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 被引量:20
1
作者 侯元凯 王义 +1 位作者 丛文铭 吴孟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9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与恶性肿瘤的转移具有一定关系,但它与肝细胞癌的转移特别是与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关系罕有报道。本实验探讨KiSS-1基因在门静脉癌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肝细... 背景与目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与恶性肿瘤的转移具有一定关系,但它与肝细胞癌的转移特别是与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关系罕有报道。本实验探讨KiSS-1基因在门静脉癌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肝细胞癌组织及11例门静脉癌栓组织中KiSS-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结果:门静脉癌栓组、伴癌栓肝细胞癌组、不伴癌栓肝细胞癌组中KiSS-1基因的mRNA阳性率分别为18.2%(2/11)、16.1%(5/31)、63.2%(12/19),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11)、12.9%(4/31)、47.4%(9/19),癌栓组和伴癌栓肝细胞癌组的KiSSmRNA和蛋白阳性率均明显低于不伴癌栓肝细胞癌组(P<0.05),而癌栓组与伴癌栓肝细胞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MMP-9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2.7%(8/11)、77.4%(24/31)、31.6%(6/19),MMP-9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1.8%(9/11)、83.9%(26/31)、42.1%(8/19),癌栓组与伴癌栓肝细胞癌组的MMP-9mRNA和蛋白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不伴癌栓的肝细胞癌组(P<0.05)。KiSS-1基因与MMP-9的mRNA和蛋白阳性率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2、-0.473,P值均<0.05)。结论:KiSS-1基因、MMP-9与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密切相关,KiSS-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MMP-9表达而抑制门静脉癌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KISS-1基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门静脉癌栓
下载PDF
KISS-1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辉 赵丹懿 宋永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2,共2页
目的:检测肾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ISS-1基因的表达并在体外实验中验证其缺失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肾癌患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ISS-1基因mRNA的表达,应用RNA干扰技术获得KISS-1基因表达缺失的肾癌... 目的:检测肾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ISS-1基因的表达并在体外实验中验证其缺失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肾癌患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KISS-1基因mRNA的表达,应用RNA干扰技术获得KISS-1基因表达缺失的肾癌细胞株,检测干扰前后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结果:转移灶中的KISS-1mRNA表达较原发灶中明显下调,KISS-1表达与肿瘤远处转移呈显著相关。干涉前后都有细胞穿透滤膜,干涉后细胞数明显高于干涉前,细胞数分别为31±6和78±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KISS-1基因表达缺失的肾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结论:KISS-1基因在肾癌中具有转移抑制作用,可能在肾癌转移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转移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KISS-1基因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初桂伟 王利伟 +4 位作者 赵月 田春燕 李馥郁 苏楠 王连友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185-1187,1210,共4页
目的探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结肠黏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结肠癌,n=68)与对照组(结肠息肉,n=86)。采集两组患者病灶组织标本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结肠黏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结肠癌,n=68)与对照组(结肠息肉,n=86)。采集两组患者病灶组织标本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分析两组nm23-H1蛋白表达差异及其与肿瘤淋巴转移、远处器官转移、Duke’s大肠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病灶标本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中有淋巴结转移亚组<无淋巴结转移亚组<对照组,有远处器官转移亚组<无远处器官转移亚组<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与其组织nm23-H1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较低,且与其转移潜力相关性良好,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抑制基因 NM23-H1 结肠癌 结肠息肉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TMSG-1、Ki-67、Pgp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白春侠 李晗 +2 位作者 刘丽 崔冬梅 卫广辉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3期1930-1934,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1,TMSG-1)、Ki-67、P-糖蛋白1(P-glycoprotein 1,Pgp1)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在普外科做活检的患...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1,TMSG-1)、Ki-67、P-糖蛋白1(P-glycoprotein 1,Pgp1)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在普外科做活检的患者30例。取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通过活检取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制作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MSG-1、Ki-67、Pgp1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TMSG-1、Ki-67、Pgp1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相比,癌旁组织和癌组织组TMSG-1、Ki-67、Pgp1阳性表达较高,癌组织组TMSG-1、Ki-67、Pgp1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组(P<0.05)。结直肠癌低分化TMSG-1、Ki-67、Pgp1表达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P<0.05)。结直肠癌浆膜下浸润TMSG-1、Ki-67、Pgp1表达高于黏膜下和浆膜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有淋巴结转移TMSG-1、Ki-67、Pgp1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Ⅰ+Ⅱ期和Ⅲ+Ⅳ期TMSG-1、Ki-67、Pgp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G-1、Ki-67、Pgp1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G-1、Ki-67、Pgp1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TMSG-1、Ki-67、Pgp1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TMSG-1、Ki-67、Pgp1间具有相关性,随结直肠癌患者病情发展,出现异常表达,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KI-67 P-糖蛋白1
下载PDF
乳腺癌中KAI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甘梅富 吴影 陈汉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1-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KAI1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乳腺癌及3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的KA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中KAI1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正常组织... 目的:研究KAI1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乳腺癌及3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的KA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中KAI1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正常组织及非侵袭性乳腺癌中,KAI1蛋白呈高表达;反之,在浸润性乳腺癌中KAI1表达减少。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61例乳腺癌中,KAI1蛋白高表达率为21.3%(13/61),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46例中,KAI1蛋白高表达率为39.0%(18/4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发现KAI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无相关性。结论: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KAI1蛋白表达降低在乳腺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KAI1蛋白表达可能成为监测人乳腺癌进展及临床上判断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KAI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肠癌相关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邵佳发 张树春 +1 位作者 周媛媛 白松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2期3424-3426,共3页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由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从而导致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与大肠癌有关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有nm23、KAI1、E-钙黏素基因、p16、Tip30/CC3、DPC4/SMAD4等。它们在大肠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会导致...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由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从而导致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与大肠癌有关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有nm23、KAI1、E-钙黏素基因、p16、Tip30/CC3、DPC4/SMAD4等。它们在大肠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会导致癌组织发生浸润和转移,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因此,它们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大肠癌 NM23基因 KAI1基因 E-钙黏素基因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LVD、MVD、CEAmRNA及KAI1和Kiss-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汪国文 王祖义 +3 位作者 黎传奎 王萍 柴大敏 承泽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8-354,共7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研究很多,有些临床病理因素已被公认与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对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癌胚抗原...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研究很多,有些临床病理因素已被公认与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对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CEAmRNA)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Kiss-1的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7例NSCLC患者,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 chip)技术对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肺癌组织LVD、MVD和KAI1、Kiss-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全组的5年生存率为18%,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CEAmRNA的阳性表达、MVD、LVD和Kiss-1的表达对生存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和CEAmRNA的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NSCLC患者中MVD、LVD和Kiss-1及CEAmRNA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胚抗原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KAI1 KISS-1 预后
下载PDF
Kiss-1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洪波 汪庚明 +4 位作者 江浩 张亚军 周育夫 崔慧君 承泽农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2期1833-1835,F0003,共4页
目的检测Kiss-1基因在5种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Z、SUNE-1、SUNE-1-5-8F、SUNE-1-6-10B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种细胞株中Kis... 目的检测Kiss-1基因在5种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Z、SUNE-1、SUNE-1-5-8F、SUNE-1-6-10B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种细胞株中Kiss-1基因的表达。结果 5种细胞株中Kiss-1蛋白的表达皆为阳性,在低转移性细胞株SUNE-1-6-10B中Kiss-1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具有较高转移习性细胞株中的表达(P<0.01)。5种细胞株中均扩增出Kiss-1 mRNA,在低转移性细胞株SUNE-1-6-10B中Kiss-1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具有较高转移习性细胞株中的表达(P<0.01)。结论 Kiss-1基因在低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细胞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细胞中低表达,提示了该基因可能在鼻咽癌肿瘤细胞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KISS-1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免疫组织化学法
原文传递
固本抑癌方对Lewis肺癌kiss-1、nm2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山广志 凌仕良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固本抑癌方对荷Lewis肺癌的C57小鼠瘤组织kiss-1、nm2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近交系C57小鼠为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固本抑癌方低、中、高剂量组,阿霉素组,阿霉素+固本抑癌方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肿瘤细胞kiss-1... 目的研究中药固本抑癌方对荷Lewis肺癌的C57小鼠瘤组织kiss-1、nm2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近交系C57小鼠为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固本抑癌方低、中、高剂量组,阿霉素组,阿霉素+固本抑癌方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肿瘤细胞kiss-1、nm2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阿霉素+固本抑癌方组,阿霉素组,以及固本抑癌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肿瘤细胞kiss-1、nm23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阿霉素+固本抑癌方组与阿霉素组,固本抑癌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kiss-1、nm23基因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抑癌方能提高瘤组织kiss-1、nm23基因的表达水平,对肺癌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转移 固本抑癌方 抑癌基因 KISS-1 NM23
下载PDF
KISS1、KAI1和FH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文星 颜芳 王雅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KISS1、KAI1和FHL1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和31例非癌组织中的KISS1、KAI1和FHL1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KISS1、KAI1和FHL1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和31例非癌组织中的KISS1、KAI1和FHL1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乳腺癌中KISS1、KAI1和FHL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KISS1、KAI1和FHL1表达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KAI1表达与ER、PR呈负相关(P<0.05);FHL1表达与PR呈负相关(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分析KISS1、KAI1和FHL1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KISS1、KAI1和FHL1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组织芯片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KISS1 KAI1 FHL1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BRMS1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圆 朱作言 +1 位作者 赖志春 张文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41-1148,共8页
癌转移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癌转移的分子机制能为癌症的预后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癌转移抑制基因是一类只抑制癌细胞的转移而不影响肿瘤的发生与生长的基因。BRMS1是2000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癌转移抑制基因。它... 癌转移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癌转移的分子机制能为癌症的预后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癌转移抑制基因是一类只抑制癌细胞的转移而不影响肿瘤的发生与生长的基因。BRMS1是2000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癌转移抑制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还可以抑制黑素瘤细胞和小鼠乳腺癌细胞的转移。BRMS1定位于核内,与mSin3-HDAC复合体相互作用,并且可以改变乳腺癌细胞的connexin表达特征,从而恢复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连接通讯。文章就BRMS1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对其相关的基因也给予简单的介绍,并对它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转移抑制基因 BRMS1 CONNEXIN mSin3-HDAC复合体 ER
下载PDF
候选转移抑制基因(MTSS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小邹 洪育明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9-83,共5页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产物——转移消失蛋白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而在转移性肿瘤中,其表达缺失。在细胞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MTSS1发挥着重要作用。着重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产物——转移消失蛋白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而在转移性肿瘤中,其表达缺失。在细胞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MTSS1发挥着重要作用。着重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肿瘤 MTSS1 MIM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TIP30、KAI-1蛋白表达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振 林剑鹏 +1 位作者 王永锋 陆欢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Tat作用蛋白30(TIP30)、转移抑制基因1(KAI-1)蛋白表达与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实施根治术的119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TIP30、KAI-1蛋白...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Tat作用蛋白30(TIP30)、转移抑制基因1(KAI-1)蛋白表达与根治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实施根治术的119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TIP30、KAI-1蛋白表达。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TIP30、KAI-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癌组织TIP30、KAI-1蛋白阳性表达率。将癌组织TIP30、KAI-1蛋白表达作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TIP30、KAI-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51%、29.20%,癌旁组织分别为73.45%、75.22%,前者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浆膜层、未/低分化患者癌组织TIP30、KA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分别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未浸润浆膜层、中/高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率为23.01%,且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浆膜层、未/低分化均是其危险因素(OR=5.468、7.207、6.265、8.559,P<0.05),癌组织TIP30阳性表达、癌组织KAI-1蛋白阳性表达、术后规范治疗均是其保护因素(OR=0.591、0.480、0.560,P<0.05)。结论胃癌组织TIP30、KAI-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癌旁组织降低,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程度、肿瘤分化程度均有关,且上述指标与术后是否规范治疗均可影响根治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at作用蛋白30 转移抑制基因1 胃癌根治术 复发
下载PDF
顺铂通过抑制转移抑制基因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激活抑制HeLa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思 刘元林 +5 位作者 李雪 周向东 赵岳 张萍萍 童英 张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0-355,共6页
目的研究顺铂(DDP)抑制He La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顺铂0.02~75μmol·L-1处理He La细胞24或48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转移抑制基因1(MTSS1... 目的研究顺铂(DDP)抑制He La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顺铂0.02~75μmol·L-1处理He La细胞24或48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转移抑制基因1(MTSS1)基因的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和转移抑制基因1(MTSS1)蛋白水平。结果不同浓度DDP处理He La细胞24或48 h,可明显抑制He La细胞增殖(P〈0.0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4.14和11.82μmol·L-1;DDP处理组He La细胞较对照组迁移能力下降(P〈0.05);DDP使He La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DDP抑制He La细胞MTSS1的基因表达,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r24 h=-0.965,P〈0.01;r48 h=-0.953,P〈0.01);p-ERK,p-AKT及胞内MTSS1蛋白表达水平均随DDP浓度增加显著下降(pERK:r24 h=-0.875,P〈0.01;r48 h=-0.966,P〈0.01;p-AKT:r24 h=-0.831,P〈0.01;r48 h=-0.863,P〈0.01;MTSS1:r24 h=-0.969,P〈0.01;r48 h=-0.988,P〈0.01)。结论 DDP可能通过下调MTSS1的表达水平并抑制ERK和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而抑制宫颈癌He La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He La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转移抑制基因1
下载PDF
依托泊苷对卵巢癌细胞3AO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秋峪 陆晓媛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761-764,共4页
目的 研究依托泊苷(VP16)对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3AO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3AO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下形态学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药物对3AO细胞的生长... 目的 研究依托泊苷(VP16)对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3AO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3AO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下形态学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药物对3A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运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 分别从转录和蛋白翻译水平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的3AO细胞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情况.结果 药物作用下,3AO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深染及凋亡小体出现;MTT法结果 显示药物对3AO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VP16能显著上调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RT-PCR检测结果 显示VP16能同样增强KAI1mRNA的表达.结论 VP16不仅能抑制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生长,而且能增强癌细胞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可能为临床上抑制肿瘤转移的药物治疗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KAI1 3AO细胞 依托泊苷
下载PDF
KAI1/CD82 mRNA和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兴龙 汪庚明 +2 位作者 徐洪波 江浩 承泽龙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87-892,共6页
目的探讨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鼻咽癌和3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KAI1/CD82蛋白的表达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28例鼻咽癌和15例正常鼻咽部... 目的探讨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鼻咽癌和30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KAI1/CD82蛋白的表达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28例鼻咽癌和15例正常鼻咽部新鲜组织中KAI1/CD82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KAI1/CD82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12/28),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中的73.3%(1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3%(31/70),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中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均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68.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的28.6%和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N1、N2、N3亚组间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I1/CD82 mRNA和CD8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该基因可以抑制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望作为鼻咽癌诊断和预后判定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抑制基因 KAI1 CD82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BRMS1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谦 江浩 +4 位作者 汪庚明 徐洪波 张亚军 张雷 周育夫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2期1938-1940,F0003,共4页
目的在mRNA水平检测5株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BRMS1基因表达的差别,为进一步证实BRMS1基因是否在人鼻咽癌细胞株中有抑制转移作用且抑制转移能力是否与该5种细胞株转移习性具有一致性,为课题组进行下一步组织学实验以及动物实... 目的在mRNA水平检测5株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BRMS1基因表达的差别,为进一步证实BRMS1基因是否在人鼻咽癌细胞株中有抑制转移作用且抑制转移能力是否与该5种细胞株转移习性具有一致性,为课题组进行下一步组织学实验以及动物实验提供细胞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5株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SUNE-1、SUNE-1-5-8F、CNE-2Z、SUNE-1-6-10B,分别提取该5株细胞株中m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该5株细胞株中BRMS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BRMS1基因的mRNA在5株细胞株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存在差异。SUNE-1-6-10B表达量为标准值,SUNE-1-5-8F、SUNE-1、CNE-2Z、CNE-1中BRMS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标准值SUNE-1-6-10B表达量相比为标准值的(23±1)%、(49±2)%、(81±1)%、(86±2)%,较SUNE-1-6-10B细胞株中BRMS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77%、51%、19%、14%(P<0.05)。结论 BRMS1基因在5株不同转移习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RNA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在高转移习性细胞株中表达量低,而在低转移习性细胞株中表达量高,且其mRNA表达量随着细胞株的转移能力的增加而下降,从以上结果说明在鼻咽癌转移过程中BRMS1基因可能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BRMS1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内皮祖细胞携带KAI1/CD82基因对人鼻咽癌细胞裸鼠模型肺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庚明 周燕 +5 位作者 孙谦 徐洪波 查从亮 江浩 项平 陈振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分析转染KAI1/CD82基因的内皮祖细胞在鼻咽癌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过表达KAI1/CD8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获得高表达KAI1/CD82基因的稳转细胞(KAI1/CD82-EPCs);构建荷... 目的探讨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分析转染KAI1/CD82基因的内皮祖细胞在鼻咽癌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过表达KAI1/CD8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获得高表达KAI1/CD82基因的稳转细胞(KAI1/CD82-EPCs);构建荷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入KAI1/CD82-EPCs;观察KAI1/CD82-EPCs对裸鼠腋下移植瘤及其转移灶的影响。结果 EPCs组、空白组和KAI1/CD82-EPCs组成瘤时间(天)分别为14.70±3.81、15.05±3.85、14.20±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EPCs组、空白组和KAI1/CD82-EPCs组移植瘤的重量(g)分别为1.388±0.204、1.487±0.223、1.485±0.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EPCs组、空白组和KAI1/CD82-EPCs组肺转移灶生成率分别为55%、45%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三组肺脏的转移灶数目分别为34.27±5.35、38.44±9.63、17.50±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注射KAI1/CD82-EPCs的实验组肺转移灶KAI1/CD82呈阳性,EPCs组和空白组肺转移灶KAI1/CD82呈阴性。结论转染KAI1/CD82基因的EPCs对鼻咽癌裸鼠模型的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KAI1/CD82 血管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KAI1/CD82基因在不同转移习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卿 江浩 +1 位作者 汪庚明 徐洪波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451-454,共4页
目的体外培养5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人鼻咽癌细胞株,探讨不同转移潜能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KAI1/CD8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为鼻咽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中KAI1/C... 目的体外培养5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人鼻咽癌细胞株,探讨不同转移潜能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KAI1/CD8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为鼻咽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中KAI1/CD8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②Westernblot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中KAI1/CD8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均扩增出KAI1/CD82mR.NA,且随着细胞转移习性增高,KAI1/CD82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②KAI1/CD82在SUNE-1—6—10B和CNE-1中表达增高,其中在SUNE-1—6—10B中增高明显(P〈0.05)。结论①KAI1/CD82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具有一致性,随着KAI1/CD82基因在不同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RNA水平表达的增高,在蛋白水平表达也呈增高趋势;②KAI1/CD82基因在低转移性细胞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细胞中低表达,提示了KAI1/CD82可能在鼻咽癌肿瘤细胞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KAI1/CD82 实时荧光定量PCR WESTERN BLOT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鲁兵 高海东 +4 位作者 田春艳 孙靖中 刘焕涛 马榕 王甜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构建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BRMS1,为研究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含有HindⅢ和XhoⅠ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扩增到BRMS1... 目的构建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BRMS1,为研究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含有HindⅢ和XhoⅠ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扩增到BRMS1的cDNA基因片断,经回收、纯化、酶切后,连接到质粒pcDNA3.1/myc-His(+)A上,鉴定正确后并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其是否表达。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的pcDNA3.1/myc-BRMS1cDNA的碱基组成与GenBank中的人BRMS1cDNA的基因片断组成相同。结论成功构建了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真核表达载体并测序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BRMS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