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互联网使用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驱动因素与赋能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昶 邓婵 +1 位作者 何琪 周依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3,共11页
工业互联网是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基于TOE框架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工业互联网使用驱动因素及赋能机制综合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工业互联网使用的重要驱动因素包括资源就绪、数字能力、业务复杂度与政府支持。资源就... 工业互联网是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基于TOE框架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工业互联网使用驱动因素及赋能机制综合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工业互联网使用的重要驱动因素包括资源就绪、数字能力、业务复杂度与政府支持。资源就绪是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前提,数字能力是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业务复杂度可以反映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的内在需求,政府支持可为中小制造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提供保障。第二,工业互联网通过培育两种核心能力赋能企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使用对中小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具有显著赋能效应,集成互联能力通过促进企业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转型,协同融合能力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协同实现智能化转型。结论可为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智能化转型 驱动因素 赋能机制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的机理、挑战和路径
2
作者 孙全胜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44-49,共6页
人工智能带来了新元素,能够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首先,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的机理。人工智能赋能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提升其品质和效果。其关键在于对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人工智能带来了新元素,能够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首先,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的机理。人工智能赋能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提升其品质和效果。其关键在于对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语义的智能识别。其次,分析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面临的技术、伦理和整合挑战。技术挑战主要包括技术缺陷和限制;伦理挑战主要涉及数据隐私和安全以及机器伦理问题;整合挑战是指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的融合难题。最后,强调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境态需要基于数据驱动、基于情境模拟和基于深度学习。政府应加强人工智能的研发,提升其对话语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还要制定伦理规范,对人工智能生成的话语进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赋能机理 赋能挑战 赋能路径
下载PDF
平台赋能视域下跨境高等教育助力“双循环”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彦志 梁秋莎 徐家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114,共9页
跨境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国内国际循环的重要平台和纽带,具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特征。在平台赋能视域下,遵循“是什么—为什么能—如何实现”的研究思路,构建跨境高等教育助力“双循环”的枢纽机制模型:在内在机... 跨境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国内国际循环的重要平台和纽带,具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特征。在平台赋能视域下,遵循“是什么—为什么能—如何实现”的研究思路,构建跨境高等教育助力“双循环”的枢纽机制模型:在内在机理层面,跨境高等教育通过人员枢纽和资源枢纽角色为全球要素的交易匹配创造条件和机会,以枢纽结构优势为国内国际双边市场提供增值服务,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循环;在作用路径层面,以“引进”和“利用”两条路径向内集成全球高水平人才和优质资源,促进“国内大循环”新格局的良性运转,以“融合”和“发展”两条路径实现全球要素的互联互通,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形成与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高等教育 “双循环” 枢纽机制 人员枢纽 资源枢纽 平台赋能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化机制
4
作者 陈稼瑜 冯天楚 +1 位作者 方玉芝 李文博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数字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持续应用重构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为了剖析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化机制,以浙江大学科技园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开展质性分析,总结出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本质是固有系统根据环境变化需要持续追... 数字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持续应用重构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为了剖析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化机制,以浙江大学科技园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开展质性分析,总结出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本质是固有系统根据环境变化需要持续追求数字化能力并动态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研究表明:一是系统内的各类创业活动受到固有系统、平台发展战略、数字化基础能力、数字化应用能力、数字化发展能力5个维度的影响;二是系统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基础、共生、赋能、实现4个阶段,各阶段之间互相影响;三是数字化发展能力是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数字化改革的最高阶能力,具备明显的自适应和预实践特征。当平台运行战略和数字化基础能力共生融合时,会持续追求数字化应用赋能,来确保系统和模式能及时升级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扎根理论 演化机制 共生 赋能
下载PDF
高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机制探析——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成洪波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5年第5期33-38,89,共6页
高校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队伍,协同构建以人为本的专业服务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工作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提升。这一本土化实践过程的核心在于高校主动"导入"与社会工作积极"嵌入"相结合,促成高校相关主体与社... 高校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队伍,协同构建以人为本的专业服务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工作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提升。这一本土化实践过程的核心在于高校主动"导入"与社会工作积极"嵌入"相结合,促成高校相关主体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构"机制,实现高校发展、学生成长、学工队伍能力提升等多向度的"增能"目标。东莞理工学院结合实际校情,对高校社会的实践机制进行了探索,具体实践经验有五点: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二是完善组织框架,加强团队建设;三是推进"双工联动",加强工作协同;四是坚持需求导向,加强专业服务;五是筑牢社区基础,加强基层党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本土化 实践机制 导入 互构 增能
下载PDF
“互联网+”赋能江西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6
作者 邱新平 《科技广场》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迫切需求需要我国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互联网”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研究发现,“互联网+”推动了产业链的双向拓展、信息闭环和大数据赋能;同时,“互联网+”通过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缓解了利益相关者之... 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迫切需求需要我国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互联网”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研究发现,“互联网+”推动了产业链的双向拓展、信息闭环和大数据赋能;同时,“互联网+”通过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缓解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形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新的博弈关系和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新模式。以江西省为例,当前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存在中药材种植业层次低、中医药企业创新不足、中医药与服务业结合不紧、中医药人才较为匮乏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互联网+”赋能机制,应建设省级中药材信息监测服务平台、加速发展中医药商贸物流、增强信息化支撑能力、做实智慧中医医联体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药 高质量发展 机制 赋能
下载PDF
数据赋能化工产业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展 潘兴亚 王成志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65-173,共9页
构建了数据赋能化工产业机理模型,认为数据赋能化工产业有3条路径:嵌入赋能、协同赋能和多维赋能。在嵌入赋能路径中,数据要素对化工产业相关生产要素的改造仅是“物理”层面的改造,可提升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在协同赋能路径中,数据要... 构建了数据赋能化工产业机理模型,认为数据赋能化工产业有3条路径:嵌入赋能、协同赋能和多维赋能。在嵌入赋能路径中,数据要素对化工产业相关生产要素的改造仅是“物理”层面的改造,可提升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在协同赋能路径中,数据要素对化工产业相关生产要素的改造为“化学”层面的改造,解构原有生产要素并重构,可实现化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最优;在多维赋能路径中,数据赋能化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及数字化生态系统,可为化工产业创造多元价值。建议化工产业数字化转型要规划先行,发挥专项的引领作用;设立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项,支持化工产业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耦合;以数字孪生为核心,打造应用架构、应用场景及支撑环境;建立高效有序的化工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赋能 化工产业 机理 嵌入赋能 协同赋能 多维赋能
下载PDF
多元调解的平台机制:制度创新、技术赋能与组织迭代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煜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48,共18页
多元调解的平台化是新时代“大调解”工作的主要趋势。重庆合川、荣昌两地的示范经验表明,多元调解平台既不是政策响应的“在线”技术架构,也不是在线纠纷解决(ODR)的特殊模块单元,而是涵摄以“多元共治”为目标的调解制度创新、以“多... 多元调解的平台化是新时代“大调解”工作的主要趋势。重庆合川、荣昌两地的示范经验表明,多元调解平台既不是政策响应的“在线”技术架构,也不是在线纠纷解决(ODR)的特殊模块单元,而是涵摄以“多元共治”为目标的调解制度创新、以“多元协同”为目标的调解组织再造和以“多元交互”为目标的调解技术赋能的复杂有机系统。通过“制度?组织?技术?组织”的内在机制重构,平台自身趋向演化为吸纳不同调解类型、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协调多元调解体系、衔接其他解纷形式的“多元一体”的智慧调解组织,是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多元调解平台的应用推广,需要进一步优化平台机制,在制度上,制定有关多元调解的专门法律,明确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调解主体权责分配与协同配合机制、程序节点重制与场景嵌入规则;在技术上,规范格式标准、统一数据接口,尽快实现内外贯通可信协同、调解知识图谱构建与智能推理、矛盾调解过程要素抓取理解及趋势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质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调解 平台机制 技术赋能 制度创新 组织迭代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基层治安防控体系何以实现“要素联动”?——以Y区B街道“平安联盟”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盛明科 贺清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22-31,共10页
近年来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作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重的整体性治理逐渐成为治理实践的引领性模式,不少基层政府也借势于整体性治理构建基层治安防控体系。有鉴于此,以整体性治理为研究视角,通过构建“理念—目标—结构—手段—机制”整... 近年来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作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重的整体性治理逐渐成为治理实践的引领性模式,不少基层政府也借势于整体性治理构建基层治安防控体系。有鉴于此,以整体性治理为研究视角,通过构建“理念—目标—结构—手段—机制”整合性分析框架,从Y区B街道“平安联盟”治理实践出发,深入研究整体性治安防控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其成效,探寻整体性基层治安防控体系一般性建构规律,为未来基层治安防控的数字化、整合化发展提供证据支撑与方向参考。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凭借“多重优势融合”“内外需求并重”“多元主体合力”“数字技术协同”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等五大要素的协同推进,得以实现基层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联动。整体性治理绘就了基层治安发展蓝图,为应对基层治安防控碎片化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治安防控 建构机理 技术赋能
下载PDF
开放获取演进下的图书馆数字赋能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红京 王小兵 +1 位作者 文庭孝 李友良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7-62,共6页
文章从开放获取发展视角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特点进行分析,引出数字赋能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由图书馆主导的多维联合、数据驱动服务系统结构模型,并建立开放获取机制;根据该协同机制模型,确定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的... 文章从开放获取发展视角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特点进行分析,引出数字赋能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由图书馆主导的多维联合、数据驱动服务系统结构模型,并建立开放获取机制;根据该协同机制模型,确定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的组织、揭示与整合标准,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以及通过系统共享机制、竞合机制和协调机制,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开放获取 协同机制 数字赋能
下载PDF
融媒体中心2.0时代发展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仇兆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1期59-63,共5页
融媒体中心作为联通新闻、政务、服务与商务等基础板块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治理体系与媒体生态圈建设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为解决融媒体中心发展过程中在体制机制建设、经营发展方向、服务类型与价值、内容创新特质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通... 融媒体中心作为联通新闻、政务、服务与商务等基础板块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治理体系与媒体生态圈建设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为解决融媒体中心发展过程中在体制机制建设、经营发展方向、服务类型与价值、内容创新特质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基于融媒2.0时代新的媒体业态形成的背景,结合实际分析融媒体中心在体制机制、功能运营、人才技术与内容服务4个层面的发展模式;并围绕深化供给侧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双线式运营模式升级、培育创收型融媒项目产品、打造特色媒体融合生态圈4个层面,探索关于媒体深度融合形势下融媒体中心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同类融媒体中心运营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2.0时代 融媒体中心 体制机制 技术赋能 创收项目 品牌传播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水电站数字混凝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殷鹏 张梦溪 +4 位作者 李文伟 闵巧玲 田丹 沈扬 李明超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共17页
针对我国高混凝土坝建设“安全、高质、高效、经济、绿色”的目标,本文首先将数据驱动和机理驱动相结合,提出了融合信息与机理的数字混凝土技术,探讨了国内外已有数字混凝土理论的区别,建立了混凝土材料的数字孪生体;其次,根据数字混凝... 针对我国高混凝土坝建设“安全、高质、高效、经济、绿色”的目标,本文首先将数据驱动和机理驱动相结合,提出了融合信息与机理的数字混凝土技术,探讨了国内外已有数字混凝土理论的区别,建立了混凝土材料的数字孪生体;其次,根据数字混凝土架构从智能分析数据库、骨料生成与投放和水化动力特性赋能角度展开论述,诠释了数字混凝土构建与赋能过程,并回顾各种赋能技术的研究进展;随后,依托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和乌东德高混凝土坝,从数据抢救、高掺粉煤灰联合筑坝技术、低热水泥筑坝技术阐述数字混凝土的应用探索;最后对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进行总结。本文所提出的数字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另一个维度上的再现,能够联系纳-微-细-宏观角度结构性能演化机理进行跨尺度联动分析,从材料层次为大坝智能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混凝土 智能分析数据库 高混凝土坝 机理赋能 跨尺度联动
下载PDF
党建引领赋能交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13
作者 罗瑛 《广东公路交通》 2022年第4期63-66,共4页
竞争型交通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和成效,对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以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道路研究所为例,通过党建引领,在学习机制、人才机制、攻坚机制、协同机制、推广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紧贴中... 竞争型交通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和成效,对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以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道路研究所为例,通过党建引领,在学习机制、人才机制、攻坚机制、协同机制、推广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紧贴中心工作,建强战斗堡垒,以活力、开放的党建激发创新要素、增强创新动能,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赋能增效,使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工作 科技创新 机制建设 赋能增效
下载PDF
提升宁夏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对策探析
14
作者 周小平 马媛媛 《宁夏农林科技》 2022年第9期66-70,共5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发展“六特”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宁夏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宁夏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分析农...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发展“六特”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宁夏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宁夏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分析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数字赋能提升宁夏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为加强宁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促进宁夏“六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地方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 “六特”产业 机制创新 数字赋能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IRT框架的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山东省典型村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包乌兰托亚 高乐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5-826,共12页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以可持续发展视角关注乡村旅游业的多重价值,为乡村产业融合、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持久动力。基于一体化乡村旅游(IRT)框架理论,以山东省乡村旅游典型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以可持续发展视角关注乡村旅游业的多重价值,为乡村产业融合、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持久动力。基于一体化乡村旅游(IRT)框架理论,以山东省乡村旅游典型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究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内在基础与阶段特征,剖析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初始发展阶段依赖于资源内生性与利益共享性,市场化运作阶段强调组织化嵌入与规模化经营,快速扩张阶段关注社区赋权与内生性发展,持续发展阶段诉求利益均衡与合作共生。社区参与、多元赋权与价值认同,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联合与协同,持续、有效的制度性供给与规范是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运行基础。但是,乡村旅游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多元主体利益不均衡、资源内生性不足、乡土文化异化、社区赋权程度低和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与挑战。因此,提出合作网络构建与协作经营机制、多元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乡村社会文化的保护与建构机制、资本嵌入与竞合机制等协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IRT 协同发展机制 利益相关者 网络 社区赋权
原文传递
第二轮土地延包中无地少地农户的权益保障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灵辉 向雨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90-98,共9页
持续强化农村地权稳定性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向,给农民吃下了一颗土地权利"定心丸",激励了农户对承包地的长期投资。但是,由于漫长的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内不同农户人地数量变化的异质性和不均衡性,也诱发了无地少地农户这一特... 持续强化农村地权稳定性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向,给农民吃下了一颗土地权利"定心丸",激励了农户对承包地的长期投资。但是,由于漫长的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内不同农户人地数量变化的异质性和不均衡性,也诱发了无地少地农户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实施过程中,如若无视无地少地农户的渴望和诉求,不仅会固化其弱势身份,使其落入贫困边缘,还会极大阻碍乡村振兴之路,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地权固化使得集体经济组织很难再通过土地发包或者土地调整来解决不同农户的人地不均衡问题。因此,本研究在界定无地少地农户的概念和构成的基础上,分别探寻无地农户和少地农户的形成原因,从分地和赋权两个层面构建起无地少地农户的权益保障机制,以减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贯彻落实中的阻力和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轮到期 无地农户 少地农户 分地机制 赋权机制
下载PDF
“双线”考评机制:技术赋能下基层政府绩效评估新途径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阳 高小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8,共13页
基层政府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被评估政府机构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嵌入第三方机构,可以从第三方机构处便捷地获取被评估政府机构为民办事效率和行政相对人满意度等绩效评估元信息,而被评估政府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共同提供绩效评估元信息所... 基层政府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被评估政府机构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嵌入第三方机构,可以从第三方机构处便捷地获取被评估政府机构为民办事效率和行政相对人满意度等绩效评估元信息,而被评估政府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共同提供绩效评估元信息所形成的考评机制被视为"双线"考评机制。"双线"考评机制的形成机理为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确立了绩效评估元信息新信源,监测了绩效评估元信息讯息痕迹,改变了绩效评估元信息传播途径以及获得绩效评估元信息行为备受认可。可供镜鉴之处为善于利用领导者智慧整合机构事务,重视技术在基层政府管理中的运用,引入第三方参与基层政府绩效评估,注重基层政府绩效评估常态化治理。未来推进"双线"考评机制提质增效应当强化第三方机构管理监督,扩大第三方机构信息范围,提升第三方机构考评权重,增加第三方机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估 “双线”考评机制 技术赋能 基层政府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微博中网民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温岭杀医”事件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辛文娟 赖涵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66,155,共6页
对微博网民就2013年"浙江温岭杀医"事件的相关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探讨网民在讨论社会热点议题时群体极化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在微博环境中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能促发社会情绪的事件、网民群体协同... 对微博网民就2013年"浙江温岭杀医"事件的相关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探讨网民在讨论社会热点议题时群体极化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了在微博环境中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能促发社会情绪的事件、网民群体协同和新媒体赋权都能促进群体极化的发展,而网民日益提升的网络素养和各部门对微博的规制可能减缓群体极化的走向,而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领袖的引导则影响结果不确定,可能转化为群体极化促进力或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极化 动力机制 新浪微博“温岭杀医”事件群体协同 新媒体赋权
下载PDF
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下无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灵辉 曾静 张欣可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4-46,共13页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措施,一方面,固化了农村现有人地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强化了农民对分得承包地的财产功能;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农民丧失了凭借集体成员...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措施,一方面,固化了农村现有人地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强化了农民对分得承包地的财产功能;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农民丧失了凭借集体成员身份获得承包地的机会而沦为无地农民,失去了依靠承包地获得种地收益及国家农业补贴的权利,影响了他们的可持续生计,极易诱发潜在的社会矛盾与冲突。通过文献梳理,分析无地农民依靠传统的土地调整和土地经营权流转两种模式获得承包地,不仅在理论上存在着争议,而且在现实中存在着瓶颈和障碍;然后,在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背景下,尝试构建起“有地分地,无地赋权”的无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该权益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分地”机制、“赋权”机制、“分地”与“赋权”相并行机制。不同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地根据各自的“三资”状况、享有权益保障资格的无地农民人数等选择确定适合本地区的无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同时,“分地”机制、“赋权”机制、“分地”与“赋权”相并行机制存在着不同的内在运行机理,具体而言,第一,“分地”机制。在集体经济组织内掌握有机动地、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土地、农民在自愿有偿前提下交回或退出的土地、收回“消亡户”的土地等依法可用于再分配的土地资源时,应尽可能扩大这些类型的土地来源与数量,科学确定无地农民应分得承包地数量标准,建立起合理的无地农民轮候排地的次序规则;第二,“赋权”机制。在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掌握依法可用于再分配的土地资源时,采用赋予无地农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集体公益性岗位优先权、股权等方式保障其合法权益,以替代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第三,“分地”与“赋权”相并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久不变 地权固化 无地农民 权益保障 分地机制 赋权机制 可持续生计
下载PDF
创意赋权: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治理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向勇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1,共8页
赋权是一个主体赋予另一主体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技术赋权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为创意赋权。创意赋权机制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社会互动系统和有机结合体,包括社会驱动、文化经营、技术积累、人才资源和政策方略等构成要素。创意赋权机... 赋权是一个主体赋予另一主体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技术赋权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为创意赋权。创意赋权机制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社会互动系统和有机结合体,包括社会驱动、文化经营、技术积累、人才资源和政策方略等构成要素。创意赋权机制具有自主性赋权、关系性赋权和场景性赋权的治理特性,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为生产性赋权、平台性赋权和消费性赋权的协同治理体系。创意赋权机制尝试探索一种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同—协商—共识”的社会共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赋权机制 数字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赋权治理 协同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