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
被引量:
7
1
作者
康永军
王荣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新世纪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以元问题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以化学学科为例,从元问题的特征、元问题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元问题的教...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新世纪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以元问题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以化学学科为例,从元问题的特征、元问题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元问题的教学设计过程三个方面呈现实现深度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对于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提出了“知识问题化”、“问题体系化”、“体系学生化”的“三维一核”的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元问题
深度学习
知识问题化
问题体系化
体系学生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黄菊
蓝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个政治学命题,其严肃的政治性不可抹煞。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处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树立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合法性,同时将这种合法性内化于大众,并在大众之中不断地再生产出来,从而可以实现其阶级统治的...
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个政治学命题,其严肃的政治性不可抹煞。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处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树立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合法性,同时将这种合法性内化于大众,并在大众之中不断地再生产出来,从而可以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巩固和在同其他权力关系竞争之中的优势地位。所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实现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个问题自然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元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我国科技馆发展中一个“元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善衍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年第6期471-473,共3页
回顾了我国科技馆事业发展的成就,提出了场馆建设的元问题,阐述了我国科技馆发展理念、体系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意见,认为我国科技馆的本质特征与功能是“公共科学中心”。
关键词
科技馆
场馆建设
元问题
科普法
公共科学文化服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块垒
4
作者
夏之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53,共7页
"诗可以怨"、"愤怒出诗人"等说法表明,作家的人生感悟是产生创作冲动、进入创作过程的原点,也是整个文学活动的起点。我们筛选出"块垒"来表示作家的人生感悟的郁积状态。块垒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感悟,是渗...
"诗可以怨"、"愤怒出诗人"等说法表明,作家的人生感悟是产生创作冲动、进入创作过程的原点,也是整个文学活动的起点。我们筛选出"块垒"来表示作家的人生感悟的郁积状态。块垒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感悟,是渗透着深刻理性的情意状态,来自于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方式,并处于向艺术的掌握世界方式转化过程中的产物。块垒在文学创作中,一是作为"受动之始"的情绪记忆,二是驱动创作活动的内在激情,三是作为蓄势待发的心理定势,最后将会变成作家头脑中的生气灌注的意象世界,即文学作品的雏形。块垒是作家酝酿、孕育作品的心理活动,应该成为文学理论体系中的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垒
情意状态
心理定势
灵感
元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研究:视角、观点与趋势
5
作者
黄承国
陈慧
王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32-37,共6页
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关于学业负担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目前学界在学业负担问题上的研究视角、观点与趋势。学业负担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六大学科视角,围绕定性、影响、成因、表...
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关于学业负担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目前学界在学业负担问题上的研究视角、观点与趋势。学业负担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六大学科视角,围绕定性、影响、成因、表征及对策五大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争鸣。研究者们在学业负担问题的广域性、严重性及复杂性上达成了共识,但在学业负担问题的具体样态、真正成因及权责分担上仍存有分歧。未来的研究需着力于提升学业负担问题的学术地位,加强对学业负担元问题的讨论,探求不同研究视角间的共通融合,以及寻求不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负担
学科视角
元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迁移特点与促进机制研究
6
作者
范运祥
《科教文汇》
2020年第32期35-36,共2页
农村体育教师的基层工作是“健康中国”实施的核心力量,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潮流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乡村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该文从乡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元问题出发,探讨了农村体育教师...
农村体育教师的基层工作是“健康中国”实施的核心力量,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潮流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乡村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该文从乡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元问题出发,探讨了农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变迁路径,并由此对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地位
元问题
迁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里仁为美”: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元问题
被引量:
11
7
作者
谭好哲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31,139,共8页
《论语》"里仁篇"里提出的"里仁为美"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美学的人学底蕴,是先秦儒家美学中一个具有元问题性质的理论命题。该命题突显出了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揭示出美之为美的仁本根源,同...
《论语》"里仁篇"里提出的"里仁为美"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美学的人学底蕴,是先秦儒家美学中一个具有元问题性质的理论命题。该命题突显出了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揭示出美之为美的仁本根源,同时也成为孔子对于人生、社会、艺术以及自然等等各个不同领域进行审美思考和评判的依据与标准。孟子"充实之为美"的界定与"里仁为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里仁为美"的思想彰显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人生意味,二是偏重于从内容、内在性质方面论美,三是不把美的存在以及审美活动与其他存在和活动相互隔绝。此外,这一思想也具有显明的现代价值:其所标举的仁爱精神、处世原则和思想情怀,可以对当今欲望膨胀的物化人生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同时,汲取其中的仁本精神,发扬传统文化和艺术以善导美、美善并举的优秀传统,也有利于克服消费主义文化潮流影响下当代艺术审美活动内容空虚、情趣低俗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仁为美
先秦儒家
美学思想
元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报概念的变迁与情报“元问题”的回归
被引量:
7
8
作者
付宏
杜智涛
+1 位作者
刘光宇
李辉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36,共6页
[目的/意义]情报"元问题"既受其概念的制约,又反过来影响其概念的发展,梳理情报概念的变迁有助于回归情报"元问题"的本质。[过程/方法]基于对传统情报概念的梳理和情报3.0理念,构建了现代情报概念变迁的三维图谱;通...
[目的/意义]情报"元问题"既受其概念的制约,又反过来影响其概念的发展,梳理情报概念的变迁有助于回归情报"元问题"的本质。[过程/方法]基于对传统情报概念的梳理和情报3.0理念,构建了现代情报概念变迁的三维图谱;通过DIKW层级模型构建了情报"元问题"的本质模型;系统分析了情报"元问题"的本质与回归路径。[结果/结论]情报"元问题"的本质即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包括信息获取渠道不对称、信息质量不对称及信息匹配不对称;应倡导"融合"、延伸"场景"、感知"需求"以回归情报"元问题"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概念
变迁
元问题本质
元问题回归
原文传递
平衡论抑或目的论?——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元问题
被引量:
2
9
作者
严仁群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81-91,共11页
主张兼顾民事诉讼法不同价值的平衡论对于纠正民诉法修改中过度追求效率的倾向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但是它的作用主要是治疗性的,且对实体正义有所忽略。目的不明的民事诉讼是盲目的,所以目的论是民诉法修改的元问题,具有优先性。但...
主张兼顾民事诉讼法不同价值的平衡论对于纠正民诉法修改中过度追求效率的倾向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但是它的作用主要是治疗性的,且对实体正义有所忽略。目的不明的民事诉讼是盲目的,所以目的论是民诉法修改的元问题,具有优先性。但对于诉讼目的的实现,平衡论有一定的牵制作用。国家规定了民事权利且禁止私力救济,所以有义务通过民事诉讼保护权利,这样做也契合实质正义,因此在目的论上应采权利保护说。它对于立法有若干直接的指引作用,包括设置促进真相呈现的机制,设置促进权利实现的机制,设置或完善防止权利减损的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诉法修改的元问题
诉讼目的
平衡论
权利保护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追本溯源——中国档案文化内核摭谈
被引量:
7
10
作者
成蹊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2,共4页
中国档案文化内核是中国档案文化研究的元问题,但现有研究却鲜有涉及。探索中国档案文化的内核可通过对中国档案文化的档案特征和中国特色进行浓缩来实现。作为档案文化规则的凝缩,"守真"成为档案文化区别于其他子文化的核心...
中国档案文化内核是中国档案文化研究的元问题,但现有研究却鲜有涉及。探索中国档案文化的内核可通过对中国档案文化的档案特征和中国特色进行浓缩来实现。作为档案文化规则的凝缩,"守真"成为档案文化区别于其他子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权力的影响下,档案文化所"守"的"真"呈现出不同特征。将这一观点引入档案文化层次研究可发现。中国档案文化具有明显的"官方文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档案文化
文化内核
元问题
观相法
原文传递
档案形成问题的法理性与学理性分析
11
作者
娄海婷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9,54,共3页
作为档案学的一个元问题,档案形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围绕档案形成的标志问题、档案形成的实质问题、档案形成的规律问题展开了法理性与学理性分析,认为将归档作为档案的形成标志是合理的,档案形成的实质不...
作为档案学的一个元问题,档案形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围绕档案形成的标志问题、档案形成的实质问题、档案形成的规律问题展开了法理性与学理性分析,认为将归档作为档案的形成标志是合理的,档案形成的实质不是新事物的产生而是文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进入了档案化治理阶段,并对档案形成规律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档案学
形成规律
元问题
法理性
学理性
归档
文件生命周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分银行若干元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
2
12
作者
徐梦月
《江苏高职教育》
2021年第4期26-30,共5页
学分银行是以实行学分制为前提,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认证、累积与转换的管理制度。学分的认证、累积与转换是学分银行的核心功能,“贷分”不应成为学分银行应有之作用,应当从合理设计制度框架,科学认定、有效累积学分,以...
学分银行是以实行学分制为前提,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认证、累积与转换的管理制度。学分的认证、累积与转换是学分银行的核心功能,“贷分”不应成为学分银行应有之作用,应当从合理设计制度框架,科学认定、有效累积学分,以及确保学习成果的优质转换等方面出发,科学规划、合理构建学分银行制度体系,努力推动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银行
元问题
边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奠基问题与奠基事实——一种取消主义的观点
13
作者
齐晓晨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5,共7页
元奠基问题是奠基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它要求奠基理论回答奠基事实本身被何物所奠基这一问题。简单还原论和关联主义是回应这一问题的两种主流方案,但前者无法满足奠基关系的解释性特征,而后者会破坏奠基理论的理论作用。奠基理...
元奠基问题是奠基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它要求奠基理论回答奠基事实本身被何物所奠基这一问题。简单还原论和关联主义是回应这一问题的两种主流方案,但前者无法满足奠基关系的解释性特征,而后者会破坏奠基理论的理论作用。奠基理论在这一问题上所面临的困难来自对两种不同形而上学解释的混淆,而对这两种解释的区分会导向对奠基事实的取消与对元奠基问题的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奠基事实
元奠基问题
形而上学解释
取消主义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
被引量:
7
1
作者
康永军
王荣华
机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渤海石油第二中学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中心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基金
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基于问题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1702200592B)
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初中化学运用问题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K1350568A)
文摘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是新世纪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以元问题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以化学学科为例,从元问题的特征、元问题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元问题的教学设计过程三个方面呈现实现深度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对于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提出了“知识问题化”、“问题体系化”、“体系学生化”的“三维一核”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
化学学科
元问题
深度学习
知识问题化
问题体系化
体系学生化
Keywords
chemistry
meta
-
problems
in-depth learning
knowledge
problem
atization
problem
systematization
student-based system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黄菊
蓝江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文摘
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个政治学命题,其严肃的政治性不可抹煞。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处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树立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合法性,同时将这种合法性内化于大众,并在大众之中不断地再生产出来,从而可以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巩固和在同其他权力关系竞争之中的优势地位。所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实现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个问题自然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元问题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y state appratus
meta
-
problem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我国科技馆发展中一个“元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善衍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处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年第6期471-473,共3页
文摘
回顾了我国科技馆事业发展的成就,提出了场馆建设的元问题,阐述了我国科技馆发展理念、体系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意见,认为我国科技馆的本质特征与功能是“公共科学中心”。
关键词
科技馆
场馆建设
元问题
科普法
公共科学文化服务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construction
meta
-
problem
'science popularization law'
public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services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块垒
4
作者
夏之放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5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理论之问题的比较与整合"(01B2W005)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诗可以怨"、"愤怒出诗人"等说法表明,作家的人生感悟是产生创作冲动、进入创作过程的原点,也是整个文学活动的起点。我们筛选出"块垒"来表示作家的人生感悟的郁积状态。块垒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感悟,是渗透着深刻理性的情意状态,来自于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方式,并处于向艺术的掌握世界方式转化过程中的产物。块垒在文学创作中,一是作为"受动之始"的情绪记忆,二是驱动创作活动的内在激情,三是作为蓄势待发的心理定势,最后将会变成作家头脑中的生气灌注的意象世界,即文学作品的雏形。块垒是作家酝酿、孕育作品的心理活动,应该成为文学理论体系中的元问题。
关键词
块垒
情意状态
心理定势
灵感
元问题
Keywords
"indignation and gloom" ( "kuailei" )
emotions and implications
imaginary world
inspiration
meta
-
problem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研究:视角、观点与趋势
5
作者
黄承国
陈慧
王磊
机构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32-37,共6页
文摘
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关于学业负担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目前学界在学业负担问题上的研究视角、观点与趋势。学业负担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六大学科视角,围绕定性、影响、成因、表征及对策五大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争鸣。研究者们在学业负担问题的广域性、严重性及复杂性上达成了共识,但在学业负担问题的具体样态、真正成因及权责分担上仍存有分歧。未来的研究需着力于提升学业负担问题的学术地位,加强对学业负担元问题的讨论,探求不同研究视角间的共通融合,以及寻求不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学业负担
学科视角
元问题
Keywords
academic burden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meta
-
problem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迁移特点与促进机制研究
6
作者
范运祥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20年第32期35-36,共2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15A126)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农村体育教师的基层工作是“健康中国”实施的核心力量,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潮流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乡村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该文从乡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元问题出发,探讨了农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变迁路径,并由此对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探析。
关键词
社会地位
元问题
迁移
Keywords
social status
meta
-
problem
transfer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里仁为美”: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元问题
被引量:
11
7
作者
谭好哲
机构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31,139,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75011-44008]阶段性成果
文摘
《论语》"里仁篇"里提出的"里仁为美"观点集中体现了儒家美学的人学底蕴,是先秦儒家美学中一个具有元问题性质的理论命题。该命题突显出了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揭示出美之为美的仁本根源,同时也成为孔子对于人生、社会、艺术以及自然等等各个不同领域进行审美思考和评判的依据与标准。孟子"充实之为美"的界定与"里仁为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里仁为美"的思想彰显出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人生意味,二是偏重于从内容、内在性质方面论美,三是不把美的存在以及审美活动与其他存在和活动相互隔绝。此外,这一思想也具有显明的现代价值:其所标举的仁爱精神、处世原则和思想情怀,可以对当今欲望膨胀的物化人生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同时,汲取其中的仁本精神,发扬传统文化和艺术以善导美、美善并举的优秀传统,也有利于克服消费主义文化潮流影响下当代艺术审美活动内容空虚、情趣低俗的弊端。
关键词
里仁为美
先秦儒家
美学思想
元问题
Keywords
"Benevolent neighborhood is beauty" Pre -Qin Confucianism aesthetic thought
meta
-
problem
分类号
B83-092 [哲学宗教—美学]
B2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报概念的变迁与情报“元问题”的回归
被引量:
7
8
作者
付宏
杜智涛
刘光宇
李辉
机构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
出处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36,共6页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军民情报融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BTQ091)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科技情报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BTQ054)的成果。
文摘
[目的/意义]情报"元问题"既受其概念的制约,又反过来影响其概念的发展,梳理情报概念的变迁有助于回归情报"元问题"的本质。[过程/方法]基于对传统情报概念的梳理和情报3.0理念,构建了现代情报概念变迁的三维图谱;通过DIKW层级模型构建了情报"元问题"的本质模型;系统分析了情报"元问题"的本质与回归路径。[结果/结论]情报"元问题"的本质即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包括信息获取渠道不对称、信息质量不对称及信息匹配不对称;应倡导"融合"、延伸"场景"、感知"需求"以回归情报"元问题"的本质。
关键词
情报概念
变迁
元问题本质
元问题回归
Keywords
intelligence concept
change
meta
-
problem
essence
meta
-
problem
return
分类号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平衡论抑或目的论?——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元问题
被引量:
2
9
作者
严仁群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81-91,共11页
文摘
主张兼顾民事诉讼法不同价值的平衡论对于纠正民诉法修改中过度追求效率的倾向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但是它的作用主要是治疗性的,且对实体正义有所忽略。目的不明的民事诉讼是盲目的,所以目的论是民诉法修改的元问题,具有优先性。但对于诉讼目的的实现,平衡论有一定的牵制作用。国家规定了民事权利且禁止私力救济,所以有义务通过民事诉讼保护权利,这样做也契合实质正义,因此在目的论上应采权利保护说。它对于立法有若干直接的指引作用,包括设置促进真相呈现的机制,设置促进权利实现的机制,设置或完善防止权利减损的机制等。
关键词
民诉法修改的元问题
诉讼目的
平衡论
权利保护说
Keywords
the
meta
problems
in the revision of civil procedure law
purpose of litigation
balance theory
theory of right protect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追本溯源——中国档案文化内核摭谈
被引量:
7
10
作者
成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出处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2,共4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文摘
中国档案文化内核是中国档案文化研究的元问题,但现有研究却鲜有涉及。探索中国档案文化的内核可通过对中国档案文化的档案特征和中国特色进行浓缩来实现。作为档案文化规则的凝缩,"守真"成为档案文化区别于其他子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权力的影响下,档案文化所"守"的"真"呈现出不同特征。将这一观点引入档案文化层次研究可发现。中国档案文化具有明显的"官方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
中国档案文化
文化内核
元问题
观相法
Keywords
Chinese archival culture
Cuhural core
meta
problem
Physiognomic method
分类号
G270 [文化科学—档案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档案形成问题的法理性与学理性分析
11
作者
娄海婷
机构
河南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
出处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9,54,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档案术语与档案学科协同演化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1BTQ110)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档案治理效能评估及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3BTQ1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档案治理体系构建及现代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YJC87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作为档案学的一个元问题,档案形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围绕档案形成的标志问题、档案形成的实质问题、档案形成的规律问题展开了法理性与学理性分析,认为将归档作为档案的形成标志是合理的,档案形成的实质不是新事物的产生而是文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进入了档案化治理阶段,并对档案形成规律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
档案
档案学
形成规律
元问题
法理性
学理性
归档
文件生命周期
Keywords
Archives
Archival theory
Forming patterns
meta
problem
Legality
Academic rationality
File archiving
File lifecycle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G270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分银行若干元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
2
12
作者
徐梦月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商务管理学院
出处
《江苏高职教育》
2021年第4期26-30,共5页
基金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改课题“‘1+X’证书制度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2006)。
文摘
学分银行是以实行学分制为前提,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认证、累积与转换的管理制度。学分的认证、累积与转换是学分银行的核心功能,“贷分”不应成为学分银行应有之作用,应当从合理设计制度框架,科学认定、有效累积学分,以及确保学习成果的优质转换等方面出发,科学规划、合理构建学分银行制度体系,努力推动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形成。
关键词
学分银行
元问题
边界
Keywords
credit bank
meta
problem
boundary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奠基问题与奠基事实——一种取消主义的观点
13
作者
齐晓晨
机构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析的实用主义研究”(17AZX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性哲学研究”(21&ZD049)
文摘
元奠基问题是奠基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它要求奠基理论回答奠基事实本身被何物所奠基这一问题。简单还原论和关联主义是回应这一问题的两种主流方案,但前者无法满足奠基关系的解释性特征,而后者会破坏奠基理论的理论作用。奠基理论在这一问题上所面临的困难来自对两种不同形而上学解释的混淆,而对这两种解释的区分会导向对奠基事实的取消与对元奠基问题的消解。
关键词
奠基事实
元奠基问题
形而上学解释
取消主义
Keywords
grounding facts
meta
-grounding
problem
meta
physical explanation
eliminativism
分类号
B081.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设计
康永军
王荣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
黄菊
蓝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我国科技馆发展中一个“元问题”的思考
徐善衍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块垒
夏之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研究:视角、观点与趋势
黄承国
陈慧
王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农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迁移特点与促进机制研究
范运祥
《科教文汇》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里仁为美”:先秦儒家美学思想的元问题
谭好哲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情报概念的变迁与情报“元问题”的回归
付宏
杜智涛
刘光宇
李辉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7
原文传递
9
平衡论抑或目的论?——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元问题
严仁群
《法治研究》
CSSCI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追本溯源——中国档案文化内核摭谈
成蹊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7
原文传递
11
档案形成问题的法理性与学理性分析
娄海婷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学分银行若干元问题的再探讨
徐梦月
《江苏高职教育》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元奠基问题与奠基事实——一种取消主义的观点
齐晓晨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