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流动系统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24
1
作者 尹执中 胡桅林 过增元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6,共4页
概括介绍了微流动系统的发展情况 ,特别介绍了微型传感器、微型泵、微型阀。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微流动系统 微型传感器 微型泵
下载PDF
基于MEMS的微泵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沫然 李志信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1,共3页
主要介绍了基于MEMS的微泵 10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微泵是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中重要的执行器件 ,在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微泵可以分为有阀泵和无阀泵两大类 ,一般来说 ,有阀泵的制造工艺和应用技术比较成熟 ,但存在加工尺... 主要介绍了基于MEMS的微泵 10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微泵是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中重要的执行器件 ,在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微泵可以分为有阀泵和无阀泵两大类 ,一般来说 ,有阀泵的制造工艺和应用技术比较成熟 ,但存在加工尺寸限制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无阀泵的原理新颖 ,结构相对简单 ,更适合微型化发展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微泵 微电子机械系统 有阀泵 无阀泵
下载PDF
危重患者高浓度静脉补钾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何清 王菁华 +4 位作者 刘亚林 唐普贤 常志刚 杜立清 黄秀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6-4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钾微量泵入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28例合并低钾血症的危重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0.5ml/s且每小时尿量〉50m13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补钾浓度分别为1208mmol/... 目的探讨高浓度钾微量泵入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28例合并低钾血症的危重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0.5ml/s且每小时尿量〉50m13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补钾浓度分别为1208mmol/L(相当于质量分数为9%的KCI溶液)、201mmol/L(相当于1.5%的KCI溶液),补钾速度相同。均进行严密监测与血钾浓度监测,血钾正常时停止补钾。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补钾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5±3.22)h比(14.18±4.93)h,P〉0.053;治疗组补钾的液体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24.36±25.79)ml比(680.83±236.70)ml,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高钾血症或急性心功能不全。两组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对补钾时间无明显影响。补钾前血钾浓度与补钾量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r=-0.259,P〈0.01)。结论高浓度钾微量泵入治疗危重患者低钾血症可以在短时间内纠正低钾血症,是安全有效的。肾功能轻度异常但无少尿及无尿的患者也可以在严密监测下高浓度补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高浓度钾 微量泵 低钾血症
原文传递
微型泵和微型阀的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勇 周兆英 叶雄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60,共5页
微型泵、阀及微量流体控制系统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微型机械研究中一活跃的分支。本文着重介绍微型泵、阀的研究现状,论述微型泵、阀的结构设计,致动原理及其实现性能等。
关键词 微型机械 阀门 制造
下载PDF
基于硅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 被引量:11
5
作者 程秀兰 蔡炳初 +2 位作者 徐东 陈鉴 王莉 《微细加工技术》 2002年第2期58-67,共10页
基于硅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 (μFCs)是微机电系统 (MEMS)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等领域。主要综述了微流体控制系统中的微流体传感器、微型泵、微型阀的工作结构原理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同时还探讨了集... 基于硅结构的微流体控制系统 (μFCs)是微机电系统 (MEMS)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等领域。主要综述了微流体控制系统中的微流体传感器、微型泵、微型阀的工作结构原理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同时还探讨了集成微流体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结构 微流体 控制系统 微机电系统 传感器 微型泵 微型阀 MEMS
下载PDF
微泵持续湿化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宁燕 谢莉芳 曹家燕 《全科护理》 2009年第14期1225-122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泵持续滴入,湿化液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对照组采用气道滴注,湿化液为生理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泵持续滴入,湿化液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对照组采用气道滴注,湿化液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比较两组病人湿化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湿化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刺激性咳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泵持续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微泵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下载PDF
微泵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秀红 《排灌机械》 2003年第1期5-8,48,共5页
介绍了近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微泵研究的最新成果,根据有无可动阀及不同的驱动方式,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压电驱动微泵、静电驱动微型泵、双金属驱动微泵、形状记忆合金薄膜驱动微泵、热驱动薄膜微泵、收缩—扩张型微泵、电液动力微泵(EHD... 介绍了近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微泵研究的最新成果,根据有无可动阀及不同的驱动方式,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压电驱动微泵、静电驱动微型泵、双金属驱动微泵、形状记忆合金薄膜驱动微泵、热驱动薄膜微泵、收缩—扩张型微泵、电液动力微泵(EHD泵)、热驱动型微泵、热气致动微泵、基于粘性的微泵、双膜微泵、磁动力微泵等各种微泵的结构、原理、应用情况,展望了微泵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泵 无阀型微泵 有阀型微泵 研究进展 微型机械
下载PDF
微量泵持续胰岛素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明 张立绘 +3 位作者 翟晓丹 杨宽 王艳艳 刘红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46-51,共6页
目的 基于IRS-1/PI3K/GLUT4胰岛素代谢通路探究微量泵持续胰岛素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DKA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 目的 基于IRS-1/PI3K/GLUT4胰岛素代谢通路探究微量泵持续胰岛素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DKA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静脉缓慢滴注胰岛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予以微量泵持续胰岛素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维持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水平、血气分析、氧化应激反应、IRS-1/PI3K/GLUT4胰岛素代谢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P<0.05)。观察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3、7 d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pH值、碳酸氢根离子、二氧化碳结合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IRS-1、PI3K、GLUT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P<0.05)。结论 微量泵持续胰岛素泵入联合奥曲肽对DKA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血糖水平,有效避免低血糖发生,可能与调节IRS-1/PI3K/GLUT4胰岛素代谢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奥曲肽 胰岛素 微量泵 血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低血糖
下载PDF
模糊PID自适应控制在微型齿轮泵恒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汉忠 俞鹏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0-53,84,共5页
用微型齿轮泵来实现液体小流量精确控制在工业领域应用较多,这类流量控制场合通常需要超调小、快速稳定、稳态精度高,为得到这些较理想的动态及稳态性能,本文提出了采用模糊PID自适应控制算法来弥补传统PID控制参数整定的不足,通过实例... 用微型齿轮泵来实现液体小流量精确控制在工业领域应用较多,这类流量控制场合通常需要超调小、快速稳定、稳态精度高,为得到这些较理想的动态及稳态性能,本文提出了采用模糊PID自适应控制算法来弥补传统PID控制参数整定的不足,通过实例建模、算法设计、仿真试验、实物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自适应控制能减小超调、快速稳定,并且稳态精度高,该方法在性能上要优于传统PID控制,在流量定量控制场合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 恒流控制 微型泵
下载PDF
心脏术后早期静脉高浓度补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0
作者 魏峻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1期648-650,共3页
为了早期迅速纠正心脏手术后低血钾 ,避免心律失常发生 ,将心脏术后低钾血症患者 10 0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0例 ,采用微泵经锁骨下静脉推注氯化钾 ;对照组 5 0例 ,采用常规静脉滴注氯化钾 ;补钾过程中 ,动态监测血钾浓度 ,持续心... 为了早期迅速纠正心脏手术后低血钾 ,避免心律失常发生 ,将心脏术后低钾血症患者 10 0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0例 ,采用微泵经锁骨下静脉推注氯化钾 ;对照组 5 0例 ,采用常规静脉滴注氯化钾 ;补钾过程中 ,动态监测血钾浓度 ,持续心电监护 ,了解心率、心律、血压及心电图变化 ,监测尿量。结果 :补钾后 2、4、8、16 h两组血钾值及恢复正常率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均 P<0 .0 1) ,两组均未因补钾发生不良反应。提示 :微泵静脉推注补钾见效快、安全 ,适用于心脏术后低血钾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 微泵 静脉补钾 疗效
下载PDF
两腔压电泵结构与特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阚君武 彭太江 +2 位作者 唐可洪 杨志刚 邵承会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介绍了两个压电振子所构成的两腔串联和两腔并联压电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两个压电振子驱动方式(同步工作和交叉工作)对两种结构压电泵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制作了两腔串联和两腔并联压电泵的试验样机,分别测试了两个腔体同步工作... 介绍了两个压电振子所构成的两腔串联和两腔并联压电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两个压电振子驱动方式(同步工作和交叉工作)对两种结构压电泵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制作了两腔串联和两腔并联压电泵的试验样机,分别测试了两个腔体同步工作和交叉工作状态下压电泵的输出能力,并与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理论和试验两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驱动电压和频率条件下,两个腔体交叉工作时压电泵的输出能力较好,其中并联泵的流量最大,为单个腔体流量的2倍;而串联泵的流量串联泵压力最大,是单个腔体输出压力的2倍,同时其流量也有大幅度提高,约为单个腔体流量的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压电振子 两腔体
下载PDF
热驱动微型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尹执中 徐宁 +4 位作者 庞江涛 刘理天 胡桅林 过增元 金观昌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5-70,共6页
本文对热驱动微型泵在空载和有负载 (即泵送液体 )情况下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空载情况下 ,在所测频率范围内 ,膜片的振幅随频率减小 ,但泵腔的体积变化率随频率基本不变 ;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 ,膜片平衡位置逐渐远离其静止位置 ,当功... 本文对热驱动微型泵在空载和有负载 (即泵送液体 )情况下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空载情况下 ,在所测频率范围内 ,膜片的振幅随频率减小 ,但泵腔的体积变化率随频率基本不变 ;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 ,膜片平衡位置逐渐远离其静止位置 ,当功率足够大时,膜片平衡位置的变化将减缓 ,振幅变化也将减缓。实验测定了有负载情况下泵的频率特性,对应于最大流量的频率为3Hz ;实测了流量随加热功率的变化 ,当功率较小时 ,流量缓慢变化 ,当功率较大时 ,流量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机械 微型泵 传热 流动 热驱动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压电式双向无阀微泵的研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蔚 田丽 +3 位作者 鲍志勇 刘晓为 王喜莲 杨松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2018-2021,共4页
采用氧化、光刻、腐蚀、键合等MEMS技术,研制了一种硅基压电式双向无阀微泵,泵的外形尺寸为30×14×3mm3,泵腔体体积约10mm3.通过大量试验测试,得到了泵压、流量与工作频率、波形、电压幅值之间的关系.当工作电压为110V、频率为... 采用氧化、光刻、腐蚀、键合等MEMS技术,研制了一种硅基压电式双向无阀微泵,泵的外形尺寸为30×14×3mm3,泵腔体体积约10mm3.通过大量试验测试,得到了泵压、流量与工作频率、波形、电压幅值之间的关系.当工作电压为110V、频率为40Hz时,微泵的正向最大泵压为120mm水柱,频率为50-90Hz时,最大流量70μl/min;当频率为35Hz时,微泵的反向最大泵压为70mm水柱,最大流量56μ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双向微泵 压电驱动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压电双晶片驱动的压电微泵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海宁 崔大付 +1 位作者 耿照新 陈兴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2-304,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压电微泵。该微泵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泵膜,利用双面湿法腐蚀形成被动阀,并利用压电双晶片作为驱动部件。对压电双晶片的理论变形量和压电微泵的泵腔变化量、泵腔压缩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其输出流... 介绍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压电微泵。该微泵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泵膜,利用双面湿法腐蚀形成被动阀,并利用压电双晶片作为驱动部件。对压电双晶片的理论变形量和压电微泵的泵腔变化量、泵腔压缩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其输出流量进行了测试。在100 V、20 Hz的方波驱动下,该压电微泵的最大输出流量为317μL/min。结果显示该压电微泵的制作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流体驱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泵 压电双晶片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下载PDF
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压电微泵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海宁 崔大付 +1 位作者 耿照新 陈兴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2-84,8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压电微泵。该微泵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泵膜,使用了一个主动阀和一个被动阀,并利用压电双晶片作为驱动部件。压电双晶片和PDMS泵膜的组合可以产生较大的泵腔体积改变和压缩比,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并提... 介绍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压电微泵。该微泵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泵膜,使用了一个主动阀和一个被动阀,并利用压电双晶片作为驱动部件。压电双晶片和PDMS泵膜的组合可以产生较大的泵腔体积改变和压缩比,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并提高了成品率。对压电微泵的输出流量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电压、频率以及背压对流量均有显著影响。在100 V,25Hz的方波驱动下,该压电微泵的最大输出流量为458μL/m in,最大输出压力为6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泵 压电双晶片 聚二甲基硅氧烷 复合阀
下载PDF
具有微流量检测功能的集成微流量泵驱动结构 被引量:10
16
作者 庞江涛 战长青 刘理天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共3页
根据我们研制成功的铝硅双金属驱动微流量泵驱动结构的特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现微流量泵驱动结构与微流量传感器系统集成的方法。该方法在原微流量泵双金属驱动结构的单晶硅膜上集成制作了微流量传感器。这种一体化的集成驱动结构单元... 根据我们研制成功的铝硅双金属驱动微流量泵驱动结构的特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现微流量泵驱动结构与微流量传感器系统集成的方法。该方法在原微流量泵双金属驱动结构的单晶硅膜上集成制作了微流量传感器。这种一体化的集成驱动结构单元同时具有驱动功能和流量检测功能,并且制作工艺简单,为进一步实现与控制电路集成的集成微流量泵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量泵 微流量传感器 微流量检测
下载PDF
新型的形状记忆合金/硅薄膜微驱动器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东 蔡炳初 +1 位作者 丁桂甫 王莉 《微细加工技术》 1999年第4期51-55,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硅微加工技术制作的NiTi/Si 薄膜结构的双向微驱动器。它利用NiTi 形状记忆合金薄膜(SMA) 大的相变回复应力和Si 衬底膜的反偏置力产生有一定位移量的双向运动。对NiTi 薄膜进行合理的图形化后使得... 介绍了一种用硅微加工技术制作的NiTi/Si 薄膜结构的双向微驱动器。它利用NiTi 形状记忆合金薄膜(SMA) 大的相变回复应力和Si 衬底膜的反偏置力产生有一定位移量的双向运动。对NiTi 薄膜进行合理的图形化后使得驱动器位移量增大,双向效应显著,响应速度提高。同时图形化后的NiTi 膜也是加热电阻,使驱动结构简单,所需功率减少。驱动器实际驱动面积为3 ×3m m2 厚度为20μm 。可产生的最大位移为50μm ,最高驱动频率可达100Hz。驱动功率可减小到200m W。经过1000 万次振动后,驱动膜无开裂,性能正常。它已被成功的应用于压缩型微泵,该泵最大流量达340μL/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形状记忆合金 微驱动器 微机电系统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硅复合膜驱动的微泵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东 蔡炳初 +3 位作者 王莉 丁桂甫 周勇 俞爱斌 《微细加工技术》 2000年第4期50-55,共6页
形状记忆合金 /硅复合膜驱动的微泵由一个可形变腔体和两个单向硅薄片阀组成。微驱动膜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相变时具有大的可回复应力和Si衬底膜的反偏置力 ,产生双向往复振动。采用图形化的NiTi薄膜作为热诱发相变的加热电阻 ,有... 形状记忆合金 /硅复合膜驱动的微泵由一个可形变腔体和两个单向硅薄片阀组成。微驱动膜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相变时具有大的可回复应力和Si衬底膜的反偏置力 ,产生双向往复振动。采用图形化的NiTi薄膜作为热诱发相变的加热电阻 ,有效地提高了动态响应频率 ,同时降低了驱动功率。通过驱动结构的优化设计 ,增加了驱动位移和工作寿命。微泵采用Si表面和立体微加工工艺、金 -硅共晶键合等技术制备。它的外形尺寸为 6mm× 6mm× 1 .5mm ,最大输出流量为 340 μl/min ,最高驱动频率为 1 0 0Hz,往复振动次数大于 4×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薄 微驱动器 微泵 复合膜驱动
下载PDF
微型阀和微型泵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白韶红 《传感器世界》 2000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通过对其工作过程的具体描述,指出微型机械技术的出现将引起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另外,文中还介绍了微型阀和微型泵的结构、原理与应用。
关键词 微型阀 微型泵 微型机械
下载PDF
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清岭 陈令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6-1415,共10页
在微流控系统所需的功能单元中,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操作单元尤为重要。微系统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影响变得十分明显,在工程意义上,常规的流体体积流动的驱动方法在微管道中往往效果不好甚至是不可行的。本文简要评述了用于微流体驱动的机械... 在微流控系统所需的功能单元中,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操作单元尤为重要。微系统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影响变得十分明显,在工程意义上,常规的流体体积流动的驱动方法在微管道中往往效果不好甚至是不可行的。本文简要评述了用于微流体驱动的机械微型泵技术,基于电、光、磁等的非机械微型泵技术,以及微流体的高效混合控制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微流体驱动与控制的未来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 微泵 流体驱动 流体控制 微电子机械系统 微化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