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苯磺酸乙酯检测方法 ,并进行方法学研究,保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1%三乙胺溶液加磷酸调p H 3.0∶乙腈(65∶35)为流动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对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中的苯磺酸...目的建立苯磺酸乙酯检测方法 ,并进行方法学研究,保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1%三乙胺溶液加磷酸调p H 3.0∶乙腈(65∶35)为流动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对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中的苯磺酸乙酯进行检测,并按照ICH规定的限度检测方法 ,对该方法进行包括检测限、定量限和回收率试验在内的方法学研究。结果检测限为1.51ppm,信噪比为4.03∶1;定量限为4.03ppm,信噪比为12.63∶1;平均回收率为82.57%,RSD为2.4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苯磺酸乙酯5ppm的限度检测,对苯磺酸氨氯地平中苯磺酸乙酯检测结果显示明显小于限度值5ppm。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改良一步式经皮肾穿刺造瘘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因结石或输尿管狭窄所致梗阻性肾积液或积脓、并有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病史的患者65例,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45岁。随机分2组行经皮肾造瘘引流术。一步式组32例,以改良一步式经...目的评价改良一步式经皮肾穿刺造瘘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因结石或输尿管狭窄所致梗阻性肾积液或积脓、并有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病史的患者65例,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45岁。随机分2组行经皮肾造瘘引流术。一步式组32例,以改良一步式经皮肾造瘘管直接穿刺引流;逐步式组33例,以传统经皮肾筋膜扩张套管进行肾穿刺造瘘。术前2组平均年龄、肾积液厚度、血肌酐、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步式组与逐步式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9%vs 78.8%)、手术时间(10.2±2.4 vs 25.6±5.7 min)、平均出血量(5.2±2.6 vs 30.3±6.4 ml)、平均穿刺次数(1.1±0.6 vs 2.3±1.2次)、并发症发生率(3.1%vs 9.1%)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式经皮肾穿刺造瘘法与传统逐步筋膜扩张套管法比较操作简便、出血量少、成功率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苯磺酸乙酯检测方法 ,并进行方法学研究,保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1%三乙胺溶液加磷酸调p H 3.0∶乙腈(65∶35)为流动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对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中的苯磺酸乙酯进行检测,并按照ICH规定的限度检测方法 ,对该方法进行包括检测限、定量限和回收率试验在内的方法学研究。结果检测限为1.51ppm,信噪比为4.03∶1;定量限为4.03ppm,信噪比为12.63∶1;平均回收率为82.57%,RSD为2.4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苯磺酸乙酯5ppm的限度检测,对苯磺酸氨氯地平中苯磺酸乙酯检测结果显示明显小于限度值5ppm。
文摘目的评价改良一步式经皮肾穿刺造瘘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因结石或输尿管狭窄所致梗阻性肾积液或积脓、并有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病史的患者65例,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45岁。随机分2组行经皮肾造瘘引流术。一步式组32例,以改良一步式经皮肾造瘘管直接穿刺引流;逐步式组33例,以传统经皮肾筋膜扩张套管进行肾穿刺造瘘。术前2组平均年龄、肾积液厚度、血肌酐、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步式组与逐步式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9%vs 78.8%)、手术时间(10.2±2.4 vs 25.6±5.7 min)、平均出血量(5.2±2.6 vs 30.3±6.4 ml)、平均穿刺次数(1.1±0.6 vs 2.3±1.2次)、并发症发生率(3.1%vs 9.1%)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式经皮肾穿刺造瘘法与传统逐步筋膜扩张套管法比较操作简便、出血量少、成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