刺形感受器直立于触角表面的表皮领中,顶端弯曲或不弯曲,在触角各节上呈均匀分布。锥形感受器粗短,直立于触角表面,其数量约占总数量的50%,集中分布在触角第10-20节。腔锥形感受器为1个锥状突起,着生于1个陷于表皮下的腔中,小锥表面有沟纹,顶端有小孔。腔形感受器为1个直径约3-4μm空腔,或者腔内有非常小的锥状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腔形感受器分布在触角第10节以后,在第10节以前分布很少。对感染微孢子虫的东亚飞蝗成虫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发现感受器分布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有些感受器出现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触角感受器 类型 外部形态 分布 农业害虫
下载PDF
用MODIS遥感数据监测东亚飞蝗灾害——以河北省南大港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季荣 张霞 +4 位作者 谢宝瑜 李哲 刘团结 刘闯 李典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3-719,共7页
东亚飞蝗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我国再度猖獗危害。本文选择国家一类蝗区河北省南大港农场水库为实验区 ,以2 0 0 2年东亚飞蝗 (夏蝗 )大发生为背景 ,测定了不同受害程度芦苇的光谱曲线 ,并用MODIS遥感数据分析蝗灾危害范围和程度。... 东亚飞蝗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我国再度猖獗危害。本文选择国家一类蝗区河北省南大港农场水库为实验区 ,以2 0 0 2年东亚飞蝗 (夏蝗 )大发生为背景 ,测定了不同受害程度芦苇的光谱曲线 ,并用MODIS遥感数据分析蝗灾危害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 ,健康芦苇 (未受害 )呈现出典型植被光谱的“峰和谷”特征 ;而受害芦苇 ,其红光区处反射率增加 ,且受害程度越重 ,增加愈显著 ,近红外区的反射率则显著降低 ,且受害程度越重 ,反射率愈低。比较多时相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受灾前后的变化 ,NDVI值增加表明未受蝗虫危害 ,而其下降则表明是受灾区域 ,结合地面数据 ,找出了不同危害程度的NDVI临界值 ;其次根据像元累计法 ,确定了不同受灾程度的面积。结果显示 ,NDVI小于 0 2 15 6和 0 2 389分别为严重受灾区和中等受灾区 ,其发生面积依次为 16 8 74hm2 和 337 4 8hm2 ,判对率分别为 72 97%和 6 8 35 %。MODIS遥感监测蝗灾发生面积 (中等受灾及严重受灾 )占实际发生面积的 82 76 %。研究结果为实时、快速、大面积监测蝗虫种群动态奠定了基础 ,并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蝗灾 遥感监测 光谱数据 MODIS遥感数据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地面实查
下载PDF
基于GIS和GS的东亚飞蝗卵块空间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季荣 谢宝瑜 +2 位作者 李哲 李典谟 孟冬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0-415,共6页
本文以沿渤海蝗区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越冬卵块为研究对象,野外采用450 m和50 m规则栅格取样,包括卵量、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土壤pH和有机质等,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GIS平台下,分析研究区域内... 本文以沿渤海蝗区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越冬卵块为研究对象,野外采用450 m和50 m规则栅格取样,包括卵量、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土壤pH和有机质等,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GIS平台下,分析研究区域内影响蝗虫产卵选择的环境因子、蝗虫卵块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土壤含盐量和土壤含水量在有卵和无卵的环境中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飞蝗产卵时最适宜的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和盐度范围分别为0~30%、10.1%~20.0%和0.09%~1.99%,且当小环境植被覆盖度>50%、土壤含水量>30%或含盐量>3%时,飞蝗不再选择产卵.蝗虫卵块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其空间自相关范围平均为390m且呈斑块、聚集分布,蝗虫卵块变异函数曲线为球状模型.利用块段克立格法进行空间局部插值,得到研究区域卵块的空间分布格局图,可较准确地描述飞蝗卵块在研究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形状、地理位置及相对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地面卵块抽样调查、实时跟踪蝗卵胚胎发育进程、确定蝗灾早期发生点、片防治区域及蝗灾早期遥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卵块 种群空间格局 地理信息系统 地统计学
下载PDF
东亚飞蝗和中华蚱蜢的蛋白质与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林育真 战新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0年第3期145-148,150,共5页
对东亚飞蝗和中华蚱蜢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与常见食品的有关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东亚飞蝗和中华蚱蜢是一类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 ,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昆虫食品资源。
关键词 东亚飞蝗 中华蚱蜢 蛋白 脂肪酸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东亚飞蝗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表达特性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大琪 杜建中 +6 位作者 张建琴 郝耀山 刘晓健 王亦学 马恩波 张建珍 孙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492,共8页
【目的】研究东亚飞蝗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在蜕皮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筛选在飞蝗发育过程中致死性的几丁质酶基因,为实现基于RNAi的飞蝗有效控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方法】在东亚飞蝗EST数据库搜索几丁质酶基因片段,... 【目的】研究东亚飞蝗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在蜕皮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筛选在飞蝗发育过程中致死性的几丁质酶基因,为实现基于RNAi的飞蝗有效控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方法】在东亚飞蝗EST数据库搜索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序列;以飞蝗不同龄期第4天若虫和5龄东亚飞蝗不同组织部位为材料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应用RT-PCR方法研究时空表达特性;选取在表皮高表达的几丁质酶基因LmCht6,采用RNA干扰方法研究其生物学功能。【结果】基于东亚飞蝗EST库搜索和进一步的序列分析,共获得7条几丁质酶基因片段;不同组织部位与不同龄期RT-PCR结果表明这7条几丁质酶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LmCht6主要在表皮表达;LmCht6的RNA干扰试验表明:2龄飞蝗注射dsLmCht6后,其几丁质酶基因LmCht6表达量明显降低;飞蝗从2龄到3龄的龄期转化过程中,表现为发育延迟,新表皮与旧表皮无法完全分离,导致死亡率达到72.2%。【结论】东亚飞蝗拥有多个几丁质酶基因,它们的时空表达特性存在差异;LmCht6在飞蝗蜕皮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该基因被沉默后飞蝗无法完成蜕皮而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几丁质酶基因 RT-PCR RNA干扰
下载PDF
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的分布与土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石瑞香 刘闯 +1 位作者 李典谟 谢宝瑜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从土壤的质地、含水量、pH值和含盐量等方面 ,研究了白洋淀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蝗区的土壤状况 ;并结合实地考察的样点处蝗虫密度情况 ,研究了蝗虫不同密度区土壤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研究区蝗虫密度在 3 0头 ... 从土壤的质地、含水量、pH值和含盐量等方面 ,研究了白洋淀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蝗区的土壤状况 ;并结合实地考察的样点处蝗虫密度情况 ,研究了蝗虫不同密度区土壤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研究区蝗虫密度在 3 0头 m2 以上的地区 ,土壤质地为粉砂壤土 ,土壤pH值为7 2 6~ 8 1 2 ,土壤含盐量为 0 0 67%~ 0 2 0 7%。粉砂壤土中 ,砂粒含量较多、粗粉粒含量较少的地方 ,是东亚飞蝗比较理想的生存与活动场所 ;土壤含水量偏高、呈弱碱性的地方 ,适于东亚飞蝗的生存和活动。在研究区 ,土壤含盐量差异对东亚飞蝗的密度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洋淀 东亚飞蝗 土壤 分布
下载PDF
绿僵菌油剂防治东亚飞蝗田间试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雷仲仁 问锦曾 +4 位作者 谭正华 王音 谢志庚 李顺功 吴福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20 0 2年在天津大港以绿僵菌LA0 6油剂防治东亚飞蝗进行了田间试验。绿僵菌分生孢子系在实验室采用常规双相产孢系统 ,在大米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产生。油剂用V(大豆油 )∶V(煤油 ) =3∶7配制。试验区选用蝗蝻相对不易迁出迁入的高密度地带... 20 0 2年在天津大港以绿僵菌LA0 6油剂防治东亚飞蝗进行了田间试验。绿僵菌分生孢子系在实验室采用常规双相产孢系统 ,在大米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产生。油剂用V(大豆油 )∶V(煤油 ) =3∶7配制。试验区选用蝗蝻相对不易迁出迁入的高密度地带 ,3龄蝗蝻占 90 % ,成点片状密集分布。超低量喷雾 1hm2 喷施绿僵菌油剂 1 5L ,含绿僵菌干粉 4 8g ,其分生孢子含量为 1 37× 10 12 个。药效调查采用全区密度级别估测法调查试验区虫口密度变化 ,并以笼罩法试验作为旁证。结果表明 ,在施药后 6~ 9d蝗蝻种群急剧减少 ,第 18天虫口减退率达 8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油剂 防治 东亚飞蝗 田间试验
下载PDF
中国东亚飞蝗四个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春选 马恩波 +1 位作者 郑先云 郭亚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9,共7页
利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不同蝗区东亚飞蝗四个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在检测的 2 0个酶基因座位中 ,四个种群均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态性 ,多态位点的百分率普遍偏高 (P =70 %~ 80 % ) ,但由于杂合子数目较少而使每个位点的... 利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不同蝗区东亚飞蝗四个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在检测的 2 0个酶基因座位中 ,四个种群均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态性 ,多态位点的百分率普遍偏高 (P =70 %~ 80 % ) ,但由于杂合子数目较少而使每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观察值偏低 (Ho=0 0 2 3~ 0 0 3 2 )。对每个基因座位的各基因型进行 χ2 检验 ,除Adk_1、Gdh_1、G3pd_1和Pgm_1在部分种群符合Hardy_Weinberg平衡外 ,其余绝大多数基因座位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偏离Hardy_Weinberg平衡。从F统计量看 ,四个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较低 (Fst=0 0 60 6)。它表明 :东亚飞蝗较强的长距离迁飞行为增加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降低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根据Nei的遗传一致度 (I)和Roger的遗传距离 (D)进行分析 ,在山西临猗与山西永济 (I=0 964,D= 0 175)、河南中牟与江苏沛县种群 (I =0 957,D =0 160 )之间 ,呈现出较高的遗传一致度和较小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种群 遗传分化 等位酶 中国
下载PDF
一株绿僵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对东亚飞蝗的致病力 被引量:16
11
作者 侯颖 夏彦飞 +3 位作者 徐建强 刘芳芳 林晓民 都胜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39,共7页
从河南省汝阳县林地里采集到的天然罹病的黑蚱蝉僵虫中,分离到1株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根据菌落培养特征和产孢结构特性,结合菌株ITS1-5.8s RNA-ITS2基因序列,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anisoliae,编号Ma121。测定了温度、光照、p H值以... 从河南省汝阳县林地里采集到的天然罹病的黑蚱蝉僵虫中,分离到1株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根据菌落培养特征和产孢结构特性,结合菌株ITS1-5.8s RNA-ITS2基因序列,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anisoliae,编号Ma121。测定了温度、光照、p H值以及碳氮源、微量元素对菌株Ma121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得到菌株Ma121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30℃、全黑暗、培养基以大豆粉为碳源和蛋白胨为氮源并添加锰盐、p H 7。室内测定了菌株Ma121对东亚飞蝗若虫的致病力,结果显示菌株Ma121高浓度孢悬液(1×107~1×108孢子/m L)对若虫的校正累计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致死中时(LT50)少于5 d。说明菌株Ma121能够有效侵染东亚飞蝗若虫并将其致死,菌株Ma121可以作为优良菌株进行杀蝗生物农药的进一步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东亚飞蝗 菌丝生长 产孢量 毒力测定
下载PDF
华北2蝗区东亚飞蝗种群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先云 段毅豪 +1 位作者 李春选 马恩波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66-971,共6页
利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对采自天津北大港和河北黄骅两个相临蝗区的东亚飞蝗 (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种群进行等位酶基因频率分析 ,比较了这两个种群的遗传结构。等位酶酶谱分析表明 ,19个基因座中 4个基因座(Mdh 1,Pgm ,Adk ,G3pd... 利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对采自天津北大港和河北黄骅两个相临蝗区的东亚飞蝗 (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种群进行等位酶基因频率分析 ,比较了这两个种群的遗传结构。等位酶酶谱分析表明 ,19个基因座中 4个基因座(Mdh 1,Pgm ,Adk ,G3pd)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很小 ,常见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 0 .95。其他基因座有 2~ 4个等位基因 ,但是两个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除两个基因座 (Fbp,Got 2 )外都很相似。多态位点的 2 7个 χ2 检验表明 ,由于常见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高频率和相应杂合子的缺乏 ,仅有北大港种群的 2个基因座 (Pgi,Got 1)符合Hardy Wein berg平衡。在每个种群内的蝗虫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 ,但在种群间遗传结构极为相似 ,多态位点的百分数P分别为 73.7%和 78.9% ,每个基因座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 2 .9和 3.1,平均每个基因座的实际杂合度几乎相等 (约为0 .138)。F 统计量 (FST=0 .0 5 3)也表明了两个种群间的遗传一致性 ,遗传相似性系数 (I)高达 0 .938。这些结果提示 ,这两个种群可能属于 1个大种群。在两个种群的一定位点上的遗传多态性和分化可能都与迁飞因素有关。因为东亚飞蝗的高度扩散能力有利于遗传结构的连续分布 ,高度的迁飞能力也导致个体暴露于各种不同的环境 ,而在种群水平上的可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蝗区 东亚飞蝗种群 遗传结构 比较研究 等位基因酶 遗传分化
下载PDF
东亚飞蝗行为和形态型变的判定指标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志永 石旺鹏 +1 位作者 张龙 王贵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59-862,共4页
通过田间、室外罩笼、室内行为测试等一系列实验 ,研究了东亚飞蝗群居型和散居型之间的行为和形态差异 ,确立了东亚飞蝗不同生态型个体的形态和行为指标 .结果表明 ,雌雄散居型蝗蝻每分钟的跳跃次数均在 1 4以下 ,转向次数分别在 1 3和 ... 通过田间、室外罩笼、室内行为测试等一系列实验 ,研究了东亚飞蝗群居型和散居型之间的行为和形态差异 ,确立了东亚飞蝗不同生态型个体的形态和行为指标 .结果表明 ,雌雄散居型蝗蝻每分钟的跳跃次数均在 1 4以下 ,转向次数分别在 1 3和 1 4以下 ;雌雄群居型蝗蝻每分钟的跳跃次数均在 1 6以上 ,转向次数分别在 1 6和 1 5以上 .群居型蝗虫的跳跃次数、转向次数显著高于散居型蝗虫 ,所以跳跃次数、转向次数可作为东亚飞蝗行为型变判定指标 .在同型不同性别的蝗虫之间行为型变指标没有显著差异 .F/C值可作为 4龄以上东亚飞蝗的形态型变判定指标 ,而E/F值可作为东亚飞蝗成虫的形态型变判定指标 .两型的F/C值都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加 ,且同龄期雄虫F/C均大于雌虫F/C .F/C、E/F值在不同型态和同型不同性别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因此 ,确定两型形态型变标准时应将雌、雄虫分开 ,即雌性和雄性散居型第 4、5龄及成虫的F/C值分别大于 2 5、2 8、3 3和 2 6、2 9、3 5 ;雌性和雄性群居型第 4、5龄及成虫的F/C值分别小于 2 5、2 7、3 1和 2 5、2 8、3 3.成虫的E/F 值也可以作为成蝗形态型变的判断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行为指标 形态指标
下载PDF
东亚飞蝗对马拉硫磷抗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红军 王东升 +1 位作者 张立顺 谢建军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2年第8期11-12,16,共3页
马拉硫磷是当前防治东亚飞蝗的主要农药。通过东亚飞蝗对马拉硫磷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用点滴法测定东亚飞蝗抗性为2.9倍,用浸虫法测定东亚飞蝗抗性为4.5倍。
关键词 东亚飞蝗 马拉硫磷 抗性研究 抗药性
原文传递
东亚飞蝗粪便挥发物对其蝗蝻的聚集作用初报 被引量:12
15
作者 石旺鹏 严毓骅 +1 位作者 张龙 王旭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8,共5页
初步研究了东亚飞蝗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不同龄期蝗虫粪便挥发物对蝗蝻的聚集作用。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行为生测仪及其配套装置 ,在 (30± 2 )℃温度下 (均匀光照 ,湿度为 6 0 %左右 ) ,就蝗虫粪便挥发物对... 初步研究了东亚飞蝗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不同龄期蝗虫粪便挥发物对蝗蝻的聚集作用。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行为生测仪及其配套装置 ,在 (30± 2 )℃温度下 (均匀光照 ,湿度为 6 0 %左右 ) ,就蝗虫粪便挥发物对各龄蝗蝻的引诱及滞留活性进行了生测研究。结果表明 :蝗虫粪便挥发物对各龄蝗蝻都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和滞留作用。其中高龄蝗蝻粪便挥发物对同龄和低龄蝗蝻的聚集作用较好 ;群体测试时 ,可能由于虫体间视觉、触觉等的影响 ,蝗蝻对挥发物的敏感性下降 ,反应浓度阈值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粪便挥发物 行为 聚集作用
下载PDF
协调应用蝗虫微孢子虫与卡死克防治东亚飞蝗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龙 严毓骅 +3 位作者 石旺鹏 朱恩林 窦峰 谢志庚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2期57-58,共2页
在天津市大港区东亚飞蝗发生区,采用条带交替式超低量喷雾,施用蝗虫微孢子虫与卡死克防治东亚飞蝗,3个处理的卡死克(5%水剂)使用量均为150ml/hm2,微孢子虫使用量分别为15×109、22.5×109和30&... 在天津市大港区东亚飞蝗发生区,采用条带交替式超低量喷雾,施用蝗虫微孢子虫与卡死克防治东亚飞蝗,3个处理的卡死克(5%水剂)使用量均为150ml/hm2,微孢子虫使用量分别为15×109、22.5×109和30×109孢子/hm2。处理时东亚飞蝗为3龄末盛期,虫口密度分别为26.38、11.63和29.88头/m2。防治后第7天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65%、75.91%和89.76%,存活蝗虫的感病率分别为37.5%、55.0%和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蝗虫微孢子虫 卡死克 感病率
下载PDF
虫口密度和龄期对东亚飞蝗群居型向散居型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龙 李洪海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2年第4期3-5,共3页
采用笼养方法研究了东亚飞蝗虫口密度和龄期对其由群居型向散居型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条件下饲养的蝗虫其由群居型转变成散居型的速度不一样。密度越高,转变的速度越慢;当密度过高时,即使由三龄期开始隔离也无法转变其生态型... 采用笼养方法研究了东亚飞蝗虫口密度和龄期对其由群居型向散居型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条件下饲养的蝗虫其由群居型转变成散居型的速度不一样。密度越高,转变的速度越慢;当密度过高时,即使由三龄期开始隔离也无法转变其生态型。将处于三龄期群居型蝗蝻在低密度下隔离,到四龄时为过渡型,到五龄和成虫时为群居型;而四龄期的群居型蝗蝻经隔离后,在五龄和成虫时仅偏向于群居型;五龄期的群居型蝗蝻经隔离后,在成虫时仍为群居型。所以,三龄期可能是东亚飞蝗由群居型向散居型转变的临界期。超过三龄,即使在低密度下也不易发生生态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群居型 散居型 虫口密度 龄期
原文传递
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登宇 马恩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7-41,共5页
本文对东亚飞蝗的分布及为害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对其预测预报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总结 ,最后对今后预测预报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今后对东亚飞蝗的预测预报分析应紧密结合环境条件的变化 ,应用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对种群发生规律进行探... 本文对东亚飞蝗的分布及为害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对其预测预报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总结 ,最后对今后预测预报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今后对东亚飞蝗的预测预报分析应紧密结合环境条件的变化 ,应用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对种群发生规律进行探讨 ,并利用时空分析的结果进行种群空间分布的估计与预测。系统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完善现行的东亚飞蝗预测预报方法 ,对我国东亚飞蝗的测报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预测预报
下载PDF
蝗虫微孢子虫病对东亚飞蝗飞翔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龙 严毓骅 +1 位作者 李光博 曹雅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4-327,共4页
采用联机吊飞测试装置,以患有蝗虫微孢子虫病的东亚飞蝗成虫及健康成虫为试虫,进行飞翔能力的比较测定。在18小时测试期间,每头病虫平均飞行864m,健虫为14,279.75m;病虫的平均飞行速度为0.15m/秒,健虫为1.23m/秒;病虫最大... 采用联机吊飞测试装置,以患有蝗虫微孢子虫病的东亚飞蝗成虫及健康成虫为试虫,进行飞翔能力的比较测定。在18小时测试期间,每头病虫平均飞行864m,健虫为14,279.75m;病虫的平均飞行速度为0.15m/秒,健虫为1.23m/秒;病虫最大持续飞行时间为0.1小时,健虫为6.7小时。结果表明蝗虫微孢子虫病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东亚飞蝗成虫的飞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微孢子虫 东亚飞蝗 飞翔能力 草地
下载PDF
蝗虫微孢子虫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建新 沈杰 +2 位作者 宋敦伦 张龙 严毓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采用免疫学方法 ,对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感染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后体内卵黄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感病蝗虫与对照健虫相比 ,卵黄发生有严重障碍 ,脂肪体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或卵黄蛋白含量极低 ... 采用免疫学方法 ,对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感染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后体内卵黄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感病蝗虫与对照健虫相比 ,卵黄发生有严重障碍 ,脂肪体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或卵黄蛋白含量极低 ,导致感病雌虫丧失产卵能力。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18 7mg mL ,而病虫只有 4 7mg mL ;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7 6mg mL ,而病虫只有 2 6mg mL ;卵巢中卵黄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73 4mg mL ,而病虫只有 4 9mg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微孢子虫 东亚飞蝗 卵黄原蛋白 含量 卵黄发生 卵黄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