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岩孔裂隙结构分形特征及渗透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波波 王斌 +3 位作者 杨康 任崇鸿 袁梅 许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1,共6页
为探究煤岩孔裂隙结构与渗透特性的联动关系,采用扫描电镜、偏光和分形等手段分析煤岩孔裂隙结构分布特征,利用自主研发的出口端正压三轴渗流装置,开展恒定有效应力条件下孔隙压力升高的渗流试验。基于分形理论,考虑煤岩表面孔隙分布情... 为探究煤岩孔裂隙结构与渗透特性的联动关系,采用扫描电镜、偏光和分形等手段分析煤岩孔裂隙结构分布特征,利用自主研发的出口端正压三轴渗流装置,开展恒定有效应力条件下孔隙压力升高的渗流试验。基于分形理论,考虑煤岩表面孔隙分布情况对煤岩渗透率的影响机理,建立考虑孔裂隙分形特征的煤岩渗透率模型,通过试验验证其合理性,对煤岩孔裂隙下分形维数和渗透率耦合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六盘水矿区煤岩表面含有一定数量的孔隙和裂隙,其中四角田7号煤层孔裂隙发育情况最好,具有2条清晰的宽度较大的裂隙,并伴有大量交叉微裂隙及孔隙发育,煤岩结构破坏严重;②通过盒维数法可得煤岩孔裂隙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且煤岩孔隙率与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关系;③恒定有效应力条件下,煤岩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升高呈现先急剧降低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受孔裂隙结构影响,在相同的孔隙压力下煤岩渗透率存在明显差异。煤岩表面孔裂隙结构越复杂其分形维数越大,有助于瓦斯运移,渗透率呈上升趋势;④考虑孔裂隙分形特征的煤岩渗透率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与前人研究成果相比,无论理论机理的适用性还是对试验点的匹配方面都更加适用,且能较好地反映孔隙压力与渗透率的联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扫描 孔裂隙结构 盒维数 渗透率 孔隙直径 孔裂隙分形特征 孔隙压力
下载PDF
水相渗吸对页岩储层的物化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颖 李茂茂 +3 位作者 李海涛 于皓 张启辉 罗红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1期64-73,共10页
页岩气藏储层发育微纳米孔喉和裂缝,黏土矿物含量高,岩石渗透率低且非均质性较强,通常需要经过大规模水力压裂才能被有效开采。水力压裂过程中水相的自发渗吸将对页岩气藏储层产生一系列物化作用,改变页岩气藏储层的孔隙结构及物化性质... 页岩气藏储层发育微纳米孔喉和裂缝,黏土矿物含量高,岩石渗透率低且非均质性较强,通常需要经过大规模水力压裂才能被有效开采。水力压裂过程中水相的自发渗吸将对页岩气藏储层产生一系列物化作用,改变页岩气藏储层的孔隙结构及物化性质,从而影响页岩气的产出。为进一步明确水相渗吸对页岩气藏储层的影响机理,开展了页岩重复渗吸对照实验,并基于页岩渗吸前后矿物溶蚀导致的质量变化、扫描电镜可视化特征、核磁共振孔隙结构观测以及物性的变化,揭示渗吸对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其物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水相渗吸作用使页岩产生微裂缝和裂缝,从而改变页岩孔隙结构;(2)孔隙度明显改善的页岩样品中,大孔所占比例上升,表明水相渗吸作用会使页岩孔隙空间增大;(3)渗吸能力与页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呈正相关,且页岩物性在渗吸后改善明显。此外,发现时间指数可定量表征渗吸对页岩孔喉连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裂缝 水相渗吸 物化作用 微观孔隙结构
下载PDF
催化剂用载体硅胶孔隙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晓昱 姜飞 +2 位作者 郝萍 王海 王丹丹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56-558,537,共3页
结合气体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载体硅胶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对4种催化剂用载体硅胶进行了分析。4种硅胶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及其迟滞回线的形态表明,它们的孔隙均含有大量两端开放均匀的圆柱状且孔径分布较窄的中孔;LSG-1硅胶和955... 结合气体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载体硅胶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对4种催化剂用载体硅胶进行了分析。4种硅胶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及其迟滞回线的形态表明,它们的孔隙均含有大量两端开放均匀的圆柱状且孔径分布较窄的中孔;LSG-1硅胶和955硅胶的比表面最为接近,且4种硅胶的总孔容均大于1.550cm3/g,平均孔径均大于21.00nm;4种硅胶的孔径分布曲线均近似为正态分布且孔径分布相似;4种硅胶粒子的球形度均较好,表面呈现出明显的凹凸不平,粗糙且存在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吸附法 扫描电镜法 载体硅胶 孔隙结构 表面形貌 等温曲线 孔径分布
下载PDF
西宁地区不同湿陷程度黄土的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高英 马艳霞 +2 位作者 张吾渝 郭佳庆 王小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65-73,共9页
为防止由于黄土的湿陷性导致道路不均匀沉降问题,通过采用单线法测定不同压力下西宁地区强、弱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量,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对其内部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探讨黄土内部结构与宏观湿陷变形的相关性,对路基高度... 为防止由于黄土的湿陷性导致道路不均匀沉降问题,通过采用单线法测定不同压力下西宁地区强、弱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量,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对其内部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探讨黄土内部结构与宏观湿陷变形的相关性,对路基高度进行合理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随压力增大,强、弱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均表现为"显著—平缓—稳定"三个阶段,且强湿陷性黄土较弱湿陷性黄土的湿陷量变化增长斜率较陡,发展变形速度快;(2)弱湿陷性黄土较强湿陷性黄土浸水前后的颗粒由松散易被挤密,孔隙也被细小的集粒填充且连通性变差,由间接接触为主的连接方式变为直接接触;(3)强湿陷性黄土较弱湿陷性黄土浸水前后的孔隙面积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孔隙有序性差且孔隙圆形度减小,颗粒易被压碎且集团化程度较弱,孔隙进汞量大,20μm孔径分布含量较高,与其宏观湿陷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湿陷性 电镜扫描 压汞 孔隙结构 孔径分布 路基不均匀沉降
下载PD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yd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Pastes Containing Added-calcium Coal Gangue 被引量:4
5
作者 LI Dongxu SONG Xuya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8年第2期254-258,共5页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veral kinds of coal gangue calcined with limestone were Researched so as to find the optimum way of calcinations with limeston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hydration process of ceme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veral kinds of coal gangue calcined with limestone were Researched so as to find the optimum way of calcinations with limeston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hydration process of cement pastes containing added-calcium coal gangue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method of mercury in trusion poremeasurement (MIP), etc. The experiment can approve those results: when proper amounst of gypsum and fluorite were taken as mineralizers in the course of calcinations of added-calcium coal gangue, activity of coal gangue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results of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such as hydration process, hydration product and microstructure etc. of cement pastes containing added-calcium coal gangue are consis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gangue calcinations with limeston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pore structure study
下载PDF
基于SEM数字图像的岩石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折海成 刘思其 胡再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7-170,175,共5页
岩石结构是岩石中矿物颗粒或晶体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及孔隙结构构型特征与分布状态。通过采用Matlab和IPP6.0软件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对岩石结构参数进行挖掘、获取、统计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析SEM图像... 岩石结构是岩石中矿物颗粒或晶体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及孔隙结构构型特征与分布状态。通过采用Matlab和IPP6.0软件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对岩石结构参数进行挖掘、获取、统计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析SEM图像发现岩石孔隙、裂缝和溶孔等缺陷主要集中在粘土矿物分布集中区,表明页岩矿物分布的集聚现象;基于二值化数字图像建立了岩石孔隙率和孔隙比计算公式,分析了岩石表面缺陷分布的不均匀性,与SEM图像计算结果一致;提出了一种以d_(max)/d_(min)比值大小来量化考察岩石孔隙结构发育规律的新方法。该方法将会对岩石在外部环境扰动作用下的孔隙结构扩展演化规律分析提供重要数据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 图像数字化 结构特征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方法研究页岩有机孔三维结构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羽 汪丽华 +3 位作者 王建强 姜政 金婵 王彦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5-243,共9页
页岩中纳米级有机孔的大小直接影响页岩气含气量,其连通性亦对气体运移和开采至关重要。本文选择漆辽地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在纳米尺度上(10 nm)进行有机孔结构的三维重构。研究结果表明:(1)FIB-SE... 页岩中纳米级有机孔的大小直接影响页岩气含气量,其连通性亦对气体运移和开采至关重要。本文选择漆辽地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在纳米尺度上(10 nm)进行有机孔结构的三维重构。研究结果表明:(1)FIB-SEM方法适用于微米级页岩的纳米(>3 nm)孔隙结构特征研究。(2)蜂窝状有机孔发育均匀,孔径集中于10~200 nm,连通性较差;界面有机孔孔径集中于200~300 nm,局部连通性较好。(3)页岩总孔隙度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研究认为,对于以有机孔为重要储集空间的页岩,有机质分布越集中,连续性越好,研究孔隙度的表征单元体尺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三维空间结构 有机孔 纳米孔隙结构 龙马溪组页岩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董怀民 孙建孟 +2 位作者 林振洲 崔利凯 闫伟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9,共10页
基于X射线CT技术对祁连山木里研究区水合物储层岩心样品进行扫描与成像,进而构建数字岩心三维模型,并将最大球算法应用于相应孔隙网络模型的提取,实现岩心孔隙结构的三维显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取孔喉尺寸分布、配位数等岩心孔隙结构参... 基于X射线CT技术对祁连山木里研究区水合物储层岩心样品进行扫描与成像,进而构建数字岩心三维模型,并将最大球算法应用于相应孔隙网络模型的提取,实现岩心孔隙结构的三维显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取孔喉尺寸分布、配位数等岩心孔隙结构参数,最终实现水合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此外,对不同微观孔隙结构参数与储层物性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合物储层物性差、孔喉半径小;储集空间主要以粒内溶蚀孔隙、粒间溶蚀孔隙与微裂缝为主,以原生孔隙为辅;微观孔喉结构参数主要影响储层的渗透率,对孔隙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数字岩心 定量表征 三维成像 孔隙网络模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分类 被引量:8
9
作者 柴晓龙 田冷 +4 位作者 孟艳 王静怡 黄灿 王泽川 刘宗科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致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衡量致密储层油气渗流能力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致密油气藏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恒速压汞实验和建立微观孔隙结构模型,分析了宏观储层物性参... 致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衡量致密储层油气渗流能力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致密油气藏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恒速压汞实验和建立微观孔隙结构模型,分析了宏观储层物性参数与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实现了对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精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喉道半径越大,总进汞饱和度、喉道进汞饱和度和孔隙进汞饱和度越大,残余的湿相饱和度越小;致密岩心喉道半径及孔隙半径均呈“两端分布少、中间多、左右不对称,粗(正)偏态”的正态分布特征,随着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大,正态分布参数α和σ值有增大的趋势;以主流孔喉半径为判别特征参数,将致密岩心孔隙结构类型分为4类:Ⅰ类渗透率大于1×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大于1μm;Ⅱ类渗透率为(0.5~1)×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为0.7~1μm;Ⅲ类渗透率为(0.3~0.5)×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为0.5~0.7μm;Ⅳ类渗透率小于0.3×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小于0.5μm。致密储层孔隙结构以Ⅲ、Ⅳ类为主,具有孔喉细小,渗透性较差,岩心的孔隙分选性相对较好的特征,形成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预测致密岩心微观孔隙结构分布规律的经验方法,能够为快速认识致密油藏微观孔隙特征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恒速压汞实验 孔隙结构模型 微观孔隙结构类型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玉晔 赵靖舟 《矿产勘查》 2021年第2期288-294,共7页
孔隙结构是研究储层物性的主要内容。该文在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参数选取不统一,一般选取能够代表研究区微观孔... 孔隙结构是研究储层物性的主要内容。该文在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参数选取不统一,一般选取能够代表研究区微观孔喉结构及渗流特征的优选参数,建立致密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对致密油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主要有3种: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图像分析技术、数字岩芯技术。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成因复杂,主要是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其中沉积作用决定致密砂岩储层原始物性,而成岩作用改造原生孔隙结构。综合认为在建立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时需要综合分析各类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表征 储层分类评价 致密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Effects of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heterogeneity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 of remaining oil 被引量:5
11
作者 LI Junjian LIU Yang +3 位作者 GAO Yajun CHENG Baoyang MENG Fanle XU Huaim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6期1112-1122,共11页
Waterflood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Micro-CT on four cores of different pore structures from Donghe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Tarim Basin. The water, oil and grains were accurately separated by the advanc... Waterflood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Micro-CT on four cores of different pore structures from Donghe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Tarim Basin. The water, oil and grains were accurately separated by the advance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pore network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paramete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throats and the throat size distribution were calculated to characterize the microscopic heterogeneity of pore structure, the flow of oil phase during displacement, and th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fter displacement. The cores with the same macroscopic porosity-permeability have great differences in microscopic heterogeneity of pore structure. Both macro porosity-permeability and micro heterogeneity of pore structure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migration of oil phase and th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When the heterogeneity is strong, the water phase will preferentially flow through the dominant paths and the remaining oil clusters will be formed in the small pores. The more the number of oil clusters(droplets) formed during displacement process, the smaller the average volume of cluster is, and the remaining oil is dominated by the cluster continuous phase with high saturation. The weaker the heterogeneity, the higher the pore sweep efficiency is, and the remaining oil clusters are mainly trapped in the form of non-continuous phase. The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 of micro remaining oil are related to the absolute permeability, capillary number and micro-heterogeneity. So, the identification plate of microscopic residual oil continuity distribution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can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nd identify the continuity of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STONE WATERFLOODING CT scan image processing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下载PDF
不同温度作用下砂岩微观结构变化与演化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刚 郑金叶 +1 位作者 刘义鑫 辛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0-610,共11页
深部煤层的高地应力以及地下气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会对岩石造成损伤,破坏煤层围岩的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CT扫描等实验手段对砂岩试样不同温度(25℃,200℃,400℃,600℃,800℃,1000℃)下微观结构及... 深部煤层的高地应力以及地下气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会对岩石造成损伤,破坏煤层围岩的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CT扫描等实验手段对砂岩试样不同温度(25℃,200℃,400℃,600℃,800℃,1000℃)下微观结构及矿物成分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砂岩的微细观结构具有重要影响。砂岩的孔隙率整体上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00℃的砂岩孔隙率最大,25℃的砂岩孔隙率最小。砂岩不同孔径的孔隙数量总体上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但1000℃砂岩的微孔数量最多,25℃砂岩其他孔径的孔隙数量最多。加热后砂岩开始产生微裂纹,当温度超过600℃时,试件产生的微裂纹的数量明显增加,微裂纹长度、宽度及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进一步扩展。试件的矿物成分衍射强度及矿物的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各不相同,超过600℃时各类矿物成分衍射强度变化发生转折,超过400℃时,砂岩内部矿物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晶体之间发生转化,随温度的升高,石英矿物含量逐渐增加,长石矿物逐渐减少;试件表观形态变化的临界温度为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砂岩 热损伤 微细观结构 矿物成分 孔隙结构
原文传递
天然气水合物微观测试技术与应用进展
13
作者 刘昌岭 张永超 +7 位作者 纪云开 孟庆国 郝锡荦 孙建业 胡高伟 陈强 李承峰 刘乐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8,共13页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在沉积物中的动态聚散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的许多科学问题需要从微观层面来解答。微观测试技术可以在毫米、微米甚至纳米尺度上获取研究对象的状态、演化等特征信息,是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的重要...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在沉积物中的动态聚散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的许多科学问题需要从微观层面来解答。微观测试技术可以在毫米、微米甚至纳米尺度上获取研究对象的状态、演化等特征信息,是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回顾了基于X射线计算机层析扫描(X-CT)、X射线衍射(XRD)、固体核磁共振(NMR)、低场核磁共振(LFNMR)、拉曼光谱(R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HPDSC)等技术建立的天然气水合物微观测试技术体系;重点介绍了各项技术的特点及进展,以及相关微观测试技术在含水合物沉积物微观结构量化表征、微观渗流特征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与最新进展;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微观测试技术与应用的研究方向与趋势,旨在为天然气水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微观测试 晶体结构 孔隙结构 微观渗流
下载PDF
煤矸石机制砂与风积砂混合砂浆的力学性能及微观机理
14
作者 邱继生 牛高辉 +2 位作者 李蕾蕾 冯泽平 李乐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24-4433,共10页
混合砂浆是利用煤矸石机制砂与风积砂按照不同比例(等质量)混合为混合砂并全部替代河砂配制出的一种新型砂浆。为探讨混合砂浆基本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及微观机理,采用毛乌素沙漠风积砂与大柳塔煤矿产煤矸石机制砂配制混合砂浆试件,探究了... 混合砂浆是利用煤矸石机制砂与风积砂按照不同比例(等质量)混合为混合砂并全部替代河砂配制出的一种新型砂浆。为探讨混合砂浆基本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及微观机理,采用毛乌素沙漠风积砂与大柳塔煤矿产煤矸石机制砂配制混合砂浆试件,探究了混合砂浆抗压强度随两种砂复掺比例、混合砂浆养护龄期、混合砂细度模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强度变化规律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风积砂掺量的提高,混合砂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煤矸石机制砂与风积砂最优掺和比例为6∶4(质量比);混合砂浆抗压强度与混合砂细度模数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当混合砂细度模数为2.20时,混合砂浆力学性能最优;混合砂不同粒径颗粒间相互填隙,减小了砂浆内部孔隙,适量风积砂的掺入可使砂浆内滞留的大气泡分散成小气泡,改善砂浆结构;提出有益孔及有害孔的概念,从孔结构参数出发,解释了砂浆力学强度的变化规律,表明砂浆抗压强度变化是其内部孔隙率及孔径分布范围共同作用的结果;适量的风积砂与煤矸石机制砂混合有利于水化反应的进行,对结构有“补偿作用”,但随着风积砂掺量进一步提高,由于风积砂本身材料的缺陷,这种“补偿作用”无法弥补材料自身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砂浆 抗压强度 微观机理 孔隙结构 有害孔 补偿作用
下载PDF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砂砾岩微观水驱油驱替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鲁国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4-67,共4页
基于胜利油区砂砾岩油藏储层微观结构特征,采用双峰态曲线作为表征喉道半径的分布,结合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如孔喉比、配位数、形状因子等),建立反映砂砾岩岩石孔隙空间的三维孔隙网络模型。通过油水两相流模拟计算结果可知,与实测相... 基于胜利油区砂砾岩油藏储层微观结构特征,采用双峰态曲线作为表征喉道半径的分布,结合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如孔喉比、配位数、形状因子等),建立反映砂砾岩岩石孔隙空间的三维孔隙网络模型。通过油水两相流模拟计算结果可知,与实测相渗曲线吻合较好,可用来计算油藏驱油效率和预测开发动态,尤其是对于新发现尚未进行取心实验的区块,开展砂砾岩三维孔隙网络模型计算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微观孔隙结构 孔隙网络模型 水驱油 驱替特征
下载PDF
氮气吸附法的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昊远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12期87-90,94,共5页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研究储层中油气储存和运移的关键因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中的样品。通过氮气吸附实验,获得致密砂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参数。并讨论了各个结构参数与物性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根据...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研究储层中油气储存和运移的关键因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中的样品。通过氮气吸附实验,获得致密砂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参数。并讨论了各个结构参数与物性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根据IUPAC的分类,微观孔隙结构属于H3型。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呈一般负相关,与渗透率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微孔(<10nm)与中孔(10~50nm)对比表面积与孔隙体积贡献了80%。孔隙体积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关性均呈现一般正相关性。综合以上,较少的大孔发育可能是导致致密砂岩渗流能力较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吸附 致密砂岩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比表面积 孔隙体积
下载PDF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组构非均质性及对孔隙发育的控制
17
作者 王莹珠 杨继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3-1184,共12页
中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开采集中在过成熟海相龙马溪组页岩层段,有机孔作为主要储气空间,其发育具有强烈微观非均质性,控制了页岩气的储集与运移机制。目前对有机孔的非均质性成因尚不明朗,究其原因是对有机质组分及其化学结构复杂性认识不... 中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开采集中在过成熟海相龙马溪组页岩层段,有机孔作为主要储气空间,其发育具有强烈微观非均质性,控制了页岩气的储集与运移机制。目前对有机孔的非均质性成因尚不明朗,究其原因是对有机质组分及其化学结构复杂性认识不足。本文结合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与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四川盆地典型过成熟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有机质化学结构及其与孔隙发育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表征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龙马溪组硅质页岩的显微组分以焦沥青为主,其次为笔石表皮体,在油浸入射白光下颜色呈浅灰色至灰白色,无荧光。基于不同显微组分在电镜下的赋存状态差异,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发育类型可分为生物碎屑孔隙、结构型焦沥青孔隙和无定形焦沥青孔隙。生物碎屑的表观转化率介于0~2%,表面仅见少量孤立状分布的孔隙,其孔径分布范围主要为10~50 nm。结构型焦沥青的表观转化率在8%~11%区间,内部发育相对均匀的海绵状或不规则孔隙,孔径峰值约为60 nm。无定形焦沥青的表观转化率最高,平均约为16%,且孔径峰值向大孔方向偏移。从笔石表皮体到结构型、无定形焦沥青,有机碳的芳构化程度依次降低,对应的孔隙发育程度则依次增高。研究认为有机质的原始组分及生排烃过程中的地层色层效应是导致孔隙发育非均质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成熟海相页岩 龙马溪组 显微组分 有机碳结构 孔隙发育
下载PDF
油茶粕绿色发泡剂制备泡沫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毅松 刘乐冕 陈剑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6-1232,1241,共8页
以天然植物组织油茶粕为原料,通过水提法制备绿色发泡剂,并采用物理发泡方式制备泡沫混凝土,研究混泡时间、水胶比和泡沫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干密度、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发泡剂泡沫稳定性高,可用于制备低密度泡沫混凝土... 以天然植物组织油茶粕为原料,通过水提法制备绿色发泡剂,并采用物理发泡方式制备泡沫混凝土,研究混泡时间、水胶比和泡沫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干密度、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发泡剂泡沫稳定性高,可用于制备低密度泡沫混凝土,是一种优质的新型绿色发泡剂;当泡沫掺量为750 mL、混泡时间为180 s、水胶比为0.45时,所制备的A05密度等级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为45%,抗压强度为1.52 MPa,并且绿色发泡剂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孔径分布均匀,孔径小(最大气孔孔径dmax<0.6 mm),气孔形态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绿色发泡剂 泡沫混凝土 物理发泡 微观孔结构 孔径分布
下载PDF
温度作用后花岗岩微观孔隙结构和渗透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红梅 兰永伟 郭楠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7-132,共6页
为了研究温度作用下花岗岩的孔隙结构和渗流特性,对热处理后(25~600℃)的花岗岩试件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高压压汞实验和渗流实验,从扫描电镜的镜下特征、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孔容、孔径分布、孔隙度、渗透率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修... 为了研究温度作用下花岗岩的孔隙结构和渗流特性,对热处理后(25~600℃)的花岗岩试件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高压压汞实验和渗流实验,从扫描电镜的镜下特征、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孔容、孔径分布、孔隙度、渗透率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修正了常规的渗透率预测模型,对模型计算渗透率与实测渗透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内部含有初始微裂隙和孔洞,孔洞形状不规则;随着温度升高,花岗岩孔喉不断发育,花岗岩压汞曲线中进汞曲线逐渐变得平滑,退汞率逐渐升高,试件中微孔、过渡孔、中孔、大孔的孔容和总孔容总体逐渐增大,孔径分布范围扩大,连通性增强,孔隙度呈现增大趋势;花岗岩渗透率随温度总体呈指数函数增加,400℃之后渗透率大幅增大;试件中大孔数量增加是花岗岩渗透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对高温花岗岩而言,利用修正的Winland模型得到渗透率的预测值和实验测试值较接近,表明孔喉半径特征值、孔隙度共同影响下花岗岩的渗透率模型更为合理。研究结果将为高温岩体地热开发工程的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孔隙度 孔径分布 渗透率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七星矿煤体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强 于洋 +1 位作者 高霞 张强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74-378,404,共6页
为有效控制瓦斯固化防突技术中水合物的饱和度,利用美国康塔Pore Master 33型压汞仪,对七星矿不同粒径型煤、原煤开展压汞实验,测定孔容、孔径分布。基于压汞实验总孔容值,获得不同粒径下制备型煤所需的初始含水量。结果表明,型煤与原... 为有效控制瓦斯固化防突技术中水合物的饱和度,利用美国康塔Pore Master 33型压汞仪,对七星矿不同粒径型煤、原煤开展压汞实验,测定孔容、孔径分布。基于压汞实验总孔容值,获得不同粒径下制备型煤所需的初始含水量。结果表明,型煤与原煤进汞曲线均为Γ形,退汞曲线近似为直线。相同粒径型煤孔容差别较小,不同原煤试样孔容差别较大。不同粒径型煤孔隙中,大孔、中孔最为发育,有利于瓦斯水合物在煤体中生成。原煤孔径分布较分散,0.180~0.250 mm粒径煤体的总孔容均值最大,离散程度较小,可作为含瓦斯水合物煤体三轴实验所使用粒径。该研究为煤体中瓦斯水合物的生成及其饱和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压汞法 孔径 孔容 水合物饱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