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xpression and binding properties of the rice WRKY68 protein in the Xa21-mediated resistance response to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被引量:7
1
作者 YANG Shuo ZHOU Liang +9 位作者 MIAO Liu-yang SHI Jia-nan SUN Cai-qiang FAN Wei LAN Jin-ping CHEN Hao LIU Li-juan DOU Shi-juan LIU Guo-zhen LI Li-y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451-2460,共10页
Plant 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s are involved in various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 responses, as well as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 WRKY68... Plant 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s are involved in various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 responses, as well as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 WRKY68 protein dur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rice 4021 containing the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gene Xa21 and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 were investigated. A possible modified form of the WRKY68 protein appeared in the Xa21-mediated disease resistance response, and its expression levels were similar in 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responses, but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of the mock control treatment, suggesting that WRKY68 may be involved in the bacterial blight response in rice. To further understand WRKY68's roles in the resistance signaling pathway, WRKY68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a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WRKY68 and cis-elements in crucial pathogenesis-related(PR) gen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RKY68 protein binds to W-boxes in the PR1 b promoter region, with an apparent dissociation constant of 25 nmol L–1, while the binding between WRKY68 and PR10 a was W-box independen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 possible modified form of the WRKY68 protein was induced du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ice and Xoo, which then regulated the activity of the downstream PR genes by binding with the W-boxes in the PR1 b gene's promoter region. Moreover, the constitutive transcription of the WRKY68 gene in dozens of rice tissu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WRKY68 protein in leaves during all growth stages suggests that WRKY68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rice during normal growth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bacterial blight 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 W-box Western blot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下载PDF
水稻转录因子WRKY42的转录、表达及其与W-box的结合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缪刘杨 周亮 +7 位作者 杨烁 李莉云 李雪姣 范伟 兰金苹 史佳楠 刘丽娟 刘国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2-692,共11页
WRKY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本文对水稻WRKY42基因的转录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水稻苗期和花药中转录,其蛋白质可在各时期的叶片中检测到.在Xa21介导的抗白叶枯病过程中,接菌后期可检测到明显的诱导表达条带,比较其在抗、感和对照... WRKY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本文对水稻WRKY42基因的转录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水稻苗期和花药中转录,其蛋白质可在各时期的叶片中检测到.在Xa21介导的抗白叶枯病过程中,接菌后期可检测到明显的诱导表达条带,比较其在抗、感和对照反应中的表达丰度发现,在抗、感反应中的表达相似但均明显大于对照反应,推测WRKY42蛋白质在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反应中发挥作用.我们克隆并在细菌中表达了WRKY42蛋白质,采用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技术,调查了WRKY42与病程相关基因PR1a和PR1b启动子区顺式元件W-box的互作,发现它们之间可发生特异结合,其解离常数分别为73.3μmol/L和58.3μmol/L.上述数据提供了WRKY42调控下游基因的直接证据,支持WRKY42在水稻抗病过程中发挥作用.文章提出了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RKY转录因子 白叶枯病 免疫印迹 微量热泳动仪 W-box
下载PDF
基于光学检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封加栋 陆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2-879,共8页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是阐明细胞生物学事件、了解疾病发生机制、辅助药物研发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向着高灵敏度、高通量、极短时间、极低检测限的方向发展。本文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膜...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是阐明细胞生物学事件、了解疾病发生机制、辅助药物研发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向着高灵敏度、高通量、极短时间、极低检测限的方向发展。本文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膜干涉、背向散射干涉以及微量热泳动这4种常见的、基于光学检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技术的原理、特点及最新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与比较,为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相互作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膜干涉 背向散射干涉 微量热泳动
下载PDF
甘草黄酮醇降尿酸及抑制氧化应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文洁 黄林生 +3 位作者 刘丽 钱永帅 余惠凡 李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究甘草黄酮醇(licoflavonol,LCF)降尿酸及抑制氧化应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腺苷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的高尿酸细胞模型,给予1.25,5,20μmol·L^(–1)LCF,利用HPLC检测培养液中尿酸、次黄嘌呤、黄嘌呤、腺嘌呤、肌苷... 目的探究甘草黄酮醇(licoflavonol,LCF)降尿酸及抑制氧化应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腺苷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的高尿酸细胞模型,给予1.25,5,20μmol·L^(–1)LCF,利用HPLC检测培养液中尿酸、次黄嘌呤、黄嘌呤、腺嘌呤、肌苷、腺苷含量。使用15 mg·dL^(–1)尿酸诱导NRK-52E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同时给予1.5,5,15μmol·L^(–1)LCF处理24 h,试剂盒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通过分子对接预测LCF与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的结合活性。进一步通过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探究LCF和XO的结合能力。结果LCF可降低腺苷诱导的细胞尿酸水平,提高尿酸诱导后细胞SOD、CAT的活力及GSH含量,并降低H2O2、MDA含量;分子对接结果显示LCF与XO之间结合能为-9.1 kcal·mol^(-1),二者主要形成氢键,对应残基为Thr-262、Glu-263;MST结果表明两者间解离常数Kd=(0.81489±0.2373)mmol·L^(–1)。结论LCF可降低腺苷诱导的细胞尿酸水平并改善高尿酸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降尿酸作用机制可能与X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黄酮醇 高尿酸血症 黄嘌呤氧化酶 氧化应激 分子对接 微量热泳动技术
原文传递
中药药效物质识别与作用靶标的表征确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袁露萍 方文秀 +4 位作者 李梦颖 吴优 许晓莹 秦路平 王小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70-3377,共8页
中药复杂体系中药效物质的识别及与作用靶标相互作用的表征确证,是困扰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瓶颈难题。近年来,多种分子互作表征技术被成功应用于中药研究领域,用来识别和表征中药的关键药效物质与疾病作用靶点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这些研究... 中药复杂体系中药效物质的识别及与作用靶标相互作用的表征确证,是困扰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瓶颈难题。近年来,多种分子互作表征技术被成功应用于中药研究领域,用来识别和表征中药的关键药效物质与疾病作用靶点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诠释中药关键药效物质与其作用靶点精准互作的药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温滴定量热、生物膜干涉和微量热泳动4种主要的分子互作表征技术的原理、优势特点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方法策略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 药物靶点 分子间相互作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等温滴定量热 生物膜干涉 微量热泳动
原文传递
微量热泳动技术原理及其在研究生物分子互作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艾秋实 曹向宇 +2 位作者 赵芊 牛亚利 宋水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3,共7页
微量热泳动(MS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新技术。其检测是基于热泳动现象,即分子在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及由此引起分子性质的变化,如分子大小、电荷和水化层及构象等。该方法把精确的荧光检测与灵敏的热泳动... 微量热泳动(MS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新技术。其检测是基于热泳动现象,即分子在温度梯度中的定向运动及由此引起分子性质的变化,如分子大小、电荷和水化层及构象等。该方法把精确的荧光检测与灵敏的热泳动相结合,从而提供了一个灵敏的、快速的精确分析生物分子间互作的检测方法。就MST的工作原理和检测过程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泳动 互作分析 结合性研究 生物分子间互作
下载PDF
旋毛虫钙网蛋白表达纯化及其与补体C1q互作位点的初探
7
作者 余文 黄京京 +3 位作者 李京默 张冬琬 贾智惠 诸欣平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5-31,38,共8页
旋毛虫钙网蛋白(Trichinella spiralis calreticulin,Ts-CRT)可以通过与宿主补体C1q互作后,帮助虫体逃避宿主补体系统介导的免疫杀伤。为研究Ts-CRT与C1q相互作用的分子结构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分子克隆和亲和层析等方法获得了高纯度的... 旋毛虫钙网蛋白(Trichinella spiralis calreticulin,Ts-CRT)可以通过与宿主补体C1q互作后,帮助虫体逃避宿主补体系统介导的免疫杀伤。为研究Ts-CRT与C1q相互作用的分子结构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分子克隆和亲和层析等方法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Ts-CRT^(380);其次通过微量热涌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实验测定Ts-CRT^(380)与C1q相互作用能力;然后利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模拟Ts-CRT与C1q的分子对接,分析Ts-CRT上参与互作的关键位点,并与4种蠕虫CRT相应位点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其保守性。结果显示,Ts-CRT^(380)与C1q解离常数K_(d)值为149μmol/L,证明二者存在中等强度的相互作用,Ts-CRT通过K145、W323、F77和K47等17个氨基酸残基与人源C1q互作,序列比对证实这17个氨基酸位点在5种蠕虫CRT中高度保守。本研究结合MST实验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Ts-CRT与人源补体组分C1q的互作位点,有助于理解旋毛虫逃避宿主补体攻击的分子结构和机制;通过序列比对发现旋毛虫CRT与C1q互作位点在其他蠕虫CRT中高度保守,可为以CRT为靶点研制抗蠕虫新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钙网蛋白 补体C1Q 免疫逃逸 微量热涌动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结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业辉 李益鹏 +3 位作者 王紫英 陈勖 任真 丁澦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绿色荧光蛋白(GFP)及其衍生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其纳米抗体(GBP)也已在近期被鉴定,但GBP大规模表达及纯化流程优化尚未见报道,并且GBP与不同荧光蛋白之间的亲和力尚未被测定.我们首先构建了GBP基因(GBP1)的原... 绿色荧光蛋白(GFP)及其衍生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其纳米抗体(GBP)也已在近期被鉴定,但GBP大规模表达及纯化流程优化尚未见报道,并且GBP与不同荧光蛋白之间的亲和力尚未被测定.我们首先构建了GBP基因(GBP1)的原核表达系统,然后通过Ni-NTA亲和层析和Mono Q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每升菌液能够得到超过43mg、纯度超过95%的重组GBP1蛋白.我们通过MALDI-TOF/TOF质谱法测定纯化的GBP1的精确分子量,通过微量热泳动(MST)和等温滴定量热(ITC)实验检测GBP1与7种不同来源荧光蛋白的亲和力.结果显示GBP1特异性地与源自Aequorea victoria的荧光蛋白及其衍生荧光蛋白相互作用,与RFP和Zoanthus GFP等无相互作用.GBP1与EGFP和sfGFP的亲和力最高,与YPet和T-Sapphire的亲和力稍弱,与CyPet的亲和力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结合蛋白 纳米抗体 蛋白表达 蛋白纯化 微量热泳动
下载PDF
激光微量热泳技术研究碳量子点与脱氧核酸分子的亲和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青峰 周明 李晓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5,共5页
首先采用葡萄糖与精氨酸水热合成碳量子点,并研究了碳量子点的结构和光谱特性。然后使用激光微量热泳动技术(MST)研究碳量子点与4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分子(dNTP)和单双链DNA间的亲和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碳量子点粒径均一、具有良好... 首先采用葡萄糖与精氨酸水热合成碳量子点,并研究了碳量子点的结构和光谱特性。然后使用激光微量热泳动技术(MST)研究碳量子点与4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分子(dNTP)和单双链DNA间的亲和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碳量子点粒径均一、具有良好的荧光性等,碳量子点与dNTP和MST-1/2ssDNA间存在着亲和行为,而碳量子点与dsDNA间的亲和力不明显;同时发现碳量子点与dNTP和ssDNA分子间通过氢键形式结合,其结合强弱与dNTP分子结构及ssDNA碱基序列排布有关,而dsDNA分子结构稳定,没有多余氨基位点,与碳量子点无明显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泳动 碳量子点 DNA 亲和行为
下载PDF
MST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丽琴 石童 +4 位作者 周国超 王陈 陈学军 张瑞华 徐建富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2期6393-6397,共5页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不仅可阐明细胞生物学事件,而且为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发现提供基础。MST技术是一种基于检测在温度梯度中的生物分子电泳迁移率的变化而检测生物分子...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不仅可阐明细胞生物学事件,而且为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发现提供基础。MST技术是一种基于检测在温度梯度中的生物分子电泳迁移率的变化而检测生物分子间结合、解离过程,获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模式和动力学常数等方面信息的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强有力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本文综述了MST的技术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泳动 技术原理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微量热泳动技术的生物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凤娇 刘亚楠 +4 位作者 李亚 马新华 李晓丽 马佳 刘楠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43-448,共6页
微量热泳动技术基于荧光标记分子在温度梯度内的定向移动,能够在溶液中快速、灵敏地测量生物相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它不需要表面固定和大量样品,对相对分子质量也没有限制。热泳动对分子的大小、电荷和水化层的微小变化都十分敏感,适... 微量热泳动技术基于荧光标记分子在温度梯度内的定向移动,能够在溶液中快速、灵敏地测量生物相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它不需要表面固定和大量样品,对相对分子质量也没有限制。热泳动对分子的大小、电荷和水化层的微小变化都十分敏感,适合于蛋白质、核酸、小分子和离子等多种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微量热泳动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了初步应用。本文介绍了微量热泳动技术的背景和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不同生物相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泳动 相互作用 生物医学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蛋白质异戊二烯化关键酶GGPPS结合小分子筛选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齐雅玲 卢悟广 +7 位作者 种丹阳 刘佳 孙倩 徐晓军 曹鹏 方雷 李朝军 薛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2,共6页
蛋白质的基本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棕榈酸化等^([1]),而异戊二烯化修饰是蛋白质的基本翻译后修饰之一,属于蛋白质的脂质修饰^([2]).甲羟戊酸途径中的关键分支酶——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 蛋白质的基本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棕榈酸化等^([1]),而异戊二烯化修饰是蛋白质的基本翻译后修饰之一,属于蛋白质的脂质修饰^([2]).甲羟戊酸途径中的关键分支酶——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GGPPS)能够催化法尼基焦磷酸盐(Farnesyl diphosphate,FPP)生成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盐(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GGPP),介导蛋白质异戊二烯化的平衡^([3]).导致包括胰岛素抵抗^([4])、胰岛功能失调^([5])、生殖代谢异常^([6])等各种疾病的发生.GGPPS作为调节蛋白质异戊二烯化的重要靶点,因其在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稳态中的重要作用,促使构建筛选模型得到靶向GGPPS的小分子治疗药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实现EGFP荧光标记GGPPS原核蛋白的纯化以及表达,结合微量热泳动技术进行GGPPS结合天然化合物小分子的筛选模型构建.根据筛选模型对于检测蛋白稳定荧光的要求,分别构建含有GGPPS和EGFP基因的重组pET28a质粒以及对照质粒pET28a-EGFP.筛选高水平分泌表达GGPPS-EGFP-His蛋白的菌株,并对该菌株的目的基因整合位置及拷贝数进行测序.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BL-21菌株大规模培养,表达的目的蛋白上带有His标签,利用镍(Ni)柱的亲和层析原理纯化获得重组蛋白GGPPS-EGFP-His,测定蛋白浓度留存.随后基于微量热泳动技术进行小分子结合筛选.重组GGPPS蛋白与梯度浓度化合物小分子在红外激光作用下发生热泳动,通过中心区域荧光检测可得出GGPPS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结合状况.重组表达质粒GGPPS-EGFP-His经电泳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80%,在微量热泳动实验中,经GGPPS底物小分子法尼基焦磷酸(Farnesyl pyrophosphate,FPP)浓度梯度测试呈现良好结合.重组蛋白GGPPS-EGFP-His能够在微量热泳动技术下显示与小分子底物FPP的结合,该系统的构建对于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PPS重组蛋白 微量热泳动 小分子筛选
下载PDF
两种方法测定绿盲蝽气味结合蛋白AlucOBP21配体结合特性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航玮 张强 +5 位作者 耿亭 董昆 安兴奎 王琪 张永军 郭予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585-4592,共8页
【目的】比较荧光竞争结合试验(fluorescence competitive binding assay)和微量热涌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技术在研究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Aluc OBP21配体结合特性上的差... 【目的】比较荧光竞争结合试验(fluorescence competitive binding assay)和微量热涌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技术在研究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Aluc OBP21配体结合特性上的差异,探索一种新的测定昆虫OBPs结合功能的方法。【方法】提取绿盲蝽雌、雄成虫触角总RNA并进行反转录,获得绿盲蝽成虫触角c DNA。采用特异性克隆引物,以绿盲蝽成虫触角c 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构建p ET32a/Aluc OBP2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获得含表达标签的重组Aluc OBP21蛋白。通过高亲和Ni-NTA纯化介质对重组粗蛋白进行纯化,采用重组肠激酶切掉His-tag标签,最终获得无表达标签的重组Aluc OBP21蛋白。利用荧光竞争结合试验,以1-N-phenylnaphthylamine(1-NPN)为荧光探针研究重组Aluc OBP21蛋白与候选配体的结合特性,其中1-NPN和气味标样均溶解在质谱纯级的甲醇中。同时,利用MST技术解析重组Aluc OBP21蛋白与候选配体的结合特性,候选配体标样溶解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液中。候选配体化合物包括8种潜在的盲蝽性信息素及性信息素类似物、12种植物绿叶挥发物和绿盲蝽驱避剂主要组分二甲基二硫醚等。【结果】重组Aluc OBP21蛋白在上清液和包涵体均能够表达,最终选择上清组分进行目标蛋白纯化,利用重组肠激酶在22℃切除His-tag标签得到无标签的重组Aluc OBP21蛋白。荧光竞争结合试验结果显示,重组Aluc OBP21与荧光探针1-NPN的解离常数为(6.88±0.31)μmol·L^(-1),Aluc OBP21能够与β-紫罗兰酮和β-石竹烯结合,解离常数分别为(13.74±1.93)和(13.24±2.12)μmol·L^(-1),而其他候选配体均不能与重组Aluc OBP21有效结合。MST测试结果显示,Aluc OBP21可以与β-石竹烯、β-紫罗兰酮、β-蒎烯和柠檬烯有效结合,解离常数分别为(0.20±0.02)、(0.05±0.01)、(0.70±0.04)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气味结合蛋白 AlucOBP21 竞争结合试验 微量热涌动测定
下载PDF
水稻RNA结合蛋白C3H12与RNA结合位点的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智东明 方涵 +2 位作者 陶虎 邓汉卿 王媛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5-1283,共9页
CCCH型锌指蛋白质C3H12是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质,它含有5个串联的CCCH锌指结构域ZnF1-5,形成2个紧密的锌指簇ZnF1-3和ZnF4-5。早期的研究发现,C3H12可能通过与mRNA结合的方式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然而,与C3H12结合的mRNA类... CCCH型锌指蛋白质C3H12是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质,它含有5个串联的CCCH锌指结构域ZnF1-5,形成2个紧密的锌指簇ZnF1-3和ZnF4-5。早期的研究发现,C3H12可能通过与mRNA结合的方式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然而,与C3H12结合的mRNA类型和他们的结合模式,并未通过实验得到证明。本文表达纯化了一系列C3H12截短及全长蛋白质,并合成了一些潜在RNA底物ARE9、ARE19及对照Random21。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确定了C3H12与富含腺嘌呤尿嘧啶单元(AU-rich element,ARE)mRNA底物的结合,并揭示了互作核心区域和热力学性质。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和微型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技术对ITC的结果进一步佐证。结果表明:(1)C3H12与ARE底物的相互作用是焓驱动的能量有利的(ΔG<0)特异性结合,结合比为1:1。(2)C3H12与ARE19的亲和力较ARE9更高(约2倍)。(3)C3H12中ZnF1-3在与ARE类底物的结合活性中发挥主导作用。(4)C3H12结构中的141个氨基酸残基的接头不直接参与和ARE底物的相互作用。本研究揭示的CCCH型锌指蛋白质C3H12与ARE底物结合模式,将为进一步在分子结构水平阐明C3H12与ARE底物结合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CH型锌指蛋白质 RNA结合蛋白质 等温滴定量热法 荧光光谱分析 微型热泳动
下载PDF
非特异性抗体80R的改造对SARS-CoV-2识别增强的研究
15
作者 李冰香 王红叶 +2 位作者 朱小永 王晶晶 孙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2年第3期36-42,共7页
目的利用抗体工程技术快速获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识别抗体。方法针对SARS-CoV抗体80R,因其不能很好地识别SARS-CoV-2-S蛋白,通过不同长度氨基酸重复和延伸等... 目的利用抗体工程技术快速获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识别抗体。方法针对SARS-CoV抗体80R,因其不能很好地识别SARS-CoV-2-S蛋白,通过不同长度氨基酸重复和延伸等策略对80R的重链功能区进行了突变改造。结果改造共获得了12个突变抗体,通过ELISA检测表达的抗体,发现Mu8对SARS-CoV-2的S蛋白识别增强,微量热泳动检测显示Mu8具备了相应的抗体亲和力,K_(d)为(7.29±2.34)μmol/L。结论获得的突变抗体Mu8能够识别、结合SARS-CoV-2的S抗原,该策略为新发病原体识别抗体的快速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力 快速制备 抗体改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微量热泳动
原文传递
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与HBV的PreS1相互作用位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靳鑫 王石磊 +6 位作者 吴爽 张祥 魏杰 阳媛 师悦嫄 牛司强 汪德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78 k D的葡萄糖调节蛋白(the 78 k D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前S1蛋白(Pre S1)的相互作用位点。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GRP78的基因,将扩增的目的基因克隆至p W28载体质粒... 目的:初步研究78 k D的葡萄糖调节蛋白(the 78 k D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前S1蛋白(Pre S1)的相互作用位点。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GRP78的基因,将扩增的目的基因克隆至p W28载体质粒,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834中表达,经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GRP78蛋白;将Pre S1 3个截短片段的重组质粒(p GST-Pre S1-X1/X2/X3)在B834中表达后,经过GST亲和层析柱纯化相应蛋白;利用蛋白质体外结合实验(pull down)、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检测GRP78与Pre S1 3个截短片段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W28-GRP78;获得GRP78蛋白及Pre S1 3个截短片段的融合蛋白;pull down及MST实验验证了GRP78可以与Pre S1的3个片段结合,且GRP78与GST-Pre S1-X1结合效果最好。结论: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及蛋白质表达纯化技术,获得GRP78蛋白及Pre S1截短片段的融合蛋白,并初步筛选了Pre S1与GRP78的相互作用位点,为后续研究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调节蛋白 前S1蛋白 蛋白质体外结合实验 微量热泳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