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溶血病壮族患儿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符宝铭 石明芳 袁茜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04-705,共2页
目的分析壮族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 ,并探讨其与汉族患儿的差异。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269例疑似HDN壮族患儿和295例汉族患儿进行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出生3d为临界点,分析不同日... 目的分析壮族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 ,并探讨其与汉族患儿的差异。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269例疑似HDN壮族患儿和295例汉族患儿进行ABO溶血三项试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出生3d为临界点,分析不同日龄壮族患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壮族A型患儿各试验检测阳性率均高于B型(P<0.05),日龄不超过3d者各试验阳性率均高于日龄超过3d者(P<0.05)。壮族新生儿各试验检测阳性率高于汉族,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O血型为A型的壮族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阳性率高于B型;壮、汉两族阳性率相近。溶血三项试验对HDN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微柱凝胶法 壮族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检测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Meta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洋 王慧茹 +1 位作者 周明 李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1期2646-2648,共3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MGT)检测孕妇血清Ig G抗体效价和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HDN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的数据库: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并且语种不限...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MGT)检测孕妇血清Ig G抗体效价和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HDN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的数据库: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并且语种不限,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对照研究,然后应用Stata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合并优势比(OR)和95%的可信区间(95%CI),并且对相关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发表偏倚的评价。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15篇,9 452例病例。设定Ig G效价<64为正常参考值,孕妇血清Ig G抗A(B)效价≥64且<128,其血型不合胎儿发生ABO-HDN的相关性为:OR=8.76,95%CI=4.44~17.28,P=0.000、Ig G效价≥128且<256,ABO-HDN的相关性为:OR=22.74,95%CI=13.14~39.34,P=0.001、Ig G效价≥256且<512,ABO-HDN的相关性为:OR=54.54,95%CI=29.49~100.85,P=0.000、Ig G效价≥512,ABO-HDN的相关性为:OR=163.70,95%CI=90.21~297.07,P=0.009、Ig G效价≥64,ABO-HDN的相关性为:OR=29.72,95%CI=16.11~54.85,P=0.000。结论Ig G抗A(B)效价的阳性率与HDN的发病率有密切的相关性,从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孕妇的Ig G抗A(B)效价的增高,HDN的发生率就越高,定期检测O型孕妇体内的Ig G抗A(B)效价的水平可以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预防HD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新生儿溶血病 IGG抗体效价 O型血孕妇
原文传递
应用微柱凝胶法鉴定婴儿ABO及RH(D)血型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雷厉 孟庆宝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27-227,229,共2页
目的分析以微柱凝胶法全自动血型系统鉴定婴儿脐带血ABO及Rh(D)的血型可行性。方法选取500份婴儿脐带血标本,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结果在鉴定婴儿ABO和Rh(D)血型时,试管法正反定型符合率84.2%(421/500),微柱... 目的分析以微柱凝胶法全自动血型系统鉴定婴儿脐带血ABO及Rh(D)的血型可行性。方法选取500份婴儿脐带血标本,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结果在鉴定婴儿ABO和Rh(D)血型时,试管法正反定型符合率84.2%(421/500),微柱凝胶法符合率98.4%(492/500),且微柱凝胶法的正定型结果全部正确。RHD检测结果两法一致。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婴儿的ABO和Rh(D)血型时优于传统试管法,在常规血型检查应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ABO血型 RH(D)血型
下载PDF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在输血前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雷厉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5期511-512,共2页
目的 :评估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取3~5份O型供者红细胞 ,混合、洗涤 ,自制成不规则抗体筛检细胞。用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和微柱凝胶抗人球技术对4150份受血者血样作抗体筛选双盲平行试验 ,分析、... 目的 :评估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取3~5份O型供者红细胞 ,混合、洗涤 ,自制成不规则抗体筛检细胞。用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和微柱凝胶抗人球技术对4150份受血者血样作抗体筛选双盲平行试验 ,分析、评价两种技术的检出率。结果 :用微柱凝胶技术和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对4150份受血者血样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阳性率分别为0 .63 %(26/4150)和0 .48 %(20/4150) ,两法共同阳性20例 ,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有6例漏检 ,两种方法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5)。结论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作输血前抗体筛选 ,灵敏度高 ,结果可靠 ,操作简便 ,可以取代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 ,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 抗体筛选 不规则抗体 抗球蛋白 微柱凝胶技术 受血者 血样 球技 传统 结论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相符的统计及原因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海宇 张珂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1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本院10 136例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结果不符的比例及原因,使交叉配血实验顺利进行,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肿瘤患者做微柱凝胶法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结果不符进行... 目的探讨分析本院10 136例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结果不符的比例及原因,使交叉配血实验顺利进行,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肿瘤患者做微柱凝胶法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结果不符进行统计及原因分析。结果在本院10 136例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结果不符的28例,占总数的0.28%。在这28例的标本中,肿瘤患者抗体减弱15例,占53.6%;冷凝集素8例,占28.6%;ABO血型亚型2例,占7.1%;人为技术错误2例,占7.1%;多发性骨髓瘤1例,占3.6%。结论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结果不相符中,肿瘤患者抗体减弱占据首位,其次是冷凝集素,所以检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各种试验技术,认真对待每一份待检标本,辨析各种异常情况,掌握鉴定方法,确保患者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 ABO血型 正反定型
下载PDF
新生儿脐血ABO血型正反定型及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陈才生 王雷萍 +2 位作者 翁彬 雷厉 孟庆宝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ABO正反定型的符合情况及交叉配血试验在婴幼儿输血时的局限性。方法选2010名新生儿的脐血标本,用微柱凝胶血型卡进行正定型,用试管法和纸片法做反定型,用微柱凝胶技术选择异型血与脐血进行交叉配血。结果正定型为A型700... 目的探讨婴幼儿ABO正反定型的符合情况及交叉配血试验在婴幼儿输血时的局限性。方法选2010名新生儿的脐血标本,用微柱凝胶血型卡进行正定型,用试管法和纸片法做反定型,用微柱凝胶技术选择异型血与脐血进行交叉配血。结果正定型为A型700份标本中,499份检出抗B,但有39例反应弱,201例未检出抗B,抗B检出率为71.28%(499/700)。正定型为B型的510例标本中,373例检出抗A,但有23例反应弱,137例未检出抗A,抗A检出率为73.13%(373/510)。正定型为O型的800例标本中,只有571例同时检出了抗A和抗B,检出率为71.37%(571/800),131例未检出抗A、抗B,占16.38%(131/800),另有53例仅检出抗A,45例仅检出抗B。选用反定型完全没有凝集的新生儿A、B型的血清各40例分别进行相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即A(B)型血清+B(A)型红细胞,在这80例的配血结果中:盐水配血法全部阴性,聚凝胺配血法有2例弱阳性,微柱凝胶技术配血法发现有8例弱阳性。结论新生儿ABO血型鉴定中大部分已正反定型相符,在新生儿常规血型检查时反定型的价值不可忽视。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技术能有效地发现微弱的血型抗体,是一种较为敏感、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脐血 新生儿 交叉配血 微柱凝胶技术
下载PDF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 被引量:3
7
作者 翁彬 王雷萍 赵祥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5-36,共2页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鉴定。方法新生儿产出后断脐带时留取脐血血样,先用传统的试管法对脐血标本作ABO血型鉴定,不能定出血型的标本用微柱凝胶技术鉴定,仍不能定出血型者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序列...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鉴定。方法新生儿产出后断脐带时留取脐血血样,先用传统的试管法对脐血标本作ABO血型鉴定,不能定出血型的标本用微柱凝胶技术鉴定,仍不能定出血型者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PCR-SSP)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传统的试管法仅能对83.98%(4561/5431)的脐血血样正确定出ABO血型,用微柱凝胶技术仍有1.77%(96/5431)的标本不能定出ABO血型,对以上疑难标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容易地定出了ABO血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敏感,应取代试管法ABO血型定型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新生儿 脐血 微柱凝胶技术 PCR-SS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