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敏华 陈钱 《红外》 CAS 2008年第2期38-42,共5页
自从第一次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以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这项技术的发展。医用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记录人体热场的影像装置,与X-CT、磁共振、B超等以检查组织形态结构为主的医学影像技术相比,具有不可... 自从第一次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以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这项技术的发展。医用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记录人体热场的影像装置,与X-CT、磁共振、B超等以检查组织形态结构为主的医学影像技术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作用,是现代医学影像的一个崭新分支。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其发展概况及其应用原理,并概要地介绍了其临床应用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 应用 诊断 TTM
下载PDF
医用红外热像评定不定陈述综合征治疗疗效
2
作者 代月娥 左云霞 +3 位作者 肖红 宋莉 银燕 杨邦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4-286,共3页
20例不定陈述综合征(USS)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治疗前后行医用红外热像检查,分析其体表温度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SGB治疗显效15例(75%)、有效4例(20%)和改善1例(5%),相应体表温度变化分别为1.32±0.27℃、0.97±0.3... 20例不定陈述综合征(USS)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治疗前后行医用红外热像检查,分析其体表温度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SGB治疗显效15例(75%)、有效4例(20%)和改善1例(5%),相应体表温度变化分别为1.32±0.27℃、0.97±0.31℃和0.76±0.33℃,温度变化越大,患者疗效及满意度越好。提示体表温度变化能直观的反应患者的治疗疗效,医用红外热像可作为USS患者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红外热像 不定陈述综合征 星状神经节阻滞
原文传递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严凤花 严兴科 何天有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3-438,共6页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由于其直观、无创及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关注和应用。收集了近年来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疾病的早期探查、辅助诊断、临床疗效评定及中医针灸学研究等4方面分析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和...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由于其直观、无创及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关注和应用。收集了近年来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疾病的早期探查、辅助诊断、临床疗效评定及中医针灸学研究等4方面分析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近况,为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 临床诊断 疗效评定 中医针灸
下载PDF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下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治疗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评价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苏瑾 王平 刘爱峰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141-1143,共3页
观察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三维动态回旋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光学仪器等系统设备把不可见的瞬间体表温度通过红外热成像图表达人体的温度变化。通过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局部解... 观察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三维动态回旋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光学仪器等系统设备把不可见的瞬间体表温度通过红外热成像图表达人体的温度变化。通过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局部解剖部位的热成像分析,初步揭示肩关节周围炎在诊断、治疗过程中红外热像表达规律和提供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分析的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 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法 手法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医厥阴寒厥患者红外热图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丹璇 李家睿 +2 位作者 陶萍萍 周晓玲 张成磊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3期102-108,共7页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医《伤寒论》中厥阴寒厥患者红外热图特征,确定该病的红外热成像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8月期间就诊于柳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及体检中心的33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四诊合参将研究对象分为厥阴...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医《伤寒论》中厥阴寒厥患者红外热图特征,确定该病的红外热成像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8月期间就诊于柳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及体检中心的33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四诊合参将研究对象分为厥阴寒厥组和非寒厥组。基于西医结构学理论和中医学理论确定定位方法,将研究对象划定红外中医身体区域分界并命名,测量区域内温度值以定量分析。综合运用线性、非线性数据处理方法,构建厥阴寒厥证的医用红外诊断模型,分析厥阴寒厥证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厥阴寒厥证的医用红外诊断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1)采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探究各身体表面温度变量与厥阴寒厥证的相关关系,发现厥阴寒厥证和“双手掌-督脉”“双手掌-大椎穴”“双手掌-双胁肋”“双脚面-督脉”“双脚面-大椎穴”“双脚面-双胁肋”“双腋窝-双手掌”“双腋窝-双脚面”“脸部-双手掌”“脸部-双脚面”的温度相关性较高;之后运用多因素间共线性分析,得出“双腋窝-双手掌”和“双腋窝-双脚面”这两组自变量是其中的关键因素;(2)以“双腋窝-双手掌”和“双腋窝-双脚面”为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训练样本准确率为88.5%,预测样本诊断准确率为100%,准确率较高。结论: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客观诊断厥阴寒厥证,丰富中医诊断的方式,同时也能为中医的诊断体系提供一些科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分析 伤寒厥阴寒厥证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阴囊温度与精液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穆荆浩 孙祥宙 +7 位作者 冯鑫 陈民 杨其运 韩大愚 谢云 王振青 郭泽信 邓春华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精准电生理诊断医用红外热成像仪下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患者阴囊温度与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VC患者62例。使用精准电生理诊断医用红外热像仪为每例患者拍摄3张不同姿势的红外热像图,第1张用于分析左和右腋... 目的探索基于精准电生理诊断医用红外热成像仪下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患者阴囊温度与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VC患者62例。使用精准电生理诊断医用红外热像仪为每例患者拍摄3张不同姿势的红外热像图,第1张用于分析左和右腋窝平均温度,第2张用于分析右侧阴囊温度,第3张用于分析左侧阴囊温度。利用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核心平均温度减去双侧阴囊平均温度)进行比较。探索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与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Ⅰ~Ⅱ度VC患者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为1.65(0.40,2.70)℃,大于Ⅲ度VC患者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为1.38(-0.03,2.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1℃的Ⅲ度VC患者精子密度(22.01±20.33)×10^(6)·mL^(-1);精子总数(81.47±67.62)×10^(6);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ogressive motility,PR)(16.44±7.42)%;精子总活力率(total motility,PR+NP)(21.34±9.38)%,低于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2℃的Ⅲ度VC患者,其中精子密度、精子总数、PR、PR+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1℃的Ⅰ~Ⅱ度VC患者精子密度(41.66±14.67)×10^(6)·mL^(-1),精子总数(171.57±86.07)×10^(6),小于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2℃的Ⅰ~Ⅱ度VC患者(P<0.05);精子密度<15×10^(6)·mL^(-1)的患者,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为0.94(-0.83,1.46),小于精子密度≥15×10^(6)·mL^(-1)的患者的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1.69(0.40,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总数<39×10^(6)/一次射精的患者,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为0.97(-0.42,1.37),低于精子总数≥39×10^(6)/一次射精的患者的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1.66(0.38,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VC患者,阴囊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阴囊平均相对温度差<1℃)情况下可影响睾丸生精、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与阴囊温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阴囊温度升高,精子密度、精子总数下降。对于VC患者,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精准电生理诊断医用红外热成像仪 阴囊温度 精子密度 精子总数
下载PDF
中医综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足底热成像变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一未 王为民 周铁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伴单侧下肢放射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经中医综合法治疗前后足底红外热成像温度变化,结合临床疗效分析其温度变化的规律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其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足底... 目的:通过观察伴单侧下肢放射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经中医综合法治疗前后足底红外热成像温度变化,结合临床疗效分析其温度变化的规律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其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足底进行探测。结果:(1)治疗前患侧足底平均温度均值标准差(25.37±3.7℃),低于健侧足底平均温度均值标准差(25.74±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VAS评分(7.0±0.91)、腰椎JOA评分(13.2±1.98);治疗后VAS评分(2.6±0.69)JOA评分(23.4±2.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3)治疗后患健侧足底温度差绝对值低于治疗前患健侧足底温差绝对值(秩和检验Z=-4.397,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可以通过提供客观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主观疗效评分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 中医综合法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医护人员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规律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淋 周娅妮 +2 位作者 周晓玲 刘静 覃凤传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23期8-12,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1728例医护人员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探讨每种体质类型的红外热像分布规律。方法:利用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柳州市中医医院全院医护人员的中医体质横断面现场调查的1728例数据,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个体体... 目的:调查分析1728例医护人员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探讨每种体质类型的红外热像分布规律。方法:利用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柳州市中医医院全院医护人员的中医体质横断面现场调查的1728例数据,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个体体质类型,采用数字式医用红外热像仪描述个体体质类型的红外热像分布特点。结果:医护人员中,平和质占1.7%(29/1728),偏颇体质占98.3%(1699/1728);偏颇体质中,91.1%(1574/1728)为兼夹体质,居于前3位的是阳虚血虚质、阴阳两虚质、气郁血虚质,分别占41.0%(708/1728)、28.6%(494/1728)和16.1%(279/1728);7.2%(125/1728)为单一体质,居前3位的为阳虚质、血虚质和痰湿质,分别占3.8%(66/1278)、1.7%(29/1278)和0.8%(14/1278);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的体质类型其分布不同,差异性具有显著意义(P<0.05);不同的体质类型在红外热像仪上呈现出一定规律的红外皮温分布特点。结论:医护人员中大部分存在偏颇体质,而以兼夹体质居多,不同职业(医生、护士)、性别、年龄的人群其体质类型不同,不同的体质类型其红外皮温分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量表 医用红外热像仪 流行病学调查 医护人员
下载PDF
从现代科学角度浅论中医证的本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沾文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索中医证的本质。方法:以传统中医理论、逻辑、思维、方法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急性肝炎、急性重症肝炎、烧伤患者的独特优势疗效和对传统中医"气"等理论内涵揭示为核心基础。借用现代科学对地球复杂气候变化的精确描述成... 目的:探索中医证的本质。方法:以传统中医理论、逻辑、思维、方法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急性肝炎、急性重症肝炎、烧伤患者的独特优势疗效和对传统中医"气"等理论内涵揭示为核心基础。借用现代科学对地球复杂气候变化的精确描述成果和利用医用红外热像仪对急性肝炎等疾病的体内器官温度变化规律检测结果。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反思近代用还原论线性科学理论、逻辑、思维、方法创立的地球结构和人体构造、血液循环等理论存在的问题。结果:急性肝炎的病因不是肝炎病毒引起,而是肝、胆、肠道温度变化失调,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伤害肝细胞造成的。结论:从对急性肝炎的阴黄证和阳黄证等体内器官温度变化规律总结、推理,发现中医学论述正常人(简称平人)证的本质:①从宏观角度揭示以中医五脏为核心的器官、组织之间温度、压力动态变化,维护水蒸气和水为载体相互转化协调进行物质、能量代谢的生命特征——阴平阳秘证;②描述器官或组织活系统以水蒸气和水为载体相互转化进行新陈代谢的表现特征:阴-气化-阳结构动态证。证候则是脏腑、组织进行新陈代谢在体表的气血运行动态表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本质 证候 脏腑温度压力 阴平阳秘证 医用红外热像仪
下载PDF
基于电子病历与红外热像仪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许甜甜 林平 +4 位作者 李卫玉 洪璐 张晴晴 丰霞 王艳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海泰电子病历联合红外热像仪预警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自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我科收治再植手术患者共157例,对照组80例,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77例,术后使用红外热像仪及海泰电子病历各模块(包括专科评... 目的探讨海泰电子病历联合红外热像仪预警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自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我科收治再植手术患者共157例,对照组80例,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77例,术后使用红外热像仪及海泰电子病历各模块(包括专科评估记录单、赋分电子血运单、路径化管理与血管危象危急值报告)预警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比较二组患者预防血管危象措施落实率(危象预防率)、早期危象检出率及断指成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危象预防率96.1%、早期危象检出率25.9%、再植组织成活率94.8%,高于对照组危象预防率73.8%、早期危象检出率12.5%、再植组织成活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泰电子病历联合红外热像仪提升了护理人员对血管危象的防控能力,利于提高断指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再植术 电子病历 红外热像仪 血管危象 预警
原文传递
基于LSTM的医疗设备故障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超 张云华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2年第9期72-75,共4页
医疗设备在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医疗设备的故障会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的开展,影响患者病情的诊断,利用传感器设定阈值的传统故障预警措施存在误报,漏报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预测模型,利用其对长序... 医疗设备在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医疗设备的故障会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的开展,影响患者病情的诊断,利用传感器设定阈值的传统故障预警措施存在误报,漏报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预测模型,利用其对长序列变化数据处理的优势,进行医疗设备的故障预测,可以做到提前预报故障。结合医院的医用红外热像仪的相关故障数据,整理出8项故障特征点,采集其相应数据作为模型的数据集,利用LSTM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STM模型训练的拟合效果较好,故障预测的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优于其他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 LSTM 故障预警 红外热像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