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3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ynchronous Pollination on Growth of Maize Kernels at the Tip of Ear 被引量:1
1
作者 申丽霞 王璞 李若帆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1期2500-2503,共4页
Under natural pollination (NP), early-fertilized ovaries at the base of ear promote kernel abortion of late-fertilized ovades from the tip in maize (Zea mays L.). Synchronous pollination (SP) improves maize kern... Under natural pollination (NP), early-fertilized ovaries at the base of ear promote kernel abortion of late-fertilized ovades from the tip in maize (Zea mays L.). Synchronous pollination (SP) improves maize kernel set, but the physiological masons behind this response are yet unclear. We e^amined maize kernel growth at the tip of ear subjected to NP or SP with different ~.ant density of 6 plants/rr~ or 9 plants/n~. Synchronous pollination of ears baged before silking was obtained by hand pollination on 3 days after silking (DAS) an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natural and hand-pollinated ears on 8, 13, 18, and 23 DAS. At each sampling date, kemel fresh weight, volume and dry weight at the tip of ear were all higher for maize grown under SP than NP, and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sucrose, starch, nitro- gen and the ratios of soluble sugar to nitrogen (C/N) in kernel at the tip of ear were all higher too for maize grown under SP than 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Zea mays-l.) Synchronous pollination (SP) Kernel filling Kerneldevelopment
下载PDF
玉米须提取物对食品腐败菌及致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纪丽莲 范怡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首次以玉米须提取物对七种常见的食品腐败菌及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发现玉米须的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0g/100g。此外,对食品加工条件(如杀菌方式等)及食品介质(如pH)对玉米须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也作了... 首次以玉米须提取物对七种常见的食品腐败菌及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发现玉米须的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最好,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0g/100g。此外,对食品加工条件(如杀菌方式等)及食品介质(如pH)对玉米须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也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须提取物在常规食品杀菌条件(UHT)及中酸到酸性环境下抑菌活性稳定,因而可做为潜在的食品防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抑菌活性 食品腐败菌 致病菌 乙醇提取物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施用钾肥对玉米生长及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邹国元 李晓林 杨志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1-55,共5页
在砂培试验中,设置了0、15、40g/kgK2O施钾水平,3个施磷水平保持一致(010g/kgP2O5),玉米分别在网室(低温)及温室(常温)中生长,待玉米长至5叶期时测定植株的钾磷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温室及网... 在砂培试验中,设置了0、15、40g/kgK2O施钾水平,3个施磷水平保持一致(010g/kgP2O5),玉米分别在网室(低温)及温室(常温)中生长,待玉米长至5叶期时测定植株的钾磷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温室及网室中玉米生长因施钾而受到显著影响,以施用15g/kgK2O最有利于玉米地上部及根的生长,而其中又以网室(低温)中的生长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无论是在温室还是在网室中,施用钾肥均使玉米植株比根长显著下降。试验进一步表明,低温下施钾促进了植株对钾的吸收,同时对植株根冠部磷含量均产生显著影响,过量施钾降低了玉米根冠部磷的含量及吸磷总量,降低了单位根长吸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温度 施肥 养分吸收
下载PDF
玉米芽尖培养和丛生芽发生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学红 苏玲 张举仁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461-465,共5页
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芽尖分生组织在添加适宜浓度6-BA(6-苄基嘌呤)的改良MS培养基上,经过四周诱导培养和四周芽发育培养,获得高频率的丛生芽和再生植株,芽尖倍增数可达3~8芽/芽尖.通过比较试验,建立了利用玉米自交系芽... 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芽尖分生组织在添加适宜浓度6-BA(6-苄基嘌呤)的改良MS培养基上,经过四周诱导培养和四周芽发育培养,获得高频率的丛生芽和再生植株,芽尖倍增数可达3~8芽/芽尖.通过比较试验,建立了利用玉米自交系芽尖分生组织的快速成苗培养体系,确立了诱导丛生芽发生的适宜培养条件和程序,其适宜6-BA浓度为9.0~13.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尖分生组织 丛生芽 玉米
原文传递
灌浆期玉米冠层微环境对宽窄行种植模式的反应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铁东 宋凤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0,45,共5页
种植方式是影响作物冠层内光照、温度、湿度和CO2等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P1,宽窄行170 cm+30 cm;P2,宽窄行90 cm+40 cm;CK,匀垄65 cm)对灌浆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种植模式中,P... 种植方式是影响作物冠层内光照、温度、湿度和CO2等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P1,宽窄行170 cm+30 cm;P2,宽窄行90 cm+40 cm;CK,匀垄65 cm)对灌浆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种植模式中,P2中光截获最高,P1中冠层光截获显著低于CK;三种模式间冠层温度差异显著:P1显著大于P2和CK,同时P2显著大于CK;相对湿度的趋势与温度相反,表现为P1<P2<CK;CO2浓度在50 cm高度上表现为P1<CK<P2,在50 cm以上高度,CK显著高于P2和P1,同时P2显著高于P1。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模式中,有效辐射的分布更加均匀,对冠层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50 cm以上冠层温度、CO2浓度和相对湿度较低,可能会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模式 宽窄行 微环境
下载PDF
玉米田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述评 被引量:8
6
作者 苏少泉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共7页
根据文献结合作者的试验结果,评述了最近十年新开发的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的作用特性及其在我国玉米田的使用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 玉米 磺酰脲类 除草剂 有机除草剂 化学除草
下载PDF
玉米须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典灵辉 莫柏成 +2 位作者 李元文 龚亮 郭明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5-26,29,共3页
优选玉米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影响因素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玉米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药材量30倍50%乙醇在60℃下超声... 优选玉米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影响因素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玉米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药材量30倍50%乙醇在60℃下超声提取10 min。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总黄酮 超声提取
下载PDF
玉米种子纯度检验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孔广超 曹连莆 李少昆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111-116,共6页
阐述了检验玉米种子纯度的形态学方法、生理生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纯度检验
下载PDF
八个玉米综合种的双列杂交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祖新 许先凤 +1 位作者 姜华武 魏中一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10,共4页
对8个玉米综合种的双列杂交分析的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在各性状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单穗粒重和单穗重受加性和非加性两种遗传效应的共同作用,穗行数、行粒数以非加性效应为主,穗长和百粒重则以加性效应为主。8个综合种的... 对8个玉米综合种的双列杂交分析的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在各性状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单穗粒重和单穗重受加性和非加性两种遗传效应的共同作用,穗行数、行粒数以非加性效应为主,穗长和百粒重则以加性效应为主。8个综合种的单穗产量及其组成因子的GCA(generalcombiningability)差异显著。BS16(CB)C4的单穗粒重GCA最低,LBM、WLS的GCA较高。通过对各杂交组合的单穗粒重及其SCA(Specialcombiningabitity)的分析,对湖北省4个综合种的利用途径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双列杂交 配合力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拔节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铁东 宋凤斌 刘胜群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8-752,共5页
种植方式是影响作物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和CO2等微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大田条件下,分析3种不同的种植方式(P1,宽窄行170 cm+30 cm,免耕;P2,宽窄行90 cm+40 cm,免耕:CK,匀垄65 cm)对拔节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微环境因... 种植方式是影响作物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和CO2等微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大田条件下,分析3种不同的种植方式(P1,宽窄行170 cm+30 cm,免耕;P2,宽窄行90 cm+40 cm,免耕:CK,匀垄65 cm)对拔节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微环境因素下玉米叶片光响应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方式P1中冠层光环境最好,3种模式间冠层温度差异显著,P1显著大于P2和CK;相对湿度的趋势与温度相反,表现为P1<CK<P2;P1中的CO2浓度高于其他两种方式;P1方式中玉米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方式,北育288在最大光合速率和暗呼吸上表现出优势,先育335中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综上所述,对应不同基因型玉米,种植方式P1中的光合有效辐射分布更加均匀,冠层温度、CO2浓度相对较高,相对湿度较低,对叶片光合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拔节期 冠层 种植方式 微环境 光响应
原文传递
2个玉米ZmCRY1a基因的克隆及其响应光质处理的表达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蕾 杨宗举 +7 位作者 苏亮 肖阳 郭林 宋梅芳 孙蕾 孟凡华 白建荣 杨建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8-1308,共11页
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是植物蓝光的主要受体,参与其调节生长发育及生物钟过程。为研究隐花色素在玉米光形态建成及生物钟调控方面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玉米自交系B73的2个ZmCRY1a基因的c DNA序列,分别命名为ZmCRY... 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是植物蓝光的主要受体,参与其调节生长发育及生物钟过程。为研究隐花色素在玉米光形态建成及生物钟调控方面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玉米自交系B73的2个ZmCRY1a基因的c DNA序列,分别命名为ZmCRY1a1和ZmCRY1a2。这2个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DNA sequence,CDS)序列长度都为2124个核苷酸,编码70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ZmCRY1a1和ZmCRY1a2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DNA photolyase、FAD binding和Crytochrome C结构域;与拟南芥及其他常见作物的CRY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这2个基因与水稻Os CRY1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而与拟南芥和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CRY1氨基酸序列一致性相对较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ZmCRY1a1和ZmCRY1a2在不同器官及响应光质、光质转换及长日照与短日照处理的表达模式。在检测的器官中,ZmCRY1a1的表达丰度均高于ZmCRY1a2;这2个基因在成株期叶片中表达丰度最高,分别是根中ZmCRY1a1的52.1倍和6.2倍。相对于黑暗下,二者在各种持续光质中的表达丰度均较高,尤其在蓝光和远红光条件下。尽管是作为编码蓝光受体的基因,2个ZmCRY1a的表达却能强烈地响应远红光和红光转换处理。同样二者也能响应不同光周期处理,长日照条件下,ZmCRY1a1的转录在一个光周期内共出现5个峰值,而ZmCRY1a2的转录只有4个峰值;短日照条件下,2个ZmCRY1a的表达出现了极其相似的模式,均在进入黑暗后10 h和14 h时出现2个最高峰。由此推测2个ZmCRY1a可能在玉米光形态建成与开花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隐花色素 光信号转导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下载PDF
桂诱系列热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选育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禹奉 覃兰秋 +5 位作者 程伟东 谭贤杰 周锦国 曾艳华 谢和霞 谢小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1-15,共5页
当前,应用单倍体诱导系生产玉米单倍体进行自交系选育是一种快速玉米育种方法。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是应用活体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前提,而在热带地区却缺乏高效生产单倍体的诱导系。为了选育高效生产热带玉米种质单倍体的诱导系,利用热带玉... 当前,应用单倍体诱导系生产玉米单倍体进行自交系选育是一种快速玉米育种方法。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是应用活体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前提,而在热带地区却缺乏高效生产单倍体的诱导系。为了选育高效生产热带玉米种质单倍体的诱导系,利用热带玉米种质持续改良高频孤雌生殖诱导系农大高诱1号,系谱法选育出桂诱系列热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6个,并将其应用于9个不同的热带玉米种质评价其生产单倍体的效果。桂诱系列诱导系生产单倍体的平均频率为2.24%-4.64%,比高诱1号(1.48%)有大幅提高,其中GI1的平均诱导率(4.6%)为高诱1号的3.14倍。迪卡008×GI1和墨白1号×GI3的单倍体诱导频率分别为7.35%和7.22%。同时,3个桂诱系列诱导系通过籽粒颜色标记鉴定单倍体的准确率也获得提高,最高的GI4平均鉴定准确率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诱导系 单倍体诱导率 热带地区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遗传改良的自交系的鉴定
13
作者 张祖新 陈志红 龚先玲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以6个自交系为亲本进行双列杂交,通过配合力分析和供体种质显性等位基因相对数目uG′的分析,结果表明:HZ32,HZ85和S791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好;MO17,77和B7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差。HZ85和S7913... 以6个自交系为亲本进行双列杂交,通过配合力分析和供体种质显性等位基因相对数目uG′的分析,结果表明:HZ32,HZ85和S791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好;MO17,77和B7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差。HZ85和S7913中分别含有较多有利于改良MO17×HZ32和MO17×B73产量的显性等位基因,且可用于对两单交种的亲本MO17的回交改良。HZ85×S7913的产量和产量配合力最高,HZ32中含有较多对该单交种产量改良的有利显性基因,可用HZ32对S7913回交改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单交种 配合力 显性等位基因
下载PDF
沿淮地区玉米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世济 阮龙 +2 位作者 王俊 武文明 陈洪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648-7649,7932,共3页
[目的]研究沿淮地区玉米(Zea maysL.)干物质和氮磷钾吸收积累的规律。[方法]于玉米出苗后20(拔节期)、32(大喇叭口期)、43(抽雄期)、59(抽雄后15 d)、74(抽雄后30 d)、104 d(收获期)共6个时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干物质及... [目的]研究沿淮地区玉米(Zea maysL.)干物质和氮磷钾吸收积累的规律。[方法]于玉米出苗后20(拔节期)、32(大喇叭口期)、43(抽雄期)、59(抽雄后15 d)、74(抽雄后30 d)、104 d(收获期)共6个时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干物质及氮磷钾含量。[结果]玉米地上部分(包括籽粒)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为19 395.0 kg/hm2,籽粒产量为9 225.0 kg/hm2。出苗后21~74 d是玉米干物质的主要积累时期。氮磷钾的最大吸收量分别为189.4、141.6和324.6 kg/hm2,每生产100 kg籽粒吸收的N、P2O5、K2O分别为2.05、1.53、3.52 kg。[结论]从玉米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吸收进程来看,在沿淮地区,肥料管理上要施足基肥,早追氮肥,这对该区玉米的合理施肥和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物质
下载PDF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62
15
作者 勾玲 黄建军 +3 位作者 张宾 李涛 孙锐 赵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88-1695,共8页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倒伏是玉米增加群体密度的主要限制因素。2005—2006年以茎秆抗倒伏性不同的3个品种(稀植大穗型品种京科519、耐密抗倒型品种登海3719和当地主栽品种农大108)为材料,设3.0、5.25、7.5、...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倒伏是玉米增加群体密度的主要限制因素。2005—2006年以茎秆抗倒伏性不同的3个品种(稀植大穗型品种京科519、耐密抗倒型品种登海3719和当地主栽品种农大108)为材料,设3.0、5.25、7.5、9.25、12.0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对茎秆的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茎秆的压碎强度(SCS)和外皮穿刺强度(RPS)以及节间直径、干重(DW)、干物质百分比、单位茎长干物质重(RDWL)显著降低,而节间长度有所增加,以上这些变化在供试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茎秆抗倒力学性状随群体密度呈指数曲线(y=aebx)变化。茎秆抗倒力学性状与农艺性状密切相关。节间伸长慢且节间变细可能是耐密品种在高密度群体下的适应性表现,而节间干物质积累、尤其高位节间的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在玉米抽雄前1周茎秆第4节间及其以上节间干物质百分比大于7.5%,单位茎长干物质重(RDWL)高于0.2gcm-1时较为抗倒。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位茎长干物质对茎秆压碎强度(SCS)和外皮穿刺强度(RPS)的正向影响最大,可以作为玉米抗倒伏品种选择的重要农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密度 抗倒力学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划分70份我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被引量:177
16
作者 李新海 袁力行 +3 位作者 李晓辉 张世煌 李明顺 李文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2-627,共6页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 70份我国主要玉米 (ZeamaysL .)自交系的遗传变异。用 6 4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 ,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 2 4 8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 2~ 9个 ,平均 3.88个 ,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 .5 2 3。用UPGMA方法将 7...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 70份我国主要玉米 (ZeamaysL .)自交系的遗传变异。用 6 4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 ,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 2 4 8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 2~ 9个 ,平均 3.88个 ,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 .5 2 3。用UPGMA方法将 70份自交系划分为四平头、旅大红骨、PA、PB、BSSS、Lancaster等 6个类群 ,划群结果与其系谱分析和育种家经验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中国 玉米自交系 杂种优势群 遗传变异 等位基因变异
下载PDF
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213
17
作者 杨国虎 李新 +1 位作者 王承莲 罗湘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60,64,共5页
利用4个代表当前植株类型的玉米杂交种,研究了5种密度对形成玉米产量性状有关部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与玉米产量有正向相关的主要个体产量性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玉米单株的叶面积、光合势和地上部干物质... 利用4个代表当前植株类型的玉米杂交种,研究了5种密度对形成玉米产量性状有关部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与玉米产量有正向相关的主要个体产量性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玉米单株的叶面积、光合势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群体的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现出增高趋势;玉米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前类型的玉米品种出现高产的种植密度在70000株/hm^2~90000株/hm^2,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是在80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性状
下载PDF
保水剂特性测定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87
18
作者 黄占斌 张国桢 +3 位作者 李秧秧 郝明德 Meni BEN-HUR Deli CHEN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6,共5页
高分子化学材料的保水剂 ,具有高倍吸水和保水能力 ,种类较多。该研究测定了钠类保水剂主要化学特性改土保土效应。通过田间试验 ,分析其对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保水剂溶液钠离子和电导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 ,但增幅... 高分子化学材料的保水剂 ,具有高倍吸水和保水能力 ,种类较多。该研究测定了钠类保水剂主要化学特性改土保土效应。通过田间试验 ,分析其对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保水剂溶液钠离子和电导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 ,但增幅较小 ,对 p H值影响不大。钙、镁等二价离子对聚丙稀酸钠保水剂的吸水力拮抗作用明显 ,与尿素混用无不良效果。土壤加入保水剂后 ,其保水能力增加 ,改善结构 ,沙壤土较重壤土更显著。当土壤中保水剂含量在 0 .0 0 5 %~ 0 .0 1%范围时 ,土壤团聚体增加量明显。在 - 0 .5 MPa土壤水势压内 ,含保水剂 0 .5 %的土壤中 90 %水分可为植物根系利用。研究认为 ,保水剂保水作用主要表现 4方面 :自身保水、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缓慢释水减少蒸发。田间试验发现 ,穴施 15 kg/hm2的保水剂的玉米和马铃薯分别增产 2 2 %和 16 % ,投产比为 1∶ 3.5和 1∶ 4 .2。保水剂与尿素或尿素磷肥混合使用于玉米 ,可分别提高尿素和磷肥利用效率 18.72 %和 2 7.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离子拮抗 土壤改良 水土保持 玉米 马铃薯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利用RFLP和SSR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被引量:134
19
作者 袁力行 傅骏骅 +5 位作者 张世煌 刘新芝 彭泽斌 李新海 Khairalla M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利用 RFL P和 SSR标记对 2 9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筛选出 56个多态性 RFL P探针酶组合 ,6 6对多态性 SSR引物 ,分别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 187个和 2 32个等位基因变异。两种方法比较表明 ,SSR标记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 (PIC,0 .... 利用 RFL P和 SSR标记对 2 9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筛选出 56个多态性 RFL P探针酶组合 ,6 6对多态性 SSR引物 ,分别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 187个和 2 32个等位基因变异。两种方法比较表明 ,SSR标记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 (PIC,0 .54)高于 RFLP(0 .4 2 ) ;但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基本一致 ,平均遗传相似系数 (GS)分别为 0 .6 4和 0 .6 2。综合 RFL P和 SSR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将供试材料划分为四平头 ,旅大红骨 ,L SC,BSSS和 PA五个类群 ,划分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并把系谱来源不清的种质划分到相应的杂种优势群。其中 PN群的确认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基本框架 ,为育种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RFlP SSR 遗传相似系数 杂种优势群 自交系 划分
下载PDF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9
20
作者 丰光 李妍妍 +2 位作者 景希强 王亮 黄长玲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1,共3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容重先减小后增加。因此,选择适宜品种并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