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不言之教”解读《老子》 被引量:5
1
作者 姚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老子提出“不言之教” ,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言之教”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 :一是独特的否定性思维方式 ;二是反对特权的政治理想 ;三是“言不尽意”的文艺思想的萌芽。
关键词 "不言之教" 否定性思维 言不尽意 《老子》 文艺思想 政治理想
下载PDF
从“得意忘言”到“隐秀”——“言不尽意”与六朝文论的展开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5-118,136,共4页
"言不尽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经过六朝"得意忘言"、"忘言得意"、"隐秀"、"滋味"等学说的延展,"言不尽意"的矛盾无奈逐步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追求将深远... "言不尽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经过六朝"得意忘言"、"忘言得意"、"隐秀"、"滋味"等学说的延展,"言不尽意"的矛盾无奈逐步转化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追求将深远的意旨隐含在言语之中,让读者物体会这不尽的"言外之意"。这种追求内蕴深厚、意旨遥深的美学要求,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绝妙之处,对后世历代文论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得意忘言 隐秀 滋味 六朝文论
下载PDF
炼意与炼字——中国古典诗歌解决“言不尽意”矛盾的常用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新潮 《凯里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言不尽意论是言意之辨的一个重要论题,对中国古典诗学影响深远。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自觉地采取措施,使言语能够尽可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炼意和炼字就是诗人经常使用的两个方法。炼意集中体现在提炼升华和推... 言不尽意论是言意之辨的一个重要论题,对中国古典诗学影响深远。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自觉地采取措施,使言语能够尽可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炼意和炼字就是诗人经常使用的两个方法。炼意集中体现在提炼升华和推陈出新两种方法。炼字主要有提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词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诗歌 炼意 炼字
下载PDF
论《沧浪诗话》的诗歌言意观
4
作者 张硕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严羽《沧浪诗话》的诗歌言意观是其诗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论传统主题"言意之辨"在诗学视域下的独特阐释。首先,凝练的诗歌语言要能准确地抒情达意,言意互通;其次,含蓄蕴藉的诗性语言会生发出无限的韵外之致,达到&qu... 严羽《沧浪诗话》的诗歌言意观是其诗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论传统主题"言意之辨"在诗学视域下的独特阐释。首先,凝练的诗歌语言要能准确地抒情达意,言意互通;其次,含蓄蕴藉的诗性语言会生发出无限的韵外之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最后,通过"以禅喻诗"的方式进行"妙悟",突破言意之间的本体特征,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严羽的诗歌言意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诗歌理论与传统艺术思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言意观 以言达意 言不尽意 超脱言意
下载PDF
略论先秦至魏晋的言意之辨
5
作者 岳爱华 郭红英 《陇东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7-48,共2页
言意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论及古典美学中非常重要的话题;言意关系的演变经历了道家"言不尽意"思想、儒家"言尽意"思想,由此发展到魏晋形成"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和"言尽... 言意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论及古典美学中非常重要的话题;言意关系的演变经历了道家"言不尽意"思想、儒家"言尽意"思想,由此发展到魏晋形成"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和"言尽意论"的并存论争。先秦至魏晋对言意关系的思考及论争,最终形成关于言意关系理论的基本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意之辨 言尽意 言不尽意
下载PDF
语言与般若——禅宗语言哲学透视
6
作者 韩凤鸣 王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禅宗对语言的态度是两方面的。从积极方面看,语言能帮助人们在达到禅的目标前得到一种基本的认识,没有语言的引入,佛法智慧及修行解脱都是不可能的。所以由知解进入佛法修证是一般的方法,恰当的语言使用能更好地引人达到对佛性义的理解... 禅宗对语言的态度是两方面的。从积极方面看,语言能帮助人们在达到禅的目标前得到一种基本的认识,没有语言的引入,佛法智慧及修行解脱都是不可能的。所以由知解进入佛法修证是一般的方法,恰当的语言使用能更好地引人达到对佛性义的理解;同时语言和知解是"性空"的,即文字空相而入空性智慧,以语言为引导而走向解脱是可能的。从语言的局限性方面看,从经言祖语中直趋禅的本源是困难的,经言祖语只能部分地引导人达到对禅悟境界的领会,甚至是禅悟的阻碍;虽然禅意的"诗化"呈现以不妨碍事物本来面目的直示而更接近于事物的"自性",但诗文非禅,诗心是尘,诗的传达禅意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禅门最终要求人超越文字意解而直接体会自心空性,来到自性当下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言为心声 文字性空 本体
下载PDF
“言意之辨”内蕴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彬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8-92,共5页
从历史的角度对哲学与美学中的语言进行双向观察,从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哲学还是美学抑或是文人创作都是建立在一个清醒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即对日常语言的有限性的充分认识。而正是这"言不尽意"所引起的警觉,才促使人们开始更为... 从历史的角度对哲学与美学中的语言进行双向观察,从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哲学还是美学抑或是文人创作都是建立在一个清醒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即对日常语言的有限性的充分认识。而正是这"言不尽意"所引起的警觉,才促使人们开始更为自觉地运用意蕴丰富的文学语言进行创作,并最终促进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诗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不尽意 语言有限性 诗性语言
下载PDF
诗歌感知效果中的“难以言说”——感受意对“言不尽意”的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勇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认知诗学不仅关注对文学文本的认知解读过程,也强调对感知效果的阐释。诗歌阅读中,读者通过对文本的体验,感受文本所欲传达的"言不尽意"的情感、审美等体验,这是一种非概念的。读者在对概念化的诗歌语言进行认知处理时,基于... 认知诗学不仅关注对文学文本的认知解读过程,也强调对感知效果的阐释。诗歌阅读中,读者通过对文本的体验,感受文本所欲传达的"言不尽意"的情感、审美等体验,这是一种非概念的。读者在对概念化的诗歌语言进行认知处理时,基于已有的经验对诗歌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进行解读,这种体验是诗歌语言之外的一种主观经验或感受,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这种解读本质上是"难以言说"的,它使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歌的理解呈现无限的可能,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感受意,即读者对诗歌语言所描绘的"事物"的"感受质"的一种心理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感知效果 非概念的 难以言说 言不尽意 感受意
下载PDF
“言不尽意”论的现代诠释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文强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研究 ,实可溯源至古希腊哲学。不过 ,如果我们对中国古代哲学作一番考察 ,就可以发现 ,中国古代哲学中同样存在现代语言哲学的萌芽。本文正是从此点出发 ,考察了“言不尽意”论的现代哲学意义。并通过分析力图勾勒出...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研究 ,实可溯源至古希腊哲学。不过 ,如果我们对中国古代哲学作一番考察 ,就可以发现 ,中国古代哲学中同样存在现代语言哲学的萌芽。本文正是从此点出发 ,考察了“言不尽意”论的现代哲学意义。并通过分析力图勾勒出其与现代语言哲学的共通之处及其不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哲学 语言哲学 “言不尽意”论 现代诠释
下载PDF
论刘勰“神思”中的思与言的辩证观
10
作者 张利群 《嘉兴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5-79,共5页
刘勰的“神思”,不仅涉及创作思维、构思和想像问题,而且论及创作活动中思与言、意与言的关系问题。刘勰提出“辞令管其枢机”、“驯致以怿辞”、“言征实而难巧”等命题揭示出思与言、意与言的辨证关系,揭示了文学语言的特征和意义,对... 刘勰的“神思”,不仅涉及创作思维、构思和想像问题,而且论及创作活动中思与言、意与言的关系问题。刘勰提出“辞令管其枢机”、“驯致以怿辞”、“言征实而难巧”等命题揭示出思与言、意与言的辨证关系,揭示了文学语言的特征和意义,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形成“言外之意”的传统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思 文学语言 言外之意
下载PDF
意象对话:走出小学古诗词教学“言不尽意”的困境
11
作者 刘楠楠 《林区教学》 2017年第1期31-32,共2页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语意跳跃、意象丰富、思想内涵深刻,往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然而古诗词教学多停留在诗句内容的表面释义层面,很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的引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语意跳跃、意象丰富、思想内涵深刻,往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然而古诗词教学多停留在诗句内容的表面释义层面,很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的引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体验诗人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对话 言不尽意 古诗词教学
下载PDF
“义生文外”概念的中西语境探源、差异与启示
12
作者 王晓军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 2014年第1期55-72,共18页
以往研究对中文的'义生文外''言外之意'和英语中的'implicature'implication'等概念范畴不加限制地通用、换用,换句话说,研究者在未曾厘清这些概念体系的来龙去脉之前便将西方当代理论套用在刘勰和中国既... 以往研究对中文的'义生文外''言外之意'和英语中的'implicature'implication'等概念范畴不加限制地通用、换用,换句话说,研究者在未曾厘清这些概念体系的来龙去脉之前便将西方当代理论套用在刘勰和中国既有研究的头上,值得关注。本文首先揭示刘勰的'义生文外'概念与中国语言学'言外之意'概念的相关性。为了这个研究目的,我们首先探讨了作为'义生文外'概念核心要素的'隐秀'观。我们的分析说明,刘勰的'义生文外'概念有两个要点:第一,它属于'言外之意'的范畴,与言内之意相对应,第二,它的内涵直指隐秀论,而且隐与秀是'义生文外'的两个典型特征,由于它们一体两面的性质,可以说,'隐秀'是'义生文外'的具体体现和外在表征。其次,我们研究了中国的'言外之意'概念与西方的'implicature''implication'概念的异同,澄清了目前学界对这两个术语之间相互关系的误解或模糊界定。研究发现,不仅中西不同语境下,中文的'言外之意'与英文中的'inplicature''implication'不能画等号,即便同处汉语语境下的'义生文外'与'言外之意'概念也不能画等号。这既凸显了中西专业术语背后理论系统的支点不同,也说明即便在汉语话语体系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著作在处理某些核心概念时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各有特定的支点。了解这些支点之间的承继关系与时代变迁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生文外 言外之意 IMPLICATURE IMPLICATION
原文传递
“言不尽意”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诸葛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9-24,共6页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作者传情、说理、状物、述事时经常感受到的问题。原因是什么?本文作了探讨,探讨的思路是从不同的角度评述历代各家看法,最后以当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作参考性的结论。
关键词 思维科学 “言不尽意” 语言文字 文字表达
下载PDF
魏晋哲学对“言不尽意”的两种回应——以王弼和僧肇为例
14
作者 何波宏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1期23-31,94,共10页
汉末名教之治的崩塌令名与实的对应关系在魏晋哲学中遭受猛烈批判,其中主流观点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有限手段无法完整呈现具体而丰富的思想意涵,更无从接近超越一切具象形式的实在或真理。王弼与僧肇二人作为魏晋时代玄佛二家的... 汉末名教之治的崩塌令名与实的对应关系在魏晋哲学中遭受猛烈批判,其中主流观点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有限手段无法完整呈现具体而丰富的思想意涵,更无从接近超越一切具象形式的实在或真理。王弼与僧肇二人作为魏晋时代玄佛二家的代表,均承认封闭而排他的名言将阻碍人认知世界的真实状貌,且在语词构筑的有限视域内通达无碍的道或实相无法被确定或说明。然而二人均以为“言不尽意”这一论题本身即源自人对语言与现实的错误理解,破除言意之隔的关键在于扭转追寻确定性的认知模式。在此共识下,王弼认为有形的语言是道对自身的呈现与说明,僧肇则在破除名相的真实性后,指出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重新运用语言,“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意之辩 王弼 僧肇 魏晋玄学 言不尽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